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10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10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10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10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5课 辛亥革命课件10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年历史 三次巨变 三大伟人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第15课辛亥革命 领导我们苏醒了 领导我们站起来了 领导我们富起来了 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规说起来 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革命 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者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为什么20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 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 山雨欲来风满楼 辛亥革命背景篇 辛亥革命前 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 仅从 南京条约 到 辛丑条约 的8次主要赔款 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2001年10月9日 材料一 时代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 材料 20世纪初 民族资本主义 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年至1911年 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 资本总额1亿多元 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史 上册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其思想特征是什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思想特征 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传播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从兴中会誓词中看 兴中会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历史意义 目的 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意义 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兴中会 蔡元培 华兴会 光复会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a 时间 b 地点 c 成员组成 d 政治纲领 e 主要领导人 f 机关刊物 g 性质 h 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5月年8 日本东京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成员 孙中山 黄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报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当时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 如果按照三民主义的指导 资产阶级能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从三民主义的内容看 推翻清政府体现了反封建和反对帝国主义的目的 但没有提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因而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务 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说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注定了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失败命运 前提 补充和发展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进步性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 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这些矛盾 它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局限性 它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保留了大汉族主义情绪 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把斗争矛头指向了皇帝和贵族 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统治阶级进行反对 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 找不出真正的出路 不敢明确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同盟会成立以后 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 极力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保皇派否认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 反对实行民族革命 认为革命将破坏社会秩序 造成内乱 必将引起列强干涉 招致亡国灭种的危险 革命派认为 革命是以建立民主政治的目的 不是争权夺位 不会引起内乱 革命不以排外为目的 不会招致外国的干涉 保皇派认为中国 民智未开 中国人 既缺乏政治习惯 又不识团体公益 没有当共和国民的资格 革命派根据天赋人权的学说 认为 民权 的兴起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 进化之公理 中国人并不比欧美人低劣 有能力实行民主政治 保皇派反对土地制度改革 攻击革命派的 平均地权 土地国有 政策是危害国本 煽动 下等社会 革命 革命派指出 天下田应为天下人同耕 地主垄断土地 徒手坐食 不利于生产和社会发展 只有 平均地权 实行 土地国有 政策 才能使社会生产事业迅速得到发展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实质 资产阶级就实行何种政体的斗争 作用 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 黄兴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有什么历史意义 原因 革命党人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 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 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严重 2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 地理条件 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8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3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背景 即时训练 20世纪初清政府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不改必亡 改则助亡 体现 改则助亡 的历史事件是 a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b 实行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c 宣布铁路国有d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b 辛亥革命过程篇 惊天动地谱春秋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 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 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1 革命爆发 2 爆发 1 经济基础 汉口的自然经济解体早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成长早 此外这一地区 交通便利 煤铁资源丰富 也便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 阶级基础 随着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 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3 群众基础 武汉地区帝国主义入侵较早 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 使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 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4 起义准备 武昌起义前 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 5 熊秉坤 金兆龙等人的革命主动精神 武昌首义的条件 即时训练 庄秋水在 武昌三日 谣言下的革命 中写道 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 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 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 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 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0月11日 上午党人以全城 武昌 光复 乃集阅马厂咨议局 商举军政府乃推举都督 各军领袖 佥以资望浅 谦让未逞 于是又拥黎 元洪 至咨议局 众一致举黎 黎坚不承认 翊东乃持一预写之安民布告 进黎曰 请于都督下署一黎字 黎拒之 翊东乃授笔目黎曰 余代为书 岂能否认乎 众鼓掌称善 翊东即书一黎字 余由书记缮写 遍贴全城 黎亦无可如何也 张难先 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 材料2 黎元洪一贯仇视革命 在新军中多次破坏革命党人的活动 武昌起义的当晚 他想制止革命 并杀害了起义士兵和革命党派来的联络员 回答 1 革命党人为何举荐黎元洪 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你认为湖北军政府是什么样的政权 2 湖北军政府成立和各省响应 黎元洪 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大部分政权掌握在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手中 都督 和平光复 江苏等武力夺权 湖南等 说明了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 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 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 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 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材料分析题 答 不对 因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无论是中国的封建势力还是列强 他们都不希望中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他们对中国革命是极端仇视的 请思考 吴兆麟说的对吗 为什么 动脑筋 武昌起义后 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自任都督 挂起 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 的旗子 并 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 以示革命必须破坏 江苏就这样 和平光复 了 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 和平光复 有什么经验教训 答 这样的 光复 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旧官僚乘机投机革命的情况 这种形势的出现说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也预示着革命最终失败的必然 3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京 公历 民国纪年 五色即代表汉 满 蒙 回 藏五个民族 象征 五族共和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1912年 孙中山自豪地说 这是 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 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内容 4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 性质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3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4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3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 材料中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 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4 材料四中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是什么意思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国务员 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 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 认为有谍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 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实行责任内阁制 孙中山说 政是众人之事 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 便叫做政权 治是管理众人之事 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 便叫做治权 所以政治中 包含有两个力量 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 一个政府自身的力量 下列事件符合孙中山的 政权 思想的是 a成立同盟会b 建立湖北军政府c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d 制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解析 本题考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政权思想是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来管理国家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国家主权归国民所有 故d正确 即时巩固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立宪派旧官僚 施压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 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 产生了什么结果 革命阵营 5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袁世凯尽管不好 我们要希望他好 要用诚恳的劝告 严密的监视 感动他 鼓励他 使他不可能不好 袁世凯掌握强大的北洋军以及他个人的权谋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对革命党人的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1 原因 2 过程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就任总统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 缺乏实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清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中山让位 依托 在军队中的影响 1912年2月12日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 旁立者 下诏退位 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敢教日月换新天 辛亥革命功绩篇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材料二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材料三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 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 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 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 纷纷自行剪去 当时流行的服饰 中山装 西装 领带 皮鞋 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请回答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阅读资料 开始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革除旧风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如 革除历代官厅 大人 老爷 等称呼 禁止蓄辫等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 修改中山装造型 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根据材料4 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2 历史意义 民主共和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 洋人的朝廷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1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 比较完全意义上 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国际影响 1 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2 原因 主观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2 辛亥革命的失败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3 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表现 1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 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脱离人民群众 孤立无援 3 同盟会软弱无力 4 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各抒已见 有人说 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 为什么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 胜利 失败 辛亥精神 舍身为国的高尚品质 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等 所有精神的本质是爱国主义 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孙中山的政治梦想 第16课辛亥革命 学以致用 人间处处倡民主 天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 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戊戌维新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d 抗日战争时期 辛亥革命爆发后 美国某报报道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 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 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析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b a 学以致用 此一省欲起事 彼一省欲起事 不相联络 各自号召 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革命党人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b 与保皇派论战c 发动黄花岗起义d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4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采用代表汉 满 蒙 回 藏的五色旗为国旗 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a 民族主义理念b 民权主义理念c 民生主义理念d 民主主义理念 a a 学以致用 5 有人曾说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 被迫解散b 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孙中山出走海外c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d 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 迫使孙中山辞职 c 学以致用 6 人们用 封建余孽 这个词特指近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 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后b 辛亥革命后c 新文化运动后d 新中国成立后7 皇帝倒了 辫子剪了 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直接说明辛亥革命 a 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d 学以致用 8 亚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