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每日)项目三同时验收报告_第1页
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每日)项目三同时验收报告_第2页
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每日)项目三同时验收报告_第3页
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每日)项目三同时验收报告_第4页
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每日)项目三同时验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日)项目“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一、前言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现有工程位于无锡市硕放街道盈发路东唐庄河沿河,项目东面为区内小河浜,南侧为盈发路,西面为走马塘河,北侧为川桥头河。本次建设地位于硕放水处理厂现有二期工程的北侧走马塘河以东地块,占地总面积37005.96m2,绿化面积11874m2,绿化率为32%。三期工程厂区与二期工程厂区相连,本次三期新建工程与一、二期工程统一管理,因此不再新建综合办公楼。新征用地内主要为三期工程的一体化MBR池和设备间,土建规模5万吨/天,设备按2.5万吨/天规模完成,其余建构筑物均充分利用二期工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委托无锡市中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28日2016年12月29日对验收项目中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各类环保设施的处理能力进行了现场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现场管理检查情况,编制了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检测报告,为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验收依据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017682号,2017年10月)2.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环评管理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办2015256号,2015年10月25日)2.3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江苏省环保局,苏环控97122号文)2.4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第38号令)2.5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9月)2.6【关于对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的审批意见】(无锡市新区建设环保局,锡新管建发2013188号,2013年9月27日)2.7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调整补充报告(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3月)2.8关于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调整补充报告的审批意见(无锡市环境保护局,锡环表新复201566号,2015年4月10日)2.9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日)项目验收检测方案(无锡市中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12月9日)三、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无锡市硕放街道盈发路东唐庄河沿河。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一,周围环境示意图见附图二,雨污管网图见附图三,项目建设情况见表3-1,验收项目建设内容见表3-2,原辅材料消耗见表3-3。表3-1 项目建设情况表序号项目执行情况1立项无锡市新区经济发展局 锡新管经发2012188号 2012年6月1日2环评2013年9月 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3月 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3环评批复2013年9月27日由无锡市新区建设环保局予以批复2015年4月10日由无锡市环境保护局予以批复4本次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11902.5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40万元5本次项目开工建设时间及竣工时间于2014年11月开工,2016年9月建成通水6现场勘测时工程实际建设情况生产能力已达到设计能力的75以上,各类环保设施已建成,具备“三同时”验收的检测条件表3-2 验收项目建设内容表序号类型项目环评/初级审批内容实际建设1建设规模2.5万吨/天2.5万吨/天2产品类型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3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生产设备与环评一致,详见附件(三期工程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表3-3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环评”消耗量实际消耗量备注1次氯酸钠有效氯浓度为500mg/L450450用于膜的维护性清洗的小洗(每周一次)2次氯酸钠有效氯浓度为3000mg/L120120用于膜的维护性清洗的大洗(每三个月一次)、恢复性清洗(每年一次)3柠檬酸0.8wt130130用于膜的维护性清洗的大洗(根据膜通量恢复情况而定)、恢复性清洗(每年一次)4PAM90%1.61.6用于污泥浓缩池5PAC10%3838用于MBR池四、环评结论和环评批复意见4.1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评结论4.1.1项目概况简介硕放水处理厂位于硕放盈发路东沿河处,成立至今共建成两期工程,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4万m3/d。其中一期工程于2004年建成投产,处理规模为2.0万m3/d,主要采用ICEAS处理工艺,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级B标准; 2008年5月由于太湖蓝藻事件,该一期工程进行了升级提标改造,将ICEAS工艺改造为A2O-SBR工艺,同时增加生物填料、絮凝和滤布滤池、紫外消毒设施,尾水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级A标准要求。2009年12月二期2万m3/d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运,采用一体式MBR处理工艺,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级A标准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主要水污染排放限值(DB32/T1072-2007)中相关标准。一期工程、一期提标工程、二期工程均已通过了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目前运行良好。随着空港产业园的不断发展和污水管网的铺设、截污工程及控源截污工程的实施,进厂污水的水量日益增大,硕放水处理厂的扩建迫在眉睫。为了空港产业园及硕放街道未来的发展需要,硕放水处理厂拟在其现状二期厂区的北侧现有预留用地内,建设三期2.5万m3/d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后污水厂规模达到6.5万m3/d。三期工程2.5万吨的尾水,其中40%的尾水回用于道路广场浇洒和城市绿化用水,60%排入走马塘河,排放口设在走马塘东岸、与现有一、二期工程共用排污口。4.1.2与产业政策相符 本项目属于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改委21号令)第一类(鼓励类)之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的范畴;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修正)(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文)第一类(鼓励类)之二十一“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的范畴;项目未列入无锡市制造业转型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2月)的淘汰类、禁止类、鼓励类目录,且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项目,故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本项目未列入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中限制用地、禁止用地项目目录。4.1.3项目选址、建设规模符合规划要求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建设用地在现有厂区范围内,不新征用地,根据无锡新区总体规划,该地块属于市政污水厂预留用地,符合无锡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无锡市排水(污水)专项规划(20102020),硕放水处理厂总设计规模9万m3/d。目前处理规模4万m3/d ,本次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达到6.5万m3/d的处理能力,符合无锡市排水(污水)专项规划。三期工程沿用一、二期工程在走马塘东岸的排污口,设置地点为走马塘硕放段东岸,水处理厂东南厂界,其排污口设置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十六条和第四十六条关于排污口设置的相关规定,同时也符合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综上,硕放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的选址及建设规模均符合无锡市新区总体规划、无锡市排水专项规划、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无锡市河道管理条例的要求。4.1.4污染物达标排放可行性硕放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拟采用“A2O/A-MBR”处理工艺,主要负责处理硕放工业园范围内的工业废水和硕放街道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在污水处理设施稳定正常的情况下,尾水可达标排放。尾水排放除COD30mg/L外,其余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级A标准执行,即COD30mg/L、SS10mg/L、NH3-N5mg/L、总氮15mg/L、TP0.5mg/L。格栅、沉砂池、MBR池、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房等有机物质腐烂和原发性恶臭物质(如氨、硫化氢等),大多经臭气净化装置进行除臭处理,同时通过加强绿化、运行管理、设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来减少恶臭的影响范围。各主要噪声源采用降噪措施后,水泵、风机、空压机等设置隔声房、通风进出气口设置消声器,在降噪2030dB,并综合屏障作用后,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功能区排放限值要求。项目产生的污泥委托无锡市惠联垃圾热电有限公司焚烧处理;栅渣、沉砂及生活垃圾由新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消除二次污染问题,实现了固废零排放。4.1.5项目投产后地区环境质量与环境功能相符性4.1.5.1本项目建设地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评价区环境空气中H2S、NH3一小时浓度均低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相应物质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满足相应的功能区要求。地表水:评价区京杭运河水功能区划为类水体,除总氮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的要求外,其余因子PH、COD、高锰酸盐指数、SS、氨氮、总磷均能达到类水质标准,总氮的最大超标倍数为3.16,属于典型的有机型污染,已不能满足类水体的规划要求。走马塘河水功能区划为类水体,COD、SS、总氮、总磷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的要求外,其余因子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均达到类水质标准,其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20、1.10、3.71、4.10倍,属于典型的有机型污染,已不能满足类水体的规划要求。厂界噪声:各现状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均能达到相应的2类、3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河道底泥:硕放水处理厂尾水受纳河流走马塘河的底泥环境质量良好,未受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本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水质较好,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指标均优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类水质的标准要求。从本项目原材料、产品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等方面综合而言,本项目使用清洁能源,原料使用环保型油漆:水性漆,废气、生活废水、噪声均达标排放,固废妥善处置,基本实现了清洁生产。4.1.5.2本项目对当地环境质量的影响(1)废气:本项目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是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MBR池、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房等构筑物废水中的腐烂有机物质和原发性恶臭物质(如氨、硫化氢等)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房等通过密闭或半密闭,并安装活性氧AOE臭气处理设备进行治理,尾气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经预测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均低于标准的10%,对周围的敏感目标的环境影响较小;另外,三期工程的MBR池、污泥脱水机房分别需设置100m卫生防护距离。结合硕放污水厂现有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设置,目前全厂卫生防护距离内仍有鲁家园(10户)、崔家里(37户)及庙下村(30户)等77户居民尚未搬迁,主要为一、二期卫生防护距离内尚未拆迁的居民,硕放水处理厂各恶臭源产生的恶臭将影响这部分居民产的正常生活,因此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尽快落实这部分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并保证卫生防护距离影响范围内居民全部搬离后本扩建项目才能投入试生产。(2)废水:本项目污水在处理达到设计出水标准后(即COD30mg/L、SS10mg/L、NH3-N5mg/L、总氮15mg/L、TP0.5mg/L),其中1万t/d尾水主要作为中水用于市政的道路广场浇洒和城市绿化浇灌用水,其余1.5万t/d尾水排入走马塘河。本项目建成满负荷运行时,将服务区域内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截流集中处理,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水集中接入污水管网而不排入环境,减少了对水环境的直接影响,使水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本项目尾水以较好的水质排入环境。正常运行情况下,对下游5.1km京杭运河望亭断面影响值为均为负值;总体来说,正常排放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善走马塘河、京杭运河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将造成排污口下游5100米范围水质受到影响,污染物浓度有所增加,排放尾水对下游5.1km京杭运河望亭断面影响值为COD 0.94mg/L、NH3-N 0.1551mg/L、TP 0.0223mg/L,水质影响较大。因此在运行中应减少不正常排放,保证污水厂改善水体水质的效果。事故排放情况下,尾水中污染物COD的排放源强为500mg/L、NH3-N的排放源强为40mg/L、TP的排放源强为4.0mg/L,将造成排污口下游5100m范围水质受到影响,对下游5.1km京杭运河望亭断面影响值为COD 3.468mg/L、NH3-N 0.3632mg/L、TP 0.0328mg/L。对区域水环境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在运行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杜绝事故排放,万一发生事故,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可避免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3)噪声:厂区高噪声源经合理布局,并采用隔声、消声、吸声措施有效治理,达到25dB(A)的设计降噪量时,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的要求,不会改变3类声环境功能的类别,对厂界东侧105米的庙下村的噪声影响也能够满足2类功能区的要求。(4)固体废物:本项目各类固废均委托外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做到零排放,对环境无不良影响。(5)地下水:本项目污水处理收集管道、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匀质池均采取了防渗措施,防渗性能较好,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渗漏,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对区域的地下水质影响较小。4.1.6清洁生产本项目采用“A2O/A-MBR”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强、污泥沉降性能好、剩余污泥处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整套装置运行可靠,高噪声设备采用隔声降噪治理、机电设备采用定频装置以降低能耗,厂区内通过尾水浇灌绿化带、防护林等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循环使用率。本项目25000t/d尾水处理达再生水水质要求后近期60%排入走马塘,其余40%回用于空港和硕放地区道路广场和绿化用水;在再生水回用管网建设完善后,所有再生水将通过厂内预留用地建设的清水池和回用泵房输往用水户,最终可达到污染物零排放,尾水回用于客户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污水厂采取对恶臭产生源加盖处理,收集的恶臭气体经净化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通过加强厂区绿化、污水设施的运营管理等措施减小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产生的污泥送无锡市国联垃圾热电有限公司焚烧,在污泥焚烧过程中,污泥中的有机物热量释放,给锅炉运行增加了热量,同时使污泥得到无害化处理。这样的污泥处置方法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应,是循环经济的一种新模式。4.1.7环境风险分析 污水厂因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污水非正常和事故排放,不正常排放的尾水对受纳水体走马塘和京杭运河达到影响比正常排放严重,相关断面COD、NH3-N、TP的叠加影响值比正常排放时增加了2.06425.5504mg/L、0.15520.3834mg/L、0.02620.0641mg/L;事故排放的尾水对受纳水体影响比正常排放严重,相关断面COD、NH3-N、TP的叠加影响值比正常排放时增加了4.592211.9392mg/L、0.36330.8958mg/L、0.03670.0897mg/L;因此硕放水处理厂应做好企业的环境管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尽量减少和杜绝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4.1.8总量控制 (1)本项目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水污染物控制指标:本项目尾水40%作为中水回用至市政道路广场浇洒和城市绿化,60%排入走马塘河,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如下:废水:排放水量547.5万吨/年,COD 164.25吨/年、BOD554.75吨/年、SS 54.75吨/年、NH3-N 27.375吨/年、TN 82.125吨/年、TP2.7375吨/年、总铜0.613吨/年、总氰化物0.00230吨/年。废气:有组织废气:H2S 0.2814吨/年、NH30.9016吨/年;以新带老增加H2S 0.3121吨/年、NH30.7897吨/年无组织废气:H2S 0.0132吨/年、NH30.1315吨/年;以新带老削减H2S 1.0965吨/年、NH38.7247吨/年固体废物:零排放。(2)全厂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本项目建成后,硕放水处理厂全厂污染排放控制指标如下:废水:排放水量 2007.5万吨/年,COD 894.25吨/年、BOD554.75吨/年、SS 200.75吨/年、NH3-N 107.775吨/年、TN301.125吨/年、TP10.1375吨/年、总铜0.613吨/年、总氰化物0.00230吨/年。废气:有组织废气:H2S0.5935吨/年、NH31.6913吨/年;无组织废气:H2S0.2067吨/年、NH34.3668吨/年;固体废物:零排放。硕放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成后主要废气为硫化氢和氨,在无锡市新区范围内平衡,并以总量不突破无锡新区规划建设环保局最终批准的排污总量为前提。硕放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属于减污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区域水污染物排放量得以削减。该项目本身不增加废水污染物,全厂的废水污染物总量在无锡市新区范围内平衡,并以总量不突破无锡新区规划建设环保局最终批准的排污总量为前提。根据减排原则和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中水回用工程要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要积极配合无锡新区规划建设环保局落实中水回用方案。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为零,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4.1.9公众参与 本项目环评的公众参与采用通过网上公示、发放工程项目简介资料,组织公众填写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进行,43%的人坚决支持该项目的建设,57%的人有条件赞成该项目的建设,没有人反对该项目的建设。项目环评公示期间,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均没有接到项目周边群众对本项目的投诉电话、上访及投诉意见。4.1.10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可行,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采用的各项环保设施合理、可靠、有效,总体上对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较小,公众调查无人反对本项目的建设。本报告书认为,在本项目投产后全面落实本报告第10章所述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中水回用途径、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内所有居民搬迁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讲,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2.5万吨/日)污水扩建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4.2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评批复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你单位报批的由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报告书”)和无锡市老科协环境保护分会的技术评估意见及相关材料均悉,经研究,审批意见如下:一、根据报告书评价结论和技术评估意见,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同意该项目按照报告书中的建设内容在拟定地点进行建设。本项目性质为扩建,建设地点为新区硕放街道盈发路508号(硕放水处理厂现有二期工程北面),采用“A20/A-MBR”处理工艺,处理能力为2.5万吨/日。扩建工程完成后,硕放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规模将达6.5万吨/日。项目投产后的规模、生产工艺、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必须符合报告书内容。二、你公司在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中须认真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并须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项目涉及中须认真吸取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成熟经验,选用先进的处理工艺、设备、自控系统和水质监控系统,确保本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厂尾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要求,COD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要求,其中1.0万吨/日尾水回用于市政道路、广场冲洗和城市绿化浇灌用水等,其余1.5万吨/日尾水经原有排放口排入走马塘河。2.污水收集管网、泵站以及中水回用等配套工程须与污水处理厂同步建成,同步投入使用。严格按接管要求接纳各类废水,并加强对接管水质的监控和管理,不符合接管要求的废水不得纳入处理。限制含重金属、“三致”物及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3. 本项目MBR池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采用2套活性氧离子除臭设备处理后(处理率85%),通过2个15米排气筒排放,排放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标准;无法收集的废气经车间通风后呈无组织排放,排放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4.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须采取有效减振、隔声、消音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5.污泥经深度脱水后送无锡市惠联垃圾热电有限公司焚烧处理。6. 全厂设置以一期A2/O+SBR池和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边界外100米范围和二期、三期共用的污泥脱水机房、贮泥池以及改良型SBR池边界外100米范围和三期一体化MBR池边界外1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7.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规定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识。污水排放口须安装流量计和COD、N、P在线监测仪并与无锡市和新区环保部门联网。8.厂界设置绿化隔离带,以进一步减缓恶臭和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努力将工厂建成园林式、生态型工厂。按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监测方案对废水、废气、噪声及污泥进行日常监测,建立运行台帐。落实报告书提出的事故防范措施,建立必要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三、项目实施后,全厂污染物年排放量核定为:1.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氨1.6913吨,硫化氢0.5935吨;(无组织)氨4.3668吨,乙醇0.2067吨。2.水污染物:废水量2007.5万吨/年,水污染物:COD984.25吨/年,SS200.75吨/年,NH3-N107.775吨/年,磷酸盐10.1375吨/年,总氮301.125吨/年,总铜0.6130吨/年,总氰化物0.0023吨/年。四、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项目进行试生产须报我局,试生产三个月内需向我局申请环保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五、新区环境监察大队负责本项目建设期间和试生产期间的现场环境监督管理。六、该审批意见从下达之日起五年内有效。如有不实申报,本行政许可自动失效;如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重新报批。4.3该项目环境影响调整补充报告的环评结论本项目方案调整不涉及项目污水处理规模及处理工艺、排放方案的变化,项目建设地点不变,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相符,生产使用清洁的能源,调整前后废气中有组织排放量少量增加,总体排放量(有组织+无组织)减少,废水中COD、SS、NH3-N、TN、TP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不变,新增的总铜、总氰化合物在无锡国家高新区范围内进行平衡,正常生产情况下不会对周围敏感目标造成不良影响;本报告书认为,本项目方案调整在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总量平衡方案、卫生防护距离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讲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 万吨/日)项目在国家高新区内建设是可行的。本调整报告的评价结论是根据该单位提供的建设地址、建设规模、主要生产设备、原辅材料材料种类、污染防治措施、平面布局及与此对应的排污情况基础上得到的。如果上述情况有所变化,应由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按环境保护法规要求另行申报。项目所涉的消防、安全及卫生问题,不属于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请公司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编著执行。4.4该项目环境影响调整补充报告的环评批复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你单位报批的由无锡市智慧环保技术监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硕放水处理厂三期扩建(2.5万吨/日)项目环境影响调整补充报告(以下简称“补充报告”)和无锡市老科协环境保护分会的技术评估意见等相关材料均悉,经研究,我局审批意见如下:一、根据补充报告结论,从环保角度分析,同意本项目按补充报告进行调整。二、本项目MBR池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采用2套活性氧离子除臭设备处理后(处理率85%),通过2个15米排气筒排放,排放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标准;无法收集的废气经车间通风后呈无组织排放,排放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三、全厂设置以一期A2/O+SBR池和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边界外100米范围和二期、三期共用的污泥脱水机房、贮泥池以及改良型SBR池边界外100米范围和三期一体化MBR池边界外1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四、调整后,全厂污染物排放考核量不得突破本次重新核定的“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指标申请表”中的限值,其中: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氨1.6913吨/年,硫化氢0.5935吨/年;(无组织)氨4.3668吨/年,乙醇0.2067吨/年。水污染物:废水排放量2007.5万吨/年,水污染物:COD894.25吨/年,SS200.75吨/年,氨氮107.775吨/年,磷酸盐10.1375吨/年,总氮301.125吨/年,总铜0.6130吨/年,总氰化物0.0023吨/年。五、本审批意见未及事项仍按原环评及审批意见执行。五、生产工艺、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5.1生产工艺流程图5-1 本项目工艺流程图 缺氧厌氧好氧缺氧膜池0.30.5Q3Q3Q4Q4Q0.50.7Q6Q6QQ5QQ图5-2 一体式MBR工艺内部水处理流程示意图工艺说明:A2O/A-MBR工艺设置有第一缺氧区、厌氧区、好氧区、第二缺氧区和膜池共5个处理单元。预处理后的污水首先按比例分配流量分别进入第一缺氧区和厌氧区,然后依次重力流入好氧区第二缺氧区、和膜池,最后通过膜过滤抽吸出水。根据脱氮除磷需要设置有两级回流,第一级回流是膜池500%的混合液回流到好氧区前端,第二级回流是好氧区300%的混合液回流到第一缺氧区,两者之间的流量比例通过回流渠道和调节堰来分配。另外,混合液在膜池内经过膜系统抽吸出水后得到浓缩,污泥浓度最高,因此,剩余污泥通过膜池排除。5.2 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5.2.1 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与进水污水一起进入污水池处理,污水经一体式MBR处理设施处理后,其中1万吨/天尾水用于硕放空港产业园区的道路广场浇洒以及绿化的浇灌用水,其余1.5万吨/天尾水排入走马塘河。表5-1 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污染源本项目“环评”产生量t/a主要污染物处理方式环评/初步设计要求实际建设进水污水547.5万pH值、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总氮经一体式MBR处理设施处理后,其中1万吨/天尾水用于硕放空港产业园区的道路广场浇洒以及绿化的浇灌用水,其余1.5万吨/天尾水排入走马塘河经一体式MBR处理设施处理后,其中1万吨/天尾水用于硕放空港产业园区的道路广场浇洒以及绿化的浇灌用水,其余1.5万吨/天尾水排入走马塘河5.2.2 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二、三期粗格栅及进水泵房/二期细格栅-沉砂池、精细格栅池、三期细格栅-沉砂池及精细格栅池产生的废气,经AOE臭气处理设备处理后,由15米排气筒FQ-001排放;三期一体式MBR池产生的废气,经2套生物除臭处理设备处理后,由15米排气筒FQ-002排放;全厂污泥浓缩池、匀质池/脱水机房产生的废气,经AOE臭气处理设备处理后,由15米排气筒FQ-003排放。5.2.3 噪声排放及防止措施 该项目建设新增的主要噪声源为:泵(排污泵、吸砂泵、回流泵、污泥泵等)、鼓风机、空压机、搅拌机等。通过合理布局、隔声、消声等措施降噪。5.2.4 固废排放及防治措施 该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污泥、格栅渣、沉砂、生活垃圾、废液、废油。沉砂经过脱水处理后委托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处置,污泥、格栅渣和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废液、废油暂存,详见附件。表5-2 固废处理措施固废名称废物类别废物代码处理方式及排放去向“环评”及批复要求实际建设生活垃圾99由环卫统一清运由环卫统一清运格栅渣经过脱水处理后委托无锡惠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处置沉砂污泥经过脱水处理后委托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处置废液重铬酸钾HW49900-047-49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暂存,详见附件硫酸汞硫酸根硫酸碘化汞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废油HW08900-217-08六、验收检测评价标准6.1 废水排放标准该项目废水排放标准见表6-1:表6-1 项目废水排放标准限值排放口污染物标准值(mg/L)依据标准污水总排口WS-001pH值69(无量纲)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和表3标准,其中COD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要求化学需氧量30悬浮物10氨氮5总磷0.5总氮15氰化物0.5铜0.56.2废气排放标准该项目废气排放标准见表6-2:表6-2 项目废气排放标准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排放高度(m)依据标准FQ-001硫化氢5.00.33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表1中标准氨304.9FQ-002硫化氢5.00.3315氨304.9FQ-003硫化氢5.00.3315氨304.9Q1Q4硫化氢0.0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表4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氨1.56.3噪声排放标准该项目工作制度为24小时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因此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昼夜标准,详见表3-3。表6-3 噪声排放执行标准 时段标准值LeqdB(A)依据标准昼间65(7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盈发路一侧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夜间55七、验收检测内容 根据该项目工艺和现场的了解,本次检测确定对污水、废气、厂界噪声进行检测,检测频次见下表:7.1废水检测废水检测点位、项目和频次见表7-1:表7-1-1 废水检测点位、项目、频次检测点位检测项目检测频次污水排放口 WS-001(污水处理厂出水)pH值、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总氮连续2天,每天检测4次(等时间间隔采样)表7-1-2 废水检测点位、项目、频次检测点位检测项目检测频次污水排放口 (进口、出口)WS-001(污水处理厂进水、出水)pH值、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总氮、氰化物、铜连续2天,每天检测4次(等时间间隔采样)7.2废气检测废气检测点位、项目和频次见表7-2:表7-2 废气检测点位、项目、频次检测点位检测项目检测频次FQ01硫化氢、氨连续2天,每天检测3次FQ02FQ03厂界周围(布点按当天风向,上风向设一个参照点Q1,下风向呈扇形设三个检测点Q2Q4)硫化氢、氨连续2天,每天检测1次7.3噪声检测噪声检测点位、项目和频次见表7-3:表7-3 噪声检测点位、项目、频次检测点位检测项目检测频次四周布置8个检测点(18)昼夜等效(A)声级连续2天,昼夜间检测1次八、检测分析方法及质量保证8.1水质检测分析方法见表8-1。8.2废气检测分析方法见表8-2。8.3噪声检测分析方法见表8-3。8.4检测分析按国家有关规定、检测技术规范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质量体系有关要求进行。8.5验收期间,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达到设计能力的负荷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8.6检测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校准,方可使用,见表8-4。8.7验收检测的采样记录及分析测试结果,按国家标准、检测技术规范及实验室质量体系有关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表8-1 水质检测分析方法检测项目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来源pH值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化学需氧量(CODCr)重铬酸盐法 GB/T 11914-1989悬浮物重量法GB/T 11901-1989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氰化物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表8-2 废气检测分析方法检测项目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来源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表8-3 噪声检测分析方法表检测项目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来源等效连续A声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GB 12348-2008表8-4 检测使用仪器主要仪器名称编号型号环境空气颗粒物综合采样器ATC-ES-1131111314ZR-3920双气路采样器ATC-ES-11201ZR-3710多功能声级计ATC-ES-14001AWA6228便携式酸度计ATC-ES-01202PHBPH/mv/电导率/溶解氧测量仪ATC-ES-16003SX736电子天平ATC-ES-01501DV215CD可见分光光度计ATC-ES-00801723S紫外双光束分光光度计ATC-ES-00803T6新世纪火焰石墨炉一体机ATC-ES-00301AA-7000九、检测期间工况及说明检测工况及必要的原材料检测结果该公司改扩建项目正常生产。采样期间(2016年12月28日2016年12月29日、2017年10月18日2017年10月19日)二天,该单位生产能力已达到设计规模的75以上,检测期间生产负荷及原辅材料情况调查结果附后。检测期间有关问题说明该项目建设按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执行、各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该项目现有职工28人,该项目新增员工5人,工作制度为24小时制,年工作365天。该项目不新增食堂、浴室、厕所,食堂、厕所均利用原有项目设施。十、检测结果10.1 水质检测结果10.1.1 2016年12月28日-2016年12月29日检测结果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次数检 测 项 目 单 位:mg/LpH值(无量纲)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总氮污水排放口WS-00112月28日第一次6.6528.840.2410.2811.2第二次6.6223.050.2670.2710.7第三次6.6528.060.2020.2810.7第四次6.6420.240.2750.2810.4日均值25.050.2460.2810.812月29日第一次6.6222.650.2580.2811.8第二次6.6418.140.2780.2711.3第三次6.6522.450.2390.2811.0第四次6.6218.950.2920.2810.8日均值20.550.2670.2811.2标 准 限 值69301050.515评价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备注1、采样日期:2016年12月28日 污水采样时间:9:45,11:40,13:35,15:30; 2016年12月29日 污水采样时间:9:39,11:40,13:45,15:40。10.1.2 2017年10月18日-2017年10月19日检测结果该项目主要是配套处理无锡深南电路有限公司的工业废水,其废水中含有总铜和总氰化合物,属于重金属废水,根据该项目变动环境影响分析,重新对该项目废水排放口进口、出口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次数检 测 项 目 单 位:mg/LpH值(无量纲)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总氮氰化物铜10月18日进口第一次7.568495211.54.2437.60.026ND第二次7.688406011.63.7638.00.026ND第三次7.477535411.76.2138.10.027ND第四次7.837416011.68.7337.70.025ND平均值7965611.65.7437.80.026ND出口第一次6.691990.1630.316.86NDND第二次6.822080.1570.307.02NDND第三次6.772390.1800.286.88NDND第四次6.932260.1710.306.82NDND平均值2180.1680.306.90NDND处理率(%)97.485.798.694.881.792.3010月19日进口第一次7.675464832.716.652.10.028ND第二次7.784644833.711.359.20.024ND第三次7.593464233.08.1256.10.025ND第四次7.844234432.110.956.40.026ND平均值4454632.911.756.00.026ND出口第一次6.662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