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老年大学楹联课自编教材.doc_第1页
大观区老年大学楹联课自编教材.doc_第2页
大观区老年大学楹联课自编教材.doc_第3页
大观区老年大学楹联课自编教材.doc_第4页
大观区老年大学楹联课自编教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观区老年大学楹联课自编教材教学方针:以提高楹联创作水平为宗旨,坚持正确的楹联理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名词解释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有时可以简称“联”)。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字数多少无定规,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若从格律一方面说,联是诗词形式的演变。联律:(1)字数相等。(2)平仄相对。(3)内容相关。(4)字类、词性、短语成分结构相同。四声: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四声是:(1) 平声。普通话分化成阴平和阳平。(2) 上声。普通话一小部分变为去声。(3) 去声。普通话仍是去声。(4) 入声。是一个短促调子的字。普通话中无入声,大部分入声在普通话中变成平声。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对仗:对仗是对偶的特殊形式。对仗规则:(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交股对除外)。律诗句型:1、 | | 2、 | | | 代表平 3、 | | | | 代表仄 4、 | | 平仄可易 5、 | | |孤平:在句型 | | | 中,第三个字用了仄声字,就犯孤平。律、绝、联大忌。须在第五字用平声字。三平尾:诗句末三字都是平声字。律、绝、联大忌。对仗的种类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工整。诗人们对于动词、副词和代名词都没有详细的分类。形容词中,只有颜色和数目是自成种类,其余也没有细分。因此,所谓对仗的范畴,差不多就是名词的范畴。诗人们对于名词,分得颇为详细。依照传统的做法,将对仗大致分为十一类,每类又分为若干门。第一类1、 天文门 例字:天 空 日 月 风 雨 霜 雪 霰 雷 电 虹霓 霄 云 霞 霭 气 烟 星 斗 岚 阳 照 晖 曛 露 雾 烽 火阴 飙2、 时令门 例字:年 岁 月 日 时 刻 世 节 春 下秋 冬 晨夕 朝 午 宵 昼 夜 伏 腊 寒 暑 晴 晦 朔 昏 晓 闰第二类1、 地理门 例字:地 土 山 水 江 河 川 湖 海 波 潮 冰池 洲 渚 林 京 国 郊 潭 泽 渠 桥 乡 村 关 塞 戍 城 市道 路 径 衢 峰 园 苑 圃 墓 坟 岩 崖 石 磴 堤 陇 郭 州县 邑 郡 镇 墟 壤 泥 畦 岸 峡 田 谷 岛 屿 浦 溪 境 家岭 原 涧 渡 驿 塘 沙 尘 泉 冈 矶2、 宫室门 例字:房 宅 庐 舍 楼 台 堂 斋 宫 室 阁 门 闾塔 巷 街 墙 垣 壁 窗 牖 户 槛 梁 柱 檐 廊 阶 砌 庭 除仓 库 坛 篱 扉 阙 殿 井 栏 楹 寺 观 庙 店 壕 垒 屯 瓦馆 亭 榭第三类1、 器物类 例字:舟 船 舫 车 钟 磬 砧 床 榻 枕 簟 席 茵旌 旗 鼓 角 干 戈 刀 剑 弓 箭 枪 弩 灯 镜 案 座 帘 帏屏 帷 幄 香 烛 炉 棹 桅 篷 樯 帆 桨 桡 壶 杯 觞 樽 觥珂 铃 鞍 鞭 策 绳 釜 箱 箧 尺 盘 盆 缸 钱 瓢 勺 瓮 瓶2、 衣饰门 例字:衣 裳 襟 袂 裙 裾 巾 冠 帽 环 钗 佩 珰带 绂 绶 簪 缨 杖 屡 靴 屐 袍 衫 裘 襦 扇 冕 旒 盔 甲3、 饮食门 例字:酒 茶 糕 饼 饧 醪 斋 药 丹 餐 茗 酿 浆饭 肴 馔 蔬 笋 菜 醋 粥 膳 盐 酱 羹 汤 脯 蜜第四类1、 文具门(包括文人用品)例字:笔 墨 纸 砚 笺 印 钤筒 筹 签 书 剑 琴 瑟 弦 箫 笛 棋 卷 轴 幅 幛 简 策 册翰 毫2、文学门 例字:诗 书 赋 檄 疏 章 句 经 论 集 策 约 文 字信 缄 诏 令 符 旨 敕 篇 编 碑 碣 词 辞 咏 图 书 歌 谣制 诰 典 籍 札第五类1、鸟兽鱼虫门 2、草木花果门第六类1、 形体门 例字:首 准 髯 筋 胫 影 魂 魄 声 音 容 面 迹踪 步 足 膂2、 人事门(一部分由动词转成)例字:功 名 恩 怨 愁 闲才 情 歌 舞 妆 吟 笑 谈 宴 游 羞 妒 言 论 志 道 思 感荣 宠 爱 憎 语 辞 力 势 醉 梦 气 怀 意 事 心 性 灵 德品 行第七类1、人伦门(人品包括在内)例字:兄 弟 父 母 君 臣 夫 妻 朋友 翁 姑 子 妇 儿 女 婿 叔 伯 伴 侣 圣 贤 仙 佛 鬼 将相 士 农 侯 王 军 兵 渔 樵 叟 僧 尼 伎(妓)2、代名对 例字:吾 我 余 予 汝 尔 君 子 他 谁 何 孰 或 自己 相 者 入(此,入普通形容词类)第八类1、 方位对 例字:东 南 西 北 中 外 里 边 前 后 左 右上 下2、 数目对 例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万 亿 两 双 孤 独 数 几 半 再 扁(舟)群 诸 众3、 颜色对 例字:红 黄 黑 白 青 绿 赤 紫 翠 苍 蓝 碧 朱丹 绯 赭 金(黄)玉(白)银(白)粉(白)彩 素 玄 黔 缁 皓4、 干支对 例字: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寅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第九类1、地名对 2、人名对第十类 1、 同义连用字(大致相似义亦包括在内)2、 反义连用字3、 连绵字 4、重迭字第十一类1、 副词(其由形容词转成者不列)例字:忽 渐 才 乍 已 将欲 拟 即 皆 俱 争(怎)岂 空 徒 枉 频 屡 每 亦 却 休 莫不 未 只 但 惟 尚 又 复 曾 尝 须 应 宜 合 犹 虽 且 更可 能 殊 甚 颇 稍 堪 竟 还 顿 浑 转 翻 浪2、 连介词例字:与 和 共 同 并 且 还 于 而 则 因 为 之3、 助词 例字:也 矣 焉 旃 哉 与 乎 耶 尔 然 止 之以上所分各类,并没有明显的界线。例如“霜”归天文,而“冰”归地理,这种区分不一定找到科学的依据。有时候,不同门却是常常并称的:“天”和“地”、“雪”和“冰”、“风”和“浪”等等,虽然分属两门,而它们相对却最工。对仗又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工对,同一门相为对仗者。例如以天文对天文,以人伦对人伦,等等。第二类是邻对,同一种类相为对仗者。例如以天文对时令,以器物对衣饰,等等。第三类是宽对,就是以名词对名词,以动词对动词(甚至或对形容词),等等。 对仗的讲究工对:凡是同门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1、 字字工对,同类同门。如“歌、舞”“声、色”“心、迹”“老、病”等等,用为对仗,被认为最工。2、 有些词,虽不同门,甚至于不同类,但因常被用为对称,如“天、地”“花、鸟”“诗、酒”“金、玉”“金、石”“人、地”“人、物”“兵、马”等等,用为对仗,也被认为最工。3、 “无”和“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副词,但因它们都是否定词,所以常被用为对仗。借对:有时候,字在句中的意义对起来并不甚工,但那字的另一意义却恰和并行句中相当的字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1、 借意。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联中用的是甲义,但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2、 借音。借音多见于颜色,至于其它对仗,就不大明显。邻对:邻对主要是同类相对,虽比工对略逊一筹,也还算是近于工整的一方面的。一般的邻对,大约可分为二十类。1、天文与时令 2、天文与地理 3、地理与宫室 4、宫室与器物5、器物与衣饰 6、器物与文具7、衣饰与饮食 8、文具与文学9、草木花果与鸟兽虫鱼10、形体与人事 11、人伦与代名词12、疑问代词及“自”、“相”等字与副词13、方位与数目 14、数目与颜色15、人名与地名 16、同义与反义17、同义与连绵 18、反义与连绵19、副词与连介词 20、连介词与助词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甚至或对形容词)等等。诗的种类(一) 古体和近体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就是格律诗。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就是古体诗。(二) 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律诗的讲究律诗的韵:严格依照韵书来押平声韵。押韵:押韵,又称叶韵。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押韵,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句尾。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近体诗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押韵。律诗的四个特点:(1)每首限八句。长律除外。(2)押平声韵。(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粘对: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只要看第二个字就行了。在粘句中,平仄是基本相同的,也只需看第二个字。老师建议: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初学一本书:千家诗人手一本书:王力著汉语诗律学(或简本诗词格律)人手两本书: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词的概说和填写浅议 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若从格律一方面说,词是渊源于近体诗的。古人又称词为诗余。形式相同的调子,词牌不一定相同,譬如同是七绝分别有清平调、杨柳枝、竹枝词、浪淘沙等等。有时,同一词牌名,而调子不同,如宴桃源、杏花天、水晶帘等等。 一类似诗非诗的词,读起来是诗,唱起来是词,这就是诗和词的转折点,增减一两个字,就是真正词的开始。到了温庭筠时代(唐五代),词和诗明显地分家了。 词牌的来源,大致分三种情况:(1)本是乐曲的名称,(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3)本是诗或词的题目。 词按长短大致分三类:(1)小令(58字内),(2)中调(5890字),(3)长调(91字以上)。 词的段又称片和阕。词按段分单调和双调,以双调最为普遍,单调次之,三阕四阕甚为罕见。 词有令、引、近、慢等名称。令,是词牌的通称,因此许多词牌都可以随便加一个“令”字。引,乃“引申”之意,字数多于前(非绝对)。近,又称“近拍”,也比原词的字数多了许多(非绝对)。慢,特征就是字数比原词增多,不象引和近难以求证。慢词的平仄要求比小令更严。 摊破:摊就是摊开,破就是破裂(一句分两句),字数略有增加。 减字和偷声,意义相同,是比本调减少字数;而促拍和偷声,意义相反,是比本调增加字数。关于词韵,没有正式规定。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分十四部,入声五部,共十九部。入声韵独立性很强。莫些词惯用入声韵,如忆秦娥念奴娇满江红等等。 词里的同声叶韵,非但同字,而且同义。全篇用一个字做韵脚,叫福唐独木桥体。 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但常常不粘不对,有时还出现拗句,其中六字句较多。 词的对句,不同于律诗的对仗,其中对偶、字数相同的排比,也称对句,不要求平仄对立,同字也可相对。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者,都有对的可能。词的对句,有固定、一般、自由等形式。固定的对句很少见,例如西江月上下阕头两句。一般对句可以不用,自由更是让作者自便。 古词中,多以仄作平,最常见的是用入声字代替平声字。一字豆也是词的特点之一,又称一字领,多用仄声字。词之衬豆,有一字、二字、三字者,皆用虚字,以济实也。每一个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等等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古人学词,都先有诗文之根柢。前面已经讲过,词的特点之一,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一个会写诗的人,只要熟悉了词谱,填词也会得心应手。但是,词的格律,不象诗的格律固定易记。要想掌握一些词谱,比较困难。经过多年摸索,并吸取前人之经验,我总结出一个“词和词谱合一”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将百余篇名人佳作,加上一点简单符号,合成百余个词谱实例。可以使我们在读词的同时也读了词谱。关于词的语言,虽近同于诗,却也有细微不同之处。什么是诗的语言?任何人都难下定义,只可意会。词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填词当然要用词的语言。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诗读多了,自然会说“诗家语”。同样,今人填词,也要多读名家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