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舜王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1页
山东省诸城舜王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2页
山东省诸城舜王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3页
山东省诸城舜王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4页
山东省诸城舜王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极地冰雪 极光 北极熊 企鹅 今天我们来了解它们的家 一 冰雪世界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包括北冰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陆地面积约800千米2 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千米2 活动 读图 说一说北冰洋地理位置的特点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内 跨经度360 位于北美洲 亚洲 欧洲之间 阅读 北冰洋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 水深最浅 气候最为寒冷的大洋 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 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 3以上 夏季 北冰洋上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石油 天然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 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接近300万 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因纽特人 拉普人 因纽特人因纽特人身材不高 宽鼻子 黄皮肤 头发又黑又直 世界上现有15万多因纽特人 多居住在格陵兰岛 美国阿拉斯加州 加拿大北部以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 因纽特人十分耐寒 能够在冰天雪地中活动自如 他们以捕鱼和猎杀海豹为生 因纽特人与他们驯养的爱斯基摩狗相依为命 这种狗以擅长拉着雪橇在冰面上奔跑而闻名 还能够协助主人捕猎 传统上 因纽特人穿着用兽皮缝制的衣服 住房低矮而厚实 有时还用冰雪构筑临时性的住房 阅读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 还包括南太平洋 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读图 说一说南极洲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 跨经度360 位于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之间 活动 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 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南极洲平均海拔高 约2350米 绝大部分陆地为冰雪所覆盖 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 南极洲是一个冰雪高原 阅读 南极洲南极洲面积约1405万千米2 98 的陆地为冰雪覆盖 冰层厚度达2000余米 如果不扣除冰层 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 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 主要是地衣 苔藓和淡水藻类 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物 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 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目前 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 阅读下列材料 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1960年8月 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 88 3 的极端最低气温 在这样的温度下 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 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 每年约有2 3的时间刮大风 法国南极观察站曾记录过92 5米 秒的世界最高风速 12级台风的风速为33米 秒 南极洲的平均年降水量仅55毫米 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 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酷寒 烈风和干燥的特点 活动 南极和北极地区气候比较 无论北冰洋还是南极洲 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 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 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 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南极大陆目前气候寒冷 冰雪覆盖 不会生长形成煤的植物 这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暖的地方 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活动 海上浮冰两极地区每年产生大约1200千米3的浮冰 大量漂流的浮冰 既对所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造成影响 也对海上航行构成威胁 这是因为浮冰出露海面的部分只占总体积的1 7左右 人们往往不易察觉 船只遇到冰山时 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水下体积庞大的部分撞毁 1912年4月14日深夜 当时世界上最大 最豪华的邮轮 泰坦尼克 号 在驶经加拿大纽芬兰岛南部海面时 与漂来的冰山发生碰撞 巨轮沉没了 导致1500多人丧生 阅读 海上浮冰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 它的面积达1398万千米2 最厚的地方为4200米 南极冰盖的总体积多达2450万千米3 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 全球洋面将升高约60米 将会给世界上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灾难 阅读 二 独特的野生动物 一 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 企鹅 磷虾 二 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 北极熊 北极狐 海象 海豹广泛生活在南 北极地区的大陆沿岸 浮冰区和岛屿周围海域 擅长游泳和潜水 活动 1 查找资料 说一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各有哪些代表性的野生动物 2 极地动物一般都有哪些特点 它们怎样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 3 谈谈你对下列行为的看法 为了确保极地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 对所遇到的北极熊予以猎杀 每年有计划地在南极地区捕杀一部分鲸 企鹅和海豹 以保护那里的磷虾资源 苔藓 地衣 海藻 极地植被 在南极从没有人使用ddt农药 但是在南极的企鹅体内发现了ddt 在南极没有工厂和家庭制冷设备释放出能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气体 但南极上空的大气臭氧层却出现空洞 生物学家研究认为北极地区原来也像南极一样有企鹅 但现在却没有了企鹅的踪迹 是人类的捕杀剥夺了它们在北半球的生存机会 南极附近的鲸和磷虾的数量 因人类过度捕杀和捕捞而逐渐减少 阅读 三 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一 极地探险 15 16世纪 欧洲航海家开始了北极探险 寻找到达东方的 北方航线 19世纪上半叶发现南极大陆后 前往南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 阅读 南极探险20世纪初 人类对南极点的探险活动引人瞩目 1911年10月20日 挪威人阿蒙森带领4名队员 分乘4辆由爱斯基摩狗拉的雪撬 向南极点进发 英国人斯科特也在11月1日踏上了探险之旅 两支探险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展开了一场竞争 阿蒙森前进的速度很快 当到达南纬85度时 前面出现了连绵起伏的南极高原 当时暴风雪连续5天5夜 天气异常恶劣 为了抢先到达 他们顶风冒雪 艰难前进 12月14日终于完成了向南极点的最后冲刺 实现了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壮举 南极异常恶劣的天气给斯科特的探险队带来了厄运 出 发不久 他们的摩托雪撬就坏掉了 接着 西伯利亚矮种马也全部冻死 斯科特等人不得不拖着150多千克的雪撬在冰原上奋力前进 虽然斯科特和探险队员在1912年1月17日到达了南极点 但由于体力衰竭 又遭遇到猛烈的暴风雪 在归途中相继遇难 斯科特遇难后留下了重达16千克的地质标本和探险日记等遗物 为纪念这两位杰出的南极探险家 1957年 美国在南极点建立了名为 阿蒙森 斯科特 的科学考察站 二 极地探险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目前 俄罗斯 美国 英国 阿根廷 澳大利亚 日本 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2009年昆仑站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 第一方阵 读图 找出阿蒙森 斯科特站 东方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断建立起 四站 一船 雪龙 号科学考察船 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长城站 1985年建于南极乔治王岛 位于62 22 s 58 58 e 中山站 1989年建于东南极大陆沿海 位于69 22 s 76 23 e 黄河站 2004年建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 位于78 55 n 11 56 e 昆仑站 2009年建于南极冰盖最高点 冰穹a地区 位于80 02 s 77 07 e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南极大陆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建立的唯一科学考察站 阅读 黄河站 黄河站 长城站 昆仑站 中山站 活动 1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 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 2 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 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 到南极中山站的海上航线 南半球2月份为夏季 此时南极地区多为极昼 气温稍高 有利于建设科学考察站 上海 东海 台湾海峡 南海 爪哇海 巽他海峡 印度洋 南极大陆 中山站 课堂练习 1 南极洲四周的大洋 按自西向东排序正确的是 a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b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c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d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2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 亚洲b 拉丁美洲c 欧洲d 南极洲3 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 暴风雪迎面扑来 看不清路b 极地干燥 缺乏淡水c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a d a 4 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同的景色是 a 都是一片冰雪高原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