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时1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时1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时1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时1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新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三节 课时1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学习目标定位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2 掌握南水北调工程三种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 课时1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自主预习 1 概况 1 总量丰富 居世界第六位 低于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2 地域分布 南方多 北方少 3 供需矛盾突出 北方需水量大 但水资源贫乏 巴西 印度尼西亚 不平衡 2 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利条件 1 我国的丰水区 流域广 水量大 人均 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量 全国平均水平 2 流量稳定 年径流量 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 高于 稳定 均衡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华北平原 思考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什么 除南水北调外 你还知道哪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 答案主要原因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均衡 或不协调 从而产生供需矛盾影响经济发展 除南水北调工程外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还有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等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 解决北方缺水的根本途径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东南沿海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大于1200毫米 西北地区则少于250毫米 黄河是中国西北 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 但如今已难以见到当年大诗人李白所颂赞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壮观景象了 近十年来 黄河源区干旱趋势加重 中小型湖 塘干涸 草场大面积退化和荒漠化 多年冻土层出现萎缩 下游在1972 1999年的28年中有22年断流 1997年利津站断流226天 断流河段上延到开封附近 黄河 淮河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只有462立方米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 根据1993年国际人口会议提出并经1996年国际自然资源会议认可的标准 当一个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大于50 而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时 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按此定义 2000年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633立方米 但开发率达67 淮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8立方米 开发率 达94 均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目前整个华北地区城市的供水 都是靠超采地下水获得的 再过10年到15年 很多地方将抽到基岩 到那个时候 城市供水的水源就没有了 南水北调的紧迫性实际上正表现在这个地方 1 据材料 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答案通过对图文材料的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水资源在分布上的差异 体现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的特点 2 从时空角度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案水资源的分布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关系密切 我国降水量由于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 在时间上降水多集中于夏秋季节 冬春季较少 所以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表现为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夏秋多 冬春少的特点 导致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 北方严重的缺水问题 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答案地下水位下降 导致地面沉降 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湿地湖泊面积减小 环境自净能力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4 为什么说 南水北调 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根本途径 答案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南多北少 一方面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缺水严重 另一方面南方地区 特别是长江流域 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区 降水量丰富 地表径流量大 水资源除了满足本地区的需用量外 还有盈余 加上长江流域的上 中 下游与我国严重缺水的西北 华北地区相邻 地理条件十分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因此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根本途径 反思归纳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背景条件 练习巩固 读 我国长江南北各项指标比较表 回答 1 3 题 1 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 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 主要是因为 a 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b 长江以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面积广c 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d 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的2 3 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 缺水890亿立方米 干旱 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 人口分布较少 尤其西北地区人烟稀少 答案b 2 表中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 5 63 8 这主要是因为 a 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b 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c 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d 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解析我国南 北方普遍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和水污染严重现象 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19 降水较南方少得多 工农业需水量大 因而水资源利用率高 答案b 3 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 3 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 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b 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c 研究推广抗旱作物d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解析由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要发展农业生产不能单纯依靠天然降水 应在干旱季节适当灌溉 因此不能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可推广滴灌 喷灌等农业技术 尽量采取措施节约用水 答案a 自主预习 西北地区 三峡 华北平原 思考我国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答案东线方案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经过平原地区 工程量小 投资少 输水量大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定为东 中 西三条线路 东线从扬州附近抽长江水 沿运河逐级提水 送到天津 主要解决沿线及胶东的城市缺水问题 中线从长江三峡经丹江口水库引水 北送至北京 天津 重点解决沿线城市用水 并兼顾农业和其他用水 西线从长江干支流 通天河 雅砻江 大渡河 引水入黄河上游 主要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1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指出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起始点和途经地区 答案西线工程 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 雅砻江 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和部分华北地区 中线工程 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 途经华北的大部分地区 终点至北京 东线工程 从长江北岸的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 向北沿京杭运河到天津 途经华北平原 2 南水北调工程三种方案中 工程量最小 见效最快的是 方案 东 中两条路线可以利用地势自流的是 方案 施工难度最大 只是远景规划的是 方案 原因是 东线 中线 西线 引水渠需穿越巴颜喀拉山 3 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措施 除跨流域调水外 还有 节约用水 治理水污染 4 东线方案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该方案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技术问题是什么 答案有利因素 水量稳定 可利用运河作引水渠 不利因素 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提水 维护费用高 水污染严重 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海水上溯 泥沙淤塞河道等 该方案需解决的最关键的技术问题是穿越黄河的工程 5 探讨东 中 西三线方案中为什么要优先实施东线方案 答案优先实施东线方案的原因 东线有现有的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工程量较小 东线方案的调入区是华北地区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缺水严重 急需调水 东线线路经过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众多 优先实施东线方案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反思归纳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的比较 练习巩固 读 南水北调东线 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 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 除此之外 与东线相比 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2 结合北京气候资料和长江流量 分析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3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 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从纵断面可以看出东线方案中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 需逐级提水北送 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 可以自流 中线方案从丹江口水库调水 水源稳定 从气候和径流量示意图可以看出 北京缺水期也是长江径流量小的季节 在南水北调实施过程中 首先要保护好水源区和流经区的生态环境 防止水体污染 由于北京缺水期也是长江的枯水期 所以要注意节约用水 答案 1 丹江口水库中线基本上是自流输水 而东线穿黄前则要逐级提水有利因素 水源稳定 水质较好 2 北方的缺水期正好是长江的枯水期 所以可先用三峡 丹江口等水库把水蓄起来 然后再调 3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知识提纲 强化记忆 歌诀法记忆南水北调三线工程方案 东线输水运河调 水量最多投入少 不止需要抽水机 还有水质数最孬 丹江水库扩容高 自流需建大渠道 克服水少生态弱 西线自流水最好 课堂检测 1 2 3 4 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88位 水的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据此回答1 2题 1 目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水资源全面短缺 水能资源极为贫乏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a b c d 1 2 3 4 5 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 我国水资源问题表现为人均较少 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 季节不均 浪费污染严重 答案a 1 2 3 4 5 2 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东 中 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 东线调水线路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c 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d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 解析南水北调西线位于非季风区内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 可以缓解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答案b 1 2 3 4 5 1 2 3 4 5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2013年6月实现试通水 山东人 共饮长江水 不再是梦想 据此回答3 4题 3 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a 航运设施工程b 灌溉工程c 节水工程d 治污工程 1 2 3 4 5 解析本组题考查了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两条输水路线的基础知识 第3题 东线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沿线地区污染严重 为了保证水质 调水必先治污 答案d 1 2 3 4 5 4 南水北调的东线与中线相比 主要优点是 a 水质好b 工程量小c 全线自流d 输水量大 解析东线与中线相比 其优点是有京杭运河的现有河道可利用 施工工程量小 但是在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提水 b 1 2 3 4 5 5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中国沿海地区耕地 水资源及水土协调度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下面是他们研究此问题时收集的资料和绘制的图表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85 1996年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 1 2 3 4 5 材料二中国沿海地区耕地 水资源对比图 1 2 3 4 5 材料三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 1 2 3 4 5 注 水土协调度 本区水资源量 全区水资源量 本区耕地规模 全区耕地规模 1 材料一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中 比重下降的有 1 2 3 4 5 解析考查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正确解读并准确表达是解题的关键 耕地 牧草地 未利用土地 2 材料二表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1 2 3 4 5 解析考查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正确解读并准确表达是解题的关键 我国东部地区水土配合不协调 水资源 南多北少 耕地资源北多南少 3 从材料三可看出 东部沿海省区中 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是 全称 其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