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doc_第1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doc_第2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doc_第3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doc_第4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试卷T07-01 本次考试考查从教学规划、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的完整教学过程。作为信息时代中的一名语文老师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以下任务。 【教学内容】 杜甫律诗 quot登高quot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内容详见文档quot课文之登高.docquot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 教室内有多媒体演示台并只为教师提供了已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 【教学要求】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技术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第一部分 教学规划36分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你来补充完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第1题 根据你对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3分 A.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D.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第2题 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不恰当的说法是 。3分 A.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 C.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D.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前端分析】 第3题 相对而言教学设计之前以下可以暂时忽略考虑的一项内容是 。3分 A.学生是否学过杜甫的诗 B.学生是否具备律诗的知识 C.学生对杜甫生平的了解程度 D.古代诗歌考察的目标、内容 第4题 在当前教学环境下你无法实施的教学活动是 。3分 A.浏览相关网页 B.演示多媒体课件 C.播放视频文件 D.与学生网上互动 【教学设计】 第5-12题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回答下表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名称 登高 科 目 语文 年级 高中二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第5题 以下不适于作为本课目标的一项是 。3分A.了解近体诗知识及诗歌写作背景B.详细了解杜甫一生的经历C.学会从近体诗特点入手鉴赏诗歌D.适当进行相关拓展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营造意境带领学生走进诗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人的爱国忧国之情 培养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及平仄、押韵、对仗的要求赏析景领会诗歌情景相生的写作手法赏析情理解诗人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难点 体会颔联两诗句的深刻内涵深入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根源 教学资源 辅助教师讲课的PowerPoint演示型课件、介绍杜甫生平的视频短片、课文朗读音频文件等 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初读课文 导入新课教师用电脑展示诗人杜甫像引起学生的关注并简介杜甫生平了解课文大意第6题 在呈现课文内容时不适于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3分A.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B.利用软件播放课文配乐朗读C.让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D.随机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按照诗歌quot起承转合quot的章法特点梳理诗歌的思路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教学活动2赏读课文 赏析quot景quot第7题 赏析quot景quot时你排除的教学方法是 。3分A.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B.教师逐句讲解都写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C.教师适当补充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D.请学生想象描述景象赏析quot情quot揭示诗歌quot情quot与quot景quot的关系景为情设情随景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活动3加深并拓展对课文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了解诗人杜甫以及他的诗歌你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一次quot读杜诗、赏杜诗quot的活动活动采用quot协作学习quot方式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是协作学习的交流活动过程请你为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序号 活动步骤 教学策略 1 学生分组 第8题 全班40个学生男生24人女生16人。你认为比较适合的分组策略是 。3分A.分成2个大组24个男生为一组16个女生为一组B.分成2个大组20个男生为一组4个男生和16个女生为一组C.分成8组每组5位成员其中男生3个女生2个D.分成4组每组10位成员。第1组男生8女生2第2组男生3女生7第3组男生5女生5第4组男生8女生2 2 明确学习任务 给定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quot读杜诗、赏杜诗quot的准备。 3 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成果的展示 第9题 在各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时你倾向采取的策略是 。3分A.教师指定各小组的汇报人B.各小组推荐汇报人C.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汇报D.小组成员各自汇报个人完成的工作 4 评价 教师点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相结合 第10题 补充并编排教学文档9分 在素材文件夹中有一名为quot登高.docquot的教学文档。 参照所给样张在quot教学活动1quot的空白处输入相应内容 将首行quot登高教学方案设计quot设置为加粗quot宋体quotquot三号quot字居中 在页面底部页脚插入格式为quot12quot的页码居中 将文档以quot登高教学方案设计.docquot为文件名另存到quotD:/语文/教学资料quot文件夹中。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34分 在讲授登高课前需要收集教学需要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和阅读资料。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1题 搜集教学资源应遵循一些原则你认为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3分 A.教学资源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B.教学资源不能有科学性错误 C.教学资源应生动多样 D.教学资源一定是数字格式 第12题 在搜集教学资源时会遇到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3分 A.有些教学课件适用于教师教学有些适用于学生学习 B.数字形式的教学素材非常丰富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格式 C.因特网上的教学资源是通过因特网的各类应用信息服务如万维网等提供的 D.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不属于文献资料 第13题 在你收集到的资源中有下列四个文件不属于图像的是 。3分 A.杜甫.bmp B. 杜甫.jpg C. 杜甫.mp3 D. 杜甫.gif 第14题 你准备在网上查询登高的相关教学课件你认为恰当的关键词是_。3分 第15题 你在网上查询登高的相关教学课件后发现并在quot浏览器quot中浏览quot高华秀朗沉郁顿挫-杜甫登高诗赏析quot网页为了方便再次浏览请将该网页添加到quot收藏夹quot中并更名为quot语文资源登高quot。3分 第16题 你在quot浏览器quot中浏览quot杜甫quot网页请分类保存其中的资料。 将介绍杜甫的相关文字以纯文本形式插入Word文档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2分 A.在浏览器中选中整个网页执行quot复制quot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quot粘贴quot命令 B.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quot复制quot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quot粘贴quot命令 C.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quot复制quot命令然后在Word中执行quot选择性粘贴quot命令选用quot无格式文本quot D.在浏览器中执行quot另存为quot命令保存为Word文档 将杜甫图像以文件名quot杜甫像quot保存到quot教学资料quot文件夹中。2分 第17题 改编教学课件。 在你搜集的素材中有一个PowerPoint课件见quot素材库原始课件quot文件夹请完成改编该课件的下列操作。 说明各小题中左边是1.ppt中不完整的幻灯片右边是希望得到的结果。 1打开quot素材库原始课件quot文件夹中的课件quot1.pptquot将其以quot登高.pptquot为文件名另存到个人文件夹的quot教学资源教学课件quot文件夹中。3分 2在第1张幻灯片标题幻灯片的副标题处输入quot选自中基网quot。3分 3在第2张幻灯片中插入quot登高朗诵quot音频文件存于quot个人文件夹教学资料设置为单击图标播放。3分 4在第3张幻灯片标题幻灯片插入图像quot杜甫像quot存于quot个人文件夹教学资料quot放置于幻灯片右侧。2分 5为了配合quot登高quot的凄凉意境你认为应采用的杜甫像的动画方式是 3分 A不使用动画 B使用quot弹跳quot动画 C使用quot快速飞入quot动画 D使用溶解动画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18分 在完成教学规划和教学资源准备后你将进入教学方案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解决一些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硬件设备的简单操作、教学课件的使用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18题 就目前的技术而言通常不对下列哪两个设备进行连接3分 A.投影机和计算机相连 B.投影机与笔记本电脑相连 C.摄像机与投影机相连 D.多媒体控制台与笔记本电脑相连 第19题 在资源准备时你已经完成课件quot登高.pptquot。到教室中要使用这个课件时遇到了问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1双击quot登高.pptquot课件的图标后系统提示quot不能打开此文件quot。可能原因是_。3分 A.没有将有关的音频文件复制到讲课用的电脑中 B.电脑死机 C.没有安装Office等办公软件 D.电脑显示器出现故障 2可供解决的方案是_。3 分 A.安装Office软件 B.重新启动计算机 C.更换电源插座 D.将音频文件复制到教室机器中并正确设置链接 第20-21题 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 学生按小组完成了quot读杜诗赏杜诗quot的作业见quot素材库01005作业一.docquot文件夹现在需要你对这份作业进行批改。 第20题 按照题干中给出的修改意见使用Word的修订和批注功能批改这份作业并保存。 说明下面是该学生的作业内容。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名句赏析quot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quot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quot开襟阔远quot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quot喜quot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o杜甫五律例解。其实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修改要求 1为第句添加quot引用诗评好quot的批注2分 2在第句下添加格式为quot红色划波浪线quot的下划线2分 3使用修订方式将第句末尾句号改成问号2分 第21题 在当前页面上向学生的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请完成下列操作输入quot作业批改quot的邮件主题将批改后的作业路径及文件名作为附件并发送。3分 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12分 在完成教学规划、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方案实施后你将进入教学评价阶段。在这部分中你需要评价已完成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此操作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你对教学评价基本知识的理解然后你将会在给定的具体情境下对学生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需要你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问题。 第22题 根据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下列不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一项是 3分 A.诊断功能 B.导向功能 C.激励功能 D.控制功能 第23题 根据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B.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C.教学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也可以是学生的表现。 D.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该只看他的考试成绩。 第24题 小组汇报展示结束后需要对各小组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t43.xls文件该文件记录了各小组各项得分。根据下列要求对该成绩表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在表格右侧增加一列该列为每小组的总成绩计算每组总成绩2分 在表格底部增加一行该行为各项的平均分计算各项平均分。2分 下表是素材文件t43.doc的内容 小组 组长 选诗 朗诵 赏析 合作 01001 张迎 90 80 85 75 01002 李健 75 85 90 70 01003 王小红 80 95 75 85 01004 吴名 90 75 80 90 01005 刘立 85 90 90 80 01006 王明 80 85 70 90 01007 周伟 95 90 90 95 第25题 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 2分 A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 B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C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D演示课件是否精当 E学生的协作程度 附 高华秀朗沉郁顿挫杜甫登高诗赏析 夏松凉 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61内编。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时当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高”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所以说“哀”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所以说“白”。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急”风大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用字遣词都极其贴切。“天高”“沙白”“猿啸”“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 三、四两句写远眺之景从大处落笔上句写山景承首句下句写江景承次句。山上江中往复交织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三峡秋景图深秋风大所以闻落叶之“萧萧”峡深流急所以见波涛之“滚滚”。“落木”而以“无边”来形容则见其境界之阔大“长江”而以“不尽”来形容则见大江之无穷。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灏奔放的气势。两句又多用双声迭字读来音调铿锵充满着声韵之美。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以上四句写景确实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心情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悲秋之意却又不直接使用“悲秋”的字面而是将这种悲愁之情渗透在具体的画面之中。诗中所描写的这些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季节特征同时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情。啼猿作为一种动物本身并不具有人的感情但在“艰难苦恨”中的诗人听来猿啼声却充满着一种凄哀的情调。同样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也无一不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文心雕龙61物色更何况眼前这一片凄凉肃杀的景色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诗中的景物已不同于自然的景物它是诗人主观化了的客观景物。在文学作品中当景物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特殊感情的时候当作者的主观感觉和景物的客观特征得到和谐统一的时候它对读者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就不是一般地描摹景物的诗句所能比拟的了。 五、六两句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两句写出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和秋景萧瑟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是就空间方面说即所谓“横说”“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就时间方面说即所谓“纵说”。两句承上启下点出全诗主旨。在结构上则层层递进步步转折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宋人罗大经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乙编卷十五作客登台已有游子思乡之意加上万里漂泊百年多病则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进一层的描写。秋风萧瑟已令人触景生哀更何况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由于采用了这种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便更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了。深厚的感情来自丰富的生活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的个人遭遇但读者却可从中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 尾联两句是写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上句写自己艰苦备尝白发弥添下句写自己潦倒日甚多病缠身。全诗就在沉重的感叹声中收结结得悲愤深沉而又寄慨遥深。“艰难苦恨”四个字不仅指作者自己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艰辛境况和身世遭遇同时也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广大人民的辛酸痛苦。“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正是这一切“艰难苦恨”才使他头上的白发愈来愈多而现在又已衰年多病独自登台心情自然更加落寞更加痛苦了。此时正须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 附二 中文名称: 杜甫 又名: 杜少陵 杜工部 性别: 男 生卒年: 712770 国别: 中国 作品 正式发表: 咏怀古迹五首 生平简介 生平文件 杜甫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