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1页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2页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3页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4页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摘 要:受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因素的影响,目前贵州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本文以贵州农村近20余年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选取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肉类产品产量、特色农产品产量为指标,研究贵州农村近20余年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贵州农村粮食总产量从1990年至1998逐年增加,1998年至2010年相对稳定,2011年大幅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上升;肉类总产量起初稳步上升,2006年后基本稳定;在特色农产品中,油菜籽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其产量从2000年以来也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贵州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关键字:贵州;农村经济;粮食产量;农民纯收入 The Research Of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ABSTRACT:Influenced by such factors a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historical developmentand governments policies etc,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backward in rural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Guizhous 20 year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mainly choose the grain output, the farmers average net income, the output of meat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the indexes.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Guizhous economy situation about 20 years, we can get the result that is the food production increased in Guizhou from 1990 to 1998, from 1995 to 1998, it remained stable and reduced substantially in 2011.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farmers went steadily up and the total output of meat also steadily upwards later in 2006. Rapeseed planting area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its output tend to be stable since 2000,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ural economy in Guizhou,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in Guizhou. Key words: GuiZhou; The rural economy; grain output; net income of farmer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前 言长期以来,贵州省在工业化过程中人为扭曲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使得贵州现阶段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对立与疏离越来越明显,已经很难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明显表现在于:农村经济很落后,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未充分适用于实际情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风险与抗灾能力差,生产效率低;城乡收入、工农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拉大,贫困问题严重,社会保障极不健全,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化水平很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基层民主建设不完善;农村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差距逐渐拉大。贵州经济发展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贵州工业化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农村工业化问题;贵州城市化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农村城镇化问题;也就是说,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城镇化问题,是贵州经济发展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本文通过收集贵州历年粮食产量、农村人均纯收入和肉类产品的总产量等数据,找出贵州省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对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分析研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方法和理论,为更好的发展贵州农村经济打下牢固基础,使贵州农村经济从困境中走出来。1. 贵州农村自然资源简述1.1 耕地资源贵州耕地资源的分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地势大体西北部高,东部、南部及东南部低,土壤类型较多,从亚热带的红壤到暖温带的棕壤都有分布,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在3942万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32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村农业得到大幅度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告别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全省农村经济发展比较快,农民收入增长, 农业综合实力增强,让贵州的经济迈进一大步。首先,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06年,贵州省耕地面积4903.5千公顷,人均耕地1,03亩,粮食产量1122.78万吨,比1978年643.35万吨增长了74.52%,农类农产量达到202.39万吨,比1978年12.80万吨,增长了15.81倍。农业总产量达到393.17亿元。根据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全省农用地1525.47万公顷(2288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6.6%,其中,耕地面积449.62万公顷(6744.3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52%,万亩以上耕地大坝47块,总面积8.33万公顷(125万亩),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0.47%。宜农土地资源紧缺,坡耕地多,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这是影响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1.2 劳动资源贵州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劳动力人口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地阻碍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2009年我省乡村从业人员为2031.16万人,比上年增长1.2%。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5年的6.75%年上升到2008年的7.02%。根据抽样调查,2001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329.42万人,2007年为525万人,2008年达到600万左右。因为外部就业形势严峻,内生就业能力有限,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值得高度关注。但是农民收入也在平稳增长,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985元,比1978年的109.30元增长了18.16倍。2006年贵州省农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1113元,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为906元,二、三产业纯收入207元。1.3 农业种植业资源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农产品比重不断提高,全省栽培的粮食、油料、经济作物有30多种;水果品种400余种;可食用的野生淀粉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主要种类达500多种;天然牧草1400多种。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11万亩、超级稻70万亩、特用玉米220万亩、脱毒马铃薯458万亩、优质油菜600万亩。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全省有野生动物1000多种,畜禽品种共有37个,其中地方品种28个,育成品种4个,驯化品种5个。畜牧业产值达2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7%。特色突出、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使贵州成为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2.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成效2.1 粮食生产 由表1可知,从总体上看,贵州的粮食产量基本上是逐年增加的,但占全国的比重则是2003年为最高,为2.56%。2003年以前,其比重逐渐上升,2003年以后比重逐渐下降。2011年贵州总产量下跌到近年来最低,为876.9吨。贵州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依靠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的。2005年贵州粮食产量达到1152万吨,在天气影响下,2008年的粮食总产量达1158万吨,比2005年增产6万。全省粮食自给率达到88,粮食的充足也带动了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表1 贵州历年粮食产量及占全国的比例年份粮食产量(万t)比例(%)年份粮食产量(万t)比例(%)全国贵州全国贵州199044624.37211.62200145263.71100.32.43199143529.3885.52.03200343069.51104.32.56199244265.8788.91.78200446946.91149.62.45199345648.8869.51.9200548402.21152.12.38199444510.1938.72.11200649747.91122.82.26199546661.8948.92.03200750160.31100.92.19199749417.11025.92.08200852870.911582.19199851229.51100221168.272.2199950838.61125.22.21201054648.41112.32.04200046217.51161.32.51201157121.6876.91.53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和贵州统计年鉴20122.2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表2可知,从1997年至2011年,全国和贵州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是出于稳步上升的状态。2000年贵州省农民纯收入1374.16元,相比1999年1363.07元只增加了0.81%,增长率处近年来最低。2011年达到了4145元,是近年来的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最高值。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也持续上升,农民经济水平提高,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致全国和贵州省农民纯收入都逐年增加。表2 贵州省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增长率统计表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率(%) 全国 贵州全国贵州19972090.131298.548.51.719982161.981334.463.42.7619992210.341363.072.22.1420002253.421374.161.90.8120012366.41411.7352.7320022475.631489.914.65.5320032622.21564.665.95.0120042936.41721.5510.79.120053254.9318779.88.320063587.0419859.35.420074041.36230011.413.620084760.622796.9315.117.820095153.173005.416.96.920105919.013471.9313.413.420116977414515.216.2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和贵州统计年鉴20122.3 肉类产品的生产由表3可知,贵州省1990年肉类总产量为80.55万吨,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总产量一直都是稳步上升,直到2006年,肉类的总产量开始下降。2005年,肉类的总产量达到历年最高的187.01万吨,所谓物极必反,肉类的供应已经超过了需求,所以出现了处于急剧下降的趋势,比上一年下降了14.2%。2011年,相比2010年的179.09万吨只增长了0.4%,肉类的总产量已经和人们的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表3 贵州省历年肉类产量及增长率统计表年份肉类总产量(万吨)增长率(%)年份肉类总产量(万吨)增长率(%)199080.551.22001131.75.1199181.651.32002147.0310.4199285.64.62003156.996.3199388.93.72004171.058.2199495.026.42005187.018.51995101.035.92006163.7-14.21996104.052.92007142.16-15.119971127.12008161.4612.11998113.21.12009169.64.819991205.72010179.095.3200012542011179.970.4注: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20122.4 特色农产品生产油菜是贵州省传统的经济作物,目前依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年开春以后,农民种植上得到的第一笔收入就来自油菜,充分说明了油菜在 贵州农民收入中的重要程度。 由图1可以看出,贵州省油菜种植面积一直较为稳定。据统计,2010年全省收获达到51.63万吨,2011年则达71.81万吨,增加20多万吨,呈上升趋势。 目前,贵州省油菜的产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差距,但随着油菜免耕栽培等新型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油菜单产仍有较大潜力可挖。加上我省油菜籽加工企业有较好基础,订单生产的面积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植物油市场需求呈增长态势,油菜增值链条在逐步延长等因素,油菜这一贵州传统产品完全有理由、有可能发展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特色产业。由表来看,烤烟的产量趋于平稳,没有太大的变化,明显的显示贵州有较好的地理环境优势、品质质量优势、科技技术上的优势,所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是提高贵州烤烟产量的必要条件。从这几种的供求情势分析和判断: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已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已经初步实现主要农产品总体供求基本平衡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企稳发展的重要转折。 图1 贵州省历年特色农产品统计分布图3影响贵州农村经济的因素分析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 资源禀赋与环境条件的约束。自然环境条件差,生态脆弱,基础薄弱,耕地资源少、土地质量差,难以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贵州的喀斯特地貌的省情使得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地经营分散,加之这些年来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大量开发,耕地面积不断缩小,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难以推行标准化生产,土地投入大、产出率低,使得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难度大。农业收入是贵州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 (2)农业投入明显不足。2008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为50.87亿元,仅占当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73%。2008年和2009年,全国农村人口人均获得“三农”资金分别为825.6元和1017.4元,贵州分别为473.5元和747.1元,比全国少352.1元和270.3元。由于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严重短缺,农村教育和科技投入少,直接影响农业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农业技术的供给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3)农产品加工水平低。根据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数据,贵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企均为0.57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小,加工水平低,产品升级换代缓慢。(4)市场体系建设滞后。2008年底,全省农副产品消费市场724个,占全省2135个消费品市场的33.91%;农业生产资料市场19个,仅占全省生产资料市场78个的24.36%。农产品市场难以为广大农村提供足够的流通服务。 (5)人才缺乏,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小,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较少。缺乏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4. 总结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农产品质量跟不上,农业生产性投入不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的有效引导相对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的发展,使贵州的农村经济形成正确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历年来贵州省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肉类产品产量等数据,系统地研究分析研究贵州省农村经济实际情况,得出贵州总体的发展趋势是:省内各地大力培养现代化的新型农民,使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各级政府行使科技兴农的投入与服务职能,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服务水平,使贵州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农产品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蔡雄飞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依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