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模拟4.doc_第1页
2012年模拟4.doc_第2页
2012年模拟4.doc_第3页
2012年模拟4.doc_第4页
2012年模拟4.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七)一、选择题(4X6=24分)1.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B. 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在政治和法律上遭到歧视直到宋才开始转变C. 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2. 下列思想主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有 “知识即美德”“君子忧道不忧贫” “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A. B. C. D. 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文中说道:(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此时期市民化的特征主要表现 文人画 宋词 京剧 元曲A B C D4在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明确提出 “人无遗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冯桂芬这一论述说明了 A. 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 先进的中国人正在改变传统心态中的陈腐观念C. 这一时期我国已存在赶超西方的自强思想 D. 这一时期我国已存在全面否定传统中国的批判意识5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在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从前的弹劾权,他说“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由此可见中国从前的弹劾权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 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 古代监察制度代表社会履行监督职责B.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优于西方的政治设计C. 监察权可以在民主体制中发挥实际效能D. 官员素质在国家政治中有决定性作用6. 1863年申报中对“洋泾浜式英语”有如下描述:“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请看频呼六克,海做高来六做低”。有学者据此做出下列推论最为合理的是 A. 政府开始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B. 英语已成为世界性的商业语言C. 西方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改造D. 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加强二、非选择题:(26分)7.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苏联领导集团正准备就建立一支镇压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宪兵“联合国部队”的问题,同帝国主义加紧进行交易。多年来,联合国一直被美国利用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美苏控制联合国,通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干涉和侵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决议。 人民日报,1967年6月14日,第6版材料二 1981年11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一次会议上发言时明确表示,“出于对联合国组织、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责任感,中国政府准备对今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 我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81.712材料三 1992年,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建立。2001年,中国正式成立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统一协调和管理中国军队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工作。2002年,中国政府决定提升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待命安排的级别,更积极地参加维和行动。 赵磊 著建构和平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政府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有哪些?(8分)(3)材料三中中国的态度转变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思想?(4分)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变化?这种趋势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1分)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八)一、选择题(4X6=24分)1. 当代历史学家袁伟时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这一评论着眼于新文化运动A. 形成了思想解放 B. 打倒了传统的权威 C. 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D. 否定了封建王权2.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先驱,下列有关钱学森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末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B. 1969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C. 文革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新时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单位:10亿美元 3.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日本在海外的直接投资(1979-1993)A. 为解决70年代以来的经济“滞涨”,日本开始推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B. “统制经济”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C. 80年代末,日本迎来了所谓的“泡沫经济”时代 D.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海外纯资产已失去领先优势4. 为保护劳工权利出台相关法案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举措,这些法案的出台,反映了 美国工人运动的空前胜利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国会支持改革的经济运行机制将劳资关系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A. B. C. D. 5下列各项中有利于现代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因素有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首批经济特区的“试验田”作用四川率先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A B C D 6.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上是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 “彩虹”喻指苏、美、英等国的互信与合作B. “我们的理想”是指打败德、日法西斯,实现世界的和平C. 为实现“和谐的整体”三国在会议期间就建立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交换意见D. 为实现该理想,会后采取的行动是实施“火炬”登陆和“霸王行动”二、非选择题:(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的欧洲。当时欧洲各国普遍重视对外贸易,不允许一国给予另一国特殊权利或待遇,要求利益均沾但是,这种相互给予“最惠国地位”的做法,一直受传统经济政策思维阴影笼罩,长时期内并没有获得大的进展。直到19世纪中期,“最惠国待遇”才发生了质的飞跃。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才真正诞生,类似条约在欧洲各国的流行,全球贸易额由此大幅上升。 “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 材料二 在最惠国原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相互无条件的最惠国原则只是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的规则,有些最惠国条款明文把第三国写作“其他基督教国家”。 “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 材料三 “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通过实质性削減关税等措施,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积极发展需要相称。” WTO的宗旨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10分)(2)材料二反映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在实施中具有什么特点?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贸易关系中的相关史实说明其对中国带来的影响(1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WTO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概述上述材料体现出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七八)参考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CBCBCDBACBDD38. (26分)(1)强烈敌视有限合作(灵活对待)积极参与; (3分)(2).两极对峙格局,周边冲突不断;联合国是美苏大国控制下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维和行动有大国强权色彩);中国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被长期排除在联合国之外;中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左倾错误)影响中国的外交判断;(8分)(3)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4分)从两极到多极;(2分)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9分)39.(26分)(1)从奉行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从依靠政府保护的排他性贸易到要求取消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4分,任答其中的一个层面即可)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消除各自的关税壁垒;(6分)(2)资本主义国家内的平等性,(无条件的最惠国原则只是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 对非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平等性或歧视性。(4分)南京条约后英国在中国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