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1页
第2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2页
第2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3页
第2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4页
第2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最新考纲 流域的综合开发。名师解读思维导图1.识记: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效果。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背景、早期开发的后果。3.应用:学会评价流域开发的条件。考点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知 识 整 合1自然背景及开发原则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1)概况(2)自然背景【特别提醒】 河流水系是指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也称为河系。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深 度 思 考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2分析一条河流水力资源丰富与否的思路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水量和落差的大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3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思路高 考 探 究1(2013广东文综,7)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解析本题以统计图为切入点,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读图可知,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逐年减小,而流域内工业用水的增加,不会导致河水含沙量的变化,故A项错误。流域内降水量的增加、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均会导致河水含沙量增大,故B、D两项错误。上中游水库的增建拦沙蓄水,会导致下游径流量和泥沙含量减小,故C项正确。答案C22014广东文综,41(1)(2),10分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材料珠江流域示意图(下图)。(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季。(4分)(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6分)解析第(1)题,珠江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多,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结合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可知枯水期出现在冬季。第(2)题,西江流域已经实现了梯级开发,水能资源丰富应主要从两方面找原因:流量大和落差大。流量大主要从降水方面(气候方面)找原因、落差大主要从地形地势上找原因。答案(1)雨水补给冬(2)梯级径流量大,落差较大1.以区域图、流域图等为载体,考查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根据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结合人类活动,考查对流域的影响考点二流域的综合开发知 识 整 合1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2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效果(1)开发方针核心是河流的利用和治理。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与管理。(3)效益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提醒】关联图示意河流开发的共性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如下图),让我们认识到:河流的开发、整治的前提是统一管理,核心是梯级开发,关键是生态保护。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深 度 思 考1图示法说明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思路2实例分析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环境因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 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丰富,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流域综合开发中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为模板,借鉴以下几点:(1)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6)重视环境保护。4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及目的治理措施治理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高 考 探 究1(2013山东文综,12)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A、 B、 C、 D、解析第(1)题,以流域为背景,考查流域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问题。读图可知,流域开发过程中,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其导致的结果是蒸发量减少、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故C项正确。第(2)题,以流域为背景,考查流域开发过程中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根据图b中的信息可知,曲线的洪水来得快而且峰值高,应对应植被破坏较严重的阶段;曲线的洪水来得慢而且峰值低,应对应植被覆盖较好的阶段,故C项正确。答案(1)C(2)C22014四川文综,13(4),6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C)6.59.013.018.022.025.027.527.523.018.013.58.0降水量(mm)16173174118148177139141843918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6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修建水库可调节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图示东北部正处于小盆地地区,并有狭窄水道与外界相连,适于建设水库,同时小盆地附近居民点多,水库建设可发挥其供水功能。但该地耕地面积广,区域内还有居民点和公路,水库的修建势必会淹没大量良田和道路,还需对库区居民进行迁移安置。答案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1.以某河段不同观测点流量的差异,考查水利建设的作用2.用图文资料以辩证的形式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解题能力培养流域开发与整治问题的分析模式由于各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也必然各不相同;但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上是相同的。1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2在此基础上,对流域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进行评价,找出影响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3根据优势条件确定流域(或某一河段)发展的方向及其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制约因素因地制宜探寻治理的对策,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典例剖析】 (2009天津文综,18分)读区域图(如下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9分)(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9分)【失分之鉴】1考生答案2阅卷点评(1)审题不认真,不仔细。第(1)题中关键句“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核心词“提炼、概括”,而不是直接摘抄开发治理措施。该题不得分。(2)自然地理特征回答不完整,图中信息提取不全面。除了地形因素外,从图中看上游支流较多,来水量大,所以要扣掉部分分。【审答指导】 第1步审设问,明确思考方向第(1)题,要提炼、概括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的共同之处,必须对两区域开发治理的措施(图中文字材料)进行仔细地比较。第(2)题,要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需明确河流水文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如地形特点,年降水量对水文特征的影响。第2步审材料,获取关键信息第3步套模版,用术语规范解答答案(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2)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高 考 探 究2014北京文综,36(1),12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12分)解析首先明确中上游修建水库和下游新开入海河道的意义。修建水库可调蓄径流,缓解旱涝灾害;开挖入海新河主要用于排洪,然后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原因。答案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课后作业提升模拟演练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廉价水电经济发达,基础好科技发达廉价水运A B C D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解析第1题,我国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无结冰期。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河中上游地区锡、钨、铝土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大量水电站且内河航运便利。第3题,本区域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量大增及浪费、水污染严重有关。答案1.C2.A3.D图1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诺克斯维尔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5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解析第4题,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河流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春降水较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第5题,根据图中的降水资料可知该地区11月份降水开始增多,进入多雨期,在此之前应留出一定的库容用以蓄洪。答案4.D5.A(2015山东泰安一模)读澳大利亚某流域及开发示意图,完成67题。6下列有关图示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流量季节变化大 B由西南流向东北C河流结冰期长 D下游流量逐渐增大7下列对图示流域的开发或治理措施中,不恰当的是()A实施东水西调,缓解流域缺水B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土地C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D实行梯级开发,大力发展航运解析第6题,图中为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河,其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大分水岭的大气降水,该地大分水岭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该河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由于降水量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沿途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有农田分布,导致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第7题,从图中看出该河流流域的降水量除上游山地降水较多,其他区域降水稀少,不足250 mm,河流水量较小,水能资源不丰富,中下游地区尽管地形平坦,水流平稳,但水量太小,不适合发展航运。答案6.A7.D8(经典题)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甲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丙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3)指出图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解析第(1)题,由气候图知:该区域降水丰沛,集中在夏季;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A河上游等高线密集,河谷坡度大。第(2)题,B、C两河相比,河谷坡度大的是B河,流速平稳的是C河;欣赏B河上游瀑布景观应在适当距离仰视。第(3)题,A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为陡坡;当前土地利用方式是耕地。两图中湖泊相比,面积大的是甲图;甲图中湿地在乙图中是耕地。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9读田纳西河沿河剖面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回答小镇诺克斯维尔与帕迪尤卡之间河流落差约是_米,并说出A处地形及地形区的名称。(2)从农业分布来看,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混合农业带,长期高强度的种植会造成什么生态问题?(3)该地区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其原因是什么?(4)说出在图中河流的开发利用中A、B、C不同河段所应注意的问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自然背景及早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题干知:田纳西河上游的诺克斯维尔镇与下游的帕迪尤卡落差较大,有利于进行水能梯级开发。图中A地处河流上游,应加强植被保护;B是河流流域开发的主体,应注意水体的水质保护及合理分配;C是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区,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三大方面。答案(1)180(170210之间即正确)山地阿巴拉契亚(2)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3)流域内人口激增,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矿山开采破坏地表植被。(4)A段:保护植被。B段: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防治水体污染。C段:防治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再悟高考10(2014广东文综,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解析大坝对下游河段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对上游影响不大,拆坝后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没有变化,A项错。坝址上游的汛期拆坝前后应该没有变化,B项错。大坝对下游河段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拆坝后调节作用丧失,径流量变化增大,C项错。大坝具有调节径流作用,拆坝后,调节功能丧失,汛期洪峰流量增大,D项正确。答案D(2012海南地理,57)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据此完成1113题。1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河湖众多,少泥沙12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1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照明 B制冷 C取暖 D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