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会上家长发言-给女儿做榜样.doc_第1页
在家长会上家长发言-给女儿做榜样.doc_第2页
在家长会上家长发言-给女儿做榜样.doc_第3页
在家长会上家长发言-给女儿做榜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家长会上家长发言-给女儿做榜样文章来源教师范文吧在上家长的:给女儿做榜样 那天我一进门,女儿就高兴的跑过来告诉我:“妈妈,我给你争取到一个机会,我们星期四开家长会,让一个学生发言,我没争取上,还让两个家长发言,我给你争取上了,我告诉老师,我妈妈喜欢。”没等我喘息,女儿就跟我说了这一大堆,听了她的最后一句话我有些吃惊,问她:“你真是那样跟老师说的?”“是啊,你不是喜欢?”我不知道我以什么样的表情跟女儿笑的,只是心想,傻女儿啊,有一天你会明白妈妈的。 女儿是个极普通的孩子,我也是个极不合格的家长,从女儿上学到现在我几乎没有单独来向老师了解过孩子的情况。因为我上学一直较为顺利,曾经是父母的骄傲,所以曾一度主观认为,女儿上学也会很轻松,成绩应该会是不错的。但从女儿上学开始,特别是从她第一次参加起,我的内心就有了一种深深的失望感,她的成绩不是我能想象的,就到现在为止,她的和成绩没有同时考到过九十分以上。因为她的成绩不好,我有段时间经常的训斥她,对她态度也不够友好,我慢慢发觉,这样只能使她对自己更没有信心,孩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既然上帝给了你这样一个孩子,我们别无选择,就努力让她做最好的自己吧。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想试着慢慢改变她,想给女儿做个榜样,用自己去影响她,让她能一点再优秀一点。我先从女儿最弱的方面入手。我女儿是个很不爱表现自己的人,而且胆小。我记得她三四岁时第一次去我的办公室,从进到办公室就把脸埋在我的腿上,到离开办公室都没有抬起过头,我办公室的同事都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后来再有些活动我就尽量带上她,而且在活动上我努力表现自己,发言,唱歌,其实我骨子里也是个不爱表现的人,我的歌唱得也不好,但我必须努力,因为我曾在心里告诉自己要为女儿做榜样。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在xxxx年的暑假,教体局组织了一次新,我以培训新教师的中学语文教师的身份参加了这次活动,在活动结束时,教育局组织了一个联欢,当时教育局的几位局长都到会,还有外地来的二十多个专家。教研室的老师让我在会上发言。说实话,我还没在这样的场合、没在这样的领导面前说过话,自然心虚,但我转念一想,即便我的发言不好,不外乎还是回去教我的书,当时我带着女儿,全当在女儿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胆量吧。最后的发言还算不错,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妈妈胆大吗?女儿说:还可以。我说我的女儿胆量也小不了。 就这样,在各种场合,只要带着女儿,我就努力的站在台上去,说不好,唱不好也无所谓,去年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越野赛,还给女儿也了博客,但她坚持不下来。这样做主要是想告诉女儿机会在于自己去争取,努力就好。所以我的女儿那天一回家就告诉我给我争取到一个机会,我也没有一点犹豫的告诉她我肯定去,不管单位有什么事,我一定要珍惜女儿为我争取来的这个机会。 我和女儿有时一起在家里拿着歌词唱歌,我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学会了很多歌,三八那天我们单位联欢,女儿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我没有要求她去唱歌,只是我首先拿起话筒唱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也为自己点了一首歌:北京你,居然唱的很响亮,而且调子也跟的很准,很让我吃了一惊,以前从没听她这样唱过,唱完,大家发自内心的为她鼓掌,我能看出她的高兴。 这学期女儿还有一个变化。前两年我们就想让她学点课外的东西,不管什么,只要是她喜欢的就行,画画,跳舞,棋类,球类都行,随她选择,可她什么都不干,有一天早起还跟我理论,理直气壮的问我谁说学生就一定得学兴趣爱好,不学怎么了?我当时无奈,又不能强求她,只得放弃。这学期她突然对跆拳道感兴趣,六日早早准备好,都是自己骑车去,根本不用我督促。昨天又说要学绘画,都是自愿的。 在这里我还特别的想女儿的老师,忙只是理由,我基本没来过学校,而女儿在这里的很好。上个学期的一天中午,午觉后女儿戴好红领巾正准备去上学,然后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转到我跟前告诉我:妈妈,你猜我们老师跟我说什么来?我说猜不着,她告诉我:我们老师说我们班有十多个学生这学期进步很大,我是其中一个,说我好好努力,说不定以后能赶上冯茜。女儿的话里带着幸福的快乐,我很感激女儿的老师,我知道女儿不是相当出色的学生,显然老师的肯定给了她信心,我又鼓励了女儿两句,她欢天喜地地上学去了。 我还想跟大家谈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老师,又是家长,要说不在乎孩子的成绩那是假话,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很优秀,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愿与现实并不相符。我们都是成人,或者很成功,或者对自己不满意,成功的家长可能期许孩子像自己一样优秀,对自己不满意的家长把自己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我觉得这些想法都不够正确,因为孩子毕竟是另一个个体,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的规划去发展,那样只能让自己和孩子都不快乐,我觉得孩子只要能越来越好就行了。 最后,站在中学老师的角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