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民本(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z chn)b为丛驱爵者(ju),鹯也(zhn)c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kun)d谨庠序之教(xin),申之以孝悌之义(t)2对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山岳)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牲畜)c其何能淑,载胥及溺(相互)d奚暇治礼义哉(治理)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为渊驱鱼者,獭也b此之谓也c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d如之何则可也5下列加点词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a从而刑之b树之以桑c衣帛食肉d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6翻译下列语句。(6分)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3分)答:_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3分)答:_7论民本第二段论证了什么观点?作者为了论证观点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6分)答:_二、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0题。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尽心下)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离娄上)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社稷次之:_牺牲既成:_得天下有道:_苟为不畜,终身不得:_9判断解释下列“以”的用法。(4分)祭祀以时()以陷于死亡()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0选文中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你觉得孟子的民本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_三、类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者不可得兼得兼:都得到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b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甚至故不为苟得也 得:得到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用:使用,采用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得到d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舍弃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非独:不单单1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不同,也不同d相同,也相同1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作者用鱼和熊掌设喻,意在说明熊掌比鱼更好吃。b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就不能苟且偷生而失去最重要的“义”。c不应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穷乏者感激的目的,而忘掉义。规劝人们切勿“失其本心”。d全文的论点是: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切不可“舍义偷生”或“见利忘义”。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答:_四、语言运用(7分)15仿照下面一句话,写一句内容相反的语句,形成对比。(2分)得天下皆因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答:_16下面是孟子选段,请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对文段内容简评。(5分)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译文:_简评:_答案解析1b2c3a4d5d6所以得到百姓(的拥戴)便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的欢心)便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欢心)便可以做大夫。现在天下各国的国君如果有喜好仁德的,那其他诸侯都会为他把人民赶来了。7第二段主要论证了“得民心”与“得天下”的关系。作者为了论证这个观点,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那些不修仁政的暴君,就像“为渊驱鱼者”“为丛驱爵者”。另外还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如:“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拿清明的汤武二帝与昏庸的桀纣二帝比较,更加鲜明突出。8古时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旧时用作国家的代称 祭祀用的牲畜 方法 不储藏9按照 以致 用 来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给今天“执政为民”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借鉴。11d12c13a14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参考译文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方法,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是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也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花子也不屑看它一眼。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仪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15失天下皆因权为己用,情为私系,利为家谋。16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某个臣属把妻儿托付给友人而出游楚国,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高级维修师考试题及答案
- 期末导游业务试题及答案
- 2025飞机维修技工考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及结果》说课稿3 华东师大版
- 高速公路承包施工合同(3篇)
- 公司向个人提供无抵押贷款合同模板
- 股权激励型干股股份投资合作协议书
- 高标准工伤赔偿合同
- 2025贵港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宠物保险代理公司与宠物主人服务合同
-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一着惊海天》学案
- 【妊娠高血压临床护理探究进展综述6000字】
- 2024年贵州贵阳市矿能集团矿产贸易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压灭菌器安全培训
- 体育教材-跳皮筋
- 高压电缆抢修方案
-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 名词专项练习-集体名词
- 粉尘清扫清洁记录表
- 四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