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概况.doc_第1页
江西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概况.doc_第2页
江西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概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1 卷 第 2 期2005 年 6 月江西水利科技J IAN GXIHYDRAUL ICSCIENCE& TECHNOLO GYVol . 31 No . 2J un. 2005江西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概况胡魁德 ,邢久生 ,龙兴(江西省水文局 ,江西 南昌 330002)摘要 : 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总体部署 ,通过对江西省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价 ,掌握了江西省水资源量和质的基本情况 ,为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 、配置 、节约 、保护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江西水资源 ;调查评价中图分类号 : TV211. 1文献标识码 : C文章编号 : 1004 - 4701 (2005) 02 - 0110 - 03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 ,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 1980 年全国第一次水 资源调查评价以来 ,江西省水资源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资源形成与转化关系发 生了显著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和下垫面的变化 、 水资源补给条件的变化 、地下水严重超采和水质污染等因 素 ,造成水资源的数量 、质量 、可利用量 、可供水量及其时空 分布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2)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 ,使水资源开发利 用过程中的供 、用 、排 、耗关系和用水结构也发生了较大改变 ,用水量的不断增长和用水结构的变化 ,使水资源的供 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 ,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 需要 ,着力解决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 、利用 、配置 、节约和保 护等重大问题 ,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提高水的利用效 率 ,建设节水型社会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有关要求 , 水利部 、国家计委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次水资源调 查评价工作 ,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和水资源合理配 置奠定基础 。全国水资源分区认定 ,全省水资源区分为 3 个一级区 、8个二级区和 16 个三级区 。一级区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和东南诸河 ;二级区 : 洞庭湖水系 、鄱阳湖水系 、宜昌至湖口 、湖口以下干流 、钱塘江 、北江 、东江和韩江及粤东 诸河 ;三级区 :湘江衡阳以下 、洞庭湖环湖区 、修水区 、赣江上游区 、赣江中游区 、赣江下游区 、抚河区 、信江区 、饶 河区 、鄱阳湖环湖区 、城陵矶至湖口右岸 、青弋江和水阳江及沿江诸河 、北江大坑口以上 、东江秋香江口以上 、韩 江白莲以上 、富春江水库以上 。水文气象要素2降水量江西省是降水充沛的省份之一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2 . 13量为 1 638 . 4 mm ,折合水量 2 735 . 2 亿 m 。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匀 ,总的分布趋势是省境四周山区多于中部盆 地 ,赣东大于赣西 ,山丘区大于平原区 。实测最大年降 水量为 3299 . 7 mm ( 上饶市西坑站 ,1998 年) ,实测最小 年降水量为 699 . 1 mm (九江市都昌站 ,1978 年) ,两者比 值为 4 . 7 。降水量在年内的季节变化 ,全省各地比较相 近 。其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都 从 1 月份的 4 %左右开始逐月上升 , 至 5 月 、6 月份达17 %19 %为全年最高 ,自 7 月份开始逐月下降 ,至 11月 、12 月为全年最小值 ,约占全年的 3 % 。各分区中 , 多年平均降水量以信江区 1 855 . 2 mm为最大 , 以青弋江和水阳江及沿江诸河区 1 423 . 5 mm1 水资源分区江西省土地面积为 166 948 km2 , 根据分区原则和收稿日期 : 2004 - 08 - 17作者简介 : 胡魁德 (1957 - ) ,男 ,大学本科 ,工程师 .为最小 ,赣江上 、中 、下 3 区 1 580 . 8 mm 、抚河区1 732 . 2mm 、饶河区 1 849 . 7mm 、修水区 1 663 . 2 mm、鄱阳湖环湖 区 1 541 . 8 mm ,珠江流域 1 607 . 2 mm 。2. 2 河流泥沙全省五大河流中 ,多年平均含沙量以修河上游的噪 口水为最大 ( 杨树坪水文站为 0 . 466 kg/ m3 ) ,赣江的禾水最小 (上沙兰水文站为 0 . 077 kg/ m3 ) ,其余各河流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在 0 . 230 kg/ m3 以下 。 全省五大河流 7 个入湖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 (下同)输沙量 1 584 万 t ,湖区产沙量 265 万 t ,入湖总沙量 1 849 万t ,其中赣江外洲水文站占 52. 8 % ,抚河李家渡水文站占8. 0 % ,信江梅港水文站占 12. 3 % ,饶河(虎山水文站 + 渡峰坑 水文站) 占 5. 7 % ,修河 (万家埠水文站 + 高沙水文站) 占6. 9 %。19802000 年系列平均入湖沙量为 1 693 万 t ,比 19561979 年系列平均值 1 986 万 t 减少 14. 8 % ,从总体而言 ,我 省土壤植被状况好转 ,水土流失得到较好的治理。入江沙量根据湖口站实测资料计算 ,鄱阳湖流域多年平均入长江的输沙量为 925 万 t ,19802000 年系列平均值781 万 t 比 19561979 年平均值 1 052 万 t 减少 25. 8 %。2. 3 蒸发陆地蒸发是指流域内水体蒸发 、土壤蒸发和植物散 发的总和 。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在 700 800 mm 。总趋 势是山区小于丘陵 ,丘陵小于盆地 、平原 ,符合影响陆地 蒸发相关要素的地区分布规律 。水面蒸发量是反映当地蒸发能力的指标 。全省各地的多年平均年蒸发量都在 7001 100 mm 之间 ,大部 分地区为 8001 000 mm 。其总趋势是山区小于丘陵 , 丘陵小于平原 ,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 ,符合影响水面 蒸发相关要素的地区分布规律 。由当地降水形成的 、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 ,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本次评价通过实测径流还原计算和 天然径流量系列一致性分析与处理 ,提出系列一致性较 好 、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天然年径流系列 ,作为评 价地表水资源量的依据 。全省多年平均径流量 1 545 . 5 亿 m3 ,平均每 km2 有92 . 578 万 m3 ,平均年径流深为 925 . 7 mm 。其中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占 97 . 9 % 、珠江流域占全省 2 . 0 % 、东南诸河占 0 . 1 % 。各水资源分区 ( 江西境内) : 赣江 ( 上游区 、中游区 、下游区) 有 702 . 9 亿 m3 ,占全省 45 . 5 % ,占湖口水文站以上 (江西 境 内) 48 . 2 % ; 其 中 赣 江 上 游 区 有 331 . 6 亿m3 ,占全省 21 . 5 % ,赣江中游区有 203 . 0 亿 m3 ,占全省13 . 1 % ,赣江下游区有 168 . 3 亿 m3 ,占全省 10 . 9 % ;抚 、信 、饶 、修水及鄱阳湖环湖平原区径流总量为 756 . 7 亿m3 , 占 全 省 49 . 0 % , 占 湖 口 水 文 站 以 上 ( 江 西 境 内 )51 . 8 % ;这 5 个水资源分区的径流量占全省的比值分别 为 10 . 5 % 、11 . 2 % 、8 . 4 % 、8 . 8 % 、10 . 1 % 。3 . 2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本次评价的地下水资源量仅限于与大气降水和地表 水体有直接水力联系的浅层地下水 ,即埋藏相对较浅 、由潜水及与当地潜水具有较密切水力联系的弱承压水组成的地下水 。评价重点是矿化度小于或等于 1 g/ L 的多年 平均淡水资源 。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 380. 0 亿 m3 ,各水资源分区地下水资源量及模数见附表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4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可能被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 。本次规划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 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它用水的基础上 ,通过经济合理 、技术可行的措施 ,在流域 (或水系) 地表水资源量中 ,可供河道外生活 、生产 、生 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 (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 。3 水资源量3. 1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 、湖泊 、冰川等地表水体中附表江西水资源分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表赣江上 游 区赣江中 游 区赣江下 游 区鄱阳湖 环湖区其它各 山丘区与平原 全省 区共计 区重复计算量 合计名称抚河区信江区饶河区修水区面积 (万 km2 )平均 (亿 m3 )模数 (万 m3 / km2 )3. 894991. 9523. 612. 249347. 2120. 991. 822449. 2627. 031. 578840. 1625. 441. 451637. 2725. 681. 204427. 2822. 651. 453933. 44232. 019034. 6317. 151. 020519. 8319. 432. 01901. 05916. 6948379. 9722. 76江西水利科技2005 年 6 月112江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按综合考虑其生态需水 、航运用水及河道水质的环境用水等 ,取其历年 最小月平均流量频率的 90 %为河道内总需水量 , 各河以河口入湖控制站为代表 ,其河道内总需水量 ,即河道内生态环境及生产需水量 。价河 长 7 686. 2 km , 全 年 水 质 情 况 : 优 于 类 水 河 长5 977. 7 km ,占总评价河长 77. 8 % , 类水河长 892 km ,占 总评价河长 11. 6 % ,劣于 类水河长 816. 5 km ,占总评价 河长 10. 6 % ,其中 类水占 5. 6 % , 类水占2. 9 % ,劣 类 水占 2. 1 % ,污染河段主要有渌水萍乡段 、潦河奉新段 、濂水安远段 、平江兴国段 、桃江全南段 、崇义水崇义段 、禾水 莲花段 、乌江永丰段 、袁河新余段 、崇仁水崇仁段 、东乡水 东乡段 、昌江景德镇段 、乐安河石镇街段及定南水定南段 等 14 个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挥发酚和高锰酸盐指数 。湖泊评价选择鄱阳湖 ,总面积 3 583 km2 ,评价面积2 184 km2 ,全年水质情况 :优于 类水面积 2 048 km2 ,占 评价面积的 93 . 8 % , 类水面积 136 km2 ,占评价面积的6 . 2 % ,营养程度评分值 41 分 ,为中营养 。 水库评价共选择 5 座大型水库 ,总库容 ( 即为评价库容) 84 . 2 亿 m3 ,全年 、汛期 、非汛期水质情况 : 全部优于 类水 ,营养程度评分值为 3342 分 ,为中营养 。5 . 2 地下水水质地下水评价共选用地下水水质监测井 40 个 ,总评价 面积 16 6948 km2 ,其中一般山丘区 (基岩裂隙水) 占总评 价面积的 87. 9 % ,山间平原区 (浅层水) 占总评价面积的12. 1 %。类水面积 12 715 km2 ,占评价面积的 7. 6 % ,类 水面积 32 909 km2 ,占评价面积的 19. 7 % , 类水面积 101753 km2 ,占评价面积的 61 % ,地下水劣质区面积 19 571 km2 ,占评价面积的 11. 7 % ,其中 类水占 8. 3 % , 类水附图 地表水资源量采用历年最小月平均流量频率的 90 %为道内总需水量时 ,各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赣江外洲水文站控制 断面 180. 9 亿 m3 ,相应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 26 % ;抚河李家渡水文站控制断面 35. 38 亿 m3 ,相应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 22 % ;信江梅港水文站控制断面41. 41 亿 m3 ,相 应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 22 % ;饶河的乐安河石镇街水 文站控制断面 19. 10 亿 m3 ,相应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21 % ;饶河的昌江渡峰坑水文站控制断面 7. 369 亿 m3 ,相 应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 16 % ;修水的修河虬津水文站 控制断面 22. 09 亿 m3 ,相应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 24 % ; 修水的潦河万家埠水文站控制断面 7. 120 亿 m3 ,相应地 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 19 % ;湖口水道湖口水文站控制断面 306. 2 亿 m3 ,相应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 20 %。占 3. 4 %。劣质区主要分布于湘江衡阳以下区的萍乡市 、赣江上游区的赣州市 、赣江中游区的吉安市 、抚河区抚州市 、饶河区的景德镇市 、青弋江和水阳江及沿江诸河区的 九江市 、东江秋香江口以上区的赣州市等一般山丘区和 鄱阳湖环湖区的南昌市 、九江市山间平原区等 9 个计算 分区 ;主要超标项目为锰 、硝酸盐 、p H 值 、氨氮和铁 。水质5地表水水质河流水质现状评价共选择 181 个水质监测站 ,总评5. 1BRIEF I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