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月考1--3单元.doc_第1页
历史必修3月考1--3单元.doc_第2页
历史必修3月考1--3单元.doc_第3页
历史必修3月考1--3单元.doc_第4页
历史必修3月考1--3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3第13单元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下列各项与轴心时代在中国出现无关的是( ) A王室衰微,诸侯坐大 B铁犁牛耕,私田大兴 C学在民间,百家争鸣 D宗法分封,天下共主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2齐鲁大地,星河灿烂,前有圣人,后有亚圣。此前,齐国在公元前689年前后有管仲改革,鲁国在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上述史实可以说明( )A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B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必然文化昌盛 C中央集权导致文化昌盛、经济发展 D社会变革是文化昌盛的前提3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B孔子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富商能操纵各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4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曾提出与此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在中国,儒教继续在社会中居支配地位。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气氛,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造成中国这种状况与董仲舒有关的是他提出了( )A “春秋大一统”B“罢黜百家” C天人合一D三纲五常 6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武帝召集大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实质上说明 () 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天意有利于维护汉武帝的统治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火灾天意说7中国儒学网上提到,理学发端于11世纪,但是发展的苗头可以追溯到中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早期儒学复兴运动。韩愈的儒学复兴运动有一个明确的背景,排佛。韩愈排佛主要可以说明( )A儒学已不能满足统治者需求 B佛教的教义违背了纲常伦理C儒家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D韩愈的保守守旧 8南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 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是,追封信国公。”(宋史纪事本末卷80)材料主要可以说明统治者( )A嘉奖朱熹的贡献 B肯定理学的发展 C对思想控制的加强 D认识到了朱熹理论对维护统治的作用9清初学者曾赞扬明末清初某位思想家学识的宏富:“其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有此一线耳。”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10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顾炎武的主要意思是 () A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批判心学的空谈C批判心学对传统儒学思想的背弃 D说明王学已非儒家正宗11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说:“这是世界史中最伟大的时期,:在各行各业中,有知识的人最有能力,最有用,最成功。,每个部门中独立思考和个人判断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取代了被习俗控制的旧生活。”这个时期可能是( )A公元前8前3世纪的中国 B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C1世纪的罗马 D14世纪的意大利 12柏拉图的普罗泰格拉中描绘:加尼亚(伯里克利的儿子)家住满了智者及其门徒,最引人注目是漫步在走廊的边走边讲的普罗泰格拉,一边是主人加尼亚,另一边是伯里克利的另一个儿子普罗泰格拉的得意门生,。材料主要说明( )A雅典尊师重教 B智者相当活跃并有相当群众基础C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加尼亚热情好客13“圣奥古斯丁是中世纪之初著名的神学家,他教导人们:由于人类的先祖亚当与夏娃偷吃了禁果,这桩原罪遗传给他们所有的后代,由于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人的一生就是要受苦的,不可以有任何的欲望与情绪。”材料主要说明( )人生而有罪 中世纪宗教神学束缚,人们麻木、窒息 人应该忍受苦难 封建君主专制束缚人、人性14“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机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材料主要说明() A工业革命推动了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映C意大利工业基础雄厚 D纺织工业推动文艺复兴的发展 15处死国王是中世纪社会不多见的事情,下列两图反映的思想与()的一致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百科全书派16法国大革命前十年,谈论卢梭和阅读其著作的人已经远远超过了谈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主流派别的人。大革命期间,革命的激进派奉卢梭为祖师,罗伯斯庇尔等把社会契约论当作圣经天天咏颂。卢梭的思想在大革命期间成为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 A他主张法国应建立资产阶级开明君主制 B他更热情地倡导生而平等和民主政治C为中下层群众提供了理论旗帜 D文章的情感丰富自然最具感染力17右图是画家郑板桥的兰竹作品,其中包含了很多中国文化精神元素。这种画风开始出现于A魏晋南北朝 B唐代 C宋元 D明清18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争。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19仔细观察图片,左图所反映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右图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反皇权专制 B反专制束缚C反殖民侵略 D反教会压迫20“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这里所说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不包括 (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市民阶层明显扩大C.君主专制强化,专制制度走向兴盛 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21“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下列成为古代诗歌源头的是( )A诗经 B汉赋 C楚辞 D唐诗22下列医学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本草纲目黄帝内经 唐本草 伤寒杂病论A B C D23下列关于造纸术和印刷术表述不正确是( )A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 B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C唐代有了雕版印刷书籍 D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的本草纲目24 下列考古发现秦阳陵虎符上的字体属于( )A隶书 B楷书 C篆书 D行书25“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能出自( )A石氏星表 B齐民要术 C神农本草经D授时历二、非选择题26.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熹(11301200)在世之日,黑暗的欧洲正处于思想剧变、“一佛出世”的前夜,即将来临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即恩格斯所说那个被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意大利人称之为“五百年代”的时代。自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社会便逐渐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而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反观当时的中国,虽沐浴着汉唐文明的浩荡东风,但自唐朝中期始,已有人感叹孔孟之道失坠、古学不兴了。材料二朱熹哲学是在文艺复兴后期至法国启蒙运动期间被耶稣会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早在16世纪末,利玛窦就把朱注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传到了欧洲。那些以孔子名义出版的各类汉学书籍,由于时代的原因,几乎都打上了新儒学即朱熹理学的烙印。以上据中国儒学网材料三儒释道三教如何兼容并蓄?佛老思想精华如何融合到儒学中?儒学如何汲取佛老超越境界而成新的理论形态和合体?这是宋明理学家的首要课题。程朱开出了“无极而太极”、“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路向;陆王开出了“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致良知”的路向;张(载)王(夫之)开出了“太虚即气”,“心统性情”的路向。国学网材料四 直到嘉定二年(1209年),对理学的限制才开始逐渐松弛下来,这一年谥朱熹曰“文”,过了六年,又谥张栻曰“宣”,再过一年,谥吕祖谦为“成”,南宋最重要的三位理学学者都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象征着理学思想已经全面开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材料五 明代理学家,还是宋人格调,但明代毕竟和宋代不同。第一是社会物力厚,第二是沿接元代以来社会的贫富不均,然明代书生家庭较宋代豪富得多。他们不向上倾,走政治路线,讲治国平天下。却向下倾,走社会路线,专讲正心与诚意。钱穆国史新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唐朝中期始,已有人感叹孔孟之道失坠、古学不兴了”?(4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3)据材料三分析理学对儒释道三教是如何兼容并蓄的?(4分)(4)据材料四、五分析,宋、明理学家有何不同之处,(4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2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希腊人这些独有的特点在他们的宗教思想和习俗中清楚地反映出来。希腊人把他们的神看作实际上是和他们自己很相似的,。由于信奉这样的神,希腊人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的世界里,。希腊人和诸神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希腊在全盛时期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富有的社会阶层的兴起,以及公民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古典希腊世界带来新的思想、意识和感情。这种新的思想、意识和感情倾注于全体雅典的公民文化生活之中,使它比过去具有较广泛的民主性质。在过去,希腊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贵族式的文化。在公元前第5世纪的雅典,传统神话中的故事,则已成为大众剧作家借以表达当时一般人的思想感情纠纷的题材。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材料三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代最著名的研究国家问题的哲学家,在经历了审判苏格拉底的事情以后,他对民主政体彻底失去了信心。诡辩学者的命题:公正和政治的标准是人为的他下定决心,要用一个哲学的反命题来对这个挑战予以回击。他把自己看成是苏格拉底的嫡系继承人,要找到公正和平等客观的标准。他知道,仅仅依靠传统是不够的,应该把公正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罗伯特齐默尔哲学史思路材料四 雅典的学生已成为其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伊索克拉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古希腊人对宗教、自然呈现怎样一种态度?(2分)(2)材料二中希腊文化出现了什么新征兆?(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并指出原因与征兆之间的有什么关系?(2分)(3)诡辩学者是什么派别?(2分)与他们相比苏格拉底更强调什么?(2分)(4)“雅典的学生”主要是希腊三贤,他们是哪些人?(2分)你怎样看待材料四的观点?(2分)28(16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2分)你认为导致了李约瑟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 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晚清政治与文化(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4分)材料三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序(192 3年)(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4分)参考答案BAADD BCDDD BBBBC CCBBC AADCB26.(1)原因:唐后期,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思想控制的放松;魏晋以来佛教的兴盛;李唐王朝以道家老子后人自居。(任2点4分)。(2)说明:儒家思想曾经影响西方。(2分)(3)兼容:程朱开出了 “无极”“太极”、“理”的路向;陆王开出了 “致良知”的路向;张(载)王(夫之)开出了“太虚即气”,“心统性情”的路向。(任2点4分)。(4)不同:宋,向上倾,走政治路线,讲治国平天下;明,向下倾,走社会路线,专讲正心与诚意。(4分)原因:社会物力厚;社会的贫富不均(任1点2分)27.(1)态度:把神看作和自己很相似,信奉神;和诸神实质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任1点2分)(2)征兆:具有较广泛的民主性质(公民文化的勃兴)。(2分)原因:希腊工商业经济的繁荣;富有的社会阶层的兴起;公民民主政治的发展(任2点4分)。关系: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希腊公民文化的盛行是经济繁荣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映。(任1点2分)(3)派别:智者学派。(2分)强调:人的道德;人的理性思考。(任1点2分)(4)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分)看待:西方文明渊源于希腊文明。希腊文明不仅代表希腊,而且代表西方,影响西方。(任1点2分)28(15分)(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了黄帝内经; 数学:最早发明了十进位记数法; 天文学:石氏星表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