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 _ 班级_ _ 姓名_ _ 学号_密封线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共50分)1.用“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迂回(y y) 摇曳(y zhui) 蜷缩(jun qun) 挨揍(i i)气氛(fn fn) 磅礴(bng png) 弄巧成拙(zhu zhu) 一哄而散(hng hng)2.看拼音写词语。(8分)yu y g da q zh dio k ( ) ( ) ( ) ( )d y shn yn po xio zo go ( ) ( ) ( ) ( )3. 比一比,组词。(6分)躁( )沸( ) 寇( )蹄( )蝉( )缀( )燥( )拂( ) 冠( )啼( )婵( )掇( )4.补全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钉( )铁 千( )一( ) 不( )思( ) 威风( )( ) ( )然不( )( )飘带( ) ( )身( )骨 ( ) ( )不安 ( )( )风云敌人即将攻上山顶。在这 的时刻,班长坚定地说:“决不能让阵地失守,即使 ,也要把放人赶下山去!(选词填空)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的词语是 。写出画“ ”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写出与画“ ”的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写出与画“ ”的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5.写出表示“看”的词语填入句中。(2分)她捧着儿子的相片( )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放手。我站在楼顶四处( ),远处的景色很美,我看得人了迷。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 )这鲜红的国旗。她坐在那里()着窗外。6.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V”,错的打“X。(2分)“也不知道造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从这里,我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 (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前者写出了羁旅愁思,后者则抒发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 穷人童年都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 )在柏林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 )7.按要求写句子。(6分)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顺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很和沮丧化为乌有。(改为反问句) 我跟同桌两手空空。我跟同桌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3分)在前四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老舍先生去了一碧千里的 ,跟随纪伯伦聆听了 ,赏了星星般的 ,认识了点燃一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自己却英勇牺牲的 ,也记住了 的老支书和 的桑娜和渔夫。(3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夏天骤雨过后西湖美景的诗句是: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描绘了一幅清风明月图的句子是: , 。春日中赞美春天色彩缤纷的诗句是: , 。回乡偶书中最能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4分)狼牙山五壮士按 的顺序,记叙了五部分内容: 、 、 、 、 。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想到了曹植的名言: , 。(4分)宇宙神秘之谜一文,介绍了生命存在必备的条件:适宜的 ;必要的 ;适当成分的 ;足够的 。(2分)二、综合实践。(3分)1.给下面句子加上提示语,注意不能用“说”来表达。 :“这场面太激动人心啦!”“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2.爸爸妈妈因为要不要你上辅导班一事意见不统一而吵嘴,你会如何劝解他俩,化解矛盾呢? 三、阅读理解。(17分)(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7分)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1.给片段中画“_”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1分)2.片段中写到受检阅的部队的次序分别是:海军两个排、 、 、 、 ,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2分)3.用“ ”面出片段中最能体现群众的欢喜和激动心情的句子。(1分)4.作者为了表现阅兵式震撼的场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找出一处用“ 画出来,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3分)(二)课外阅读理解。(共10分)看不见的爱(节选)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那孩子有时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妇女的眼神中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呃.”我说,“可是.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漫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检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往回走。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1.“我”为什么想教那孩子怎样打瓶子?(用文中的原话回答)(1分) 2.短文中画“ ” 的句子分别是对孩子母亲的 、 、 描写,体现了 (2.5分)3. 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 描写,说明了时间 ,但小男孩 ,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 (2.5分)4.短文中母亲说:“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这话有什么深意?(2分)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1分) 6.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