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恐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愿望。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千奇百怪。2、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曾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恐龙。(板题)2、你们想不想看看两亿年以前恐龙到处漫游的情景呀?播放短片。3、学生谈收获。4、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走进两亿年前的恐龙世界,来认识它们,了解它们。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二段,找出全段的总起句。“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板:种类 多、形态 千奇百怪)2、恐龙的种类很多,都有哪些呢?3、这些恐龙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特点是什么?找出来大声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4、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相应的恐龙)(1)雷龙A、出示图片。这就是雷龙。你能用哪个词来形容它?(庞然大物)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它是个庞然大物?B、出示句子。a、“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你知道有多重吗?很重是多重,你能说清吗?那就让我们先来算一算。幻灯出示:1头大象大约重5吨,那1只雷龙大约重30吨,等于30000千克,我们三(3)班最重的同学体重约为50千克,那1只雷龙相当于600个同学重。现在大家能感受到1头雷龙有多重了吗?知道我们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感受吗?因为我们拿雷龙和同学们的体重作了比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板书:作比较)你能通过朗读,用你的声音把雷龙是个庞然大物给读出来吗?b、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它的大?(打雷)同学们,听过雷鸣吗?那是什么感觉?(响)同学们,请你们起立,闭上眼睛,抬起左脚,做踏步的动作,现在你就是那个庞然大物雷龙,用心去想象那最响的雷声。踏(伴雷鸣声)感受到它的大了吗?可爱的小雷龙们,这又是一种说明方法打比方(板书:打比方)c、指导朗读。这真是个庞然大物啊,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来?抽生读。(2)梁龙A、出示图片:梁龙。它有什么特点?(长)B、20多米有多长?一间教室大约有7米长,那20多米大约有()个教室那么长,如果不写20多米,只写很长,好不好?课文列举了这样一个数字,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梁龙有多长,这又是一种说明方法列数据。(板书:列数据)C、谁愿把梁龙的长给朗读出来?(老师眼前仿佛真的看到了一架移动的吊桥,读得真棒)(3)剑龙A、出示图片。B、读句子。(4)三角龙A、抽生读句子。B、图示,这就是三角龙,你们看了感觉怎样?如果小动物见了它会怎样?“看见了就害怕”这就是我们书中的一个词语望而生畏,把你们的望而生畏用表情展示给老师,好吗?C、能读出你的望而生畏吗?抽生读。5、恐龙的种类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生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6、找了一些图片。出示图片,你能用我们刚才学到的说明方法选择一种简单介绍一下吗?(生用上学到的说明方法选择一种简单写写。抽生交流三、学习第三段课文除了介绍恐龙,还介绍了恐龙的亲戚,谁来读一读?抽生读。四、学习四、五自然段。1、海、陆、空到处都成了恐龙和它亲戚们的天下了,那场面真是壮观呀,这么多恐龙吃什么,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4、5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1)食物。“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你从这句中读懂了什么?(主要吃植物,也吃肉。霸王龙专吃肉)(2)卵生。出示恐龙蛋,了解什么是卵生。五、学习第六自然段。1、从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大家都非常喜欢恐龙。可是今天,我们还能见到真的恐龙的身影吗?在2亿年前曾是地球主人的动物到哪里去了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2、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恐龙消失之谜)让我们一起来猜测一下。生自由说。3、师总结: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恐龙消失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不过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它。说不定到时揭开谜底的就是咱们班的某位同学呢!有信心吗?六、布置作业1、把你所知道的恐龙知识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2、课后收集有关恐龙的图片、模型及文字资料,在班里开个“恐龙展览会”。板书设计:恐 龙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2008-01-09 14:08阅读(?)评论(0)【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学生充分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并在读中积累,逐步学会欣赏。【教材分析】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第二册的课文。课文描写了梅花山的梅花迎春开放的动人景象,展示了人们前往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抒发了爱梅、赞梅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入情入境,真切地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受到美的熏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梅花是报春的使者,以及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这是一篇意境很美的文章。但对于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学生不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紧扣词句,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读悟教学法,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感悟到梅花山的意境美和文章的语言美。【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春姐姐真神奇,她轻轻一吹,梅花山就醒来了。齐读课题。2、师生共同简介梅花山。3、今天,我们也到梅花山去郊游,好吗?一起唱郊游歌。【从儿童的童话视角出发,创设梅花山醒来了的情境,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急于想知道醒来的梅花山是什么样子。因此,学生很快便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二、初读感知1、(出示梅花山的画面)我们现在来到了梅花山。下面,请文字帮忙,带你去游览梅花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想:梅花山是个怎样的世界?3、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梅花山的美呢?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此环节设计了三种形式的读:自由读、听读和默读(新课标要求低年段学生学会默读)。这样设计,不但让学生充分地接近文本,而且培养了学生各种读的能力,同时又体现了朗读的层次性,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比一遍要求高。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要求面前,读书的积极性很高,又读得有趣有味,又充分感知了文本。】三、品读感悟1、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梅花山的美呢?或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呢?为什么?(以下环节,以学定教,随机生成,学生交流哪处,就顺势品读哪处)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找出句子。2、教师指导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本环节,无须教师的讲解,学生边读边思,没有什么烦琐的问题,只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舞台。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引导他们谈出自己的理解,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学生拥有了读的时间,说的权利,真正体现了自主阅读,实现了个性化阅读。通过交流,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有了很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在他们眼中,一个词句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句就是一首诗。】4、学生欣赏多媒体画面,发挥想象;品读优美词句,进一步体会文章意境。(1)欣赏早春盛开的梅花,春寒料峭,梅花却散发出勃勃生机。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此刻,你想对迎着寒风开放的梅花说些什么?【通过多媒体画面欣赏,使学生感到梅花不畏寒冷,有“凌寒独自开”的精神。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深深受到教育。】(2)把你想对梅花说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3)发挥想象,指导说话。梅花山的梅花真多啊!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而且好看极了,有_,有_,还有_,真像片片彩云。(4)怎样才能读出梅花的多和美呢?【通过观察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借用学过的句式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表象,形成画面。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悟到梅花山的梅花色彩的绚丽。】(5)你见过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呢?梅花怎么是晶莹透亮的呢?利用多媒体欣赏晶莹透亮的梅花。(6)怎样读才能使人感到梅花的晶莹透亮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呢?【就词解词,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让他们借助图,回想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却是轻轻松松的。这样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把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衔接了起来。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课堂教学焕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7)师小结,指导朗读,带入情境。梅花山的梅花开得这么早(寒气还没有退尽就开放了);这么多(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么美(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像片片彩云;晶莹透亮)小朋友,你们喜欢吗?带着脑海中的画面,能用朗读把你们的喜欢表达出来吗?指名读,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随机的指导。齐读。【借助朗读,启发学生想象,在学生头脑中串起整段画面;披文入情,感悟情境美;反复吟诵,品味语言美,使学生入境入情入味,给学生以整体美。】4、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风姿楚楚,摇曳多姿的梅花。怪不得,一到休息日(1)引读第二段。(2)多媒体播放人们看梅花的景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3)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相机指导学生理解“人流、涌动”,从而体会看梅花的人多。(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的内容理解“报春”的意思。)【新课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想象说话。人们来到梅花山,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梅花,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可以用书上的话来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新课标提出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以致用,同时也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表达。】(5)花多、人多,汇成海洋。赏梅的人个个嬉笑颜开,欢呼声、赞叹声不绝于耳,此刻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欢乐的海洋”。(6)指导朗读第二段。【创设多媒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引发学生触景生情,学生仿佛也置身于梅花山上。此情此景,诱发了他们倾吐的欲望,借游人之嘴吐自己心中之情。学生通过想象、说话,真正体会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意境。】四、 拓展延伸1、出示填空:( )的梅花(1)学了课文,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梅花了吗?(2)自古以来,人们爱梅、赏梅,乃至画梅、咏梅,有关梅花的诗词歌赋,名画佳作层见叠出。多媒体呈现诗词歌赋,名画佳作,学生欣赏。(3)重点欣赏两首古诗。梅花 咏梅王安石 毛泽东墙角数枝梅, 俏也不争春,凌寒独自开。 只把春来报。遥知不是雪, 待到山花烂漫时,为有暗香来。 她在丛中笑。(4)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这梅花。齐读全文。( )的梅花。你还想夸夸谁?【既巧妙渗透了松竹梅和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的思想内涵教育,又拓展了思维迁移说话。同时将诗词歌赋,名画佳作出现在课堂中,拓展了学生知识,很好地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联姻”。给学生以启示:要博览群书。】2、仿说。春天来到了( 梅花山 ),( )。春天来到了( ),( )。【从仿说到创造性地说,体现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说话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