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科教材內容比對九十四年國中升高中教材內容比對-生物科 專案負責學校:國立中和高級中學 主 持 人:羅富山 研 究 員:黃雪嬌老師、黃秋純老師 壹、緒論、緣起:本次進行國、高中生物科教材內容之比對,目的在於有效協助高中教師認識九十四年高一新生之學習起點行為及理解國中學生所學之教材內容,期能有助於高中生物科的教學。二、研究範圍:1.國民中學自然領域課程綱要與高級中學基礎生物及生命科學課程標準。2.綜合國中學校使用之各家版本(至少涵蓋六種版本)與高中學校使用之版本(至少涵蓋三種版本)。三、研究對象:台北縣永和市、中和市、板橋市、土城市及樹林市等大中小型國中自然 領域生物課程任課教師,大部份專長為生物科,少數為理化及生活科技教師;任 教年級大部份為七年級,少數於七、八及九年級自然領域均有授課。 四、 研究方法:焦點對談、描述分析與問卷調查。 五、名詞定義: ()發展良好:指國中學校任課老師授課時,學生已充分理解課程概念。 (二)發展尚可:指國中學校任課老師授課時,學生僅部分理解課程概念。 (三)發展不良:指國中學校任課老師授課時,學生未能理解課程概念。貳、教材內容比對高一基礎生物基 礎 生 物 教 材 大 綱壹、 生命世界中的交互作用 一、 生命世界的組成二、 能量的流轉三、 元素循環四、 生物間的互動關係五、 討論探討活動1-1:動物和植物的關係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 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110組成地球的物質大氣的組成與特性4g.瞭解大氣的重要成分與性質(氧氣、氮氣、水氣、二氧化碳等)(40%)充分教授(57%)發展尚可(3% )發展不良括號內代表圈選此選項之教師百分比。國一自然領域生物科部分僅就大氣成分做說明,物質的化學符號及化學性質並未深入作解說,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等,沒有提及。建議:O2:呼吸作用;N2:固氮作用及合成生物體的機制、各種氣體,如氮氣之性質、原始大氣與現今大氣成分不同及大氣分層v.s溫度的原因,這一部分需深入加強。217能的形態與轉換養分與能量的轉換4d.暸解生物體需要養分維持生命,及生物經由呼吸作用分解養分釋出能量;並知道動物可經由攝食得到養分,及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養分(70%)充分教授(30%)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國中生可以瞭解呼吸作用的意義,但呼吸作用會將養分釋放出能量的原因並不能清楚瞭解,光合作用概念較抽象,國七學生尚無法與化學分子的概念連結。光合作用只介紹光反應、暗反應的原料及產物,葉綠體構造及中間產物未介紹,光合作用之兩個階段並不清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與自然界物質循環,能量流轉之關係,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意識,這與二、三年級的理化課程有關,可以補充。光合作用的作用機制可以延伸再做說明。510生物和環境物質與能量的流動 4a.瞭解自然界中水循環、氮循環及碳循環,以及瞭解不同物種之間依存的食性關係(食物鏈、食物網與食物塔)(34%)充分教授(61%)發展尚可( 5% )發展不良國中階段探討物質的循環以水循環為主,學生的化學概念太模糊,此概念未能完整接受,氮循環和碳循環之機制不清,此部份牽涉理化概念(亞硝酸鹽固氮)國一時簡略介紹。版本配合不一,部份版本只有水與N2循環目前教材中無碳循環。物質循環更具體的理化過程,氮循環及碳循環,生物累積之概念,詳細介紹食物塔並多舉些例子,再加深加廣國中生能了解循環的意義,但對於循環的過程中,涉到化學反應的則須再加強。-高一基礎生物基 礎 生 物 教 材 大 綱貳、 個體和族群一、 個體與族群二、 族群的特徵三、 族群的變化四、 討論 探討活動 2-1:族群密度的調查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510生物和環境族群及生態系 4b.瞭解族群及生態系,並知道不同的棲息地形成不同的生態環境(62%)充分教授(38%)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能達成左列目標 棲地生態環境因果關係。但國中生的生態系種類劃分較少,可以補充。-高一基礎生物基 礎 生 物 教 材 大 綱參、 群集和生態系一、 生物的歧異度及其重要性二、 群集的結構三、 群集的消長四、 生態系五、 討論 探討活動3-1:植物群集結構的觀察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510生物和環境穩定生態系 4c.瞭解生態穩定的意義和造成生態系不平衡的原因(43%)充分教授(57%)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從表象性可以了解何謂生態平衡,但如果以物質及能量觀點則較不能了解。許多case by case的實例,及了解生態系運作的獨特性,生態失衡方面須再加強。510生物和環境4d.瞭解食物鏈或食物網的單純化,將可能破壞生態系的穩定(50%)充分教授(50%)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可以了解左列的教學目標。破壞生態系穩定因子可再深入,增加實例。-高一基礎生物基 礎 生 物 教 材 大 綱肆、 生物的演化與微生物的世界一、 微生物的世界二、 生物的演化三、 討論 探討活動4-1:水中的生命世界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121生命的多樣性生物的分類4a.知道現行的生物分類系統(42%)充分教授(50%)發展尚可(8% )發展不良國中生能知道分類的七階層,共分五大界,也向學生介紹每一界中常見且較能了解的生物,在動物部份介紹較少需加強。教學時數不足,學名及分類階層敘述十分簡略,國中階段僅針對生活化實例介紹,並無系統分類概念。此概念較為龐雜,學生可能學習不完整,可在高中時再統整概念;原生生物界之定義不清。只介紹幾大類的生物,有些生物種類(如:海綿)尚未提及,學生無法熟悉分類系統。有些界(如原生生物界)概念需加強,原生菌之概念、同源器官、了解分類之演變過程及五界下各門的分類依據需加強。310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演化4c.認識地質史上消失的生物及暸解生物演化的證據(42%)充分教授(50%)發展尚可(8% )發展不良內容刪減,學生課程內涵熟悉度已不如前,地質史教授的部份太少可以補充。對於生物的歷史: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十分簡略。學生僅知化石證據,可再多加介紹幾種演化上的證據,更多消失的生物,地質史的分期。320地層與化石化石與地層4a.知道化石紀錄了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動植物以及當時的環境狀況 (51%)充分教授(41%)發展尚可( 8%)發展不良能知道化石的意義,但化石種類教授太少,只介紹化石種類,上位法則。可再多舉例子,反應當時環境狀況的地質資料。4b.體認層狀的沉積岩,可用來了解地球表面活動的歷史(18%)充分教授(47%)發展尚可(35%)發展不良依各家版本而定,地科部分,不一定在一年級,未深入探討,需加強。國中生物未提到沉積岩的部份,地球表面活動也未提到。可以先補充這一方面的知識。4c.知道化石可用來幫助地層的對比。可以瞭解化石在地層中的位置,並以化石來估算地層的可能年代。(32%)充分教授(56%)發展尚可(12%)發展不良地科部分,未教此延伸內容。 4d.認識化石形成的過程和化石紀錄中生物的消長情形(20%)充分教授(57%)發展尚可(23%)發展不良在現有的教學時間和範圍內,無法提出具體的知識架構,化石紀錄生物消長情形的概念,並未明確說明。未詳加說明化石形成的原因、過程。概略知道化石的形成過程,牽涉物化反應的部份並無說明清楚,學生也無法了解何謂消長。加強化石紀錄中生物的消長情形教材。-高一基礎生物基 礎 生 物 教 材 大 綱伍、 生物圈中的生命形態及其生活環境一、 陸地上的生物世界二、 淡水中的生物世界三、 海水中的生物世界四、 沼澤的生物世界五、 討論 探討活動5-1:生態系的調查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110組成地球的物質生物圈 4f.暸解地球上生物分布的範圍;並體認地球擁有維繫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以及人類必須珍惜並愛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 (79%)充分教授(21%)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地球上生物分佈的例子,只介紹台灣本土生物及環境,缺地球各式環境與生物分佈相關性的結合及更深一層的生態系運作模式,及邏輯、哲學。左列珍惜並愛護地球環境部分、生態系和生物圈的關係及各項地球所面臨之環境危機(如臭氧破洞、沙漠化等)可能需再加強,複習大氣層、地殼及海洋的結構,課後活動可加入參觀國家公園或自然保留區。-高一基礎生物基 礎 生 物 教 材 大 綱陸、 人類和生物圈一、 人類在生態系中地位的演變二、 人口問題三、 人類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四、 環境變壞對人類的影響五、 資源的有效利用六、 自然保育討論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110組成地球的物質生物圈 4f.暸解地球上生物分布的範圍;並體認地球擁有維繫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以及人類必須珍惜並愛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 (79%)充分教授(21%)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地球上生物分佈的例子,只介紹台灣本土生物及環境,缺地球各式環境與生物分佈相關性的結合及更深一層的生態系運作模式,及邏輯、哲學。左列珍惜並愛護地球環境部分、生態系和生物圈的關係及各項地球所面臨之環境危機(如臭氧破洞、沙漠化等)可能需再加強,複習大氣層、地殼及海洋的結構,課後活動可加入參觀國家公園或自然保留區。220全球變遷溫室效應 4a.知道溫室效應的意義(30%)充分教授(57%)發展尚可(13%)發展不良環境教育部分,各家版本舉例不同,而且並未深入探討,僅知道溫室效應會造成溫度上升。應屬理化、地科範圍,國中部分非常簡單描述,一、二冊內未提及溫室效應。加強了解溫室效應更深更遠的影響,溫室效應的定義,溫室效應相關氣體介紹,溫室效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4b.嘗試解釋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22%)充分教授(58%)發展尚可(20%)發展不良少部分學生無法瞭解溫室效應和CO2等溫室氣體的關係,一、二冊內容沒有解釋造成溫室效應的原因,溫室氣體種類(ex.甲烷)形成原因不詳。國七學生尚無法應用”熱”的概念,應屬理化、地科範圍,八、九年級會發展,環境教育部分,各家版本舉例不同,而且並未深入探討。對於光的波長造成不同光沒有概念,解釋溫室效應形成原因較有困難,高中可以做延伸。加強比較全球溫室效應所產生的現象,除主要原因之外的更廣、更多造成溫室效應之因素,可再深入探討。臭氧 4c.知道臭氧層的意義(31%)充分教授(63%)發展尚可(6%)發展不良知道臭氧是由三個O所組成,也知道臭氧層在大氣中的位置,臭氧吸收紫外線之機制不清。七年級為簡略概念,環境教育部分,各家版本舉例不同,而且並未深入探討。甚至有些版本還刪除大氣分層。重大議題,宜再從情意面著手,加強形成之歷史背景介紹。4d.嘗試解釋造成臭氧層破洞的原因(19%)充分教授(65%)發展尚可(16%)發展不良環境教育部分,各家版本舉例不同,而且並未深入探討。國中生知道有哪些物質會影響到臭氧層,造成臭氧層破洞,但化學作用過程並無法瞭解,學生僅知氟氯碳化物造成臭氧層破洞,其中機制並不明,氟氯碳化物在國中只有淺介,可以補充明。氟氯碳化物之來源及破壞機制要加強。加強臭氧與氟氯碳化物的反應機制及臭氧層為何無法填補之概念。化學變化的過程、污染物的成分、氟氯碳化物造成臭氧層破洞的機制及補充O3層形成的原因。420天然災害與防治水土保持4e.察覺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16%)充分教授(62%)發展尚可(22%)發展不良1、2冊無此內容,此部份概念,國一教材只有淺薄的介紹,教材內容僅介紹超抽地下水部分,國中生能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但對於水土保持的成因並無法了解。水土保持定義、舉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更多更深一層的認識,可以補充說明。421環境污染與防治噪音污染與防治4a.能舉出不當噪音所造成的聽覺傷害(15%)充分教授(45%)發展尚可(40%)發展不良1、2冊教材內容未有此部分,生物中無或未詳加介紹,防治、改善方面,未詳細提到,國中概略提到噪音污染造成的傷害,但是生物科並無談到耳朵的構造,高中可以先行補充這一部份,育成版國一未提此部份。多舉例。 4b.能列舉減輕或消除噪音危害的方法(10%)充分教授(45%)發展尚可(45%)發展不良國一教材較少提及此部份,1、2冊無此內容,防治、改善方面,未詳細提到。更廣的舉證,多舉例。4c.由資料蒐集認識水污染的種類與來源(含酸雨的形成原因),並討論所產生的影響(14%)充分教授(56%)發展尚可(30%)發展不良1、2冊無此內容,國一未深入探討,防治、改善方面,未詳細提到,水污染的種類能夠知道,但成因的部份則無法了解。可在分類及其理化過程(探索物質形成及轉換)。造成酸雨的污染物,多增加教材內容,尤其牽扯到化學反應的部份,可以補充說明。空氣污染與防治4d.能夠收集資料歸納空氣污染的種類及污染來源,並比較防治與改善方法(17%)充分教授(50%)發展尚可(33%)發展不良地科或理化部分,1、2冊無此內容,防治、改善方法可再加強,國中生在資料蒐集、引用及比對資料上的能力較差。加強各污染源的影響及防治方法,更多實際的例子。廢棄物與資源回收4e.能在生活中具體實踐,減少廢棄物與資源回收的行動(25%)充分教授(67%)發展尚可(8%)發展不良1、2冊無此內容,防治、改善方面,未詳細提到,但能達成左列的教學目標。如何實踐、應用、付諸行動、實踐之落實可再加強。511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4a.知道目前人口成長速度衍生的諸多問題,並能探討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同時知道人類必須做好自然資源保育才能維持生態系的穩定(46%)充分教授(51%)發展尚可(3%)發展不良1、2冊無此內容,但可以了解左列的教學目標。自然資源保育可再深入,更多實際可見可感受的例子。生物多樣性的保持4b.暸解瀕臨絕種生物的定義,並知道台灣的自然保育要項及國際自然保育的趨勢(30%)充分教授(62%)發展尚可(8%)發展不良課程只有一句話!沒有瀕臨絕種的定義,僅強調台灣特有物種,且並未加強學生在如何改進上努力。國際自然保育趨勢可再深入,完整的介紹及了解其意義,現階段台灣的自然保育項目政府如何執行,瀕臨絕種生物的定義,國際自然保育的趨勢,需加強外來種對環境危害的隱憂,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作用、如何維持,都須加強,外來種的探討,保育趨勢的部份可以補充。512資源的保育與利用 自然資源4a.暸解地層中的石油、煤與天然氣為石化類的礦產,並認識其形成過程,以及體認森林、海洋、山坡地、海岸、土地、礦產等,均為重要的資源(3%)充分教授(50%)發展尚可(47%)發展不良1、2冊無此內容或未深入提及,此部份為整合的教材,並未對國一學生太深提及,課本未提到礦產。國中生物教材在這一方面的探討較少。均要加強,礦產形成過程,介紹山坡地,補充石油、煤與天然氣形成的反應要素及比較差異性。 520科學的發展科學家的故事4b.由閱讀與資料蒐集,了解科學上重要的發現及其過程(8%)充分教授(56%)發展尚可(36%)發展不良唯一一篇:科學家的故事-達爾文出現在補充知識中,國一只介紹達爾文、孟德爾,簡單描述其實驗熱忱及持續研究;科學史和科學家的故事,常能感動學生,在理性之外注入感性,可惜這方面教材較少,只介紹少許科學家,一向不是考試重點,自然不吸引學生研讀。學生在自我學習的能力較差,也無法從閱讀與蒐集資料,了解科學上重要的發現及其過程。更多科學家(ex.華倫)生平,了解光環背後的軌跡。科學發現的過程4a.在適當的科學活動中,敘述科學發現過程中科學家所擁有的批判思考、探究思考及創造思考的特質(2%)充分教授(57%)發展尚可(41%)發展不良1、2冊無此內容,未深入提及。國中較多建立科學基本常識(知識),關於科學本質等內涵,未討論,此項必須端賴老師的教授,單從一般的上課很難讓學生理解何謂批判思考、創造思考等科學素養。不光是名留青史最後成功的科學家,也了解成就背後曾努力貢獻的人,在批判思考能力及創造能力上須再加強。521科學之美自然之美4a.體認生物間、人與自然之間互相依存、共生共榮的生態法則(27%)充分教授(65%)發展尚可(8%)發展不良1、2冊無此內容,但學生能了解左列學習目標。實際親身之體驗,多舉例。-高二生命科學教 材 大 綱壹、 細胞和生物體一、 細胞的構造二、 細胞的生理三、 組織、器官和系統四、 討論探討活動1-1:細胞膜滲透作用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227有機化合物 碳氫氧化合物4a.認識碳氫氧化合物的結構(例如鏈狀、環狀、聚合物)( 0 )充分教授(32%)發展尚可(68%)發展不良八年級(國二)理化教材,八、九年級會學習,目前國中生物並沒有述及此概念。一、二冊只介紹有機物、碳氫化合物及一張DNA分子模型,未談及結構。國一部份未提及,程度好的班級稍略提及。在七年級課本中並未提到有機化合物,但有此名詞出現。此部分只稍微提生物生理反應的化合物。這一部份需要加強,尤其是分子式,高中很多生化的部分有相關但國中生相關背景知識普遍不足。單體D聚合物之過程。4c.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 0 )充分教授(33%)發展尚可(67%)發展不良七年級(國一)教授非常有限(欠缺理化概念),八、九年級理化會學習,目前國中生物並沒有述及此概念,對化學上之名詞(如醇、烴等)較陌生。在七年級課本中並未提到有機化合物,但有此名詞出現。課程內容會因學生化學相關知識不足,而在學習上有不足處,高中可將構成生物的有機物質先延伸做說明,舉更多、更廣的生活實例。120生命的共同性生物的代謝4a.暸解生物進行代謝作用時,透過酵素把物質分解、合成與轉換 (54%)充分教授(46%)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國中只說明定義,代謝之例子及解釋很少,只知酵素n消化、光合作用,初略談及分解、合成作用並未詳盡敘述其作用,對尚未學習化學課程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概念尚屬抽象,學生能了解酵素的作用及成分,但對於酵素作用構造、作用機制及特性未深入說明。可於高中時再於以詳細說明酵素對化學變化之重要性,更進一步了解重要生理作用之原理及化學過程,分解、合成作用,代謝作用定義可再多些著墨,並多舉些實例。 生物是由細胞組成的 4b.暸解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及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74%)充分教授(26%)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國中僅提細胞三大基本構造(膜、質、核)及重要胞器(葉綠體及粒線體),基本概念已建立,細胞質中的胞器並未完全介紹,而細胞的組成成分不清楚。細胞內部的基本構造及反應機制,如粒線體、高基氏體等相關構造和功用,物質通過細胞膜的方式,細胞學說內涵,這一部份需要再深入。個體的組成層次 4c.知道生物可分為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的分工合作,形成組織、器官或系統(87%)充分教授(10%)發展尚可( 3%)發展不良國中有提到生物組成層次的意義,教授內容符合左列的綱要,動物組成層次之例子不足,如結締組織、系統之圖示很少。-高二生命科學教 材 大 綱貳、 微生物的生命現象一、 微生物的基本構造二、 病毒和細菌三、 真菌四、 微生物的應用五、 討論探討活動2-1:微生物的觀察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121生命的多樣性生物的分類4a.知道現行的生物分類系統(42%)充分教授(50%)發展尚可( 8%)發展不良國中生能知道分類的七階層,共分五大界,也向學生介紹每一界中常見且較能了解的生物,在動物部份介紹較少。教學時數不足,學名及分類階層敘述十分簡略,國中階段僅針對生活化實例介紹,並無系統分類概念。此概念較為龐雜,學生可能學習不完整,原生生物界之定義不清。只介紹幾大類的生物,有些生物種類(如:海綿)尚未提及,學生無法熟悉分類系統。有些界(如原生生物界)概念需加強,原生菌之概念、同源器官、了解分類之演變過程及五界下各門的分類依據需加強。-高二生命科學教 材 大 綱參、 植物的營養一、 根、莖和葉的構造二、 水和無機鹽的吸收與運輸三、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四、 養分的運輸五、 討論探討活動3-1:植物的氣孔與蒸散作用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230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光合作用4a.認識葉子的構造及功能(61%)充分教授(39%)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國中僅了解表象的大構造,細部的並未提到,各版本所使用的圖片老舊,配色未依實際葉片著色。葉子橫切面實驗觀察要加強,高中須深入說明,加強光合作用中葉綠素及酵素的反應機制,如H+及NADP+等概念、葉肉(柵狀、海綿)氣室等功能、葉部維管束構造。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4b.暸解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及功能 (68%)充分教授(32%)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沒提到物質運送之橫向方式,以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區分,而不是以單子葉與雙子葉區分。導管、假導管、篩管名稱未提,導管、篩管沒有細分,僅用木質部及韌皮部說明。根的維管束組織,單子葉木本植物、蕨類的輸導組織未發展。木質部及韌皮部這兩部位的詳細說明可在高中延伸,莖“支撐”部分之功能的描述,單子葉植物木本莖加粗的原因。217能的形態與轉換養分與能量的轉換4d.暸解生物體需要養分維持生命,及生物經由呼吸作用分解養分釋出能量;並知道動物可經由攝食得到養分,及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養分(70%)充分教授(30%)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國中生可以瞭解呼吸作用的意義,但呼吸作用會將養分釋放出能量的原因並不能清楚瞭解,光合作用概念較抽象,國七學生尚無法與化學分子的概念連結。光合作用只介紹光反應、暗反應的原料及產物,葉綠體構造及中間產物未介紹,光合作用之兩個階段並不清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與自然界物質循環,能量流轉之關係,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意識,這與二、三年級的理化課程較有關,可以補充。光合作用的作用機制可以延伸再做說明。-高二生命科學教 材 大 綱肆、 植物的生殖、生長和發育一、 植物的生殖二、 種子的萌發與幼苗的生長三、 調節植物生長與發育的物質四、 植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五、 討論探討活動4-1:花粉的觀察 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221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植物的感應 4a.暸解植物對環境因子的感應 (59%)充分教授(41%)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國中提到光線、重力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其他物化因子提的較少,感應機制一般未說明。僅詳細傳授光因子的反應,向性的機制不清楚。對於了解各感應之關鍵環境因子,如光週期v.s開花;春化、休眠。反應產生的更詳細生理、生化過程及植物的開花運動機制,可以延伸再做說明。-高二生命科學教 材 大 綱伍、動物的代謝和恒定性一、 消化作用與營養二、 循環作用與養分的運輸三、 呼吸作用與氣體交換四、 排泄作用與體液恒定五、 討論探討活動5-1:心博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213動物體內的恆定性與調解排泄作用4a.暸解生物排除代謝廢物的方法(51%)充分教授(49%)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國中僅就尿液的形成做說明,其他排泄作用說明較少(如排汗)。國中也僅說明人類的部份,其他動物間的比較不夠深入。介紹昆蟲、鳥類排出氨、尿素、尿酸的差別可再深入。肝之重要功能要強調,腎之再吸收及形成尿液機制,宜再加強加深,腎小球未提到。213動物體內的恆定性與調解呼吸運動的調節4b.暸解生物的呼吸作用及知道人類呼吸運動的調節機制 (64%)充分教授(36%)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能知道呼吸作用的意義,也能知道呼吸時胸腔、肋骨及橫膈的變化,不過氣體進出的模式(如氣壓的變化)可以再深入說明,只提及CO2濃度會影響呼吸速度,但是未提及作用機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易有迷思概念。呼吸作用產生能量的概念可再加強,因為能量的概念太抽象;要了解皮膚也是呼吸的器官,呼吸調節機制宜再深入闡述,呼吸作用v.s呼吸運動之差別及關聯。231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消化系統4a.暸解人體及動物的消化系統及功能(73%)充分教授(27%)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只介紹人的消化系統,腸腺消化液之消化各版本不同。對各器官和各消化液與消化養分部分並未詳細區分。都以人類為例,其他動物提的非常少。消化系統的機制、其他動物之消化道之演化及消化系統可多加介紹。循環系統 4b.暸解人體及動物的循環系統及功能(68%)充分教授(32%)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都以人類為例,其他動物提的非常少,動脈及靜脈概念不完整,大、小循環並未詳加介紹。缺少肺循環及體循環等二者交互之間的關係介紹。只介紹心臟、血管、血液構造及功能,未詳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冠狀循環及肝門靜脈之血液循環要加強。高中可就不同動物循環系統之異同、運輸物質模式、大、小循環的途徑、血液循環途徑及其協調、影響因素ex.高血壓、血管硬化等做說明。建議高中先說明閉鎖式及開放式循環系統的差異。呼吸系統4c.暸解細胞呼吸作用及人體的呼吸系統(59%)充分教授(41%)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呼吸作用及呼吸運動易有迷思概念。學生概念仍常混亂,容易迷思於細胞要不要呼吸?細胞內的呼吸作用國中並未提到,有些版本也未提粒線體,高中可先探討這一部份。呼吸作用產生能量及不同動物呼吸系統之演化及氣體交換模式等概念需再加強。排泄系統 4d.暸解人體的排泄系統及功能 (43%)充分教授(54%)發展尚可( 3%)發展不良國中教材簡略,只介紹泌尿系統,內容在國中部份呈現並不具有條理。排尿部份說明較仔細,但腎臟構造僅簡單說明,缺少整體的概念與整理。高中可先說明這一部份,再加強解釋其他排泄作用,要強調排泄的重要性,排泄與各器官之關係及各代謝作用的關係,腎臟過濾尿液的過程,氨、尿素的運送,汗腺排汗機制。-高二生命科學教 材 大 綱陸、動物的協調作用一、 免疫反應二、 神經與運動三、 激素與協調四、 動物的行為五、 討論探討活動6-1:感覺與反射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213動物體內的恆定性與調解血糖的調節 4c.知道血糖含量變化有一定的範圍及血糖的調節情形(73%)充分教授(24%)發展尚可( 3%)發展不良國中生能了解血糖的定義,也知道血糖受到激素的調解,作用機制的部分僅簡單帶過,國中提及升糖素、胰島素、腎上腺素,影響血糖其他激素未提及,未與腦幹作聯結。整個血糖的調節及回饋作用可以再深入說明,身體如何了解血液中之糖,透過受器,明白血糖之升降。激素的拮抗作用、回饋控制。對糖尿病病因與症狀可再敘述。213動物體內的恆定性與調解神經系統 4d.認識神經細胞的形態與功能;並瞭解人類的神經系統及其協調運作情形 (47%)充分教授(50%)發展尚可( 3%)發展不良國中僅就神經細胞的形狀做介紹,各細部構造並未說明。而神經細胞的分類;僅說明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聯絡神經一般並未說明)。另外依發出部位分成腦神經及脊神經,僅告訴學生對數,並未詳細說明這些神經的分布及每對的作用。感覺神經v.s運動神經為功能性的分法,概念易混淆,中樞神經只介紹大腦、小腦、脊髓,其餘部分皆合稱腦幹,神經細胞的型態、連結、樹突、軸突及突觸未說明。可加強介紹神經細胞的功能與反應機制,並比較不同類型的神經元,神經之細部構造功能,中樞之更詳細構造及分工,神經系統協調運作部分、腦及中腦的了解宜加強。介紹隨意動作與反射動作的界定方式,意識動作及反射動作的神經路線之傳遞。內分泌系統 4e.暸解人類內分泌系統的構造與功能以及能和神經系統共同協調運作 (47%)充分教授(47%)發展尚可( 6%)發展不良國中生的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及作用機制說明都較為簡單,而與神經系統的共同協調運作說明較少,沒講解構造,未介紹回饋機制。加強腦垂腺為何能稱內分泌之主宰的例子,內分泌v.s神經系統間之交互作用。ex.月經週期。加強內分泌系統以便能和神經系統協調運作的教材。221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4c.知道各色光重疊照射可使人感覺到白色 ( 9%)充分教授(24%)發展尚可(67%)發展不良國二理化有提到稜鏡折光,但沒有實驗。目前國中生物並沒有述及此概念,國一未教授,僅知道現象,不知原因。221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行為 4d.認識動物行為(38%)充分教授(59%)發展尚可( 3%)發展不良國中說明本能及後天學習行為,內容涵蓋層面較少,只提到本能與學習性行為,沒有細分,例子很少,如求偶、社會性、防禦性行為。目前國中生物僅舉例述及部分動物行為,學習與本能太過二分法,學生可能誤以為二者是無關聯的,內容不多,學生亦不重視,趨性名詞未出現課本上。加強本能行為與學習行為的界定及了解行為模式,本能及學習而約束行為模式之探討方式,可以延伸做說明。231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消化系統4a.暸解人體及動物的消化系統及功能(73%)充分教授(27%)發展尚可( 0 )發展不良只介紹人的消化系統,腸腺消化液之消化各版本不同。對各器官和各消化液與消化養分部分並未詳細區分。都以人類為例,其他動物提的非常少。消化系統的機制、其他動物之消化道之演化及消化系統可多加介紹。-高二生命科學教 材 大 綱柒、動物的生殖和遺傳一、 動物的生殖二、 人類的生殖和胚胎發生三、 基因與遺傳四、 人類遺傳學五、 討論探討活動7-1:生殖腺與生殖細胞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231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生殖系統4e.暸解人體的生殖器官及功能 (38%)充分教授(54%)發展尚可( 8%)發展不良應在健教中提及,但健教不考後,此部分令人憂心,某些版本並未介紹人體生殖系統,國中只教授胎生的相關知識。健教比較強調。生物非常少生殖構造及功能,只介紹睪丸、卵巢、子宮及胎盤,七年級課本中,未強調生殖系統,但生殖功能的解說很清楚。人體的生殖器官(外生殖器部分)並未在國中生物課程教授(健教似乎有)。更詳細的構造及功能,精、卵形成過程,受精過程、著床、懷孕過程。人體生殖器官的構造、功能,兩性教育都必須加強。310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生殖4a.能區別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並知道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會變化以及減數分裂時染色體數目會減半(62%)充分教授(35%)發展尚可( 3%)發展不良能達成左列教學目標,但一般對於分裂的過程並未詳細作說明。細胞分裂過程中會有的誤差,染色體與細胞分裂之關聯,DNA複製發生的時期,以及複製的過程(課本的圖易造成誤解),細胞分裂及減數分裂的意思,高中可就此多強調。生物的遺傳4b.知道基因可控制性狀的遺傳,以及瞭解基因會突變,及人類遺傳與性別的關係(59%)充分教授(38%)發展尚可( 3%)發展不良沒有解釋控制性狀之機制及突變之原理。基因突變的生化機制,基因、DNA、染色體,三者之關係,能達成左列教學目標,高中可以先對多對基因遺傳及性聯遺傳說明。-高二生命科學教 材 大 綱捌、生命科學和人生一、 遺傳物質去氧核糖核酸(DNA)二、 現代生物技學的發展三、 生物技學的衝擊四、生物技學之社會觀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522科學倫理科學活動的倫理4a.實驗的結果是一種智慧財產,不得隨意抄襲( 8%)充分教授(51%)發展尚可(41%)發展不良1、2冊內容沒有提到任何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敘述,要靠老師提醒,似乎國中階段並未呈現,但學生能了解智慧財產的意義。科學(生物)倫理、環境倫理都須再加強。4b.科學活動中,對實驗對象應有適切的關心與尊重(24%)充分教授(38%)發展尚可(38%)發展不良1、2冊內容沒有提到任何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敘述,甚少接觸活體實驗,國中學生活體生物實驗的部份只有小魚的部份,做實驗時都會要求學生的實驗態度。科學的社會議題4c.能由資料蒐集或小組討論,對科學社會議題進行批判思考( 5%)充分教授(46%)發展尚可(49%)發展不良1、2冊內容沒有提到任何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敘述,國一在實驗室中有一些的學習。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須再加油。4d.了解科學的發展,對社會有很大的影響(16%)充分教授(57%)發展尚可(27%)發展不良1、2冊內容沒有提到任何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敘述。學生在生物科技部份能提到科技對生物的影響。了解擁有愈大能力,就肩負愈大責任的道理。531科技文明4a.了解科技與社會的關係(12%)充分教授(69%)發展尚可(19%)發展不良1、2冊內容沒有提到任何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敘述,未教生科部分,但能了解部分的科技與社會的關係。了解擁有愈大能力,就肩負愈大責任的道理。-其他屬於地球科學或理化等領域相關慨念國中七年級自然領域課程大綱及概念次主題小主題課程概念學習經驗比對課程現況 及國中教師建議需要加強的概念備註410食品 4a.瞭解溫度、壓力與烹製食物的關係(例如悶燒鍋、壓力鍋)( 0 )充分教授(27%)發展尚可(73%)發展不良二年級教材,與教材內容不符(國一) , 只授課生物概念部分,4a4c在生物課程中並未介紹,要看生活科技領域。課本並未提到作用原理(無圖說明),食品加工方面,在國中階段幾乎很少在課堂上討論。加強溫度與壓力的相關性以及改變物體的沸點因素。4b.瞭解醃製、脫水、真空包裝,進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3%)充分教授(31%)發展尚可(66%)發展不良二年級教材,與教材內容不符(國一)。未有特別提及。國一沒有充分時間提及生活應用之例子及原理,只授課生物概念部分。4c.透過實驗、參觀或蒐集資料了解食品(例如酒、醬油、醋、優酪乳)的釀製及發酵原理與油脂的精煉,並能應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檢測食物中的成分(例如醣類、蛋白質、尼古丁、咖啡因、維他命)( 0 )充分教授(26%)發展尚可(74%)發展不良理化、生科、化學分析之部分,只授課生物概念部分,國一教材未教授,只有用本氏液測糖及碘液測澱粉,其餘無,發酵僅略提。可加強實作實驗操作。參、研究結論一、 國中教師代表,對國中三年該科教材、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效果與可能發生的銜接問題等之陳述如後:(一)生物科教材1、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將生物科、理化科、地球科學及生活科技合併為一個領域的科目,雖然生物科的內容依然集中於國中一年級上、下兩冊敎授,但第一年實施時的狀況,為了打破各科的界線,在上、下兩冊中亦會不時有理化概念的出現或包含了地球科學教材的部分,例如:生物的交互作用、物質循環單元突然講到磁力,N極S極的觀念,令老師覺得教學不順而且似乎為了打破課程之間的界線,勉強穿插理化概念,所以,有些學校任教一年級的生物科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电商服务站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报告2025
- 在线教育平台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合同
- 环保项目废气数据补充与环保设施验收合同
- 民间庙会移动卫生间租赁及民俗表演服务合同
- 软件产品功能完善质量保证补充协议
- 先进生物技术基因编辑作物育种项目合同
- 海运集装箱租赁与环保处理技术合作合同
- 电动汽车专用电池温度监测仪器租赁与数据加密服务协议
- 2025年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趋势报告
- 电控电子点火系统课件
- 2025租房合同范本:租赁协议模板
- 法律文化-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医院感染管理笔试题及答案
-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海南旅游演艺融合发展问题探讨
-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课件
- 2025年北京大兴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房地产公司2025年度项目开发计划
- 物业保盘计划制作与实施指导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