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案例.doc_第1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案例.doc_第2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案例.doc_第3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案例.doc_第4页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者及工作单位康悦莲(迁安市体育运动学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本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立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所得。重在指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解决本课重点难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承不变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把握大语文观方向,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语文。从而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教材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地记叙了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教学流程示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背景介绍,提问导入初步理解,整体感知出示课件,加深印象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指导学生积累字词,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字词积累,归纳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提出问题,适时引导读议,探究,感悟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精神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总结全文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五、温故知新,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背景介绍,提问导入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2、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后,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初步理解,整体感知出示课件,加深印象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1掌握下列词语: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气冲斗牛 慷慨淋漓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字词积累,归纳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提出问题,适时引导(1)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第一部分(1-7)记述前期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第二部分(8-20)记述后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明确:“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三部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5)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明确: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目的:争取民主2、赏析生动形象,精炼含蓄的语言。(1)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讲一讲喜欢的理由。(教师大力鼓励,引导,赏识评价)(2 )学生圈点勾画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解决。(3) 教师提出如下句子或词语让学生讨论:(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读议,探究,感悟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精神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1.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出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等2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3.请你为自己写一句有关说和做的座右铭。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五、温故知新,布置作业作业布置赏析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卓越学者的精彩语言和作为大勇的革命家的风范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者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优秀的学者。口的巨人 革命家说了再做大勇的革命家。 行的高标 教学反思1、 朗读的效果较好,通过朗读,让学生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2.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本课设计了圈点批注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过讨论、交流来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