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8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8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8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8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8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 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2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 背景 原因 1 鸦片战争的影响 2 清政府 3 天灾 小结 1 马克思曾指出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 即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分析这句话 你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和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 提示 鸦片战争使阶级矛盾激化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 根本原因 b a b 二 天国的兴衰 1851 1864 1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2 进入全盛 1 北伐 西征 目的 结果 2 1856年 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3 颁布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积极性 反映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 落后性 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 消极方面 2 空想性 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这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结果 没有真正实行过 3 由盛转衰 1 天京事变 1856年 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2 重新振作 起用年轻将领 和李秀成 洪仁玕提出 陈玉成 资政新篇 提出者 洪仁玕 内容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 地位 中国最早 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局限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4 走向失败 1 1863年 在英 法军队支持下 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2 1864年 湘军攻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曾国藩 天京 天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启示 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5 历史意义 1 扫荡了王朝秩序 冲击了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 2 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 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旧纲常名教 政治基础 资本主义 资政新篇 1 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由于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农民阶级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 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客观上起到了阻止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历史作用 2 农民阶级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是小生产者 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 具有狭隘性 保守性 自私性和分散性 它无法克服自身在思想上 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革命理论作指导 政治上 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 不能建立先进的巩固的政权组织 组织上 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始终保持内部团结 的致命弱点 1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 囯 字代 国 字 取王居其中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a 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b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c 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d 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 解析 选a 从材料信息 取王居其中之意 可见这一细节说明由于历史的局限 太平天国领导人不能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 2 右图两部文献具有相一致的方面 对此 正确的表述是 a 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b 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c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都以绝对平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解析 选a 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两个重要文件的认识 资政新篇 称不上建国纲领 也没有提出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而 天朝田亩制度 不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1 民族矛盾 以往的起义多因土地兼并 政治黑暗 自然灾害 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更增加了战争赔款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等原因 2 革命任务 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 因此称其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准备阶段 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3 外来宗教 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 但大多数是中国自身的宗教 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 这体现了时代特色 4 发展资本主义 太平天国的某些领导人的思想发生变化 尤其以洪仁玕为代表 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 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 平等交往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 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 被太平天国拒绝了 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战争不可能遇到的问题 6 学习西方 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 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 7 反封建方面 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 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 因此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 有人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b 太平天国运动发动的手段c 太平天国运动的任务d 太平天国运动的目标 解析 选c 所谓 民主革命 是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取得民族独立 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其准备阶段 说明其阶级性不够 但太平天国又不自觉地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小结 一个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 两个纲领性文件 天朝天亩制度 资政新篇 启示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导致最后失败 但 资政新篇 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史料探究研读 史料 文本 1 太平天国前期进军路线图 教材p54 1 属性 历史地图 反映了太平天国前期的进军路线 当代人绘制 2 信息 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前拜上帝会的分布地区以及太平天国运动从金田村起义直至定都天京的整个路线图 反映了太平天国北伐 西征的路线及与清军作战的主要战场 反映了太平天国前期主要的统治区域 3 方法 注意地图右下方的标志信息与整个地图的对应 4 价值 对学习和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主要活动有重要价值 2 资政新篇 书影 教材p56 1 属性 图书书影 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 2 信息 反映了该方案颁行时间为 太平天国已未九年 反映了该方案为 干王 洪仁玕所制 颁行得到当时统治者的 肯准 深层信息反映了其内容为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是中国最早的 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3 方法 注意图影中的文字信息 4 价值 对学习和研究 资政新篇 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史料 应用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 图一文件颁布于哪一年 其主旨是什么 2 图二文件是在哪一年颁行的 其主旨是什么 3 史学界一般认为 图一文件违背了经济规律 而图二文件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这主要从哪一方面而言 为什么两个文件在当时都不能真正实施 全解全析 附 课内题一 解析与探究 教材p56 请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分析 它们分别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 太平天国能否实现这种理想 为什么 提示 第一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要实现 拜上帝会 教义中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第二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要建立以平均分配生产资料的个体生产为基础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和生产产品与生活资料平均分配的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第三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要建立一个绝对平均分配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不能实现这种理想 因为它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 不可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二 自我测评 教材p56 1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提示 1 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太平天国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太平天国的内部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此外 太平天国内部的腐败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失误也是相关的因素 2 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 地上天国 最终却归于失败 这表明了它单纯依靠农民阶级来完成争取独立 富强等历史任务的局限性 近代中国社会需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争取民族独立 建设现代化国家 必须要先进的阶级来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 2 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 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