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我国大学生诚信状况及提升途径研究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级 别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二0一 年 月 日 26我国大学生诚信状况及提升途径研究摘 要诚信问题是一个基于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支撑起来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一种道德概念,社会诚信成于内而形于外,个人内在的诚信是其社会行为的心理基础。一个人要做到诚信,个人的道德自律是第一重要保障,这种道德约束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信仰。这种信仰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成长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无不受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的驱动各种不道德现象在社会上时有发生并影响到学校,高校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这些关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就成了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分析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各种因素及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因素居于首位。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并与其他相关因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校、家庭、社会给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激烈竞争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从大一到大四呈递增趋势。面对证多机会可能就多的就业形势,多数毕业生利用各种手段造假,只有少数学生决不造假,可见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令人担忧。关于教育模式的潜移默化,贯穿始终的教育模式以及签定诚信承诺书和处罚不诚信行为成为约束大学生诚信的主要形式,且对学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造假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and Ways to ImproveAbstractGood-faith is related to social culture based on morality and law. As a moralconcept, good-faith in a society is shaped inside and showed outside while thefaith of an individual is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ones behavior in a society. To be faithful, an individual needs self-discipline in morality which comes from ones belief. The belief is not with an individual by birth,but developed as he or she grows up in the family, 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and influenced by the local social culture.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he society, some non-moral phenomena occur for interests and influence the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so there appear some new phenomena about the studentsgood-faith which become the new subjects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The paper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university studentsgood-faith and the main reasons why they lose good-faith. The student believed generally the education should be most important, which showed that the education about good-faith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In addition, it need promote and develop with other factors. The influence from their school, family, society were immeasurable, and increased from the first year to the fourth year in university. Most students tried their best to cheat on certificates for they thought they would have more chances of getting jobs with more certificates while only minority of them refused to cheat. This situation made educators worry about the good-fai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About the education mod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xert a subtle influence on students about good-faith all the time, and underwrite promises letter with students, and punish non-faith behavior. Maybe they are the main patterns and of significance to university student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grity, false目 录引 言1一、关于“诚信”的理论阐释2(一)“诚信”的含义21诚信在中国古代的含义22诚信在国外的含义23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含义3(二)有关“诚信”的理论31中国古代“诚信”思想对于树立当代诚信观念的意义32影响诚信观念的因素3(三)“诚信”的理论意义51诚信的伦理意义52诚信的道德意义63诚信的法律意义64诚信的经济学意义65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7二、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研究9(一)问卷调查设计9(二)问卷调查实施9(三)研究结果91不同因素对各年级大学生诚信的影响情况92不同形式对各年级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约束情况103各年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统计情况114各年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统计情况125各年级欠费学生缴费情况统计136各年级学生还贷情况统计147毕业班(四年级)学生造假情况15(四)分析与讨论151本章小结152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6三、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应对策17(一)确立并灌输诚信教育和诚信观念17(二)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管理171师生共建良好学风校风172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183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184进一步加大考务管理力度185完善相关法律和助学贷款系统196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197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198开展丰富的校园诚信文化活动209加强校园内外的宣传、监督工作20四、结论211影响因素212考试作弊原因213缴费情况214还贷情况215毕业生“造假”问题226关于教育模式22结束语23参考文献24致 谢25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26附录27引 言诚信问题是一个基于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支撑起来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一种道德概念,社会诚信成于内而形于外,个人内在的诚实、坦诚是其社会行为能够信守承诺、遵守契约的心理基础。一个人要做到诚信,个人的道德自律是第一重保障,这种道德约束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信仰(当然也来自对于违约责任的理性算计)。这种精神信仰不是先天的,而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由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和生活单位、大众传媒等社会组织通过教育,以及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使其接受社会文化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成长于一定社会环境的人,无不受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加强道德建设,营造诚信氛围,对促进我国的诚信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作为向社会输送各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地方,不可推卸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的任务。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的驱动、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不道德现象在社会上时有发生。这种不良的非诚信道德风尚辐射到学校,高校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这些关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就成了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关注的一个新课题。一、关于“诚信”的理论阐释 (一)“诚信”的含义1诚信在中国古代的含义“诚”和“信”分别是古代中国两个重要的哲学伦理范畴。根据我国古代典籍的记载,“诚”具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方面它有真诚、符合内心情感的真实的意思;另一方面,它还有符合客观外在的真实的意思。“诚”还要求人们的行为也要效法客观真正的自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们应根据“天道”追求善端,行为有始有终、忠诚有恒。“信”的基本含义是“人言”,“人言为信”,其含义是指遵守诺言。另外它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朋友之间基于信义而互相救助;二是指人的行为要保持前后一致。从“诚”和“信”的起源和词义发展上看,它们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诚信,即诚实信用,指能够履行承诺而获得他人的信任。诚实,不说谎;信用,说话算数,做事踏实,行而有果。2诚信在国外的含义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诚信与现代诚信的区别,我们应对西方的诚信有所了解。西方国家的诚信观主要体现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诚信观念发源于古希腊,兴起于古罗马,主要是商业文明的产物。相对来说,西方的诚信是建立在人们的契约法律关系和观念之上的。作为契约,个体双方或多方在立约时就约定,大家都出让一部分权利和利益,同时又交换回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实现的保证。在这种契约关系中,大家都必须信守承诺,如果一方违背了承诺,对方也就会取消他的利益实现的权利,结果造成两败俱伤。在利益交换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合作最符合他们的长期利益,于是成员之间自愿同意遵守社会契约。自我利益,加上契约的法律机制,就会弥补社会成员之间所欠缺的互相信任。西方的守信更多出于一种对自我利益的追求而不是人格追求,在本质上是一种外在规则守信而不是内在品德诚信。西方的诚信观念和西方的契约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信用建立在利益互惠的基础之上。3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含义对于诚信的含义,人们大都从经济生活秩序的需要来解读。其实,诚信的完整内涵有三个方面。第一,诚信是一种规范。“诚信”诚实,守信用。这里,诚信有两个意思:一是要求人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实事求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二是讲信用,遵守诺言。这两层含义都说明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是一个道德范畴。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第二,诚信是一种制度。所谓制度,就是社会所要求的人们的行为模式。诚信作为人们的行为范式和人际关系模式,需要制度化才能持久,才有力量。只有坚持诚信这种制度,才能集结人心,天下人团结一致才有保证。第三,诚信是人品。从根本上说诚信是一种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其核心是引导和提升我们的人格和情操。“诚信是人品”提醒我们,在诚信建设中,必须把诚信制度建设和个人的诚信品质修养结合起来。(二)有关“诚信”的理论1中国古代“诚信”思想对于树立当代诚信观念的意义在中国古代诚信思想中,“诚”被提升到特别重要的位置,被看成是“天道”,特别重视“诚意”在道德修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真正的道德行为必然是出自于诚的追求,信的言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切道德的品质和行为如果不是出自内在的“诚”不体现为外在的“信”,就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只不过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或者干脆就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采取的蒙人的把戏,这种情况下表现出的所谓“道德”是经不起各种困难、挫折的打击。所以,修德首先要有诚心,要实事求是。这样道德的规范和要求才能成为个体内在的自觉选择,而不是外加于人的束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一个人良心的自觉,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修养高境界。2影响诚信观念的因素一个人诚信的缺失来源于道德与价值的背离,来源于道德认识与道德信念的背离,来源于道德知与行的背离。这与当今社会的环境、诚信教育和个人的因素密不可分。(1)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就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就其途径来说,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在孩子诚信品质的养成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子女偶尔发生的不规范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作用。比如,面对别人考试作弊,一位家长竟对孩子说,你如果也作弊,不是也可以得高分吗?甚至有些家长对子女的“不轨”行为,不但不教育,反而认为这孩子有能耐;再比如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勤奋学习,不要贪玩,自己却夜夜扑在麻将桌上玩;有的家长教孩子要文明,不要吵架、斗殴,而他们夫妻之间却打骂不断;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而他们自己却常常当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丑事如此家教之下的孩子能讲诚信吗?从深层次上来说,这是家长教育理念的缺失,对做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漠视,对现实不良现象的趋从代替了对价值理念的引导。应当看到,家庭的影响是导致个别大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始终还存在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衡量一名学生仍然是以学习成绩的分数高低,评优评奖同样也是以学生成绩这把尺子来衡量,入党,也要以学习成绩为根据,有的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也是以学习成绩高低作为确定免试研究生候选人的标准。因此,许多大学生认为,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在大学期间准是一路绿灯。加上一些教育工作者本身行为也遭遇着诚信危机,比如抄袭剽窃、雇佣他人代笔、买卖书号、徇私关照、项目垄断、虚假鉴定、内定奖项等,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这也是导致大学生诚信危机不容忽视的原因。(2)制度环境一个人是否能确立诚信的观念,教育当然很重要,但制度的完善更关键。通过教育,我们要让大家知晓诚信的重要性,知晓不诚信可能给他本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这显然与其所处的制度环境如何有着相当大的关系。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诚信有着负面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或违法不究等现象的存在,诚信者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和收益,那些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受到排挤、孤立、打击报复等。这些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低估。如果一个制度环境默许甚至纵容一个人的不诚信,或者不诚信后反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惩罚,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很快抛弃他所接受的教育。相反,如果他看到或尝到不讲诚信带来的可能终生都消化不了的苦果,他就会对诚信问题倍加警觉。一些地方和行业现象现在试行的信用档案制度,意义正在于此。我们当然要将一个人的诚信不诚信看作是一个人的品德问题,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环境问题。在环境中,我们要“逼”着一个人不得不讲诚信,就要预设好“信用壁垒”,将不讲诚信的人排除在外;就要惩罚在后,让不讲诚信的人寸步难行。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制度先行,依赖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毫无疑问,这个道理不但对个人适用,对家庭、对学校也同样适用。(3)责任意识责任意识的淡薄、反思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不诚信的内因。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小事与大事之间的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也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出现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规范,在行业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要求高而多,而对自己的要求低而少,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在意识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清楚地分辨是非,知道该做与不该做。他们在认识上是积极的和正确的,并且在努力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现实的责任感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造成观念和行为上的差距。他们崇尚诚实守信,却又在追求名利中不知不觉地放弃这一原则。(三) “诚信”的理论意义1诚信的伦理意义“诚”、“信”纳入中国传统伦理的范畴应归功于先秦儒家。孔子至少从五个角度讨论过“信”;孔子以后的思孟学派,在“信”的基础上发展了“诚”。“诚”强调内心的真实,是主观的、主动的;而信则倾向于外在的行为,是客观的、被动的,故诚为信的基础。汉儒将“信”列入五伦,成为官定的支配伦理准则。自此以后,历代的“圣君”、“名臣”、“贤哲”、“硕儒”无不标榜“信”。中国人对诚信的理解与西人是基本一致的。更令人兴奋的是,中国人对“诚”、“信”的崇尚决不弱于西人;“诚”、“信”有儒家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也并不低于其在基督教理论体系中的地位。2诚信的道德意义在我国社会体制转型时期,由于利益结构的巨大变动和长期调整,原有的道德规范受到冲击,而新的规范失常,甚至空白。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淡薄,为求成功,不择手段。尤其是非诚信行为,是社会成员文明素质低下的表现,它使经济发展混乱无序,因此,从道德的意义上倡导和维护诚信,并以此来规范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3诚信的法律意义从法律意义而言,诚信更加具有时代特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不断推进,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执法力度日趋强化。诚实守信作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广泛而又实质的体现了法律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道德意义上,有助于社会成员磊磊落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在法律意义上,有利于建立公平、理性的竞争秩序,有利于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4诚信的经济学意义从经济学范畴考察,诚信既可指一种行为通过履行承诺而取得公众的信任,也可指一种稀缺的资源货币和商品赊购等经济活动的基础。由此看来,诚信是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基础性规范体系,同时也是市场的基础条件。就现阶段的中国而言,由于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封闭的等级制社会向开放的平权化社会转变的特殊时期,这种转变使“诚信”由“奢侈品”变为“必需品”,从而使“诚信”与否具有了空前重要的经济学意义。5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是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高校应把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做人比做事更为重要。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诚信,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别人是不愿与之交往的,久而久之,他就会失去亲人,失去朋友,失去在社会中的“立身之地”。第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历史地讲,中国是一个不失诚信的国度,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仁、义、礼、智、信”,“信”居其一。大学生既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又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传统诚信道德教育。第三,大学生诚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道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的外在表现,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一个人的诚信状况如何,直接反映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素质。因此,从诚信教育入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重要手段。第四,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学校、家庭对品德教育的弱化,以及法制不健全、竞争无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用、短视、缺乏理想已经成为大学生精神领域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在诚信意识及行为方面表现出的不足现象,印证了强化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品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第五,诚信是市场经济最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道德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参与市场经济的各主体的诚实守信行为,市场经济的大厦就失去了根基。人们只有遵循彼此需要、诚实守信和相互信任等市场道德规范,并升华为市场主体的内心信念,变成他们的行为习惯,才能有效防止欺诈、投机在交易活动中发生。靠欺诈或投机取巧获得利益的,也只能得逞一时,长此以往会身败名裂、自取灭亡。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的古训,当今仍应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把握道德界限的重要基础规则,西方的文化虽然与我国的文化背景在许多方面不同,但是在诚实守信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国外著名的大公司如福特汽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摩托罗拉公司、P&G公司等也都把诚实守信作为公司的指导思想。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市场经济道德规范要求大学生必须有高尚的诚信品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担当起相应的诚信责任。第六,诚信是网络时代的社会要求和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需要,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计算机网络在引起社会生活和道德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和道德问题。由于网络交往中人们行为的符号化,真正的人隐藏在符号的后面,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淡化,撒谎、盗窃、诈骗等丑行在点击鼠标中频频发生,电脑犯罪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能否正确使用网络和有效实现网上各种业务,从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个人的诚信品质。二、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设计采取问卷调查,所使用的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问卷填写内容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问答题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从7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即: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各种因素、不同形式对各年级学生诚信行为的约束情况,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作弊的原因、大学生欠费不交的情况、大学生还贷情况以及大学生造假情况。详细问卷调查表格见附录。(二)问卷调查实施以立信会计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总计200名,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占调查人数的98%。其中,一年级学生52份,二年级学生47份,三年级学生51份,四年级学生46份。调查组由立信会计学院各年级在读学生组成,以年级为单位,团体测试。由学生不记名填写。对调查组详细说明调查目的和方法,然后调查组将问卷呈现给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问卷填写工作由各个学院分别进行,时间为2010年03月04月。(三)研究结果1不同因素对各年级大学生诚信的影响情况在196名大学生中,认为诚信观念确立与教育因素有关的学生总计94人;认为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学生总计82人;认为与自律因素有关的学生总计为58人;认为与制度因素有关的学生总计38人;具体比例见表1,比较情况见图1。表1 不同因素对各年级学生诚信的影响统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教育42444854环境36404246自律24283034制度16181824图1 不同因素对各年级大学生诚信的影响统计图(%)由此可见,在影响诚信的因素中,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因素居于首位。另外,对大一到大四学生的影响呈递增趋势,其它影响因素也呈递增趋势,但所占比例稍弱。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开展必须放在首要位置,当然,其他因素也不能忽视,这些都是影响诚信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必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不同形式对各年级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约束情况约束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形式有很多,通过调查总结出五个方面,即:教育模式、建立诚信档案、曝光、签定诚信承诺书、处罚。在196名学生中,认为与教育模式相关的有91人;认为与建立诚信档案相关的有61人;认为与签定诚信承诺书相关的有83人;认为与处罚因素相关的有80人。具体比例见表2,比较情况见图2。表2 不同形式对各年级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约束情况统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教育模式38424854建立诚信档案32283032曝光20201818签订诚信承诺书42404440处罚40404238图2 不同形式对各年级学生诚信行为的约束情况统计图(%)可见,教育模式、签定诚信承诺书及处罚不诚信行为成为约束大学生诚信行为的主要形式。并且,在教育模式上,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呈递增趋势,其他形式比例基本持平。因此,潜移默化,贯穿始终的教育模式以及签定诚信承诺书和处罚不诚信行为对学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3各年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统计情况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作弊、欠款现象严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经调查,笔者发现并总结了四个主要原因,认为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相关的有102人;认为与拜金主义或利己主义的滋长相关的有72人;认为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造成相关的有100人;从众心理的有39人;其他因素的有27人。具体比例见表3。可见,学校、家庭、社会给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并且由于大四已面临就业问题,激烈的竞争迫使他们放弃诚信。因此,激烈竞争和社会环境由大一到大四呈递增趋势。比较情况见图3。表3 各年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统计情况(%)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52525050拜金主义或利己主义的滋长36363638激流竞争的社会环境46485254从众心理18182022其他12161214图3 各年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统计图(%)4各年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统计情况学校三令五申,严肃考试纪律,而大学生作弊现象却仍然频频出现。由于现在学校开始实行“重修制”,学生担心不及格而要交大笔“重修费”。因此,为了及格而作弊占了首位。另外,大学生在校成绩是评优、评奖、入党以及用人单位检测的重要内容,部分学生为自己能够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不惜作弊、弄虚作假。有关大学各年级各年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统计如下表4所示,比较情况如图4。表4 各年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统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为了高分46545658为了及格58443836从众心理24262426题目不会时心慌22222224其他6444图4 各年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统计图(%)大一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对大学的考试系统不够了解,没有更高的要求,普遍学生为了及格而作弊;也有个别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形成了考试作弊的恶习,到大学后仍不改正。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内容,达到及格已不成问题。所以,为了高分,成了他们作弊的主要原因。5各年级欠费学生缴费情况统计古语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根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学生义不容辞上缴所欠学费,其中,以大四学生居多。大四面临毕业,学校施行“三证”扣押等措施,迫使学生不得不交全学费。但是却仍有一部分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不准备上缴学费或只上缴一部分,具体情况见表5,比较情况见图5。表5各年级欠费学生缴费情况统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如数上缴34404676只缴一部分48362820不准备上缴1824264图5各年级欠费学生缴费情况统计图(%)6各年级学生还贷情况统计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学生读书困难而设立的专项基金,由于大一学生不够成熟,还没有赚钱能力,毕业后再考虑还贷占第一位。而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还贷已迫在眉睫,必须还贷的人占多数。然而,在借贷上,却暴露了大学生诚信品德的缺失。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必须还贷,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考虑还贷一事或如何还贷还很难说。具体情况见表6,比较情况见图6。表6 各年级学生还贷情况统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毕业后马上还贷20364070如何还贷还很难说18202010毕业后看情况再定62444020图6 各年级学生还贷情况统计图(%)7毕业班(四年级)学生造假情况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竞争愈加强烈,对具有“多证”的高级人才来说,就业机会大很多。据笔者了解,46名学生中有29人,不惜任何手段靠造假胜出;18人认为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手段都行;而决不造假的学生仅有3人,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让人担忧。具体比例见表7,比较情况见图7。表7毕业班(四年级)学生造假情况统计(%)不惜任何手段靠造假胜出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手段都行看具体情况绝对不会毕业班学生5836166图7毕业班(四年级)学生造假情况统计图(%)(四)分析与讨论1本章小结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情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作弊、造假现象平常化;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传统教育的失误;家庭和学校诚信环境的缺失。世以人为本,人以诚为本。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关键时期,人才的成长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丰富大学生科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应该抓好诚信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诚信面前呈现主动、积极的状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慎独”。这就需要教育者系统的、全面的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营造健康向上的诚信环境,塑造当代大学生完美人格。2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从诚信的理论意义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出发,目前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从诚信教育入手,拓宽“两课”教育的渠道,丰富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教育。应该说,诚信教育是适合当前时代特征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突破口。当前,实用、短视、缺乏理想已经成为大学生精神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教育正是适应这一情况而为整个德育工作打开了一扇窗口。因为“诚信”作为人格的基本要求,它有利于各种人群共同接受;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规范化,诚信已不仅是一个基本道德问题,它已日益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它是资本,是财富,是竞争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人们的经济运作中日渐成为迫切需要,待人以诚,坚明守约,“诚信”不再表现为单纯的人格要求,有步骤地深化德育教育,对于构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化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三、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应对策 (一)确立并灌输诚信教育和诚信观念以德治国、以德治校,诚信教育要从小抓起。我们很多人往往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才接受诚信方面的教育,把它作为职业道德的一部分,其实是已经晚了。诚实守信应该从儿童抓起,从学生抓起,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的诚信教育是从孩子,从学生时代抓起的。在德国,家长们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你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随处乱停车,马上会有人过来劝阻你,并向你灌输一套遵守社会公德,为下一代做好榜样的理论;日本很多学校的校训都有“诚实”二字,中小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着许多道德规范;美国大学面对学校学术欺诈明显上升的趋势,愈来愈多的大学在校规中引入了“诚信誓言”,每个学生一进校就必须签署诚信誓言,做出不剽窃,不作弊,不把从互联网下载的资料化为己有等等保证,并承诺如若有不能遵守诺言,甘愿接受一系列相关惩罚。这类誓言具有法律效力。有个大学还开除了多名严重作弊或学术欺诈的学生,震动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界。诚信誓言是相当原始的东西,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但是在美国大学里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没有诚信誓言的学校学生学术欺诈比例比有这样誓言的学校高出一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国家抓诚信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它不仅对解决学生时代剽窃,作弊等不诚实的问题很管用,也为就业之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了基础。诚实守信、不欺骗、不欺诈、不弄虚作假,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理念,从小抓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真正抓好诚信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二)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管理1师生共建良好学风校风良好的品质是在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这就要求大学在向学生灌输道德理论的同时,要加大建设良好校风、学风的力度,使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课余都不忘诚实可信的做人原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传道,传授做人之道。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教师必须做好表率,在任何时候都要以身立教,达到言教与身教的完美统一。除了学校和老师的努力外,建立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学知识,更是学如何为人。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可见修身是成万事之本。所谓“修”,就是在点滴小事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诚实守信为准绳,对自己道德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总结、升华,达到不断完善的目的。要明明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所有的问题都有它光明磊落的解决办法。大学生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取得好成绩,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上多下功夫,要提高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等等。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成果才是真实的,要在大学生中形成以自强自立为荣、以投机取巧为耻,人格至上的风气。2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德育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重视诚实守信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面。时代的进步,将不断提出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工作不断地探讨这些新问题,指导学生正确面对,不仅仅探讨已出现的问题,而且要有敏锐的预见能力,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是大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也自觉地远离了不道德的行为。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思想工作,需要长抓不懈。要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和平时的后果教育,不仅使学生一进校就能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能通过平时的后果教育起到警示作用,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3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大部分有过违背诚信原则行为的大学生在事前都经历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事后也自责、后悔。这体现了他们崇尚诚实守信,又存在侥幸心理的矛盾心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疏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可以有效地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发生,避免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弯路。4进一步加大考务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考试纪律和规章制度;改革考试模式,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既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打消学生的作弊念头。5完善相关法律和助学贷款系统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只有将“诚信”纳入法制轨道,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失信学生和失信行为给予制裁,让大学生们清楚地知道失信者不仅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且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让那些失信者不敢再重蹈覆辙。及时总结这两年大学生助学贷款出现的问题,对原有制度进行补充和修订,通过缩短贷款年限、用人单位偿还、由银行直接按揭工资、经济担保人担保等方式来保障该工程的顺利进行,也使那些恶意贷款者无机可乘。6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许多大学生勇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学校和老师应利用这个特点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教育学生要遵守网络秩序,恪守网络道德,在网上网下都要以诚实守信为本。众所周知,编造、散布谣言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要教育学生向对待谣言一样自觉抵制网络上反动的、不健康的内容,不问不看;对无意间浏览到的要做到到我为止,不要向他人介绍、传播。同样要明白,盗看他人电子信件和私自拆开信件一样都是违背诚信原则的。在网络管理上,可以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小组,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把好信息出口关和入口关。7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诚信度评价体系,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管理、规范、约束、监督大学生的行为。其中,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国外许多大学已经实行了该项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部分高校也已经开始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学生的诚信档案应包括:学生承诺书、个人材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经济状况(贷款情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将诚信记录与学生的评优、入党、减免学杂费、勤工俭学等挂钩,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人生第二身份证。8开展丰富的校园诚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可将诚信教育的深刻性寓于各种活动的丰富性和新颖性之中,潜移默化地将诚信观念融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如定期召开诚信评议会、讨论会,举办诚信专题讲座,诚信文化节等活动。通过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9加强校园内外的宣传、监督工作努力在学校和学生中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在校园中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使学生们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通过规范的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大学生们良好诚信观念的形成。在治理考试作弊现象中,一定要严格考场纪律,让作弊行为无处可逃,从而消灭学生思想中作弊的念头。关于在学生中实施“无人监考”考场的做法,值得尝试。四、结论 本研究从诚信的含义和理论意义出发,探讨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同时以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各种因素、不同形式对各年级学生诚信行为的约束情况、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作弊的原因、大学生欠费不交的情况、大学生还贷情况以及大学生造假等情况为调查内容,对北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外语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诚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影响因素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因素居于影响大学生诚信的首位因素,并且对大一到大四学生的影响呈递增趋势,其它影响因素也呈递增趋势,虽然所占比例稍弱,但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给大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2考试作弊原因大一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对大学的考试系统不够了解,没有更高的要求,普遍学生为了及格而作弊;也有个别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形成了考试作弊的恶习,到大学后仍不改正。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内容,达到及格已不成问题,所以,为了高分,成了他们作弊的主要原因。3缴费情况大部分学生义不容辞上缴所欠学费,其中,以大四学生居多。大四面临毕业,学校施行“三证”扣押等措施,迫使学生不得不交全学费。但是却仍有一部分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不准备上缴学费或只上缴一部分。4还贷情况大一学生不够成熟,还没有赚钱能力,毕业后再考虑还贷占第一位;而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还贷已迫在眉睫,必须还贷的人占多数。然而,在借贷上,却暴露了大学生诚信品德的缺失。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必须还贷,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考虑还贷一事或如何还贷还很难说。5毕业生“造假”问题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竞争愈加强烈,对具有“多证”的高级人才来说,就业机会大很多。据调查了解,不惜任何手段靠造假胜出占58 %;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手段都行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安全服务合同及安全承诺条款说明
- 现代管理学价值观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建筑企业中标合同范本
- 2025年学校餐饮服务合同简易版样本
- 公文写作实战练习试题及答案
-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商业银行个人存款(国债)质押借款合同
- 2025大连市建筑材料采购合同书
- 行政管理基础课程的必修知识与试题及答案
- 建筑规范学习培训课件
- 洗衣员工合同协议书
- 终止采购合同协议书
- 【课件】+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机械答辩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解读课件
- 电站运行考试题及答案
- 下肢动脉疾病PAD课件
- 【MOOC】数值天气预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 大学英语视听导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屋面及防水工程工程量计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