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以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oc_第1页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以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oc_第2页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以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oc_第3页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以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oc_第4页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以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以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第38卷第2期2011年6月福建林业科技JourofFujianForestrySciandTechVo1.38No.2Jun.201ldoi:10.3969/j.issn.10027351.2011.02.27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以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谷康,王志楠(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2.济南园林集团景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借鉴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和城市景观评价体系,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凸显城市差异性,强化系统整体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构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凸显城市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为目的,将城市绿地系统特色景观资源整合归纳为3个步骤,即整理与分类,分析评价,分层次运用;并运用提出的理论方法,对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中的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提出了优化建议.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理分类;分析评价;分层次运用;扬州市中图分类号:$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51(2011)02011007StudyonIntegrationofSceneryResourceinUrbanGreenSpaceSystemACaseStudyofYangzhouUrbanGreenlandSystemPlanningGUKang,WANGZhi.nan(1.ScenicForestCollege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Jiangsu,China;2.JinanPowerLandscapeGroupLandscapeDesign(Academy)Co.IZd.,nan250014,Shangdong,China)Abstract:Thispaperdrewontheexperienceofevaluationsystemofsceneryresourcesandevaluationsystemofurbanlandscape,andinsistedonthecombinationofqualitativeanalysisandquantizationevaluationforshowingtheurbanotherness,strengtheningunityofthesystem,andbeingoperable.Andtheaimoftheintegrationwasbuildingclear,stratifiedandcharacteristicurbangreenspacesysten.Tointegratespecialsceneryresourcesinurbangreenspacesystemplanning,therewere3stepsinthisthesis,whichwerearrangementandclassification,analysisandevaluation,andusinggradationally.Usingtheraisingmethod,theoptimizationsuggestforgreenspacelandscapesceneplanninginUrbanGreenSpaceSystemPlanningofYangzhouCity(20042020)wasgiven.Keywords:urbangreenspacesystem;sceneryresource;arrangementandclassification;analysisandevaluation;usinggradationally;YangzhouCity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扩张,原本相对独特的区域特色逐渐被淡化,地域特色正在衰退乃至丧失.在呼唤地域文化的今天,”千城一面”的现状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城市绿地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特色的载体.吴良镛先生指出:”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野,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_1J.城市所依存的地理环境,风土文化是城市特色的基础源泉.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可以反映对”城市场地性质”的认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构建城市形象特色时,深入发掘,梳理城市所独具的自然特色,社会人文特色和产业特色,并在规划中加以展现J.本文在详细,深入地研究了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绿地系统特色体现情况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类,提出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的方法和步骤,对扬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中的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提出优化建议.收稿日期:20101124;修回日期:20101227作者简介:谷康(1971一),男,安徽临泉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第2期谷康,等: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1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本文所探讨的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是指一个城市在自然,人文,社会等因素长期影响下形成的,获得一定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公认的,区别于其他城市或区域的,并能够运用到城市绿地景观塑造的景观资源.将这些景观资源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中,可以提升城市的特色形象,凸显自身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绿地风貌.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具有时空性,感知性和层次性3个特征.2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的目的与原则2.1目的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过程,是在对城市绿地景观资源定性描述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方法,对景观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指导景观资源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合理配置.进行景观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构建结构清晰,特色鲜明的绿地系统景观风貌,使得绿地系统规划反映出城市独有的风貌特征,提升城市形象.2.2原则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过程须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凸显城市差异性,强化系统整体性,可操作性等4项原则.3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方法基于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的时空性,感知性和层次性,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凸显城市差异性,强化系统整体性等原则,本文将其整合方法归纳为整理分类,分析评价和分层次运用3个步骤.3.1整理分类3.1.1整理对景观资源的整理可以借助3种途径,一是翻阅地方志,城市概况,历史书籍,城市总体规划等各种文献资料;二是进行实地踏勘,进行必要的记录;三是向相关专业人员,居民,游客等发放调查问卷.最后,将3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扬州是一座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在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实地踏勘,发放调查问卷等工作基础上,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绿地设计的特点,将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理为22项,基本涵盖了城市自然风貌,城市景观,文化习俗,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分别是水乡风貌,丘陵地貌,湿地景观,乡土植物,瘦西湖,明清私家园林,古城遗迹,民居建筑风格,街巷风貌,扬州宗教,扬州学派,扬州画派,广陵琴派,扬州戏曲,扬派盆景,扬派叠石,雕版印刷,扬州剪纸,扬州彩灯和灯谜,制盐业,工艺美术业,食品工业.3.1.2分类在了解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借鉴城市景观和城市特色的分类,同时,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点,将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归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2大类.其中,自然景观资源是指那些天然形成的资源,包括地形,地貌,山体,水体,生物等物质形态资源,以及气象,气候等非物质形态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是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因为人为干预而产生或发展变化的各种资源,包含建筑物,构筑物,其他人工环境等物质形态资源及文化因素,民间风俗,社会制度,宗教,历史,传说,经济产业特征等非物质形态资源.根据上述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的分类方法,将扬州的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具体的分类情况见表1.3.2分析评价长久以来,对于城市特色资源的评价一直以定性分析居多,因分析者的生活背景,经历,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因素不同,主观性较强.本文将借鉴城市景观资源和旅游资源量化评价方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的定量分析方法.3.2.1确定分析方法选择层次分析法作为景观资源定量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属于综合型多因子福建林业科技第38卷定量评价法,可以将复杂,繁多的城市绿地景观资源的分析分成若干具体的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然后转化成数学计算,从而得出不同景观资源的权重,为城市绿地主体特色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3.2.2建立评价因子指标体系定量分析的方法在旅游资源评价,城市景观评价方面运用较多,研究也较为深入,同时还制定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03)等相关标准J,已形成较为明确的评价过程.然而,针对城市绿地景观资源定量分析的研究较少,现有的评价标准无法完全适应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分析.因此,在借鉴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特点和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的性质,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定量分析中,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景观资源的价值.笔者将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价值的影响因子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总目标层绿地特色资源价值,项目层综合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因子层观赏价值,珍稀或奇特度,完整度,丰富度,历史文化性,科研价值,知名度,居民认可程度和持续时间(图1).珍稀或奇特度是指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的个性与特色,表现景观资源的新奇性,有别于其他地区景观资源或不与其他重复;丰富度表示景观资源的多样性指数;科研价值反映景观资源的科学意义,包括科考价值和科普意义.居民认可程度是指当地居民认可该资源为本地典型的,能够凸显城市特色的景观资源的程度;持续时间是指如果选用该项景观资源作为本市绿地系统特色,其持久程度.3.2.3确定评价因子权重体系在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本层次与它有关因子之间相对重要性(或因子间对上一层次因子的贡献率大小)的比较.层次分析法中,通过对资料数据,专家意见和相关人员经验进行反复研究,对同一层次的每2个因子进行比较,采用1_9标度方法(表2),确定其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的影响程度的高低,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从而使不同因子的影响程度得到定量的描述.本文对五位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邀请其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并通过1_9标度法,将两两比较的定性描述转化为定量的数据.然后,对每位专家的打分结果都进行整理分析,并分别构建了相应的Ac判断矩阵,c一P表1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分类景观资源类别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价值(A)综合价值(C1)II社会影响力(C2)圜圉第2期谷康,等: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判断矩阵和C一P判断矩阵(表3).表3中,A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与A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的分量,即对应影响因子的权重值;C.I为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一致性指标,C.I:Amaxnl(rt一1);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当C.R=C.I/R.I<0.1时,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致性,当C.R>10.10时,就需要调整和修正判断矩阵,使其满足c.R<0.10,从而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对每位专家的打分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共得出五组权重值,然后分别求出对应的平均值,即得出对于城市绿地景观资源价值有影响的各因子的权重值,其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在项目层,综合价值(0.782)的权重值明显高于社会影响力(0.218),这说明相比于社会影响力,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的自身综合价值比较重要.而在因子层,权重值较高的因子是观赏价值(0.178),这说明是否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评价的重要考虑因素.3.2.4确定评价因子指标分值在确定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价值的影响因子之后,按照扬州城市绿地景观资源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表4),邀请5位相关专家,按照表5所示的赋值标准,分别针对22项扬州景观资源,进行模糊打分,将定性的分析转化为定量的数值,从而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与转换.对每位专家的打分结果,按照公式A=WP(=1,2,)进行计算,获得每项景观资源的指标分值.最终,将所有专家对每项景观资源的指标分值相加求得平均值,从而获得每项景观资源的综合指标分值,并按照分值高低进行排序(表6).表3各层影响因子之间所构成的判断矩阵(A)A-C判断矩阵与其特征向量:Amax=2;C.I=0;C.R=0<0.1.(B)C.一P判断矩阵与其特征向量:hmax=3.03;C.I=0.096;C.R=0.08<0.1.(C)C:一P判断矩阵与其特征向量:Amax=6.48;C.I=0.015;C.R=0.03<0.I.表4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评价权重体系及结果总目标层项目层权重值因子层权重值将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表5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定量分析影响因子指标分赋值标准源按照综合指标分值高低,分为2个等级,瘦西湖,明清私家园林,水乡风貌,乡土植物,古城遗迹,湿地景观,丘陵地貌,工艺美术业8项为I类景观资源;扬派盆景,雕版印刷,扬州剪纸,扬州宗教,扬州民居建筑,扬州画派,制盐业,扬州街巷风貌,扬派叠石,扬州戏曲,扬州彩灯和灯谜,食品工业,广陵琴派,扬州学派14项为类景观资源.由于扬州学派得福建林业科技第38卷分较低,本文在分层次运用中将不予运用.3.3分层次运用城市绿地系统景观风貌特色的塑造,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面,即城市整体大环境层面的把握,绿地景观结构层面的控制和各类绿地层面的配置.2类景观资源的运用,需要有层次地分别运用到这3个层面当中,从而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性.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的分层次运用,是在前期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各种景观资源在绿地系统中的规模和次序,构建结构清晰,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最终呈现统筹全局而重点突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而达到凸显城市特色的目的.3.3.1I类景观资源的运用对于I类景观资源,因其得分较高,表6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综合指标分值景观资源类别扬州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综合指标分值被打分者高度认可,说明打分者普遍认为这些景观资源是城市中典型性较强的,能够凸显城市差异性的景观资源.在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规划中可进行大面积,高频度的重点运用.1)自然景观资源.如I类景观资源中包含的地形,地貌特征等自然景观资源,可将其作为城市整体大环境绿地特色加以体现,应高度地保护和利用原有的自然山水地形,使其构成城市绿地的自然骨架.若I类景观资源中包含的生物资源等自然景观资源,可适当地考虑营建其他绿地或者专类公园对其进行保护和展示,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园,森林公园等.如果I类景观资源中包含特色植物群落资源,也可以将其作为城市绿化的基调或骨干树种,大规模,高频度地运用到各类绿地当中,充分展示乡土植物的特色.2)人文景观资源.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是一个城市特色中最基本的要素,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景观风貌.对于I类景观资源中的人文景观资源,可使其居于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主要地位,作为绿地景观的主体特色.另外,这些人文景观资源也可以运用到各类绿地的绿化设计主题中,如作为重要的其他绿地(如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等),大型公园绿地(如全市性综合公园,重要的专类公园,带状绿地等),城市主干水系,城市主干道附属绿地的绿化设计主题.也可以将人文景观资源中的典型形象,内容等加以提炼,通过雕塑,立体花坛,景墙等园林小品形式进行表达.在绿地系统景观规划中,I类景观资源中的人文景观资源应该被优先运用到处于重点地段或市民接触使用率较高的绿地中,并且增大运用的频度和范围,从而增加市民感知这些特色资源的几率,提高绿地的特色可辨识性.扬州城市绿地系统I类景观资源包括瘦西湖,明清私家园林,水乡风貌,乡土植物,古城遗迹,湿地景观,丘陵地貌,工艺美术业8项,其中瘦西湖,明清私家园林,水乡风貌3项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项目.在绿地景观风貌规划中,拟将这些景观资源分配于绿地规划结构中重要的景观区域,景观带,景观节点等,进行大面积,高频度的体现,形成6个景观特色片区(图2).3.3.2类景观资源的运用相比较于I类景观资源,类景观资源在评价中得分较低,说明这些景观第2期谷康,等:城市绿地系统景观资源整合研究资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普遍不高,在凸显城市差异性方面的贡献率略低.因此,对此类景观资源的应用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在使用频率上,都将比I类景观资源低.图2扬州景观特色片区1)自然景观资源.对于类景观资源中的自然景观资源,可结合现状情况,构成绿地景观结构的次级结构,成为对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的补充和完善.2)人文景观资源.类景观资源中的人文景观资源,可以作为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城市次级水系,城市次干道附属绿地等的设计主题,丰富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风貌结构.另外,也可将人文景观资源的典型形象,内容通过雕塑,立体花坛,景墙等园林小品进行表达.扬州城市绿地系统类景观资源包括扬派盆景,雕版印刷,扬州剪纸,扬州宗教,扬州民居建筑,扬州画派,制盐业,扬州街巷风貌,扬派叠石,扬州戏曲,扬州彩灯和灯谜,扬州学派,广陵琴派,食品工业14项,均为人文景观资源.与I类景观资源相比,类景观资源属于扬州一般性资源,在运用时,采用以带串点的方式,结合扬州城区水网路网交织的特点,以道路附属绿地,滨河绿化带等带状绿地,串联点状的公园绿福建林业科技第38卷地,融入相近的景观资源组合,形成特色景观带(图3).3.3.3城市新区景观资源运用的引导与控制经历了历史沧桑的旧城区,本身已饱含城市的各类景观资源,特别是人文景观资源,可以说旧城区本身也正是城市的一大特色.同时,由于旧城区形成时间较长,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绿地基本以现状绿地居多,新建绿地较少.因此,在分层次运用I,类景观资源塑造绿地风貌时,以强化,补充为主,绿地设计应注重对旧城记忆和场地记忆的保存.对于那些现状已有且以景观资源为主题的绿地,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适当的改造和扩建,用更符合现代审美观的方式表达主题,从而构成绿地系统景观风貌规划的一部分,同时还应使绿地功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求;对于未在现状绿地中体现的景观资源,可以将其作为新建绿地的设计主题,使其融人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规划中.与旧城区不同,诸如城市新区,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之类的新城区,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村庄记忆向城市面貌的转化过程.有些景观资源在新城区没有实体遗迹,那么对这些特色的体现应与旧城区不同,可不必在每块绿地中指定主题,而是将城市中一些具有典型性的I类景观资源进行一定的提炼,在绿地系统景观风貌规划中对新城区绿地特色的塑造进行引导与控制.如提取城市的乡土植物特色,在新城区绿地中广泛使用乡土树种,将旧城区的植物特色引入新城区,建立一定程度的植物特色联系.图3扬州特色景观带4小结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实践,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特色规划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规划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使规划依据更加理性,可信,对规划者具有一定的帮助.(下转第121页)第2期黎国强,等: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开发构想通过各种渠道使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中,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其对资源的耗竭性利用;另一方面,一旦当地居民切实从旅游业中受益,就会自发地保护旅游资源.在政府的科学引导下,使当地居民参与到交通运输业,旅游产品的加工及销售业,旅游景区的环境维护和管理中,是实现轿子山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3.4加大旅游营销力度.优化旅游项目轿子山旅游区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冬季,这并不意味着轿子山旅游区仅仅适合开展冬季旅游.从旅游资源来看,轿子山旅游区一年四季呈现不同的景观,在冰雪旅游已成为时尚的今天,以原始森林为背景的林海雪原景观使其具有其它旅游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加大其它季节旅游营销,既是做大旅游规模的重要措施,也是塑造旅游区形象的重要途径.目前轿子山的旅游项目以观光游览为主,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层次不高.提升轿子山旅游项目的品味,应立足轿子山资源优势,在继续开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增加项目的科学文化内涵,开展科考旅游,探险旅游,康乐旅游,冰雪旅游,休闲度假游,会议旅游等类型.3.5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原始的自然景观是轿子山旅游区的景观特色,山地景观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不当的旅游资源开发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此,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对于保证旅游资源持续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敏感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