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郯城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郯城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郯城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郯城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二一八年八月环境保护部监制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建设单位名称: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签名或签章):通讯地址:临沂市郯城县北环路159号邮政编码:276199 联系人:吴绍菊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件: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附件三、已有核技术应用项目环保验收手续;附件四、建设单位材料真实性承诺;附件五、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及辐射安全管理制度;附件六、职业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证书;附件七、监测报告。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表1 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名称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建设单位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法人代表李旭联系人吴绍菊联系电册地址临沂市郯城县北环路159号项目建设地点临沂市郯城县北环路159号郯城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三楼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62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4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6.45%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其它占地面积(m2)/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使用类 类其它/1项目概述1.1建设单位情况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如今已经发展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由三个院区组成:新院区位于北环路159号,占地145亩,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于2013年6月投入使用,开放床位1200张,其中特设112个一等病房;老院区位于郯西路121号,主要为康复中心和体检中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南院区为原中医医院旧址,建筑面积0.84万平方米,拟建成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为宗旨,把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的生命线,贯穿于工作的始终。目前,医院共有职工1366人,设有46个临床科室和11个医技科室,涵盖34个专业。年服务门诊患者8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5.5万余人。1.2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临沂市郯城县北环路159号郯城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综合楼三楼。使用类射线装置Allura Xper FD20C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一台,开展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脑血管造影等介入诊疗。表1-1 环评内容名称型号类别技术参数生产厂家建设地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Allura Xper FD20C125kV/1250mA飞利浦医疗门诊综合楼三层介入室1.3目的和任务的由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可开展包括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工作,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小、合并症少、疗效好、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我国迅速普及,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治疗技术。为满足患者放射诊疗需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引进飞利浦医疗生产的Allura Xper FD20C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一台,开展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脑血管造影等介入诊疗。为广大患者提供放射诊疗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医疗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关于发布的公告的要求,Allura Xper FD20C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属于类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的放射损伤,其安全与防护要求较高;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向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规定,使用的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应当组织编制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受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到委托后,我单位在资料调研、现场踏勘及环境监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4 项目地理位置、布局和周边环境1.4.1项目地理位置郯城第一人民医院位于临沂市郯城县北环路159号,医院东侧是尚城嘉苑小区,南侧紧邻北环路,西侧是郯西路,北侧是北华园小区。医院地理位置图见图1-1。1.4.2场所布局及周边环境项目位于郯城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综合楼(3F)三层介入室内,本项目处于建筑顶层楼上无其他场所,场所利用预留房间改建而成。项目东侧是透析中心,南侧是操作室,西侧是走廊,北侧是准备室,楼下是超声科候诊大厅。医院平面布置见图1-2。介入室平面布置见图1-3。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图1-1 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地理位置图图1-2 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区平面示意图准备室图1-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机房平面示意图- 42 -1.5原有核技术应用项目许可情况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持有临沂市环境保护局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鲁环辐证【13076】),批准使用、类射线装置,有效期至2019年05月03日。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已开展的核技术应用项目包括:OC200D口腔全景机一台、Dital Diagnost4.1 DR一台、F108-V遥控透视X射线机一台、Brillionce 64 CT一台、Emotion 16 CT一台、R200数字胃肠机一台、Intra os70数字牙片机一台、Ysio DR一台、Dital Diagnost拍片机一台、Ziehm Solo 移动式C型臂一台。表1-2 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现有核技术应用项目许可情况序号设备名称类别型号环评情况验收情况1口腔全景机OC200D鲁环辐表审201458号临环函2016208号2DRDital Diagnost4.13遥控透视X射线机F108-V4CTBrillionce 645CTEmotion 166数字胃肠机R2007数字牙片机Intra os708DRYsio9拍片机Dital Diagnost备案号:201737132200000071/10移动式C型臂Ziehm Solo备案号:201837132200000002/表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得中子流强度(n/s)。表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注: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得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型号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cGy/min)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Allura Xper FD20C1251250放射诊断门诊综合楼三层介入室/(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点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表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氮氧化物气态/直接排放排入大气/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得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表6 评价依据1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01月0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16年9月0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01日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自2017年10月01日施行;(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自2014年07月29日施行;(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自2018年04月28日施行;(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自2008年12月06日施行;(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自2011年5月01日施行;(9)关于发布的公告,自2017年12月05日施行;(10)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自2014年05月01日施行。2技术标准(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4)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5)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GBZ179-2006);(6)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GBZ176-2006);(7)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8)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128-2016)。3其它(1)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DSA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2)其它技术资料。表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评价范围依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规定,取射线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50m范围作为评价范围。2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职业人员及周围公众。表7-1环境保护目标环保目标与项目位置关系影响人数照射类型职业人员机房内介入手术人员2-4人职业照射机房外控制室操作人员公众机房周围50m范围内 流动人群公众照射3评价标准3.1个人剂量参考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第4.3.2.1款规定,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 以保证除6.2.2条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B (标准的附录) 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B1剂量限值B1.1职业照射B1.1.l剂量限值B1.1.1.l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d)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B1.2公众照射B1.2.1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lmSv;b)特殊情况下,如果5 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d)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依照照射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的防护要求,该标准又提出了剂量约束值通常应取1/10-3/10。本评价报告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约束值取5 mSv/a,公众个人剂量约束值取0.1 mSv/a。3.2 X射线装置机房防护要求参考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规定,X射线装置机房防护要求如下。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和安全。 每台X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X射线机)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于单管头X射线机,机房内最小有效面积为20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为3.5m)。介入X射线设备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Pb,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Pb。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部、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测量时,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大于仪器响应时间;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7-3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表7-2 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辐射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选配:铅橡胶手套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X射线设备在确保铅屏风和床侧铅挂帘等防护设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在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400Gy/h。3.3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要求参考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GBZ176-2006)的规定,关于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要求如下。使用中的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每年应至少自行检查2次,防止因老化、断裂或损伤而降低防护质量。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正常使用年限为5年,经检查并符合防护要求时可延至6年。3.4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要求参考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16)的规定,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要求如下。常规监测的周期应综合考虑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所受剂量的大小、剂量变化程度及剂量计的性能等诸多因素。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如医院放射科),通常应根据佩带在围裙里边躯干上的剂量计估算工作人员的实际有效剂量。当受照剂量可能超过调查水平时(如介入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的要求佩戴个人剂量卡。表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临沂市郯城县北环路159号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门诊综合楼三层。2环境现状评价对象为了解项目建设区域辐射环境水平,我单位检测工作人员对本项目建设区域开展X-辐射环境监测。3监测因子与监测条件(1)监测因子: 辐射剂量率。(2)监测时间:2018年04月10日。(3)监测条件:天气多云;温度1328;湿度31-56%RH。4监测方法依据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监测方法要求,每个测量点读取仪器显示的10 次数据,取其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对项目建设地点及相邻区域进行监测。监测布点见图8-1。5监测仪器监测使用仪器为AT1121辐射检测仪,监测仪器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表8-1 监测仪器仪器名称辐射检测仪仪器型号AT1121检定证书医字20170905-0355检定单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依据JJG393-2003有效日期至2018.09.27能量响应范围0.015-10MeV测量范围50nSv/h-10Sv/h检定结论合格6质量保证措施(1)监测人员:参加监测人员均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2)监测仪器:监测所用仪器经计量部门定期校验,保证仪器性能稳定,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4)监测记录与分析结果:所有记录及分析结果均经过三级审核。7监测结果与分析表8-2 项目辐射环境本底监测结果编号监测点位X-辐射剂量率(nSv/h)范围值平均值标准差1介入诊断机房内100103102 0.8 2控制室103106104 1.0 3西侧走廊106109108 0.9 4准备室107110108 0.8 5透析中心126128126 0.7 6楼下超声科大厅138141140 0.9 注:监测结果未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分析监测结果,项目建设区域辐射剂量率在100141nSv/h之间。依据山东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报告(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1989年)临沂市室内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2.9619.17)10-8Gy/h,对比本项目建设区域辐射环境水平未见异常。图8-1 监测布点表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1工程设备及工艺分析1.1工作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通过减影、增强和再成像过程来获得清晰的血管影像,实时显现血管影像,具有对比度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等优点,在血管疾患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9-1 Allura Xper FD系列设备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X射线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成像原理是将受检部位注入造影剂前后的X线荧光图像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利用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系统扫描成模拟信号图像,再由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系统转换为数字信号图像。利用计算机系统将两幅或多幅数字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再经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系统转换成模拟信号图像,获得除去骨骼、肌肉和其它软组织的血管减影图像。1.2设备组成由产生X线的X线管、供给X线管灯丝电压及管电压的高压发生器、控制X线的“量”和“质”及曝光时间的控制装置,以及为满足诊断需要而装配的各种机械装置和辅助装置即外围设备组成。1.3操作流程诊断时,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静脉,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静脉内,经鞘插入导管,推送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送达上腔静脉,顺序取血测定静、动脉,并留X线片记录,探查结束,撤出导管,穿刺部位止血包扎。图9-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1.4污染因子(1)X射线数字减影造影设备出束工况下,电子束与靶物质相互作用产生X射线。(2)臭氧及氮氧化物数字减影造影设备出束工况下,X射线与空气作用产生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2医患流向为了防止交叉污染,项目布局将医患通道分开布置,并有明确标志。其中,医护人员由控制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房相连防护门进出,患者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西侧的防护门进出。医患通道分开布置,不会产生交叉污染。3污染源项描述(1)放射性污染源分析数字减影造影设备出束工况下产生X射线,关机状态及非出束工况下不产生X射线。诊断机房采取辐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X射线对环境的影响。(2)非放射性污染源分析数字减影造影设备正常工况下,X射线电离空气产生少量有毒气体臭氧和氮氧化物。其中,臭氧的毒性较大,产额高,而且能使橡胶等材料老化加速。项目机房设置排风设施,可以减少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医护流向患者流向图9-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房医患流向图4评价因子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对项目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并对影响因素中各类污染因子的识别筛选,确定本次评价的评价因子为:X射线。表10 辐射安全与防护1项目安全设施1.1场所布局分区及防护设计项目机房利用预留房间改建,地点位于郯城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3F)三层,场所布局见图10-1。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按照辐射工作场所分区管理的原则,将诊断机房划定为控制区,将控制室、准备室、设备室划定为监督区。控制区出入口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作业期间,控制区内除患者和医护人员外不得有其它人员滞留;监督区仅限职业人员驻留,公众不得进入。机房净面积59.65m2,长7.87m,宽7.58m。机房墙体设计为24cm实心红砖墙,并安装4cm复合防护材料;机房顶部设计为12cm现浇混凝土,并安装2cm复合防护材料;机房地面设计为12cm现浇混凝土,并安装3cm复合防护材料。控制室观察窗设计铅当量为4mmPb(20mm铅玻璃),各防护门设计铅当量为3mmPb。防护措施见表10-1。表10-1 场所辐射防护措施机房长宽机房防护防护门观察窗墙体防护顶部防护地面防护7.87m7.58m24cm实心红砖墙,并安装4cm复合防护材料,折合约6.2mmPb。12cm现浇混凝土,并安装2cm复合防护材料,折合约3.6mmPb。12cm现浇混凝土,并安装3cm复合防护材料,折合约4.6mmPb。3mmPb4mmPb注:机房防护设计由建设单位提供,混凝土密度不小于2.35g/cm3,1cm复合防护材料相当于1mmPb。图10-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机房布局1.2辐射安全措施除机房的建筑屏蔽外,其它的辐射安全措施还有:(1)机房防护门外设置电离辐射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2)防护门外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机房门设置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与机房防护门有效联动。(3)机房安装观察窗,便于观察患者和受检者状态。(4)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展职业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建立个人剂量检测档案。(5)配备BS9511型X、 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1台,开展辐射环境监测;配备个人辐射防护用品和FJ-2000个人剂量报警仪1台。(6)机房设置动力排风装置,排风口风管内径200mm,风机排风量为1500m3/h。此外,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及环境保护部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技术程序的规定,项目还需要补充、落实和实施以下辐射安全措施:(1)机房内不得堆放与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2)机房内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配备灭火器材,同时也应设置必要的应急照明设备和紧急出口标志。(3)安排专人负责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建立辐射职业人员个人剂量档案。个人剂量档案应当保存至辐射职业人员年满七十五周岁,或者停止辐射工作三十年。2三废的治理X射线能造成空气电离从而产生少量臭氧及氮氧化物,可通过场所排风系统排入室外空气,由于臭氧产生量小、容易分解为氧气,故不会对大气造成影响。根据X射线工作场所臭氧氮氧化物浓度监测(郝海鹰、刘容、王玉海编著)及X射线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氮氧化物浓度调查(张大薇编著)资料显示,医院射线装置工作场所臭氧浓度范围为0.0100.137mg/m3、氮氧化物浓度范围为0.0100.103mg/m3,能满足臭氧室内浓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控制 MAC(最高容许浓度)为0.30mg/m3的要求。本项目在诊断机房西北角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减小臭氧及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其中,风机排风量设计为1500m3/h,风管内径200mm,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5.6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的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射线装置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对人员和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排风装置的设计建造应采取优化排风管道路径或增加补偿防护的措施,防止排风装置的设计安装造成机房实体辐射防护效果减弱或缺失。排风管道的设置可采取“U”或“Z”管路布置,也可以采取铅板补偿防护等措施。表11 环境影响分析1建设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机房由预留房屋改造而来,改造时将产生施工噪声、粉尘、废水和少量建筑垃圾污染,其主要影响对象为该单位员工和周围公众,施工时对环境会产生如下影响。大气:本项目在建设施工期需进行的地板改造、墙体隔断等作业,各种施工将产生粉尘,但这些方面的影响仅局限在施工现场附近区域。针对上述大气污染采取以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场地,并保持施工场地一定的湿度。噪声:在建筑施工阶段,如墙体拆除、墙体连接等在运行中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施工时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标准,尽量使用噪声低的先进设备,同时严禁夜间进行强噪声作业。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间,产生一定量以建筑垃圾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并做好清运工作中的装载工作,防止建筑垃圾在运输途中散落。废水:项目施工期间,有少量含有泥浆的建筑废水产生,对这些废水进行初级沉淀处理,并经隔渣后排放。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计划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将施工期的影响控制在医院内局部区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对DSA应用项目辐射防护环境影响分析,采用校核与类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职业人员、公众个人剂量作出估算。2.1辐射防护措施校核分析依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关于介入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机房辐射防护措施合理性作出分析,详见表11-1所示。表1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房辐射防护措施符合性分析序号GBZ130-2013机房防护设施技术要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机房辐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1应设有单独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单管头X射线机最小有效面积20m2,最小单边长度3.5m。机房净面积59.65m2,长7.87m,宽7.58m。符合2介入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机房墙体设计为24cm实心红砖墙,并安装4cm复合防护材料,折合约6.2mmPb;机房顶部设计为12cm现浇混凝土,并安装2cm复合防护材料,折合约3.6mmPb;机房地面设计为12cm现浇混凝土,并安装3cm复合防护材料,折合约4.6mmPb。控制室观察窗设计铅当量4mmPb(20mm铅玻璃),各防护门设计铅当量3mmPb。此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配置1.5mmPb铅屏风,手术医生穿戴0.5mmPb铅防护用品。符合3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控制室中央位置安装观察窗,观察窗尺寸1500mm900mm,能够方便的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符合4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有用线束朝向患者,不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符合5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保持良好通风。设计安装动力排风装置,保持机房通风。符合6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机房门外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处设警示语句;机房门有闭门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与机房相通的门联动。符合根据表11-1 分析,DSA 机房四周墙体、防护门、观察窗、地面及机房室顶等防护能力最小为3mm 铅当量,均满足医用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的中对于介入X 射线设备机,在有用、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均不小于2mm 铅当量的规定。此外,机房面积、场所布局、通风系统及其他辐射安全措施,满足医用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关于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2.2类比分析介入手术时,对机房内辐射工作人员在介入室操作位处剂量率很难准确预测,故对其辐射水平采用类比方法评价。2.2.1类比项目选取及条件分析选用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同类型项目进行类比。类比选取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医用电子加速器、核医学(Tc-99m)、DSA及医用类射线装置应用项目(验收监测单位: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数据。类比条件及现状监测数据均来自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表。类比条件见表11-2。表11-2 类比条件对比一览表类比内容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类比项目)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本项目)设备型号Allura Xper FD20Allura Xper FD20C机房面积45.6m259.65m2管电压125kV125kV管电流1250mA1250mA术者位防护铅吊屏、防护围帘(0.5mmPb)铅吊屏、防护围帘(0.5mmPb)机房实体防护墙体、顶部防护折合铅当量3mmPb,地面防护折合铅当量4.5mmPb,防护门防护折合铅当量3mmPb,观察窗防护折合铅当量3.6mmPb。机房墙体防护折铅当量6.2mmPb;机房顶部防护折合铅当量3.6mmPb;机房地面防护折合铅当量4.6mmPb。防护门防护折合铅当量3mmPb,观察窗防护折合铅当量4mmPb。分析表11-2,本项目设备型号、管电压、管电流等方面与类比项目一致,机房实体防护措施略有差异且本项目优于类比向。因此,类比监测数据可以应用于本项目。2.2.2类比项目监测(1)监测时间与环境条件监测日期:2016年11月16日;监测时段:13:30-17:00;天气:晴;环境温度:11;相对湿度:66%。监测日期:2016年11月17日;监测时段:8:30-17:00;天气:晴;环境温度:10;相对湿度:65%。(2)监测方式现场监测,X-辐射剂量率每个监测点读取10个测量值为一组,取其平均值,经过仪器效率校准并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后作为最终测量结果。(3)类比项目监测结果类比项目,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Allura Xper FD20验收监测结果见表11-3。表11-3 类比项目X-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nGy/h)监测点位点位描述非工作状态工作状态(100kV/290mA)监测结果标准差监测结果标准差H1操作位74.72.080.13.0H2医生进出门外30cm处67.92.089.32.7H3病人进出门南门缝外30cm处78.63.2114.33.6H4病人进出门北门缝外30cm处75.52.494.62.3H5机房西墙外30cm处125.62.9135.52.8H6机房东墙外30cm处86.82.991.92.6H7楼下洗手间123.73.9132.33.4H8楼上NICU病房108.43.3113.43.2监测结果范围67.9125.680.1135.5分析表11-3可知,非工作状态下机房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范围为(67.9125.6)nGy/h,处在该地区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范围内;工作状态下机房周围环境X-辐射剂量率范围为(80.1135.5)nGy/h,低于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要求的2.5Sv/h的剂量限值。依据类比项目监测数据,可以得出本项目DSA应用项目建成投运后,工作状态下机房周围环境X-辐射剂量率能够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要求的2.5Sv/h的剂量限值。2.3职业人员与公众辐射剂量分析2.3.1工作负荷根据院方介绍,本项目建成后主要开展冠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术、脑血管造影术等介入手术,年工作约212天,年开展介入手术约385台。本项目计划配备4名职业人员,保守假设,职业人员年摄影模式工作时间约7h、年透视模式工作时间约120h。2.3.2估算模式按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报告附录A,X-射线产生的外照射人均年剂量计算公式如下:(公式1)式中:HErX-射线外照射人均年剂量,mSv;Dr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Gy/h;tX-照射时间,h;T居留因子(根据放射物理与防护第十一章放射线的屏蔽防护中居留因子选取依据),1; 1 剂量换算系数,Sv/Gy。2.3.3剂量估算(1)术者位职业人员剂量估算评价采取类比分析的方法评价术者位职业人员可能接受的辐射年有效剂量。经过比较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于2015 年06月进行监测的同型号DSA 装置进行类比,两者具有较好的类比性,主要设备参数见表11-4。表11-4 类比条件对比一览表类比内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类比项目)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本项目)设备型号Allura Xper FD20CAllura Xper FD20C管电压125kV125kV管电流1250mA1250mA术者位防护铅吊屏、防护围帘(0.5mmPb)铅吊屏、防护围帘(0.5mmPb)由表11-4分析,可知本项目DSA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DSA型号一致,具有完全相同的管电压、管电流,具备类比的条件。类比项目监测结果见表11-5。表11-5 类比项目开机状态下术者位剂量率监测结果(10-8Gy/h)点位描述剂量率备注透视状态防护屏前手术位6217主射束向上防护屏后床侧术者位头部(检测点距地面155cm)1211胸部(检测点距地面125cm)486.2腹部(检测点距地面105cm)455.8下肢(检测点距地面80cm)305.3足部(检测点距地面20cm)186.5铅屏后助手位头部(检测点距地面155cm)87.2胸部(检测点距地面125cm)76.6腹部(检测点距地面105cm)78.3下肢(检测点距地面80cm)61.7足部(检测点距地面20cm)70.8摄影状态防护屏前手术位38610防护屏后床侧术者位头部(检测点距地面155cm)4036胸部(检测点距地面125cm)714.3腹部(检测点距地面105cm)806.8下肢(检测点距地面80cm)697.2足部(检测点距地面20cm)437.5铅屏后助手位头部(检测点距地面155cm)157.5胸部(检测点距地面125cm)121.6腹部(检测点距地面105cm)110.1下肢(检测点距地面80cm)100.5足部(检测点距地面20cm)89.7介入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铅防护围帘、吊屏后进行诊疗,并根据实际情况操作脚闸,控制射线开关。透视模式下居留因子取1,摄影模式下居留因子取1/2,介入工作职业人员各部位可能接受的年剂量估算结果见表11-6、表11-7。表11-6 透视模式下术者位职业人员年剂量估算结果部位剂量率(10-8Gy/h)工作时间(h)居留因子年剂量(mSv/a)头部121112011.45E+00胸部486.212015.83E-01腹部455.812015.47E-01下肢305.312013.66E-01足部186.512012.24E-01表11-7 摄影模式下术者位职业人员年剂量估算结果部位剂量率(10-8Gy/h)工作时间(h)居留因子年剂量(mSv/a)头部403670.51.41E-01胸部714.370.52.50E-02腹部806.870.52.82E-02下肢697.270.52.44E-02足部437.570.51.53E-02表11-8术者位职业人员年剂量估算结果部位透视模式下年剂量(mSv/a)摄影模式下年剂量(mSv/a)术者位职业人员年剂量(mSv/a)年剂量约束值(mSv/a)头部1.45E+001.41E-013.41E+005胸部5.83E-012.50E-02腹部5.47E-012.82E-02下肢3.66E-012.44E-02足部2.24E-011.53E-02分析表11-8可知,项目运行后,术者位职业人员全身接受的年有效剂量为3.41mSv,低于本报告提出的5mSv环评约束值。(2)机房外职业人员剂量估算依据辐射防护措施校核分析,本项目DSA 机房辐射防护措施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机房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保守考虑,在DSA 机房观察窗外、控制室防护门外、准备室等区域周围剂量当量率取2.5Sv/h。根据公式1,则本项目DSA 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为:H=2.51271110-3=0.32mSv/a低于低于本报告提出的5mSv环评约束值。(3)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估算公众的活动区域一般在DSA 机房南侧为走廊,本项目DSA 机房屏蔽满足标准要求,故DSA 机房外剂量率不超过2.5Sv/h,居留因子取1/4,则估算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如下:H公众=2.512711/410-3=0.08mSv/a,低于本报告提出的公众成员全身0.1mSv的环评约束值。3通风系统本项目在诊断机房西北角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减小臭氧及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其中,风机排风量设计为1500m3/h,风管内径200mm,满足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5.6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的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射线装置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对人员和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评价认为,排风装置的设计建造应采取优化排风管道路径或增加补偿防护的措施,防止排风装置对机房辐射防护产生不利影响。排风管道的设置可采取“U”或“Z”管路布置,也可以采取铅板补偿防护等措施。4事故影响分析4.1风险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