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华南农业大学0903Z1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doc_第1页
2016华南农业大学0903Z1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doc_第2页
2016华南农业大学0903Z1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doc_第3页
2016华南农业大学0903Z1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doc_第4页
2016华南农业大学0903Z1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华南农业大学0903Z1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据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0903Z1农业环境保护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环境保护概论(817)考试大纲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环境保护概论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结构1、概念题:占总分的40分左右,内容为环境科学名词,覆盖本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点。2、填空、选择题:占总分的35分左右,主要为各部分的常识性知识点。3、问答题:占总分的75分左右,内容为主要章节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应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各种环境的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分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考试要求1.掌握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分科。(二)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考试内容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转归,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考试要求1.理解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2.了解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转归。3.掌握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3种危害的概念。(三)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考试内容大气圈的结构、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涵义,大气污染源,主要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的防治。考试要求1.了解大气圈的结构、大气的组成、主要的大气污染源。2.掌握大气污染的涵义。3.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4.理解和掌握大气烟尘治理技术和主要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四)水污染及其防治考试内容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环,水体污染源,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流程。考试要求1.熟悉自然界水的分布和循环以及水体污染源、污染物。2.理解和掌握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3.理解和掌握主要的废水处理技术以及污水处理流程。(五)土壤污染与防治考试内容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环境容量,土壤在地表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污染土壤的修复,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规划管理。考试要求1.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和环境容量的概念。2.了解土壤在地表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3.理解和掌握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4.了解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规划管理。(六)声学环境保护考试内容环境噪声的来源、分类和特征,环境噪声的评价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整治对策。考试要求1.了解环境噪声的来源、分类和特征。2.理解和掌握环境噪声的评价方法。3.理解和掌握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整治对策。(七)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考试内容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考试要求1.了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点,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原则。2.理解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3.理解和掌握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八)其他物理性污染与防治考试内容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热污染。考试要求1.一般了解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热污染及其防治。(九)环境质量评价考试内容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和类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考试要求1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和类型。2理解和掌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3理解和掌握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程序、类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要求。(十)环境管理考试内容环境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环境管理的职能和内容,环境管理的方法和制度,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考试要求1了解环境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环境管理的职能和内容。2理解和掌握我国环境管理的方法和基本制度。3理解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十一)环境法考试内容环境法的产生、作用和适用范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环境法体系和制度。考试要求1了解环境法的产生、作用和适用范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2理解和掌握我国环境法体系和制度。(十二)环境标准考试内容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考试要求1理解和掌握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2了解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十二)环境监测考试内容环境监测的概念、作用和类型,环境污染物的特性,环境污染的特征,环境监测的设计,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考试要求1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的概念、作用和类型。2了解环境污染物的特性,环境污染的特征,环境监测的设计,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土壤学(847)考试大纲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土壤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结构(一)填空、选择题:占总分的30分左右,主要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二)名词解释:占总分的30分左右,主要为基本概念。(三)简答题:占总分的50分左右,主要为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四)论述题:占总分的40分左右,主要为应用土壤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考试内容(一)土壤学概况1、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土壤、土壤肥力基本概念(二)土壤矿物质1、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2、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非硅酸盐粘土矿物3、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三)土壤有机质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2、简单有机化合物、植物残体、土壤腐殖质的分解和转化,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3、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性质,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体,土壤腐质酸的分组,土壤腐质酸的性质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管理(四)土壤生物1、土壤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类型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2、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水分、pH、通气性等3、菌根,土壤酶及活性物质4、土壤动物及微生物与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关系(五)土壤质地和结构1、土壤三相组成,密度,容重,孔隙2、土粒,粒级,土粒组成与性质,机械组成与质地,不同质地土壤特性与改良3、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4、土壤的孔性与孔度,多级孔度模型,当量孔径,土体构造(六)土壤水1、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有效性,水分含量表示方法,水分含量测定方法2、土水势及其分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能态的定量表示,土水势测定,水分特征曲线3、饱和土壤中的水流,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土壤中的水汽运动,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和土面蒸发4、土壤中的溶质运移,包括对流、分子扩散、机械弥散、水动力弥散(七)土壤空气和热量1、土壤空气的组成和运动2、土壤热量来源,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土壤的热量平衡3、土壤热容量,导热率,热扩散率4、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地形、地貌及植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八)土壤形成和发育1、成土因素2、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基本成土作用,主要成土过程3、土壤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土壤剖面,反映土壤风化发育的指标4、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理化特征及分布规律(九)土壤胶体化学1、土壤胶体表面类型,比表面和表面积,表面电荷和电位2、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阳离子专性吸附3、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十)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1、土壤酸性、碱性的形成2、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碱性指标,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3、土壤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体系,氧化还原指标,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4、土壤缓冲性概念,土壤酸、碱缓冲性,土壤氧化还原缓冲性5、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生物、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十一)土壤养分循环1、土壤氮素循环的基本概念,土壤氮素的获得和转化,土壤氮素转化,土壤氮素调控,生物固氮2、土壤磷的形态、数量,固定及转化3、土壤中钾、钙、镁、硫、微量元素的形态、含量、有效性及影响因素4、土壤中养分平衡(十二)土壤耕作和管理1、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2、土壤的适耕期(十三)土壤分类和调查1、土壤分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2、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3、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4、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5、土壤调查及其应用。(十四)土壤污染与防治1、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土壤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土壤环境容量2、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固体废弃物,放射性污染,点源污染,面源污染3、土壤组成、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污染物的影响4、酸性沉降对土壤性质和生物的影响5、土壤污染的防治与治理(十五)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1、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2、我国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退化的现状,防治及治理措施3、土壤质量的概念,土壤质量评价参数与指标体系二、考试要求(一)土壤学概况1、了解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林业生产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2、掌握土壤肥力、土壤基本物质组成等概念。(二)土壤矿物质1、了解原生矿物组成,次生矿物组成,掌握土壤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和硅铝铁率。2、重点掌握铝硅酸盐粘粒矿物的构造特征,粘粒矿物晶架内的同晶替代。3、掌握粘粒矿物的种类及一般特性,粘土矿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了解粘粒矿物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三)土壤有机质1、了解土壤有机质的来源。2、掌握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的概念,了解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情况。3、重点掌握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土壤温度,土壤反应,有机物质的组成状态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影响。了解腐殖化系数的概念。4、掌握腐殖质的组成,腐质酸的分离提取,腐质酸的含氧功能团和电性。掌握腐质酸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及腐质酸的分子结构特征。5、重点掌握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了解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重点了解土壤碳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四)土壤生物1、了解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2、了解土地利用方式及环境条件变化对土壤生物的影响。3、了解土壤生物与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关系。4、了解菌根对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影响。5、了解土壤酶及活性物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五)土壤质地和结构1、掌握国际制和卡庆斯基土粒分级标准,掌握砂、粉、粘粒的基本性质,了解前苏联、美国、中国的土粒分级标准。2、重点掌握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标准,了解中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3、掌握砂土、壤土、粘土的理化特性,了解土壤质地层次性及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改良。4、掌握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六)土壤水1、掌握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含量的表示方法,土壤水含量的测定方法。2、重点掌握土水势、土壤水吸力、土壤当量孔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等概念。3、掌握土壤水的饱和流动(达西定律),饱和导水率。了解土壤水的不饱和流动,水汽运动规律。了解水进入土壤的入渗过程,田间持水量,土面蒸发等的概念。4、掌握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概念及土壤有效水的概念。(七)土壤空气和热量1、了解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含量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了解土壤通气性机制,指标。3、了解土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土温对土壤生物学过程的影响,土壤热量的来源,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土壤表面热量平衡,土壤温度状况等内容。4、掌握土壤热性质:土壤的热容量、土壤的导热率、土壤的热扩散率。(八)土壤形成和发育1、熟练掌握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2、掌握主要成土过程,特别是典型地带性土壤的形成过程。3、熟练掌握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及其对土壤形成和营养元素循环的影响。4、了解成土因素对土壤剖面特性的影响。5、了解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九)土壤胶体化学1、掌握土壤胶体、永久电荷、可变电荷等概念。2、掌握永久电荷,可变电荷的来源。3、掌握交换性阳离子和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的盐基饱和度。4、掌握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概念,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5、了解阴离子吸附的概念,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十)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1、重点掌握活性酸、潜性酸、交换性酸度、水解性酸度等概念,掌握土壤酸度的类型、成因。2、了解土壤碱度的概念,衡量土壤碱度的指标,碱性土的成因。3、掌握土壤胶体类型和性质、土壤吸附性阳离子组成和盐基饱和度、土壤空气CO2偏压、土壤水分含量、土壤Eh对pH值的影响。4、掌握土壤缓冲性能概念及产生缓冲性能的原因,影响缓冲能力的因素。5、掌握土壤反应对土壤微生物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土壤反应和养分有效度之间的关系。6、掌握氧化还原电位的概念,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7、掌握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对生物、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十一)土壤养分循环1、重点掌握土壤中氮含量和影响含量的因素,土壤中氮的形态来源和氮素循环。2、重点掌握有机态氮和矿化过程,硝化过程,生物脱氮过程、化学脱氮过程,铵态氮的晶穴固定作用,氮的同化作用,土壤氮形态状况及调节原理。3、掌握土壤中磷的含量,磷的形态及影响因素。了解磷的固定机制(化学沉淀、表面反应等)、影响土壤固磷作用因素及减少固磷作用的途径。4、了解土壤中钾、钙、镁、硫、微量元素的形态、含量、有效性及影响因素,增加有效性的途径。5、了解土壤养分平衡中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的概念。(十二)土壤耕作和管理1、要求掌握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常见的耕作及特点。2、需理解和掌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土壤的物理机械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粘着限、脱粘点、上塑限、下塑限、塑性值、土壤硬度、土壤耕性、土壤结持性、土壤坚实度。3、重点掌握影响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的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等内容。(十三)土壤分类和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