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基本知识点.doc_第1页
玉米育种基本知识点.doc_第2页
玉米育种基本知识点.doc_第3页
玉米育种基本知识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育种学的基本知识点1、玉米的生物学基本特性玉米是禾本科玉米族玉米属作物,雌雄同株异花,雌花着生在植株中部的叶腋中,是肉穗花序;雄花位于植株的顶部,是圆锥花序,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95%以上。根据玉米籽粒的形状、胚乳中淀粉的性质、籽粒表面有无稃片,可将玉米分为:马齿型、硬粒型、中间型(半马齿型、半硬粒型)、甜玉米、糯玉米、爆裂型、粉质型和有稃型;2、全世界及全国玉米生产概况全世界玉米的种植面积约22亿亩,美国是世界上种植玉米最多的国家,年种植面积约5亿亩,平均亩产约650公斤左右;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近几年来的年种植面积4.5-5亿亩,平均亩产350公斤左右。3、生产上玉米的类型及特点 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可分为: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爆裂玉米等类型。 普通玉米即常见的食用玉米(作为口粮)或饲用玉米(作为禽畜的饲料)甜玉米可分为普通甜玉米(由隐性的su1或su2基因控制)和超甜玉米(由隐性的sh2基因控制)两种类型,普通甜玉米乳熟后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为8-12%,超甜玉米则为16%以上,主要用于鲜食或制成罐头,籽粒的颜色主要是白色;成熟后的甜玉米籽粒干瘪、皱缩,我国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糯玉米(由隐性的wx基因控制)籽粒的颜色有白色、黄色、紫色或杂色(通常白中带紫色),主要用于鲜食,我国江、浙、沪及以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高油玉米:籽粒中油份含量一般在7%以上(目前种植面积不大);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赖氨酸的含量一般可达0.4%以上(目前种植面积不大);爆裂玉米籽粒小、爆裂性强,通常制成爆玉米花作休闲食品。4、生产上玉米品种的主要特点玉米果穗上的籽粒行数在8-24行之间,目前生产上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的籽粒行数绝大多数为14-18行;穗长一般20cm左右,穗粗一般4.5cm左右,千粒重一般为300-380克;籽粒一般为中间型(偏硬粒型),籽粒颜色多数是黄色,少数是白色。玉米可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春玉米一般在4月份播种,7月底-8月收获,夏玉米一般在6月播种,9-10月收获;5、玉米育种的基本方法开展玉米育种工作的第一步是收集种质资源;之后是选育自交系的工作,选育自交系通常采用系谱法,根据农艺性状的优劣选择优良的单株连续套袋自交,一般至少自交4代以上,在选择自交系的过程中注意配合力的测定;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后,再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选择适当的自交系组培杂交组合,通过试验评价,选出优良的组合参加区域试验。对于甜玉米、糯玉米等特种玉米的育种,可通过回交育种的方法,将甜玉米的基因(隐性的su1或su2基因或sh2基因)或糯玉米的基因(隐性的wx基因)转入普通玉米的自交系,再根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选配杂交组合,通过试验评价,选出优良的组合参加区域试验。6、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上主要的种质及利用方式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上用的主要种质为:改良Reid、改良的Lancaster、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等四个杂种优势群。利用的主要杂种优势模式是:改良Reid塘四平头 改良Reid旅大红骨改良的Lancaster塘四平头 改良的Lancaster旅大红骨7、玉米育种工作中的轮回选择轮回选择是玉米群体改良的主要方法。轮回选择的主要方法有: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相互轮回选择(半同胞)、相互全同胞轮回选择。8、玉米杂交制种中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玉米雄性不育性可分为:T、S、C型三种类型。其中T型不育系属于孢子体型雄性不育,不育性稳定,但易感染小斑病,在生产上难以应用;S型不育系属于配子体型雄性不育,抗小斑病,但不育性不稳定,也难以应用。C型不育系属于孢子体型雄性不育,不育系稳定而且抗小斑病,是目前应用的主要类型。利用三系法配制玉米杂交种的方法是:设置2个隔离区,一个繁殖不育系,另一个隔离区配制杂交种:示意如下图:隔离区I 隔离区II不育系 保持系 不育系 恢复系 自交或姊妹交 自交或姊妹交不育系 保持系 杂交种 恢复系 用于下一年配制杂交种 用于大田生产9、江苏省玉米生产概况江苏省玉米种植面积每年一般60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南通等市,其中盐城市的南部和南通市是春玉米,其它市主要是夏玉米。在生产上种植的玉米品种基本上都是单交种,目前江苏省玉米生产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一般4500株/亩左右,如:郑单958、苏玉10号、苏玉19、苏玉20、山东省的登海系列品种;近年来苏玉29已开始大面积推广。10、江苏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目前江苏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是:粗缩病(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主要通过防治灰飞虱而防治病害的发生)、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小斑病;主要的虫害是:玉米螟(从5月-10月均可危害,通常用灌心的方法防治)、地老虎(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通常用敌百虫配制毒饵的方法防治)。11、江苏省从事玉米育种的主要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邓德祥、印志同、卞云龙、王益军)江苏省农科院粮食所玉米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