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等差数列有关的数学竞赛题的常见解法.pdf_第1页
与等差数列有关的数学竞赛题的常见解法.pdf_第2页
与等差数列有关的数学竞赛题的常见解法.pdf_第3页
与等差数列有关的数学竞赛题的常见解法.pdf_第4页
与等差数列有关的数学竞赛题的常见解法.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中 等 数 学 与 等 差 数 列 有 关 的 数 学 竞 赛 题 的 常 见 解 法 孙璐 倪 克 琳 李 宝 毅 1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 0 1 2级硕士研究生 3 0 0 3 8 7 2 天津市河东区常州道小学 3 0 0 2 5 0 3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3 0 0 3 8 7 中图分 类号 O 1 5 6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6 4 1 6 2 0 1 4 0 6 0 0 0 2 0 5 本讲适合高中 数列是以正整数集 或其有限子集 为定义 域的函数 是一列有序的数 递归数列是一种用前 k 项和递归关系 a 口 口 l 口 一 1 确定的数列 中学数学中常见的等差数列 口 口 d 和等比数列 0 a n q 是最简单的一阶递归数 列 尽管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I 口 口 l n 一 1 d 2 a 1 0 口 2 a I d 2 n d J 非常简单 但将这些性质与其他代数 数论和组合 等领域的思想方法有机地结合 可以拓展学生的 知识面 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高综合解 题能力 促进学生在数学竞赛中的全面发展 本文 撷取几例加以分析 例 1 若 1 在等差数列 中 则此数列 中不可能存在构成等比数列的三项 2 0 0 2 罗马尼亚数学竞赛 哆 析 设 I1 一 i d 且 1 贝 0 d 锝 假设数列 中 是组成等 比数列 的连续三项 则 l m f d 1 一1 1 M 一 1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2 2 2 f n Z d 1 一1 1 J7v 一1 f P Z d 1 一1 1 P 2 1 其中 M P 均为有理数 由等比数列基本性质得 即 1 一 1 1 M 一 1 1 P 一1 展开上式 由 为无理数 比较对应项系数 A 曰 0 A B 0 其中 A 日 Q 得 f 2 1 一 N 1 一 P M 1 一 M P 1 一 N 2 1 一 M 1 一 P 2 P M f 2 N一 2 J7 72 M P 2 P M j I 3 2 2 3 P M M P 以上两式相加得 MP 将上式代入式 得 2 N M P 故 M P M P 一 4 M P 2 N1 一 4 0 M P N M P m n p 因此 数列 中不可能存在构成等比数列 的三项 从而 命题成立 注 本题将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与有 理数 无理数的概念有机地结合 巧妙地利用辅助 变量 N P简化了展开 整理和解方程组的代 2 0 1 4年第 6期 3 数运算 在一些情形下 通项设为 a 将 便于讨论和解决问题 例 2 设 n 2 a 1 a 2 a 为正数 且 a 2一al a3一a2 an l an 1 0 证明 麦 1 a na 3 a a 1a 2a na n 1 n 2 二 并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 第 7届中国香港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 不妨设数列 a 的公差为d 显然 当d 0时 式 等号成立 以下不妨设 d O 注意到 不等式 的右边中 1 1 一 一 I 一 J 故原命题 铮 1 1 an 1 一 1 一 当 2时 由 0 0 一 d 2 a d a d a k l a 一 1 1 1 1 a k 1 一a k 一 1 al 2一 d 1 一 1 j 麦 0 i 1 2 2 0 1 1 且 a b i C lj 均为等 差数列 若f x 存在实根 则 戈 中至多有多少个多项式无实根 据第 3 7 届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改编 分析 由 a 为等差数列知 口 2 1 0 0 5 1 口 l 0 0 6 2 O l l a l 0 0 6 U 同理 b i 2 O l l b l 0 0 6 c l 2 01 1 c l o 0 6 故F 2 o 1 1 f 嘶 存在实 根 即 瞄 存在实根 设实根为 当 1 1 0 0 5时 注意到 厂 2 0 12 一 Z 0 0 6 存在实根 即 0 0 l2 一 0 0 则 一 中至少有一个小 于或 等 于零 从而 A x 厂 2 呲一 中至少有一个存在 实根 所以 中至少有 1 0 0 6个存在实根 即至多有 1 0 0 5 个不存在实根 接下来给出 中有 1 0 0 5个不存在实 根的具体例子 对于 i 一1 0 0 6 当 1 1 0 0 6 时 存在实根 当 1 0 0 7 2 0 1 2时 不存在实根 注 本题用到了中项公式的推广形式 2 a m a m一 am 例 4 在一 个 由正整 数构 成 的等 差数 列 a 1 a 2 中 对任意的 1 Z 有 2 0 0 5 l a n a 3 1 证明 2 0 0 5 I a 第 3 l 届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 第四轮 分析 设等差数列 a C Z 的公差为d 因为2 0 0 5 5 x 4 0 1 所以 已知条件中 对任 意的 n Z 有 2 0 0 5 I 口 口 3 l 等价于 5 I a 或 5 I 口 3 l 且 4 0 1 I a 或 4 0 1 I a 3 l 结论 等价于 5 I a 且 4 0 1 I a 假设存在 n z 使得 5 a 删 则 5 I a 且 5 I a 6 2 由整除的性质得 5 I a 以一 a 即 5 1 6 2 d 5 I d 因为 a 3 1 a 3 1 d 且 5 I a 所以 5 I a 1 4 中 等 数 学 这与假设矛盾 因此 对任意的 n Z 有 5 l a 埘 分别取 1 l tl 2 则 5 l 口 3 2 5 I el 3 3 于是 5 l f 3 3 一n 3 2 即 5 I d 结合 a 3 2 口 l 3 1 d 5 I a 3 2 得 5 I a 1 从而 对任意的 n Z 有 5 1 0 假设存在 n Z 使得 4 0 1 十 a 则 4 0 1 i o 且 4 0 1 l o t 6 2 即 4 0 1 1 6 2 d 4 0 1 l d 因为 4 0 1 I n 且 4 0 1 I d 所 以 4 0 1 1 0 3 1 这与假设矛盾 因此 对任意的 凡 Z 有 4 0 1 I a 3 1 分另 4 取 n 1 2 贝 0 4 0 1 I 口 3 2 4 0 1 I 口 3 3 于是 4 0 1 I a 3 3 一口 3 2 即 4 0 1 I d 结合 3 2 血 1 3 1 d 4 0 1 I 口 32 得 4 0 1 I a 1 从而 对任意的 n Z 有 4 0 1 I a 综上 5 口 4 0 1 I a 进而 2 0 o 5 l 口 注 本题可以推广为 对于固定的正整数 求所有可能的正整数 k 使得对于任意等差数列 z 若对任意的 n Z 有 k l n 8 则 kI a 例 5 设集合 X 1 2 1 0 0 A为 的任 意 1 O 元子集 证明 X A中必有 l O个元素组成的 等差数列 I 3 第 2 4届立陶宛国家队选拔考试 分析 将集合 中元素列成如下 1 0 1 0的 数阵 1 2 3 1 0 1 1 l 2 1 3 2 0 2 l 2 2 2 3 3 O 91 9 2 9 3 1 0 0 故各行或各列的十个数分别构成等差数列 假设存在 1 O元子集 A 使得 X A中不含 l 0 个元素组成的等差数列 显然 每行中必有集合 A 中唯一元素 每列中必有集合 A中唯一元素 若第 i 1 i 9 行中集合 A的唯一元素为 i 对应 1 0 i 一1 则第 i 1 行 中 i 1 1 i 1 2 i 1 J 中必有集合 A 中元素 否则 1 i 1 0 i 1 1 i 1 这 1 0个数构成等差数列 矛盾 若第 1 9 行的第一个数在集合 A中 则此行其余九个数和下一行第一个数可组成等差 数列 与假设矛盾 因此 第一列中集合 的唯一 元素只可能在第十行 同理 若第 i 1 8 行 的第二个数在集合 A中 则此行其余八个数和下一行前两个数可组 成等差数列 与假设矛盾 因此 第二列 中集合 A 的唯一元素只可能在第九行 依此类推 故 A 1 O l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另一条对角线上的十个元素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1 0 0 组成等差数列 与假设矛盾 综上 原命题成立 注 本题若在 1 0 1 0的表格中划去一条对 角线上的 1 O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和右 下角的 1 0 0 共 1 1 个数 则余下的 8 9个数中不 存在构成等差数列的 1 0项 本题可以推广为 当 3时 设 X 1 2 几 求最大正整 数 k 使得对于集合 x的任意 k 元子集 A X A中 必有 凡 个元素组成的等差数列 例 6 设 n 6 所有不大于 n且与 凡互素的 正整数 1 口l 6 2 6 时 n I 3 当公差 d 1 时 不大于 的正整数均与 互 素 即n为大于 6的素数 当 d 2时 不大于 n的正奇数 1 3 5 n 一1 均与 n 互素 所以 2 I 3 当 d 3 有 a l 1 a 2 1 d 4 所 以 2I n 且 3 若 d 三1 m o d 3 贝 0 3 l 1 2 d 即 3 I a 与 3 I 矛盾 若 d 一2 m o d 3 则 3 I 1 d 即 3 I a 与 3I 矛盾 2 0 1 4年第6期 5 因此 3 l d 故 口 凡 一 1 1 n 一 1 d 一1 m o d 3 与 3 I n矛盾 综上 满足题 目条件的 n为大于 6的素数或 2的整数次幂 注 等差数列的公差是非常重要的 有相当 一 部分与等差数列和数论有关的数学竞赛题的解 法是从讨论公差的取值而展开的 例 7 确定由七个两两不同素数组成的等差 数列的最大项的最小可能值 2 0 0 5 英国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 设此七个不同的素数为 P i 1 2 7 且 P 2 p l d P 3 p 1 2 d P 4 p 1 3 P 5 p1 4 d P 6 pl 5 d P 7 p1 6 d 其中 公差 d Z 因为 P 2 P 1 d和 P 3 P l 2 d为两个奇素 数 所以 公差 d为偶数 且 p I 3 若 3十 d 贝 0 P P P 2 d P P 2 2 d模 3 两两不同余 其中必有一个为 3的倍数 这与 P P p 均为大于3的素数矛盾 故 3 I d 且P I 5 若 5 d 则 P 2 p 3 p 2 d P 4 p 2 2 d P 5 p 2 3 d p 6 p 2 4 d 这五个数模 5两两不同余 其中必有一个为 5的 倍数 与它们均为大于 5的素数矛盾 所以 5 I d 且 P I 7 综上 3 0 l d 且 P i 7 若 P l 7 且 7十 d 则 Pl P 2 pl d P 3 p l 2 d P 4 p1 3 d P 5 p1 4 d p 6 p 1 5 d P 7 p1 6 d 这七个数模 7两两不同余 其中必有一个为 7的 倍数 与它们均为大于 7的素数矛盾 若 P l 7 且 7 I d 则 2 1 0 I d 从而 p 7 7 2 1 0 6 1 2 6 7 接下来讨论P 7 d 3 0 k的情形 注意到 1 8 7 p 1 3 0 x 6 1 1 1 7 所以 Il 1 2 3 6 注意到 2 4 7 p l 3 0 x 8 1 3 1 9 所以 Ji 4 当 5时 等差数列 7 1 5 7 3 0 7 4 5 7 6 0 7 7 5 7 9 0 7 均为素数 且 9 0 7 4 若 口 d 1 由A 三口 m o d d 得 d 1 同理 B 兰n ro o d d 可 推出 召 d 1 因此 存在 t Z 使得 t B A ro o d d 故 t B A ro o d d 三口 ro o d d 另一方面 因为 B 兰 口 ro o d d 所以 t 三0 ro o d d 则当 后 充分大时 t k d 兰 ro o d d 兰口 ro o d d 且 t k d 口 即 t 在此等差数列 中 命 题成立 若 口 d 戈 1 记 口 n d d 口 d 1 若 d 1 则由 6 中 等 数 学 f A in roo d d r 4 薹口 roo d d B 兰 a ro o d d B 兰 口 ro o d d 其中 n 0 与 d 互素 从而 A d 1 B d 1 同理 知存在 t Z 使得 t B三A ro o d d 则 t B A ro o d d 兰0 ro o d d 另一方面 因为 z B wt 口 m o d d 所以 t 三0 roo d d 由 d 1 知存在 Z 使得 t k d 0 ro o d 即 k d 0 三口 roo d 由中国剩余定理 知有无穷多个正整数 Ji2 满足 d 三8 ro o d d 其中 d d x t 中必有一个大于 口 即 t k d 兰口 ro o d d 在此等差数列中 命题成立 若 戈 d 1 设 P是 d 的一个素因子 且 口中P的指数为 d中P的指数为口 故 0 d 中P的指数为 ra i n O t JB 1 d 中P的指数为卢一 ra i n 卢 1 即由P是 d 的素因子可得到 1 此数列中任一项 0 中P的指数均为 由 0 n d A 知 为偶数 由 n 2 d B 知 为 3的倍数 故 O t 为 6的倍数 注 利用辅助数列 6 I n z 公 差 dI P 1 存在一个大于 n的整数 d 使其与数列 口 口 0 中的每个数均不互素 如 d为数列 0 a 中所有数的乘积 显然 口 b 口 d 1 3 设等差数列 l 0 Z 中包含一个正 整数的 j Z 次幂 证明 此数列包含一个 由正整数的 j 次幂组成的子列 并举例说明存在 一 个包含无穷多个立方数 且不包含完全平方数 的等差数列 b I b Z 2 0 1 0 克罗地亚数学奥林匹克 提示 设存在 n A Z 使得 口 a A 则对任意的 Z 有 A 口 且 2 0 1 4年第 6期 7 解题小品 削足适履 伏 奋 强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7 3 0 0 7 0 中图分类号 O1 4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6 4 1 6 2 0 1 4 0 6 0 0 0 7 0 2 削足适履 原出自 淮南子 说林训 意指 鞋小脚大 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 比喻 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在 某些数学题中 由于结论过强 不易从题设条件出 发去证明 可以适 当地 削足适履 起到意想不 到的效果 例 1 设 口 口 为集合 S 1 2 1 7 的一个八元子集 1 证明 存在正整数 尼 使得方程 一 口 后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