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水节选 作者:庄周【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ng,通径)流之大,两涘(s)渚(zh)崖之间,不辩(通“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译文】秋天的河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河神欣然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身上。他顺着河流往东走,到了北海,面朝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乎河伯转变了原先欣然自得的面貌,抬头仰视海洋对着海神若感叹道:“俗话有这样一种说法: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呀。并且我曾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问、轻视伯夷的仁义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亲眼见到您的广阔无垠,我要不是来到您的面前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都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都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基本信息】【名称】秋水节选【年代】战国【作者】庄周【体裁】散文【出自】庄子秋水【作者简介】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享年84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庄子是庄子和其弟子所著)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字词注释】A、字词解释:(01)时:按季节。(02)川:河。灌:注入。河:黄河。(03)泾(jing)流:指水流。(04)涘(si):水边。 渚(zh)崖:水洲岸边。渚:水中洲岛。(05)辩:通“辨”。(06)焉:乎。河伯:黄河之神。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07)东面:脸朝东。 (08)端:边,尽头。(09)旋其面目:改变他(欣然自喜)的面容。 旋:转,转变。(10)望洋:仰视的样子。也写作“望阳”,双音联绵词的不同写法。若:海若,海神。(11)野语:俗语,谚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之:代下文所引野语内容。(12)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宾语位于动词前。 (13)我之谓也:即谓我也。宾语位于动词前。(14)少仲尼之闻:小看孔子的学识(以孔子的学识为少)。闻:学识,学问。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义行(以伯夷的义行为轻)。伯夷: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君长子,名允。孤竹君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兄弟相偕投奔西伯(即周文王)。西伯死后,武王东进伐纣,他和叔齐叩马而谏,武王胜商纣后,天下都归顺周朝,可伯夷、叔齐以此为耻辱。他们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后饿死。(15)睹:看。子:您,本指海神,这里借指海。 难穷:难以穷尽。 穷:尽。(16)殆:危险。(17)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大方:大道。(18)拘于虚也:眼界受狭小居处的局限。 拘:拘束,局限。于:被。虚:同“墟”,居住 的地方。(19)笃:固,拘限。 时:时令。(20)曲士:乡曲之士,指见识浅陋的人。 (21)束于教也:受所受教育的束缚。(22)尔:你。崖涘:河岸。(23)乃:才。丑:鄙陋。(24)大理:大道理。(25)归:趋向。 (26)盈:满。(27)尾闾:神话中排泄海水的地方。(28)已:停止。 虚:虚空。(29)此其过江河之流:海的容水量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30)量:数量。数:计算。(31)自多:自我争耀。多:赞美,自负。(32)自以:我自以为。阴阳:太阳、月亮。比:并列。形:身形。(33)方存:正存有。见:见识。(34)奚以:何以,怎么。(35)计:合计。(36)礨空:蚁穴,小孔穴。(37)中国:这里指中原。(38)稊:一种形似稗的草,实如小米。(39)“号物”句:称物的数量叫做“万”。号:称。(40)人处一焉: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处:居,占。焉:于此(于万物之中)。(41)人卒九州:人尽九州,即九州都有人。 卒:尽。 九州:天下。(42)“谷食”二句:谷物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43)人处一焉:个人只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里是以个人对天下人而说的,上文的“人处一焉”是以人类对万物而言的。(44)此其比万物也:指个人与万物相比。(45)毫末:毫毛的末梢。(46)所连:所连续统治的。(47)所争:所争夺的。(48)仁人:儒家。(49)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墨家。(50)尽此矣:全在这里了,意谓全是马体之毫毛。B、通假字词:1、“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2、“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3、“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4、“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5、“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6、“豪 ”同“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C、一词多义:1、之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结构助词,五帝之所连2、于介词,在 至于北海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比 莫大于海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以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介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连词,来 伯夷辞之以为名4、为动词,认为 以为莫己若者介词,用 不可为量数动词,取得 伯夷辞之以为名5、若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动词)6、闻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动词)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7、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始吾弗信(开始,名词)D、名词作动词:【面】 :面向 东面而视E、动词作状词:【时】 :按时 秋水时至【东】 :向东 顺流而东行【东】 :向东 东面而视F、形容词作意动词:【少】 :认为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 :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多】 :认为多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少】 :认为少 方存乎见少G、形容词作动词:【穷】 :尽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H、形容词作名词:【美】 :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I、特殊句式:【判断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省略句】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存乎见少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定语后置句】闻道百【宾语前置句】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又奚以自多【介词结构后置句】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J、古今异义:1、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2、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今义:专指地名“北海”。3、百川灌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面 古义,脸。今义:脸的形状,相貌。5、于是:古义,这个时候。今义,表承接关系的连词。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7、东面而视:古义,面朝东。今义,东边。8、计中国之在海内:古义,黄河流域一带。今义,即指中国。【作品主题】文章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从而体现出庄子为人的宗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和作用因为受客观限制是有限的,因此,人不能自满自足,要不断开拓进取。【课文解析】本文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展现河水满涨的景象,突出河伯沾沾自喜。第二个层次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突出河伯自识其丑。第二部分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二个层次是说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第三个层次阐发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道理。第四个层次是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在诸子语录中,庄子已经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秋水的意理结构已是十分严谨。与文章所阐析的认识的无止境问题相适应,作者采用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层层推进、生发无穷的论说方法。本文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庄子文章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这一特点:首先,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阳教资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高血压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员工培训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商平台数据分析与社交电商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直播电商行业主播品牌合作模式优化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光通信技术升级对光纤光缆制造设备行业的影响报告
- 2025年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运维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接触食品材料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7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文物安全培训课件
- 传播学概论课件
-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田字格描红
- 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护理伦理学》教学大纲
- 老年学概论(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完整版)Hamilton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第章课件绪论
- DB31-T 1380-2022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要求
- 景观生态学课件
-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