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奉节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第一章 总 则一、规划背景(一)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1、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目前全球正遭遇由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的双刃作用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加速下滑,股市持续下跌,投资行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以美国为首的经济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政策,抵抗金融危机。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社会面临的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同时,国际性企业为规避金融风险,将实现产业从金融风暴中心到抵抗金融风险较强区域的转移。2、全球资源约束与环境压力日益紧张俄罗斯、巴西等国依靠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外交,使得全球资源争夺的局势日趋紧张,竞争越演越烈。目前我国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高,只有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平稳运行。3、国际产业加速转移国际性产业由于劳动力资源、区位条件、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不能在本国形成较大的利益,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纷纷向境外扩大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移的步伐,跨国公司纷纷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研发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明显。承接国家性产业的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二)十七大对工业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全国工业整体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坚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满足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的要求。(三)重庆市工业发展的新机遇1、“314”总体部署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对重庆市工业发展提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的总体要求。2、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建设内陆开放性城市的新任务,指出工业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解决重庆市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约束、资源短缺、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大、工业园区定位不清等问题。3、建设内陆开型城市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已成为全国各省区市的共同选择。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中提出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新任务,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特别指出,工业要成为全市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主战场。(四)奉节县工业发展提出的要求1、奉节县“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将奉节县“初步建成三峡库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集散基地、能源工业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特色品牌旅游基地的一枢纽、四基地,实施“工业强县,产业稳县,旅游富县”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改革,通过产业招商振兴工业。2、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县委、县政府提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工业强县”步伐,以产业政策和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驱动,园区为载体,人才为支撑,招商引资为抓手,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二、规划原则(一)科学规划原则发挥科学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按照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总体要求综合统筹、适度地对工业园区进行规划。加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充分衔接,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二)空间布局优化原则利用规划引导产业空间布局,明确园区产业发展重点,增强工业园区与全市的主导产业和开发区的配套协作关系,力求形成园区产业发展特色,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集群培育原则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增长,从而拉动园区经济增长。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以优势产业(产品)链为纽带,积极发展关联性强、集约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品牌。(四)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源头和全过程预防污染产生,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无害化。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入住,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重点项目。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5.重庆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6.重庆市渝东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7.市园区办文件8.奉节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8.奉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9.奉节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2008-2015)10.奉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年)四、规划范围奉节县工业园区面积12平方公里,分安坪和草堂两个片区。(一)安坪片区:能源、化工及建材产业园。该片区位于奉节县城以西安坪乡境内,距县城20公里。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先期启动4平方公里。(二)草堂片区:轻纺及食品加工产业园。该片区位于奉节县城以东草堂镇境内,距县城20公里。西起太北桥,与白帝镇接壤;东至七里八社孔家沟,东西长4公里,南至石马河河坝,北至万宜高速公路,南北1公里,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五、规划年限近期:2008年2012年中期:2013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第二章 奉节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背景分析第一节 基础条件一、区位条件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山区,长江三峡西口,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水道长达43公里。东邻巫山县、宜昌、武汉,西接云阳县,临近成渝经济圈,南与湖北省建始县、恩施市、利川市毗连,北与巫溪县、陕西安康接壤。县境东西最大距离71.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7.7公里。总面积4098.37平方公里,居重庆第二,辖30个乡镇,363个行政村,23个居委会,总人口102万人。有汉族、回族、藏族、苗族等13个民族居住。奉节区位优越,是渝、陕、鄂三省市边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物质物资集散地。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奉节县在重庆市的地理位置及奉节县境内各区县的地理位置。图1 奉节县在重庆的位置表1 奉节县距周边重要城市里程 单位:公里奉节至西安高速公路600奉节至万州长江水运125奉节至武汉高速公路500奉节至宜昌长江水运196奉节至北海高速公路1000奉节至武汉长江水运916奉节至重庆高速公路360奉节至重庆长江水运410奉节至成都高速公路850奉节至上海长江水运1800图2 奉节县行政区划图二、自然资源条件(一)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奉节地质碳质页硅岩(石煤)储量丰富,分布面积广,集中在兴隆镇、青龙镇等地,矿层稳定,易开采,初步估算储量1亿吨,平均发热量在22003500大卡左右,其中金属钒(V)含量0.3%,金属钼(Mo)含量0.16%,达到工业品位要求,具备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地下矿藏丰富,其中石灰石矿藏相对集中,初步勘探储量10亿吨,石灰石CaCO3平均含量在53%左右,有害成份低,矿石均为一等品。煤炭保有储量3.9亿吨,是无烟煤的重要产区之一。(二)水资源充足奉节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县境内除长江干流外,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17条,主要河流有大溪河、梅溪河、石笋河、草堂河、朱衣河五条主要支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51.4万千瓦,可开发量35.2万千瓦,已开发利用3.3万千瓦,约占可开发量的十分之一,水力发电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三)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全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植物244科2107种,动物165科558种,其中栽培植物561种,饲养动物42种,鱼类33种,并拥有一些珍贵动植物种类和优良品种,主要有大鲵、羚羊、连香树、领春木、银杏、水杉以及奉节脐橙、香山贡茶、夔柚、板党、杜仲、魔芋、蚕桑等。其中:具有品牌优势的脐橙年产量达13万吨。(四)土地资源丰富奉节县土地总面积为40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6.21万亩,园地8.24万亩,林地313.26万亩,牧草地43.16万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5.37万亩,交通用地2.56万亩,水域14.15万亩,未利用地83.71亩。具体土地结构及土地利用情况如表2和图3所示。表2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面积单位:万亩)结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面积123.978.24313.2643.1621.382.8614.1588比重20.171.3450.967.023.480.422.3014.31图3 奉节县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全县林地比重大,人均承载量有限,耕地资源相对短缺,以林、农、牧业用地为主;山地多、平地少,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居民点用地多而且分散,交通用地少,未利用土地多为田土坎,基本上无宜垦荒地。三、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一)市政建设速度加快县城面积由原来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近7平方公里;人民大会堂、诗城文化广场、人民广场及商业步行街等大批市政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白帝综合市场、辽宁大市场、王家坪市场、商贸大厦等如期建成投入营运。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85处,解决了6.33万人、6.96万头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垭河水库、向阳水库等8座病险水库整治基本完工,建成按国家防洪标准的沿江、沿河城镇堤防工程;电力建设一期农网改造全面完成,白水池变电站竣工投入使用,形成110KV、35KV输电线路为主的县城电网贯穿县境南北,同时县城电网与国家电网联网运行;新增天然气管道2万米,疏通清理城区地下管网5.1万米、边沟1.2万米。实施了城区学校门前的交通安全护栏、标牌、标线、减速带建设。在地王广场新安装休闲座椅180座,方便了市民休闲。(二)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7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8%,其中海外游客1.19万人,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1.7。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改扩建工程全面实施中,天坑地缝景区开发已具备一定规模,古城墙、永安宫、依斗门和开济门等文化古迹复建工程全面完成,诗城博物馆、旅游码头正式投入营运。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三)邮政电信事业稳步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邮政电信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2007年全县实现邮政电信收人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年末拥有电话用户33.22万户。固定电话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2万户,比上年增长19.8 %;小灵通用户1.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23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1276户,比上年净增2215户。(四)环境保护力度加强2007年现有污水处理厂3座,实际日均处理污水能力9500吨;垃圾处理厂1座,实际日均处理垃圾能力180吨。县城区污水处理率76%,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SO2排放量18304吨,COD排放量1031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人均绿化地面积7.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35.1%。长江漂浮物清理1.2万吨,占库区清漂总量的30。辖区长江干流、主要支流断面水质达到I级标准。(五)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全面完成4个“巴渝人才工程”项目。“两基”工作通过国家复验,完成45所学校的危房改造;奉节中学实现整体搬迁,永安中学创建为重庆市重点中学。2007年全县现有普通中学34所(含民办),在校学生69711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5426人;小学426所(含民办),在校学生10820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2%;高考升学率为79.3,高考累计上线2796人,其中重点本科347人,一般本科1049人。全县校舍建筑面积达120.6万平方米。建成计算机教室192间,多功能教室137间。配备计算机8220台,同比增长8.96%;配备投影仪96台,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达100%。公开招聘教师766人,缓解了农村边远学校师资不足的矛盾。(六)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高2007年广播电视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5%。发射台1个,节目37套。全县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8。(七)卫生医疗水平提升2007年全县卫生系统工业医疗卫生保健机构41个(不含私人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其中县属机构8个,私立医院3个,农村中心卫生院10个,农村一般乡镇卫生院20个。卫生系统从业人员数1803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28人,其中职业医师522人,执业助理医师317人;注册护士277人。高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259人,主力/师级664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424张。卫生机构房屋面积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8.2万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358台,其中五十万元以上344台。其中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高19层的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已具现代医院的条件和规模。农村地氟病防治完成改灶9000户,改炉1000户;荣获重庆市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县。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3。四、工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一)工业发展现状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亿元,同比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3亿元,同比增长4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同比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47.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直辖以来最好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922元,同比增长4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17元,同比增长2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3亿元,比去年净增5.23亿元。2、工业总量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1.7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4.67亿元,年均增长26%;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1.1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7.17亿元,年均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6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07亿元,年均增长37.5%;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61亿元,年均增长42.2%。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并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3、企业门类进一步增加全县工业企业共212户,主要分布在煤炭采掘、电力、燃气、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几方面。与前几年相比,企业门类进一步增加,由相对单一的能源性工业企业拓展到以能源工业为主导,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为支柱的多个领域。在2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企业1个,有限责任公司5个,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个,私营企业14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个;按行业分:采矿业15个,制造业4个,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个。 表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门类发展情况(2007年)序号企业门类企业数量(个)生产总值(万元)增加值(万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利税总额(万元)合 计235072520656.512.10%6740.21煤炭采掘类1524564.29979.55.8%4660.52电力类216501.36304.93.7%211.63燃气类1794.83020.2%923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935.92990.2%-350.65建材类12477.7896.80.5%225.66纺织服装类116801396.80.8%405.87农副产品加工类23771.11477.50.9%664.34、优势企业总体实力提升依托奉节县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煤炭企业,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00万吨左右;依托奉节县充足的水资源形成的电力企业,使全县水火电发电能力5.87万KW;作为煤炭产业的配套产业迅速发展的水泥企业,现有水泥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5万吨;依托奉节县丰厚的农产品资源,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具备较强的实力,目前有利用中药材优势的金马药业、养殖优势的荣兴兔业、脐橙优势的恒河果业、蔬菜野菜优势的汀来公司。5、支柱产业逐渐做大,潜力产业逐步发展立足奉节现有的产业基础,针对产业链中的缺环,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梳理完善产业链,优化工业结构,将四大支柱产业能源、化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环保型建材工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培育四大潜力产业特色旅游产品加工、船舶制造及煤炭机械工业、轻纺工业、环保产业。表4:支柱产业与潜力产业支柱产业能源工业重点支撑项目:(1)重庆华电奉节电厂新建工程建设容量为435万千瓦的大型坑口火电厂。(2)九盘河水利水电开发工程实施总装机容量6.66万千瓦的九盘河流域3级水电开发。(3)梅溪河流域综合开发工程实施总装机容量14.6万千瓦的梅溪河流域3级水电开发。(4)崔家河流域水电开发工程建设青莲溪坝后电站、大树电站、芝麻田电站,总装机容量4.64万千瓦,年发电4.06亿千瓦时。(5)奉节风力发电厂实施集风面积8.2平方公里,装机6.7万千瓦的风力发电站项目。(6)石荀河水利水电开发工程实施总装机容量4.6万千瓦的石荀河流域水电开发等水电项目。(7)青龙矿区煤炭开发建设245万吨矿井一对。化工工业重点支撑项目:(1)紫光集团煤化工项目。(2)年产20万吨碳化钙项目。(3)年产10万吨硫铁矿项目。(4)20万吨硫酸及下游产品开发项目。(5)青蒿产业化项目。(6)佛山陶瓷西部生产基地项目。特色农副产品加工重点支撑项目:(1)脐橙产业商品化加工项目。(2)奉节县富硒玉米产业化项目。(3)10万亩种植基地+年产3000吨橄榄油加工厂。(4)奉节县蔬菜、野菜深加工项目。(5)中药材产业化深加工项目。(6)荣兴兔肉加工厂。环保型建材工业重点支撑项目:(1)3000万件石膏泡花板项目。(2)天宝水泥新型干法水泥技改工程项目。(3)石煤(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4)200万吨/年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潜力产业特色旅游产品加工重点支撑项目:(1)三岔河森林公园建设项目(2)龙桥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长龙山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4)天坑地缝景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5)天鹅湖生态公园改扩建项目船舶制造及煤炭机械工业重点支撑项目:(1)建设年产20万载重吨的船舶工业园项目。(2)明泰造船厂项目。(3)内河船舶制造基地项目轻纺工业重点支撑项目:(1)扩大景夔毛织、丰亿制衣等来料加工企业规模。(2)竹纤维纺织原料加工项目(3)奉节纺织工业园项目环保产业重点支撑项目:(1)保绿森环保设备公司项目6、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2007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为8033公里,比上年增加56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367公里,比上年增加17.4%,二级公路里程463公里,比上年增加38.96%。改造农村公路770公里、硬化143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11、253.5,交通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到76.5和24。新建成的渝宜高速公路(奉节段),奉(节)-(巫)溪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奉(节)-恩(施)公路“三改二”工程也已竣工。2006年奉节港水运客运量为234万人,水运货运量为124万吨,港口码头货运吞吐量达到400万吨以上。作为仅次于重庆港的第二大货运港口的奉节港,将以3000吨级吞吐量为目标,把奉节港区建成三峡库区腹心地的枢纽港区和物资集散地。在铁路运输方面,安常铁路(安康常德)奉节段工程处于规划中,同时旅游支线机场项目正在实施中,这些都开创了奉节县交通运输设施的新局面,使奉节县在渝东北乃至“湘鄂渝陕”边区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将为奉节工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二)存在问题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2007年全县工业企业仅212户,企业数量严重不足;工业生产总值仅34.7亿元,工业增加值仅17.17亿元,总量偏小。其中23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仅5.07亿元,仅奉节县供电公司1户工业产值突破亿元。多数工业企业发展刚刚起步,投入较少,规模较小,企业运行质量不高,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和大型企业引进困难,增长后劲乏力。2、工业化进程滞后,刚迈入工业化初期阶段2007年全县人均GDP达730美元,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5.5%,第一产业就业比例为52%,城镇化率为26.6%,工业化率为49.48%(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按照国际常用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可以看出奉节县工业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进程明显滞后。表5:国际常用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表标准钱纳里多国模型钱纳里多国模型J.R.弗里德曼标准工业发展阶段指标人均GDP(1982 年美元)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划分尺度364-72810%以下10%以下前工业化阶段728-145610%-30%10-25%工业化初期1456-291230-60%25-50%工业化中期2912-546060-80%50%以上工业化后期5460-873680%以上后工业化阶段8736-13104发达经济阶段3、资源依赖性强,结构相对单一全县现有企业多为移民搬迁后新发展的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采掘、电力、燃气及水的制造供应、建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几方面,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布局主要依托于全县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资源依赖性强。全县工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制造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煤炭工业独大,比重明显偏高,直接影响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4、土地指标不足奉节县只有朱衣镇的冒丰工业园区成为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而安坪工业园区和草堂工业园区没有市政府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正式批文,争取市级统筹政策难度较大。在规划范围内,已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用地指标已远远不能满足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需求。5、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奉节属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无力承担园区大规模建设资金投入;国家和市级对口支援帮扶力度不大,投入不足;此外,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道路交通、市政设施还不健全,交通运输业、仓储物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没有有效形成。资金等软条件和基础设施等硬条件制约了全县工业企业的发展。7、招商引资困难由于园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受交通、区位及基础设施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总体竞争力不强,加之招商引资网络还不够发达,局限于单一招商方式,园区对外招商引资成效不显著。6、产业支撑项目较少由于缺乏专业的项目策划、包装及运作人才,园区的产业定位缺乏科学系统论证,招商引资项目库的建设不完善,产业支撑项目策划储备仍显不足,竞争力也不强。且部分重点项目由于受政策、环境、资金等因素制约,推进十分缓慢。第二节 背景分析一、五大机遇1、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方兴未艾,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刻变化,产业转移加速。奉节拥有能源、矿产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正在积极发展矿产品、林产品、农产品加工等资源密集和轻纺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园区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将主动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及重庆“一圈”地区产业转移,构建奉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政策洼地”效应带来的机遇三峡库区为三峡工程的实施做出了特殊贡献,也因而成为倍受国家关注的特殊区域,拥有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后期扶持、对口支援、统筹城乡试验区、重庆打造开放型内陆经济高地、“一圈带两翼”发展战略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等扶持政策,为奉节带来极大的“政策洼地”效应,奉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3、交通条件改善和区位优势提升的机遇“十一五”期间,随着渝宜高速公路(奉节段),奉(节)-(巫)溪高速公路,奉(节)-恩(施)公路“三改二”工程的建成通车,规划中的安常铁路(安康常德)奉节段工程、旅游支线机场等项目的实施,奉节在渝东北乃至“湘鄂渝陕”边区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将为奉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4、扩大开放与科学发展大背景提供的机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已成为全国各省区市的共同选择。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中提出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新任务,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特别指出,工业要成为全市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主战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央提出,要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这些大背景为奉节工业园区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5、工业强县与产业集聚发展战略提供的机遇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快“工业强县”步伐,以产业政策和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驱动,园区为载体,人才为支撑,招商引资为抓手,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以园区为载体的工业强县与产业集聚发展战略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二、三大挑战1、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挑战随着国际经济、社会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地区间对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加剧。奉节工业园区建设刚刚起步,未来产业发展以资源型、原料型工业为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短,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低下”的境地。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奉节工业园区的发展将面临国内外园区激烈竞争、产业直接碰撞的严峻挑战。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长期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所产生的巨大资源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已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我国长远的战略任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指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奉节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区域,同时又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中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库的重任,奉节工业园区资源加工型的特征决定了其产业发展的高度能源依赖性,使其在产业选择、园址确定、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诸方面受到较大制约。3、次贷危机的影响4、全市其它区县工业园区竞相发展的挑战近年来,全市各区县根据市委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目标要求,解放思想,自我加压,竞相发展,纷纷提出了工业园区发展争先进位的具体发展目标,加之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同构性,对奉节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第三章 奉节县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与定位第一节 奉节县工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与思路一、总体战略思路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314”总体布局,抓住重庆市实施内陆扩大开放战略、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重大机遇,继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工业强县,产业稳县,旅游富县”的发展战略,确立工业发展“整体做大,部分做强”的方针;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改革开放为动力,构建新型工业园区;优先发展能源工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环保建材工业,努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注重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二、具体思路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能源工业、环保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等支柱产业为重点,壮大旅游产品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努力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做强四大支柱产业、提升三大潜力产业、培育两大新兴产业为重点,优化全县工业经济结构。以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和天然气开发为主体,推进渝东北能源工业基地建设;以发展脐橙、大枣、核桃、板栗、中药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快果品产后处理的龙头企业发展,扶持果品深加工企业,推进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以充分利用煤矿资源,延伸煤炭工业产业链,发展煤化工业,推进煤化工业基地建设。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全面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术型、管理型、开放型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推进全县技术引进和开发,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工业发展软环境,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工业发展硬平台;以良好的发展环境招商,以资源招商,以诚信招商,以优惠的政策招商,力求寻求战略性投资伙伴,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与上富民小项目并举,形成集团优势和富民产业,推进工业快速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为核心,以电力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行业,转变工业增长方式,实现由依赖资源初级开发向资源先导多元性开发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第二节 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发开放为动力,以产业集聚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契机,以建设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工业园区为目标,借鉴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先进经验,立足奉节实际,引导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将奉节工业园区打造成渝东北能源工业基地、煤化工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成资源型、生态型的新型工业园区,全面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具体战略如下:工业园区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工业园区的建设要与城镇化相配套、相协调,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功能,极大地发挥城镇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的作用,招商引资,吸引高科技人才,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聚、人口集聚的区域,提高奉节县工业聚集水平、实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目标。工业园区与农业的共同发展。奉节县目前仍是农业大县,工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特色农产品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加快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化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并驾齐驱,努力在农业上创特色,工业上搞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园区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鼓励内外资金融机构进驻园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扩大融资途径;支持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企业进驻园区,减少运输成本,加快工业园区的一体化进程;积极引进现代服务业中的中介机构,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消除信息壁垒,为集群产业链提升服务。工业园区布局与景区布局的融合。打破以往工业园区的毫无生机的布局格调,将景区的概念融入到工业园区的规划中,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现代工业园区的版图,建造人工湖、草地、栽种树木,营造出大自然的气息,使园区与景区合二为一,创造出具有浓郁园林特色的园区。第二节 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园区规划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按功能和性质的不同,实行“一园两区”的规划布局: 轻纺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位于奉节县城以东,距县城20公里的草堂镇境内;能源、化工及建材产业园:位于奉节县城以西,距县城35公里的安坪乡境内。具体空间定位图如图4:图4:工业园区空间定位(一)安坪工业园区以发展煤化工、钙化工、建筑材料、船舶制造、矿山机械等优势产业为目标,以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及配套产业为重点,依靠自身优势和龙头企业的领头作用,把安坪工业园区建设渝东北重要的生态型煤化工基地和建材加工生产基地。(二)草堂工业园区依托奉节传统的五小企业基础和农业基地建设,发展陶瓷产业、发展轻纺、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旅游产品加工、电子、环保产业和创意产业等潜力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和高科技项目引进,把草堂片区建设为渝东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轻纺加工基地。第三节 奉节县目标定位表6:奉节县草堂工业园区发展目标201220152020工业总产值(亿元)203080工业总产值增速(%)302018工业增加值(亿元)101840工业增加值增速(%)302018利税总额(亿元)248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5202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累计)10(累计)30(累计)60引进和发展规模以上企业户数(户)71015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吨标煤/万元)0.60.540.4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100100100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100100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100100表7:奉节县安坪工业园区发展目标 201220152020工业总产值(亿元)110170420工业总产值增速(%)30%2020工业增加值(亿元)5595230工业增加值增速(%)30%2020利税总额(亿元)81220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5707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累计)25(累计)40(累计)80引进和发展规模以上企业户数(户)121620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吨标煤/万元)0.560.50.4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100100100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100100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100100第五章 工业园区(安坪片区)产业发展与效益分析第一节 环境条件分析(一)安坪乡概况安坪乡位于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三峡水库腹心,库岸线长达30公里,乡政府所在地东距奉节县城20公里。东邻永乐镇,南与新民镇、五马乡、甲高镇相连,西与云阳县龙洞乡接壤,北临长江,与朱衣镇、康坪乡隔江相望。安坪乡自长江岸线呈北低南高的地势,地形呈三角形,海拔在146至1557米之间,属典型的立体气候。安坪乡辖12个村,2007年末全乡总户数10161户,总人口38185人,其中农业人口37623人(9901户),非农业人口562人,拥有劳动力17372人。全乡幅员面积154.08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230948亩,其中林地面积187541亩,草原面积168亩,耕地面积39385亩。目前小城镇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二)安坪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1、区位优势。安坪位于奉节县城上游约20公里处,属近郊乡镇,政府驻地藕塘集镇是邻近乡镇途经长江水道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拥有1个大型的客运码头和4个自然停靠点,上下有到万州和宜昌的客船停泊,流动人口较多,每年有近五万人出行;拥有1000吨级货运码头,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在5万吨以上。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安坪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辐射能力。2、交通优势。安坪有较为完备的水陆交通网络。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安坪30公里;随着安坪至奉节县城沿江公路的建成,安坪至奉节县城陆上交通时间将缩短为30分钟;沿江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成将使安坪形成公路闭合圈。3、矿产资源优势。安坪辖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煤层高、煤质好;金属镁的储藏量大;建筑材料石灰岩、粘土的储量也异常丰富。安坪园区产业主要以重化工业为主,重化工产业资源依赖性较强,富集的矿产资源为重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4、环保优势。奉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又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中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库的重任。工业园区引进的重化工产业污染物排放量大,与县内其它区域相比,安坪具有容量大的环保优势。(三)安坪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1、最大的难点是拆迁问题。根据奉节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总体定位,从环保、地形条件等科学选址的角度而言,在安坪平坝区域(上坝)建设工业园区优于临江选址方案。而平坝区域已居住大量农村人口,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维护稳定难的拆迁问题成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首要难题。2、工业园区建设亟待全面加速。全市各区县工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园区之间竞争激烈,已签定协议落户奉节的工业项目如重庆华电奉节电厂、科华水泥、紫光化工等入驻迫在眉睫,而工业园区建设还是一张白纸,从规划、园区组织机构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到园区服务配套等都需尽快落实。第二节 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奉节县现有资源条件为载体,以建设生态型能源、煤化工和新型建材基地为目标,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的发展战略,从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三个层面出发,按照基地化、规模化、节能化的发展要求,抓住重庆市实施内陆扩大开放战略、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大机遇,走高效、低耗、优质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园区 “努力做大、力争做强”。不断创新工业技术、管理、经营、品牌,加快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提升工业园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鼓励低能耗、节能型的企业入驻园区,使园区成为奉节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实现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第三节 产业发展目标到2010年,安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60亿元,到2012年达11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30%;工业增加值到2010年达35亿元,到2012年达6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30%。其中:2012年,能源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增加值达到33亿元,利税总额达到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0.5吨标准煤/万元,初步建成重庆市的能源基地。2012年,煤化工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增加值达到16亿元,利税总额达到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0.5吨标准煤/万元,初步建成重庆市的煤化工基地。2012年,建材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增加值达到16亿元,利税总额达到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0.62吨标准煤/万元,初步建成重庆市的建材基地。第四节 功能区划分工业园区功能区划分要满足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转,维持工业区地域活力,同时突出山水园林的城市特色,重点突出“一园两区”的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扩散效应。但是,又不能将功能区过分“纯化”,这不利于组织生产、生活,应力求适度的功能混合。1、生产功能区:工业园区的主要用地,规划用于建设园区各产业的主体建筑物(生产车间、行政楼等),分为能源产业区、煤化工产区和建材产区;总用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能源产业区重点项目为重庆华电奉节电厂235万千瓦火电厂。化工产区重点项目有紫光化工30万吨煤化工项目。 建材产区重点项目有科华水泥150万吨熟料生产线项目。2、仓储区:规划用于建设各产业用于存放产成品的建筑物。根据节约用地的原则,力求紧凑,但又必须有机联系,靠近对外交通的公路附近,以利装卸产品和原料方便。危险品仓库(油库、易燃易爆库)等应远离工业生产区,避开建成区,并与工业区有适度的联系。3、工业配套设施区:4、公共服务规划用于建设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的土地。这类用地公共设施应分布均匀,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完善、充实、提高等级规模,满足园区近期生产、生活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完善的公共设施,它不仅代表园区本身的文化,也代表人类文明与文化在工业区的延续。随着园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形成商业、金融、贸易、科技、信息等建筑,要把这些建筑的空间环境有机的联系起来。此外还要加快体育、博览、文化娱乐等中心的建设,使园区各项服务设施逐步健全。4、集中绿化区:5、生活服务区:规划用于建设各产业生产工人及行政人员日常起居的建筑物。这是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构成了以居住为主的园区载体,规划居住用地必须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创造工作之余休憩的优美环境,使用方便的设计方案,建设一批标准的花园式居住小区,以带动园区绿化向园林式工业区发展。 第五节 建设阶段及部署1、第一阶段(2008-2012年):先期启动4平方公里建设,主要为基础性建设阶段,即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安置、工程建设(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和小城镇建设阶段。具体部署:第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的大企业、大项目入驻;第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道路工程和各管线工程单位要搞好衔接配合,限期完工;第三,加快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切实加强组织保障,搞好征地规划调整;加大协调力度,园区、企业、村组及农户等各方面要积极配合,加强协调,做好工作,同时要确保资金调度,小额补偿款现金直付农户,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加快入园企业建设力度,企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按时间进度表推进,园区要组建专班跟踪协调服务;第五,搞好新农村规划建设、失地农民商住房建设,加快与工业园区发展相配套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2、第二阶段(2013-2015年):工业园区总体建成、园区产业竞相发展阶段。即在第一阶段奠定的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基础上,逐步实现园区的功能目标,园区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具体部署:第一、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层次,走产业集聚之路。从先前的离散抓项目、以招商引资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抓产业链、注重产业发展的质量转变,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层次,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功能。第二、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起符合园区经济运行特点的体制模式,建立有利于促进园区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管理体制和企业体制。第三、逐步完善小城镇功能,形成工业园区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第六节 产业发展重点与近中期发展项目一、煤电工业1发展重点以煤炭为基础,引进大型电力企业,鼓励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联营,发展构建煤电产业链,促进县域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
- 护理床头交接班培训课件
- 2025用电安全规范试题及答案
- 医院营养科介绍
- 2024数字化技术基础继续教育公需课必考题库与答案
- 物业消防安全培训动画
- 外科早期康复训练
- 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护理方案
- 妇产科宫外孕手术术后护理
-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共90题)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
- 电梯井施工合同
- 【模板】紫外灯消毒验证方案
- 低压柜试验报告
- 【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8000字(论文)】
- 高级物流师考试真题与答案
- 林肯集中润滑系统递进系统
-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模板
- 社工机构介绍
- 2021年《北京市建设工程计价依据-预算消耗量标准》应用指南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 20220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