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药文化之异同.doc_第1页
中西医药文化之异同.doc_第2页
中西医药文化之异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药文化之异同中西医同为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中医为炎黄子孙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西医则为西方国家民族的发展创造了业绩。这也就是说,中西医在人类文明史上都已经并将继续起着不容抹杀的积极作用而且随着世界交流的愈加广泛和深入,这种地域性的限制已经被打破了,中医可以服务于西方人群,西医同样也可以服务于东方的中国人群,这种状况在西医为我所用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中西医在各自文化底蕴的影响下就世界观和认知模式方面表现得截然不同:中医承传着华夏文明的精神,视人为自然的产物,是融自然、生物、社会、心理、征候等于一体的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提出“天、地、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理论,并把“天人合一”作为人类健康的最高追求目标。在认知模式上,中医强调“天、地、人”以及“人”自身的协调、统一和平和,就具体证候而言,则认为应当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辨证论治(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治疗)。西医则基本上着眼于疾病的局部,以局部的诊断和治疗(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单方面拮抗性治疗)为标准划分出诸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诊断学和临床学等学科,并将之组成庞大的理论体系。与此理论相适应的是,西医则是从实验室里走出的科学,从器官到组织、细胞直至分子,在定量的基础上以数字化的分析剖析着疾病的病症及其治疗,这种精确的概念化与中医综合的意象化大异其趣。这些差异也就印证了上文一再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中西医如中西方文化一样在各自的轨道上产生和发展,并造福于一定的人群,二者之间属并驾齐驱的两种文明成果。我们不能用西医的理论强解中医,也不能用中医理论强解西医,将它们进行任何刻意的硬性结合都将破坏各自的逻辑而适得其反,其结果只能是与中西医结合的初衷背道而驰。近现代西医借助日新月异的科技力量,在其发展进程中呈现着突飞猛进的态势,自然科学的任何一点进步,包括基础理论、认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它都可以据为己用,并引申出自己的内涵。这种情形的出现,源于在西方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无论在基本观点还是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它能够适时地吸收其他自然科学的尖端成果为己所用,其体系具有开放性。相反,中医是依附于人们的经验积累和对世界的基本观点的,而这些内容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封闭性的,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中医是拒绝现代科技的介入的。但这种拒绝是否是恒定不变的呢?笔者认为,科技的更新和演变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手段上的支持,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作为认识世界这一主题中一部分的中医,也不应该拒现代科技于千里之外,西医有的诊断设备,中医也应当有,西医没有的中医也可以有,中药的研发方面也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提高中药的产业规模和功能效用。 简言而之:1.西医是科学,中医既是哲学,又是科学。2.西医是形而下,中医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合一。3.西医是见“人”,不见“天”,中医是“天人合一”。4.西医把人看成一台机器,中医把人看成一个有机整体。5.西医认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