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0年模拟试题语文.doc_第1页
北京2010年模拟试题语文.doc_第2页
北京2010年模拟试题语文.doc_第3页
北京2010年模拟试题语文.doc_第4页
北京2010年模拟试题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 启用前北京2010年模拟试题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一、(15分,每小题3分)1、(2009年山东)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眷顾 伺候(c) 怯生生(qu) 不揣冒昧(chui)B糅合 愠色(yn) 闹别扭(bi) 闭目塞听(s)C遴选 舛误(chun) 煞风景(sh) 飞扬拔扈(h)D做梗 咋舌(z) 处方药(ch) 唧唧喳喳(ch)【答案】B 【解析】A 怯生生(q)C. 拔(跋) D唧唧喳喳(zh)2(2008年全国卷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产跟他嘻嘻哈俣,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B. 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C. 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D. 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参考答案】 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B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A项“无伤大雅”的意思“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B项“络绎不绝”意思是“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D项“伯仲之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这三项成语使用均恰当。】3(2009年全国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答案】B【考点】考查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D【解析】A、介词位置不当导致缺少主语,将“根据”放在“公司”后;搭配不当,“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前后不一致,应为“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等大量基层岗位和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高层岗位”C、成分残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缺宾语,在“目标”后加上“的地方”。D、不合逻辑,应该是“命题、海选、决赛到颁奖”; 句式杂糅或偷换主语,“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应为“我们将参与活动全过程”。 【思路分析】语病题做题思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病句还可以根据病句的语言标志词来识别:A项的句首介词“根据”可能导致主语残缺,连词“和”可能是前后呼应不当的标志;D项:顿号可能是并列不当的标志。4(2005年重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答案:第4题重点考查识记有关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级。 答案为B 。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但是关于他生平情况的历史记载却很少 。汤显祖,明代戏曲家,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祖籍江西临川。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汤显祖被现代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的作品没有莎士比亚作品的震撼力,但是它代表着一种典型的东方风格。牡丹亭,一名还魂记,全名牡丹亭还魂记。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之一。5(2009年全国卷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 ,_,_, _, 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它是中华民族特有饿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 B C D【答案】D【考点】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D【解析】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紧密相连,因该放在前,谈到“衣着”承启后文,应放到最后,“此外”表明前面还有应用,只能是,谈论到美学,承启,应放在前,只能放在开头,起总领作用。【思路分析】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二、(2008年北京)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教之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销除怨咎之路。长老皆双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寿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因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问:“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注释:历召:一一召请。 学言:学校。 不殊:没死。 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过法:逾越法规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选A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问以谣俗、民所疾苦 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B 微子,太守不自知过 微斯人,吾谁与归C 高酒具食,亲与相对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D 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选B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B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 理解:里弄等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C骑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议罚白 理解:骑吏不守时,延寿命功曹拟定处罚并且公布D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选D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B韩延寿以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C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D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选D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0.(2009年山东)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8分)(1)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6分)(2)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6分)(3)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6分)【答案】(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11.(2009年江苏)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观 足 下 所 为 文 百 余 篇 实 先 意 气 而 后 辞 句 慕 古 而 尚 仁 义 者 苟 为 之 不 已 资 以 学 问 则 古 作 者 不 为 难 到 古 者 其 身 不 遇 于 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参考答案】19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12.(09年安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积善成德,对心备焉。 (荀子劝学)(2)乌鸟私情,。 (李密陈情表)(3),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5)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6)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答案】(1)驽马十驾 (2)天下归心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谈笑有鸿儒 (6)只是当时已惘然【解析】本题承袭了近三年来的题型8选5,且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篇目。期望能进行到底。三、古诗鉴赏(7分)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B. 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 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D. 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选A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分析:风格分析题是最难的,特别是风格界定,所以命题者给了一个暗示,那就是杜甫的诗风,有了杜甫的诗风,我们借助题干中“相近”这个词,用杜甫的诗风根据本诗特点重新进行一次近义词词语重组。这样作者的诗歌风格就比较容易界定了。界定之后,还要用例子来证明它,参考答案是概述性的,一般人不容易做到,在这种情形之下,结合原诗来分析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事实上,证明诗歌风格的只能是诗歌本身。所以这样的答题不会被扣分。四、(2005年福建)阅读下文,完成第1415题。(8分) 日 历 冯骥才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侯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di()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所改变的。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的。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的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xingqin()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是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14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15、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6分)答案:14(3分)(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15(6分)(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五、(2008年宁夏)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25分)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6.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17.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18.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19.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分析:16.(5分)A C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7.(6分)1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2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第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18.(6分)1重视友情,信守诺言;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3企图逃避法律。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19.(8分)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6分。四、(2007年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