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编者 石凤海 凤庆一中 2017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 1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之一 地球与地图 本资料定位于为高考服务 适合高二 高三的文科生使用 不足之处敬请使用者予以指出以使内容更加完善 从而使本资料能够更好地服务自己和他人 谢谢 石凤海 凤庆一中 2017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 269673411 2016 年 12 月 5 日 一 一 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 1 经纬网及其应用 1 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 越靠近赤道 地球半径越大 越靠近两极 地球半径越小 故地球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赤道的周长略长于经线圈的周长 3 东西经 南北纬的判断 经度往东增大是东经 往西增大是西经 纬度往北增大是北纬 往南增大是南纬 4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 5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 W 和 160 E 20 W 往东到 160 E 属于东半球 20 W 往西到 160 E 属于西半球 6 特殊纬线 90 S 南极点 90 N 北极点 66 34 S 南极圈 66 34 N 北极圈 60 S 南半球高 纬和中纬分界线 60 N 北半球高纬和中纬分界线 30 S 南半球中纬和低纬分界线 30 N 北半球中纬和低纬分界线 23 26 S 南回归线 23 26 N 北回归线 0 赤道 注 南极圈 北极圈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这四条纬线在地图上用虚线表示 其他纬线都用实 线表示 7 特殊经线 0 本初子午线 160 E 东西半球分界线 180 理论上的人为日界线 即理论上的国际 日期变更线 实际的人为日界线 实际的国际日期变更线 不完全和 180 重合 20 W 东 西半球分界线 地方时等于 0 点的经线 自然日界线 8 两条相对经线的关系 两条相对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符号相反 经度之和等于 180 9 长度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约 2 万千米 纬线自赤道 约 4 万千米 向两极递减 极点纬线长度为 0 10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 纬度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如凤庆一中 24 N 100 E 与某地 24 S 100 E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经度之和等于 180 符号相反 纬度相同 如凤庆一中 24 N 100 E 与某地 24 N 80 W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对跖点 经度之和等于 180 符号相反 纬度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如凤庆 一中 24 N 100 E 与某地 24 S 80 W 11 利用经纬网 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最北是北极点 最南是南极点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 没有最东和最西的说法 判断 东西方向时要求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间隔要小于 180 12 利用经纬网 定距离 在经线上量算距离 经线上的纬度间隔 111 单位 千米 在纬线上量算距离 纬线上的经度间隔 111 纬度的余弦值 单位 千米 13 利用经纬网 定范围 在经纬网图上 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 其纬度越高 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 纬度越低 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 14 利用经纬网 定最短航线 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经过这两点与地心的大圆的劣弧 确定 大圆 大圆 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三种情况下 大圆 是确定的 赤道 经线圈 晨昏圈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编者 石凤海 凤庆一中 2017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 2 确定 劣弧 劣弧 即两点间的弧度 180 2 地图的三要素 1 比例尺 形式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大小 举例 1 300 1 3000 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 表 示的内容越详细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图幅面积越大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a 放大 举例 将比例尺 1 300 放大 2 倍 意思就是将比例尺 1 300 在 1 300 的基础上放大 2 倍 即 1 300 1 300 2 1 100 将比例尺 1 300 放大到 3 倍 意思就是将比例尺 1 300 放大到 1 300 的 3 倍 即 1 300 3 1 100 b 缩小 举例 将比例尺 1 300 缩小 1 3 意思就是将比例尺 1 300 在 1 300 的基础上缩小 1 3 即 1 300 1 300 1 3 1 450 将比例尺 1 300 缩小到 2 3 意思就是将比例尺 1 300 缩小到 1 300 的 2 3 即 1 300 2 3 1 450 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变化的平方等于图幅面积的变化 举例 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 2 倍 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 4 倍 22 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 1 3 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 1 9 1 3 2 2 方向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指向正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参考第 11 点 3 图例和注记 属于地图三要素之一 注意 图例和注记是一个整体 只算一个要素 而不是两个要素 3 等高线地形图 等值线之一 1 海拔 绝对高度 和相对高度 2 同线等高 3 等高距 等高距全图一致 4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5 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 但在陡崖 等高线可以重合 6 坡度陡缓的判断 等高线密集 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 坡度缓 7 登山选择某线路的原因 该地等高线稀疏 坡度较小 爬坡容易 等高线稀疏 坡度缓 8 山脊山谷的判断 凸高为谷 凸低为脊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适用于所有等值线 9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10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11 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 方法一 用公式计算 n 1 h H n 1 h 其中 n为两地之间相差等高线的条数 h为等高距 方法二 先算出两地的海拔 取值范围 再将两地的海拔 取值范围 相减 从而求出两地的相对 高度 取值范围 举例 400m H甲 450m 100m H乙 150m 则 250m 400 150 H甲乙相对 350 m 450 100 12 陡崖相对高度 H 的计算 n 1 h H n 1 h 其中 n 为交会等高线的条数 h 为等高距 13 两条等高线之间有一小范围闭合曲线 位于闭合曲线内部地点的海拔范围 可用 大于大数 小于小数 的方法判断 14 等高线地形图与气温 海拔每升高 1 000 米 气温约下降 6 阳坡热量条件好 阴坡相反 盆地不易散 热 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和冷空气的积聚 易发生霜冻 15 等高线地形图与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16 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快 等高线密集 坡度陡 落差大 水能资源 丰富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17 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分水岭 山脊处等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编者 石凤海 凤庆一中 2017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 3 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 上游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凸高为谷或凸高为低 18 依据数值大小判断地形类型 海拔 200 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较为平直 平原 海拔 200 500 米 相 对高度一般小于 100 米 等高线稀疏 弯曲部分较和缓 丘陵 海拔 500 米以上 相对高度一般大于 100 米 等高线密集 山地 海拔 500 米以上 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 而在顶部或内部明显稀疏 高原 等 高线四周较密集 数值大 等高线中间较稀疏 数值小 盆地 19 海岸线 0 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 一般表示海岸线 20 水库坝址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 库区宜选在河谷 山谷地区或 口袋形 的洼地 小盆地 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 避开喀斯特地貌 断层 气候水文条件 保证水量充足 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 占地搬迁情况 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21 港口的选址 有深入内陆的海湾 避风 水深 等深线密集 有利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陆域地形平 坦 等高线稀疏 有利于筑港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 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22 航空港的选址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即平坦开阔 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 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少 云雾 能见度高 有便利的交通等 23 气象站的选址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 地形开阔的地方 24 疗养院的选址 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 气候宜人 空气清新的地方 25 宿营地的选址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 河边 以预防临时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 避开陡崖 陡坡 以防崩 塌 落石造成伤害 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26 公路 铁路线的选址 选择坡度平缓 线路平直 距离较短 弯路较少的地方 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 筑的原则 避免通过陡崖 沼泽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 尽量避免跨越河流 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并保证运行安全 27 引水线路的选址 线路尽可能短 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28 输油管道的选址 线路尽可能短 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大河 29 开辟梯田 应选择在坡度较缓的坡面上 沿着等高线修筑梯田 避免水土流失 30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等特征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提出农 林 牧 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果 业 畜牧业等 31 工业区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 交通便利 等高线稀疏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32 居民区的选址 主要包括城市 村落 应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区或山区向阳的河谷或台地 要依 山傍水 靠近水源和耕地 如河谷高地 湖泊沿岸 沿海等地 此外还要交通便利 远离 污染源等 4 地形剖面图 1 确定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 有特殊要求时除外 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 垂直比例尺一般都要适当放大 2 看 画 地形剖面图需把握四个点 起点 终点 最高点 最低点 3 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山脊两侧不能通视 山谷两侧能通视 凹形坡能通视 凸形坡不能通视 从山顶向四周 等高线先密后疏 为 凹形坡 可通视 等高线先 疏后密 为 凸形坡 不可通视 4 判定河流流向 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 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 V 型 下游沉积作用明显 河谷呈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编者 石凤海 凤庆一中 2017 届高三地理备课组 4 U 型 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 5 等温线图 等值线之二 1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中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 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导致太阳 辐射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纬度位置 气温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 热岛效应 原因 城市由于人口集中 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 量热量 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2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气温由山麓到山顶递减的原因 海拔越高 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 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在 1000m 深度以上 海洋水温随深度递减 1000m 深度以下 水温变化不大 原因 表层海水受太阳 辐射的影响明显 深层海水影响小 3 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 则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则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洋 洋流 等温线小范围内闭合 则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高 值中心地势低 盆地 低值中心地势高 山顶 4 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上的数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 反之为南半球 5 判断海陆位置 冬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 海洋温度低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 海洋上的 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6 判断月份 1 月或 7 月 1 月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 月 陆地上的等 温线向北弯曲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7 判断寒 暖流 寒流流经的地区 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暖流流经的地区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洋流流向与 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一致 8 判断地形类型 山地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 越向中心处 等温线的数值越小 海拔越高 气温越低 盆地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 越向中心处 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海拔越低 气温越高 9 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 地势高 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 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 高地时 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 凸高为低 地势低 在非闭合等温线图上 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若等温线穿过河谷或 低地时 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凸低为高 10 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 比较温差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 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大 反之温差小 冬季等温线密集 夏季等温线稀疏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 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陆地等温线密集 海洋等温线稀疏 因为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 陆地表面形态复杂 海洋表面性质单一 且热容量大 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 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 因为冷暖差别大 6 等降水量线图 等值线之三 1 降水量中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 越向北雨季越短 降水量越少 等降水量线东西延伸 2 降水量中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 离海洋越远 水汽越难以到达 等降水量线南北延伸 3 降水量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雨岛效应 原因 城市气温高 盛行上升气流 城市中心区尘埃多 凝结核多 降水多 4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或季风 5 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海拔 6 等降水量线闭合 可能为多雨中心 原因可能是迎风坡 也可能是少雨中心 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 盆地等 7 等降水量线密集 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 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私人汽车租赁合同范本范本
- 会议培训定点合同范本
- 简单蔬菜购销合同范本
- 家庭存储出租合同范本
- 水饺虾仁采购合同范本
- 编写村志合同范本
- 回收厂区废料合同范本
- 酒店拆墙合同范本
- 协议购房合同范本
- 保函转让合同范本
- 物业小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医院培训课件:《主动脉夹层的护理》
- 2024版《皮肌炎的临床表现》课件
- 2024年广东湛江廉江市部分机关(镇街道)单位招聘政府雇员1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初中语文九年级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精读研讨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第一章 有理数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正式版)
- JGJ153-2016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
- 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基础题)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黄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