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技术知识讲义.doc_第1页
免疫技术知识讲义.doc_第2页
免疫技术知识讲义.doc_第3页
免疫技术知识讲义.doc_第4页
免疫技术知识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技术知识讲义一、 免疫的概念二、 免疫发生的机理三、 免疫的重要性四、 常用的免疫疫苗类型五、 免疫疫苗常用接种法及注意事项六、 免疫失败的原因七、 几种常发病的免疫方案 一、免疫的概念人们经常听到免疫一词,一般会简单地认为免疫就是指机体的抵抗力,但对免疫的真正含义并不十分了解。从本质上讲,免疫是指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它包括机体对异物( 病原生物性或非病原生物性的)的识别、排除或消灭等一系列过程。这种过程可能引起自身组织损伤,也可能没有组织损伤。概括起来说,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即防御功能、稳定功能及免疫监视作用,这些功能一旦失调,即产生免疫病理反应。当自我稳定功能过高时,会可能患类风湿关节炎等;当防御保护功能过高时,会出现过敏反应,过低则会得免疫缺陷综合症;免疫监视功能过低时,可能会形成肿瘤等. 机体的免疫能力可大致分为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两种,两者是密切联系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在种系发展过程中不断与病原微生物斗争中形成的,并可遗传给后代的一种免疫功能。它是与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密切相关的。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后天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它能识别再次接触的相同抗原,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它需要在高度分化的组织和细胞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免疫通常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条件下也可对机体造成损害(例如:过敏是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起的。)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就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侵犯,使动物机体免患感染性疾病。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害机体。当该功能过于亢进,发生超敏反应;当该功能过于低下,发生免疫缺陷病。 免疫自稳机体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机体的稳定。该功能异常时,发生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预防接种就用抗原体刺激机体使机体产生抗体,提高机体抗御能力。清除突变或畸变的细胞,清除肿瘤细胞,破坏已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当该功能发生异常,细胞癌变将不能得到及时遏制,持续感染将不能得到及时清除二、免疫的机理人类和动物生活的环境周围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但我们人类和动物的机体都没有被毁灭,而是生生不息的衍生下去,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于我们的机体存在着强大的免疫系统,他们是怎么工作那?1、机体存有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主要由免疫细胞-淋巴B、淋巴T细胞进行免疫。 其中,淋巴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淋巴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最后往往也须要体液免疫来善后) 后天性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只有3道防线同时、完整、完好发挥免疫作用,机体健康才能更充分的得到保证。2、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1吞噬细胞2.淋巴细胞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等。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机理3.1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连续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这种抗原呈递,多数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直接相互接触来完成的。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效应阶段 在这一阶段,抗原成为被作用的对象,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例如,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2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初始或记忆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的过程)(2)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的刺激,第一信号来自抗原,提供方式是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和结合,该信号确保免疫应答的特异性;第二个信号是微生物产物或非特异性免疫针对微生物的应答成分,该信号确保免疫应答在需要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发生。当只有第一信号时,T细胞处于无应答状态。 T细胞活化引起细胞分裂(大量增殖,达到整体功能所需的数量水平)和分化(使T细胞具有分泌细胞因子或细胞杀伤的功能)。淋巴因子的分泌是T细胞活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抗原刺激可使初始T细胞分泌不同种类的细胞因子,从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而白细胞介素2是初始T细胞产生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杀伤功能,主要是细胞浆内形成了许多膜结合的颗粒,这些颗粒包含穿孔素(perforin,成孔蛋白)和颗粒酶等多种介质。穿孔素可对靶细胞打孔,颗粒酶是一组丝氨酸酯酶,它进入靶细胞胞浆,使靶细胞凋亡。靶细胞凋亡后,暴露抗原,从而被抗体消灭。 随着抗原的清除,大多数活化T细胞死于细胞凋亡,以维持自身稳定的基础状态。少数T细胞分化为长寿命的记忆细胞,在再次抗原刺激时发挥快速的免疫应答作用。 三、免疫的重要性预防接种传统上是针对传染病综合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接种疫苗使接种对象获得对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是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具体实施,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行政行为。况且现有疫苗的预防效果也有局限性,如对一些虫媒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制还要靠杀虫、灭鼠和控制动物传染源。1、唯一手段:目前有些传染病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预防,患病之后又无药可医,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手段,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如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乙性脑炎和口蹄疫等病毒性传染病,只能靠接种疫苗来预防。2、主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中起主要作用。如一些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等,也必需接种疫苗。3、辅助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某些病上具有辅助作用。四、常用的免疫疫苗 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时刻准备着!”,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按照疫苗性质分为10类:灭活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基因工程缺失减毒疫苗、抗独特型抗体、基因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前三种是传统疫苗是长期以来用之有效的、主要使用的第一代疫苗,后7种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的新型疫苗,又叫第二代疫苗。1、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灭活苗、油苗):又称死疫苗,是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失去传染性而保留抗原性而成。如O型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猪气喘病灭活疫苗、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等优点:易于制备;免疫原性稳定性高;储存及运输方便;易于制备多价疫苗;疫苗安全性高。 缺点: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重复接种;主要诱发体液免疫,不能产生细胞免疫或黏膜免疫应答;接种剂量较大,不良反应;需要严格灭活。2、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活苗):用人工诱变或从自然界筛选出的毒力高度降低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可模拟自然发生隐性感染,诱发理想的免疫应答而又不产生临床症状。如新城疫La Sota活疫苗、新支H120活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等。优点:能诱发全面、稳定、持久的体液、细胞和粘膜免疫应答;一般只须接种一次;可采用口服、喷鼻或气雾途径免疫。缺点:有效期短和热稳定性差,运输、保存条件要求较高;回复突变危险;使用范围相对窄。3、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不含病原体核酸,选用能诱发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的微生物蛋白或表面抗原而制成的疫苗。如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表达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REV)囊膜糖蛋白基因(env) 的亚单位疫苗。优点:除去了病原体中与诱发保护性免疫无关或有害成分,只保留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因而免疫作用明显增强而稳定,可靠性提高,对机体引起的不良反应小。 缺点:需要选用佐剂;不能诱发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4、基因缺失疫苗(gene deieted vaccines)本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后构建的活疫苗,如伪狂犬病毒TK-、gE-、 gG-缺失疫苗。本疫苗的特点是:安全性好,不易返袓;免疫原性好,产生免疫力坚实;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粘膜免疫力。5、多价疫苗多价疫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而制成的疫苗,如猪链球菌病多价血清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活疫苗等。其特点是:对多血清型的微生物所致疫病的动物可获得完全的保护力,而且适于不同地区使用。6、联合疫苗联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如猪丹猪、猪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三联活疫苗。其特点是:接种动物后能产生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减少接种次数,使用方便,打一针防多病。但当前在猪病的免疫预防上还是使用单苗免疫效果好,多联苗免疫效果不确切,尽可能少用。7、核酸疫苗(nucleotide vaccine):又称DNA疫苗(DNA vaccine),是将一种或多种目的抗原的编码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再将重组质粒直接注入到体内,在宿主细胞内表达目的蛋白,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由于核酸疫苗具有构建容易、生产方便、表达稳定及可诱发全面的免疫应答等特点,在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及疾病的预防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疫苗的“第三次革命”。五 免疫疫苗常用接种法及注意事项(一)使用疫苗免疫注意事项疫苗接种前,要认真阅读瓶签及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规定稀释疫苗和使用疫苗,不得任意变更;仔细检查疫苗的外包装与瓶内容物,变质、发霉及过期的疫苗不能使用。1、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各4天内不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等,两种病毒性活疫苗一般不要同时接种,应间隔710天,以免产生相互干扰。2、 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生素,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3、抗生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一般没有影响,可以同时使用,分别肌注。4、 正在潜伏期的猪只接种弱毒活疫苗后,可能会激发疫情,甚至引起猪只发病死亡。5、 妊娠母猪尽可能不要接种弱毒活疫苗,特别是病毒性活疫苗,避免经胎盘传播,造成仔猪带毒。6、 发高烧、老弱、病残猪只不要接种疫苗。疫苗稀释后其效价会不断下降,在气温15以下4小时失效、15252小时失效、25以上1小时内失效。因此,稀释后的疫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不能过夜,否则废弃。抗体水平的高低与疫苗注射剂量有正相关性,但是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按规定的免疫剂量注射,不要人为的随意增大剂量,超大剂量的接种会导致免疫麻痹,使免疫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同时免疫接种的次数也不宜过多,一定要科学合理,接种次数过多,对猪只的应激越大,有时当抗体水平高时再接种疫苗会发生中和反应,反而导致猪体免疫力下降。不要随意联合使用疫苗:从当前情况来看,灭活疫苗联合使用出现相互影响的现象比较少,有的还有促进免疫的作用。弱毒疫苗联合使用可出现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和互不干扰等,故在没有科学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时,不要随意将两种不同的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动物机体对抗原的刺激反应性是有限度的,同时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数量过多时,不仅妨碍动物机体针对主要疫病高水平免疫力的产生,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给猪群进行免疫预防时,尽可能使用单独的疫苗,少用联合疫苗与多联苗。注射接种疫苗时,要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消毒后使用;注射部位先用碘酊消毒,后用酒精棉球擦干再注入疫苗,防止通过注射而发生交叉感染。免疫注射使用的针头长度要求是:哺乳仔猪为910(规格毫米),断奶仔猪为1210、育肥猪(含后备种猪)为1638、生产种猪为1645或38。注射完疫苗后,一切器械与用具都要严格消毒,疫苗瓶集中消毒废弃,以免散毒污染猪场与环境,造成可能存在的隐患。(二)活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1、 滴鼻点眼滴口免疫法1.1 疫苗稀释(一瓶1000羽份疫苗配一瓶专用稀释液,或使用30ml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开启疫苗、稀释液的瓶盖露出中心胶塞,用无菌注射器抽5ml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反复摇匀到溶解,吸出注入稀释液中,摇匀备用。 1.2免疫:取下稀释液瓶的胶塞安上滴头、或使用标准滴管,将一滴疫苗溶液自数厘米处垂直滴进雏鸡的眼睛、口腔或一侧鼻孔(最好是用手按住另一侧鼻孔)。使用滴鼻免疫法时,应确保疫苗溶液被吸入。 2、 饮水免疫法2.1免疫前准备:2.1.1 水槽、水箱、饮水器清洗干净,注意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容器,无清洗剂、药物和消毒剂残留。 2.1.2准备足够的饮水器皿,以确保每只鸡均有足够的饮水位置,并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接种前停止饮水时间。 2.1.3应使用清凉的、不含有氯和铁离子(也包括其它金属离子)的自来水或冷开水,加入0.5%脱脂奶粉,可延长疫苗的活性。2.1.4炎热季节,应在清早接种疫苗,疫苗溶液不得暴露在阳光下。 2.2免疫工作:2.2.1开启疫苗瓶盖露出中心胶塞,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mL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反复摇匀到溶解,吸出注入不敷出100150mL水中,摇匀备用。2.2.2按免疫只数计算好饮水量(疫苗剂量应加倍使用),将稀释放好的疫苗倒入,用清洁的棒搅拌,使疫苗和水充分混匀。 2.2.3确保稀释后的疫苗溶液在2小时内饮用完。3、喷雾免疫法3.1使用疫苗免疫专用喷雾器械或任何农用背负式喷器械,必须确保喷雾器械内无沉淀物、消毒剂等,最好是免疫专用设备。建议采用能快速而均匀喷出细小雾滴的雾化器。 3.2开启疫苗瓶盖露出中心胶塞,用无菌注射器抽5mL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反复摇匀至溶解备用。 3.3按免疫只数计算好免疫量(疫苗剂1量加倍使用)将稀释好的疫苗倒入,用清洁的棒搅拌,使疫苗和水充分混匀。3.4做喷雾免疫前,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将疫苗溶液均匀地喷向一定数量的鸡只(必须小心控制疫苗用量),喷洒距离30-40公分,最好将鸡只圈于灯光较暗处给予免疫。4、翼膜刺种 用稀释液配制疫苗并摇匀,将刺种针浸入疫苗溶液,把蘸满溶液的针刺入翅膀内侧,直到溶液被完全吸收为止。一定不能在翅膀外侧刺种,因为羽毛将擦掉疫苗溶液,同时应避免刺伤骨头和血管。(三)、灭活苗免疫接种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前将疫苗在室温水中升至室温:使用灭菌注射器和针头;接种前后应充分摇匀疫苗;疫苗瓶闰开启后应一次性用完;如果误将疫苗注入人体,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并告诉医生本疫苗的名称和性质。疫苗必须在专职兽医人员的指导下使用。1.颈部皮下注射 轻轻地提起鸡的颈部皮肤,用不1/4英寸9号针头从颈部中段以下沿鸡身体方向30度角刺入,使疫苗注入皮肤和肌肉之间。2.翅膀注射 提起鸡的翅膀,1/4英寸9号针头从人身体方向刺入翅膀鸡的肌肉,小心避免刺破血管,或损伤骨头。3.胸部肌肉注射 用1/4英寸长的9号针头,成30-45度倾斜角度,于胸部1/3处朝背方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胸肌,以免出现刺破胸肌的危险。4.腿部肌肉注射 用1/4英寸长的18号针头,朝身体方向刺入外侧腿部肌肉,小心避免刺伤腿部血管,神经和骨头。5.尾部注射 用1/2英寸的9号针头,朝头部方向,沿着尾骨的一侧刺入尾部。为了防止疫苗渗漏,不能过早拨出针头六、免疫失败的原因畜禽免疫失败就是畜禽虽然已接种了某种疫苗,但在规定的免疫期内仍发生这种传染病或抗体监测时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畜禽免疫失败,主要原因如下:疫苗的质量1.1国内使用的畜禽疫苗:必须由兽用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按照特定的规程和质量标准生产,并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批准同意;对进口疫苗必须先注册登记,批准进口后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检验合格,并加贴“中国兽药监督”防伪标识,方能销售使用。一些未经批准的中试产品,其生产条件和规程不稳定,导致免疫力下降。1.2疫苗须有良好的运输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预防效果。运输过程中疫苗的包装受损会造成疫苗污染或失效。1.3疫苗保存方法要恰当:每种疫苗都有各自的保存方法,有的是冷藏保存,有的是冷冻保存,有的是在温度条件下保存,有的是在温度条件下保存,但不论哪种方法,都要避光保存。1.4疫苗的有效期:所有疫苗都规定了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疫苗不得使用。有的疫苗在不同温度中保存,有效期是不一样的,如鸡新城疫系活疫苗,-15的温度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年,温度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个月。疫苗的使用免疫程序要合理,畜禽防疫要因地制宜,本地没有的传染病一般不要主动防疫,经常发生的疫病要加强防疫。疫苗必须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操作方法不当,随意改变也会造成免疫失败。2.1疫苗接种剂量过少:在注射过程中因药液流失造成注射量未达到要求;滴鼻点眼时因追求速度而不等吸收完即放鸡,使鸡摔头时疫苗损失或漏防;气雾免疫时畜禽舍风过大,造成疫苗流失过多。2.2操作不规范:针头未及时更换和消毒;疫苗稀释时计算失误或稀释不匀导致计量不准确;疫苗经稀释后或开瓶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2.3疫苗选择不当:如在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仅选用安全性好而免疫力较低的品系。2.4免疫方法失误:如饮水免疫使用了含氯的自来水、金属饮水器或水中有残留的消毒药,饮水免疫前没给畜禽断水,饮水量过大,半小时内未饮完,造成疫苗效力下降;应皮下接种的疫苗错误地作了肌肉注射接种或采取滴鼻滴眼式接种,将疫苗用错了地方。2.5抗菌素干扰:接种弱毒活菌苗时畜禽未停止使用添加有抗菌药物的饲料畜禽的健康状况3.1对于患病、瘦弱、怀孕后期、吮乳畜禽应暂缓防疫,待体质好转或分娩结束或病愈后再进行防疫。对已感染或潜在感染疫病的,应先采取治疗措施,否则注射疫苗后,即会暴发此病。因为免疫应答是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由免疫器官所产生的,只有健康的体质和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才可以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对不健康或免疫器官发育不全的畜禽,不宜免疫接种。3.2畜禽的病史和曾用过的药物情况。若接种当天对畜禽舍进行了消毒,则残留消毒剂可使疫苗失效。地塞米松对鸡新城疫免疫接种效果有一定影响,会降低鸡新城疫免疫力。另外庆大霉素、金霉素等对免疫也有抑制作用。但黄芪多糖、灵芝多糖、左旋咪唑等对免疫有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3.3免疫抑制。如鸡群早期患传染性法氏囊病,将影响多种有效疫苗在免疫接种鸡群后免疫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