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考情研判 考点分析 重点识记 经典战例 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情研判 复习建议 本单元包括4个考点 在广东省2015年中考命题中 曾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过考点2和3 针对近年来少数霸权主义国家的扩张行径 在2017年的复习中应对本单元给予相应关注 复习时重点把握以下两个知识点 1 慕尼黑会议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 英法已经推行了绥靖政策 九一八事变后 英法曾百般包庇日本 1935年10月 英法伙同美国 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采取纵容政策 1936年夏 英法纵容德 意发动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武装干涉 1938年 在慕尼黑会议上 英法仍然是纵容德国 德军闪击波兰 二战爆发 这是绥靖政策的严重恶果 也宣告了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2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中国在两次大战中都是战胜国 复习时 建议采用几种有效的方法 1 历史事件比较法 如 1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有助于深化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 如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2 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 2 联系法 1 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 通过联系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部分 明确日本法西斯灭亡是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结果 2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1944年 美英实施诺曼底登陆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017年是诺曼底登陆73周年 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警示我们 反对战争 维护和平 牢记战争教训 珍爱和平生活 国际社会团结一致 共同应对来自各种恐怖势力的威胁 考点分析 考点1 慕尼黑会议 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理解 1 慕尼黑会议 2 内容 1938年9月 德 意 英 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史称这一事件为 慕尼黑阴谋 3 影响 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欲望 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英 法的避战自保政策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二战中首先遭到德国的进攻 4 启示 对侵略要进行有效抵制 不能让侵略者得寸进尺 不能助长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2 绥靖政策的实质 2 实质 姑息纵容侵略的政策 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 来安抚侵略者 3 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的恶劣影响是什么 绥靖政策使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 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 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也大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慕尼黑会议后 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突袭波兰 意味着英法的绥靖政策破产 考点2 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 事件 了解 1 二战的全面爆发 2 爆发 1939年9月1日 德国军队突袭波兰 英 法在9月3日对德宣战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 战争逐步扩大 1 初级阶段 1940年四五月 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德军空袭不列颠 英国军民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顽强抵抗 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2 扩大 1941年6月22日 德国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3 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重点识记 1 年9月 德 意 英 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签订协定 规定必须在10天之内把等地割让给德国 标志着达到顶峰 1938 慕尼黑 捷克斯洛伐克 苏台德 绥靖政策 2 年9月1日 德国军队突袭 英 法在9月3日对德宣战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年12月7日 日军偷袭 重创太平洋舰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 标志着二战达到 1939 波兰 全面爆发 珍珠港 1941 美国 最大规模 经典战例 1 2016南昌 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扬 马萨里克曾说过 如果你们 英国 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 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 但是如果不能 那么 先生们 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 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a 绥靖政策b 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c 门户开放 政策d 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 a 2 2016广东 1941年6月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 过去25年来 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 进攻苏联 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 因此 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 也是美国的危难 这反映出 a 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b 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c 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d 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c 考点分析 考点3 联合国家宣言 和雅尔塔会议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运用 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 原因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 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2 建立标志 1942年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这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3 1942年1月1日 美 英 苏 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 签署了 联合国家宣言 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 联合起来 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4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有何作用 意义 改变了战争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 协调作战 战斗力大大增强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步伐 二 雅尔塔会议的史实 1 目的 为了协调行动 尽快打败法西斯 2 时间 参加者和地点 1945年2月 美国 英国 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 丘吉尔 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3 内容 会议决定 打败德国以后 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 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同时 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 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4 会议的影响 作用 积极影响 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 加速战胜德 意 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消极影响 体现大国强权意志 出卖弱小国家的利益 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 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 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考点4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理解 1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德军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它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盟军逐渐转入反攻 2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 以美 英军队为主的盟军 横渡英吉利海峡 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向德军发动猛烈进攻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第一个战场是苏德战场 作用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 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 攻克柏林战役 1945年4月 苏军对柏林发动总攻 希特勒自杀身亡 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欧洲战场结束 重点识记 3 年1月1日 美 英 苏 中等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 签署了 宣言 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 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这标志着正式形成 是二战胜利的 年2月 美 英 苏三国首脑罗斯福 丘吉尔 斯大林在苏联的召开会议 决定打败德国以后 要对德国实行 同时 还决定成立 1942 26 联合国家 根本原因 1945 雅尔塔 军事占领 联合国 欧联合起来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4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苏军取得战役的胜利 德军被迫由转入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年6月 以美 英军队为主的盟军 横渡英吉利海峡 在法国登陆 向德军发动猛烈进攻 开辟欧洲战场 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年4月 苏军对发动总攻 希特勒自杀身亡 日 正式签署投降书 欧洲战场结束 斯大林格勒 战略进攻 战略防御 1944 重要转折点 诺曼底 第二 1945 柏林 5月8 德国 经典战例 1 2013汕尾 为了共同的根本利益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 下列哪些事件的组合最能证明这一结论 a 三国协约 的建立b 1979年中美建交c 1949年北约的成立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 2 2015汕尾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建立的标志是 a 慕尼黑协定 的签订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d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 3 2013珠海 1943年2月 美国总统在致斯大林的一封信中写道 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 制止了侵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