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学案(五).doc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学案(五).doc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学案(五).doc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学案(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学案(5)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复习导航】一、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二)赤壁之战: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三国鼎立的形成国号时间都城开国君主魏220年称帝洛阳曹丕汉(蜀)221年称帝成都刘备吴222年称王建业孙权(四)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二、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魏灭蜀;265年,西晋代魏;(开国皇帝:司马炎;都城:洛阳)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3、西晋的灭亡原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二)淝水之战1、形势: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2、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3、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江南经济的发展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2、表现: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三、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1(二)民族大融合1、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逐渐融合。2.迁都洛阳,以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3、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四、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类别朝代代表人物著作贡献数学南朝祖冲之缀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地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书画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石窟艺术北朝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朝代线索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 西汉 东汉 东魏 北齐 北方:割据混战时期 北朝 北魏 三国 西晋 ( 前秦一度统一黄河流域) 西魏 北周 南方:东 晋 南朝(宋 齐 梁 陈)【基础达标】(见暑期历史要点回顾P4-5)【典例练习】基础必备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不休,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决定性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三国之势能够形成的关键是( )A.孙权和刘备的力量一直与曹操相当 B.曹操的力量不足以与孙刘联军抗衡C.赤壁之战的结果 D.官渡之战的历史影响3.曹魏、前秦、北魏这三个政权的共同点是( )A.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B.都城都在山西境内 C.都因权臣篡权而亡 D.都统一过黄河流域4.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的决定因素是 ( )2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种植水稻 C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D南方社会安定,北方人口南迁6.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A在朝廷中禁用鲜卑语 B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D禁止学习汉族的礼法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品中,被称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是( )A顾恺之的画 B王羲之的书法C龙门石窟的浮雕 D云冈石窟的壁画能力提升8.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AB(1)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哪一年什么政权结束了这一局面?(2)在图中方框内填上三个政权的名称。(3)A地区在当时称为什么?B代表的地方是什么?(4)依据教材回答,吴与A地区当时有何联系?你对此有何感想?9.阅读下列材料: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请回答:(1)材料中的“皇帝”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材料反映出这位皇帝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改革措施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请举出三例。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3)你认为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直通中考】中考名题10.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请说出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是在( )A.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 B.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C.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 D.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建立吴11.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下列事件与曹操有关的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统一北方 D.建魏称帝12.如右图,公元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于( )13.下列各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加快民族融合步伐,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措施的是 ( )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要求鲜卑人穿汉服、用汉姓、学汉语C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 D推行茶文化,提倡以茶会友14.右图人物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下列著作中由他编写的是. 农政全书 .梦溪笔谈.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中考模拟15.下列战役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是 ( )A巨鹿之战、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赤壁之战C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官渡之战16.右图著作的作者是 ( )A徐霞客 B张衡 C祖冲之 D郦道元17.右图人物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东晋著名书法家,他是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钟繇 D顾恺之 18.龙门石窟是世界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