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宁波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宁波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宁波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八年级宁波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4页
八年级宁波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n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n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n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宁波市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答题抽样统计 失分原因分析 备考复习建议宁波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兼顾到第五学期期末考试和高考复习的一次考试,所以,形式上完全按照09年浙江高考卷,但题目还是兼顾到课内模块。整卷难度系数略低于全国高考。下面是城区直属中学一批批改的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24分)答题抽样统计抽取样本5袋共153份题号(总分)|平均分单题平均分部分题平均分总平均分第1题(3分)0.625.277.5613.18第2题(3分)2.17第3题(3分)2.03第4题(3分)0.43第5题(3分)2.29第6题(4分)1.69第7题(5分)3.94失分原因分析从抽样数据来看,本次考试语言文字运用得分总体情况不甚理想。卷面反映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尚有欠缺。具体而言,前4题失分主要是第1题语音题、第4题语病题,得分率仅为0.2、0.14,两题的错误选项都集中在A项。从第1题看,学生在辨别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从第4题看,学生对句子的主干把握和细部分析能力有待加强。第6题失分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审题不清,不少学生仅仅围绕题干中“文化的传承”来答题,还有一些学生则重在解说王羲之书法的特点与妙处等;二是想象离谱,如由图标想象到南京火车站、南京大屠杀,由中英文标志想到外国游客参观旅游等;三是错别字繁多,表达不合逻辑,体现出部分学生语言表达基本功较差。第7题相对尚可,存在问题主要也在审题偏颇上,不少学生未能针对“媒体推广普通话或助推方言潮”这一现象来阐述,有些学生则局限于“宁波闲话风”就事论事。另外,还有学生阐述理由时角度重复,有的学生前后观点矛盾。备考复习建议语言文字运用是决胜高考语文的关键阵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一块内容的复习几无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讲究效率。在此提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1注重积累,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尤其要做好专题性针对训练,精心选题,切实提高复习效率。2关注0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卷和最近各地模拟卷,强化研究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的语用题型。(宁波市第二中学 周峰老师提供)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32分)评分标准调整第13题:到访的陌生人是多米尼克的灵魂,文中哪些地方照应了这一点?请摘引三处语句回答。(3分)除了参考答案中提供的五点之外,我们还找到另外三处:第一段“一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声音”,第八段“跟我在一起你还是单独一人”,第十五段“我与你融为一体而又始终离你很远”。这八点中写出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得分率最高。第15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陌生人”改为“孤独与热闹”,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其中观点1分,理由阐述答到两点给满分。第16题:赏析文中多米尼克的形象。(5分)其中答到身份性格(如“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的给2分,行为习惯(如“频繁出入那些所谓高雅、时髦、五光十色的上流社会的聚会而麻木,内心逐渐空虚、孤独”)的给2分,答到“陌生人唤醒他的灵魂,使他清醒,思考追寻高高的幸福”的给1分。答题抽样统计抽取样本10袋共300份题号(总分)|平均分单题平均分部分题平均分总平均分(一)社科文第8题 (3分)6.478.77第9题 (3分)第10题(3分)第11题(3分)2.3(二)文学作品第12题(4分)1.8710.99第13题(3分)2.52第14题(3分)1.28第15题(5分)2.80第16题(5分)2.52失分原因分析8、9、10三道选择题,答得最好的是第10题。第8、9题答案为A,均属答非所问,选错的同学基本大都选了D,因为没看懂文章。第11题,要求概括本文的主旨。回答时要注意准确、简明。本文陈述的对象是“中国建筑的代表宫殿宗庙建筑”,其特点是“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因此答案就是“中国建筑的代表宫殿宗庙建筑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发精神”。错误的答案有“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一直被传承着,延续至今”,“建筑艺术具有一种美学风格”,“中国建筑具有气势而又不失情调”,“从中国建筑具有理性精神,体现出中国民族也具有实践理性精神”从这些错误答案可见,这些同学没有读懂文章,没有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第12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幸福”“习俗”的理解。有些同学答非所问。比如“幸福是指自由快乐、无忧无虑”,“幸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宽容,依依不舍的情感”;“习俗是指当时的封建主义思想,社会观念的束缚”,“谅解宽容对方的品质”。有些同学则只会照抄原文。比如“幸福是多米尼克对他那亲如手足而又强劲有力的目光一见如故,陶醉在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之中”,“习俗是指多米尼克每天晚上都要邀请几位爵爷和一些风趣的人跟他共进晚餐”(得1分)。错误的原因一是没读懂小说,二是脱离语境。小说批判的是贵族名流浮华的社交生活。陌生人(即多米尼克的灵魂)说:“不过,如果你想把我留在你的身边,你就必须打发走其他客人。”多米尼克说:“我不能。”然后文章说“他明白自己刚才牺牲的是一种高高的幸福,遵奉的是一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不堪的习俗”。由这个上下文不难看出,幸福是指跟自己的灵魂在一起的充实而又清醒的生活,习俗是指贵族名流浮华虚荣的社交生活。第14题要求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答案:与开头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从“毫无喜悦”可看出多米尼克内心受到了震动,也许此后将有所改变,从“一致恭维”可看出其他人仍将继续下去;客观而冷静地批判了延续不断的贵族名流浮华虚荣的社交生活;文章戛然而止,引人深思,余味无穷。写对一处给一分,共3分。这其实是从行文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小说特质四个方面来回答的。主要失误有以下几种:要点缺漏。比如只讲了最后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架空分析。套话不少。比如“总结全文”“呼应上文”“深化主题”。甚至闹笑话,比如说文章的最后一段奠定了基调,为上文作了铺垫。辞不达意。比如:总结全文,将文章顺理成章结束,结尾耐人思想,写出了人物性格(得1分)。错别字,比如:接(揭)露,客(刻)意恭维。第15题是对小说标题的探讨,“陌生人”好,还是“孤独与热闹”好。大家都说原标题更好。“陌生人”在小说后半才点出,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自己的灵魂是陌生的,可见肉体与灵魂分离之远,突出文章的讽刺意味。“陌生人”带给读者一种“梦幻”感觉,是普鲁斯特小说的风格。这个答案事实上是从行文结构、主题思想、小说风格三个方面来回答的。要求有观点,有分析。答出任意两点即给满分。学生主要的错误是不知道对标题的分析也要从多方面来思考,回答时造成要点缺漏。 第16题要求赏析多米尼克的形象。错误答案举例:多米尼克是一个喜欢热闹又胆小忧郁,生性张扬的人。(得0分)多米尼克害怕孤独,怕把客人赶走了以后,他就会变成孤单一人。即使丢了灵魂,也要自己不处于孤独之中。(得1分)多米尼克是一个出身高贵、富足的贵族,他讨厌孤独,却从未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热闹与孤独。他为热闹丢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心,换来的只是麻木的热闹与恭维,丝毫不快乐。(得3分)错误原因,一是不会答,二是答不全。这类人物形象赏析题既要指出人物的身分、行为表现等,又要分析其思想实质,即“表现+定性”,并尽可能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参考答案:多米尼克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因为频繁出入那些所谓高雅、时髦、五光十色的上流社会的聚会而麻木,内心逐渐空虚且孤独,那天晚上,梦幻般的陌生人唤醒了他心中仅存的灵魂,使他清醒,去思考追寻高高的幸福。绝大多数同学写到了多米尼克的身分性格或行为习惯,但忽略了小说结尾陌生人对多米尼克灵魂的唤醒作用。备考复习建议1教给阅读的方法。“读懂”是答题的前提。要重视整体阅读。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理清行文思路(包括段内的,段与段之间的),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关注文章要点。如标题、概括句、主旨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文学色彩浓厚的语句等。2教给答题的技巧。“答全”是提分的关键。树立原文意识。审清题意,坐标定位, 搜索提取, 优化整合,不驾空分析。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避免要点缺漏。分条作答,思路清晰,用语规范,文从字顺。强化概括能力的训练。本次考查中没有涉及表达技巧鉴赏,复习时也不能忽视。老师要将各种表达技巧的作用作一下归纳,并结合历年高考的典型例题作讲解,力争把每个知识点讲透。(效实中学 顾乐波老师提供)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34分)评分标准调整第21题:第一句“疾之奇者”大多数考生都翻译为“这种疾病的奇特之处”,考虑到不译为定语后置也通,因此阅卷时将采分点调整为“且能伤生”的“且”要落实为“将,将要”之义,其余参照答案,每句翻译3分中两个采分点各1分,句子顺畅1分。第22题:严格遵照答案,其中前一个填空“杨柳”“柳枝”“画舸”“船”“风雨”均不得分。第23题:4分分解为写出诗句1分,点出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化虚为实、以实写虚均可)1分,点出离愁之深之重的情感1分,再能结合诗句具体解说1分。第24题第小题:放宽为答“适可而止”“过犹不及”“适度交往”的都对,但“推己及人”“以德报怨”“仁者爱人”“自主平等”“因材施教”“不可则止”“周而不比”等意思明显有偏离的均为错。第24题第小题:3分评分细则为表明态度1分(但必须之后有分析,如果只有态度而无分析或分析明显错误则该分不给),肯定孔子教育子贡的交友之道其实是负了“忠告善导”的职责1分,再点出又要尊重朋友自主的想法、不能将强加于人、不该出于关心而多干涉别人之类的意思1分。答题抽样统计抽取样本8袋共245份题号(总分)|平均分单题平均分部分题平均分总平均分(一)文言文阅读第17题(3分)7.911.821.8第18题(3分)第19题(3分)第20题(3分)第21题(6分)3.9(二)古代诗歌阅读第22题(2分)3.25第23题(4分)(三)论语和名句第24题(4分)2.24第25题(6分)4.51失分原因分析1文言阅读部分四个选择题中第18题虚词错误率较高,为38.4,其次为19题信息筛选,错误率21.3,其余两题得分率均在85以上。翻译第一句“其实”有些学生未能看成两个单音词,“且”有一半学生没有落实。翻译第二句“幸”为“侥幸”义多数学生能落实,但“虞”译出学生极少。同时翻译中还存在错别字和句子不流畅的情况。2诗歌鉴赏部分审题不仔细。如混淆题材与意象的区别,未注意提示长亭送别而答成了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柳永的雨霖铃。对表达手法理解混乱,张冠李戴。如有很多学生回答为“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作者对送别友人的悲伤心情”。忽视题干,没有结合具体诗句作解说。表述缺少条理,没有章法。回答时最好能够先总后分,具体阐析,逻辑清晰。附:满分答案示例。(两句都采用了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手法。郑诗中离恨用画舸承载,长亭送别中别情用车儿承载,化无形的情感为具体的质感与重量,真实可感,写出了依依不舍的离情。)3论语探究题型未理解题意。题干要求分析的其实应该是第二则,有学生因为不理解而错误地分析了“以德报怨”。分析不透彻。有学生只是翻译了原句而未解说,也有学生只是照抄题干中的“自主、独立、平等”而代替分析。角度错误。有学生把分析的侧重点放在了不能过分依赖朋友这一点上,偏离题意。当然此题为开放题,也有少量学生谈不认同分析到位同样可以得满分。两种观点各附一满分答案示例:看法一:认同。朋友做了错事,忠言相告是我们应该做的。而如果他执迷不悟,而我们硬要强加,如唐僧般唠叨,他也许非但不改还会迁怒于人,更何况,个人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社会上仍然无法立足。忠言要说但要适可而止,毕竟自主独立于一个人终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人可以永远为另一个人做好一切决定与判断。看法二:不认同。既然是朋友,即使遭到对方斥责也应该继续劝告。如果因此退却,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朋友、对这份友谊的不负责。自主独立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对朋友置之不理,真正的友谊应该是经受得住考验的,不会因劝说后遭斥责而消逝,反而会更坚定。4背诵默写部分主要解决学生的错别字问题。备考复习建议1文言阅读部分重在加强阅读与推断能力。实词题坚持“得法于内,迁移于外”课内外的融通,对于经常出现的词要做好义项的积累。同时在阅读时坚持语境原则,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语气进行推断,而不能只是孤立地看这一词被抽离在选项中的意思。虚词题最好能对用法、教材例句进行细致的梳理,如本次考到的“则”为“转折”之义,教材中例句有限,分别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梳理之后,这一题的得分率能大为改观。选择题最后的赏析题比以前的分析概括题综合性提高,其往往从构思层次、技巧手法、语言特色、内容主旨等角度来设题,这就需要文言文复习时除了读懂字词外,最好还能对写法内容赏析一二,提高欣赏和感悟能力。翻译题增强“采分点”意识,要做到“一看字词,二看句式,三再回读”,提高得分率。2诗歌鉴赏部分重在加强想象、感悟与规范作答能力。鉴赏的前提是读懂,要遵循“意象意境诗情”的阅读流程将一首诗通过想象情境充分“泡”开。适当地对熟悉的诗歌写一些诗歌赏析文字,可以唐诗鉴赏词典为范本,能逐联逐句地从形式(结构、手法)与内容(意象、意境、情感、主旨)作点评,提高赏析能力。同时这也是作典型诗歌的记忆储存工作,便于考试中能对类似作品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联系,促进迁移。答题技巧上最好能做到概述与分析相结合,术语与阐说相结合。3论语探究题型重在以核心概念为纲进而梳理相关内容,如“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情怀以及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周而不比孔子的人际交往观”“中庸之道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等。此外还有两个必要:有必要搜集去年浙江各地市的论语题分章节整理。有必要将学科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内容与课后重要练习作一回顾。4背诵默写部分最好能进行两三个循环不间断记忆,细水长流型效果比较好。对于错别字要花时间“定点清除”,并让学生标记在背诵篇目中经常提醒自己,考试做到训练有素。(宁波中学 时剑波老师提供)第四部分:作文(60分)评分标准调整本次作文“改变的和未曾改变的”属于关系类话题作文,这是一组具有矛盾对立关系的话题。学生可以在“变”和“不变”之间侧重写一点,就可以看作切合题意。但以能够厘清两个概念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者为最佳立意,因此,如能够将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思考其“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