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遭遇“深水区” 教育也需“破僵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浅悟 福州市宁化小学 洪丽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今天受教育局指派在这里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底子薄,见识不广,报告看了很多遍,但仍然感觉捉襟见肘,难以传达透彻。今天我姑且做一次肤浅的学习交流。一、总认识:关键时期的关键会议 先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刚才这段视频中,你会强烈地感觉到“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应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发展十分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关键的会议。(出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星期六新闻”节目主持人谢尔盖专访时说:“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集中体现在解决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我试着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展开分析。(原驻俄罗斯大使 武韬) 从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来说,一个基本的判断,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整体的外交环境基本保持稳定,但挑战和压力会越来越大,形势会趋于严峻。为什么说保持基本稳定:1、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外交环境会基本保持稳定;2、尽管美国有意遏制中国,但是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非常重,遏制中国显得力不从心。3、美国将一部分力气放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精力有所牵制。这三个因素,使得我们整体的国际形势和外交环境基本保持稳定。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有三个因素:1、国际恐怖势力及国内分裂分子与境外的勾结,像藏独、疆独,他们的背后都有居心叵测的某些大国的支持,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障碍因素。2、美国对中国遏制的姿态重新明显。2011年,本拉登打死后,美国的反恐任务基本告一个段落,之后便开始高调重返亚太,一方面巩固与传统盟国的关系,如日本、韩国,另一方面拉拢与中国有矛盾的某些国家,像越南,越南我们知道,从官方到民间,反华情绪很重,2010年美国就与越南联合军演,矛头直指中国,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信息。3、中国周边局势紧张,突出的像与菲律宾、越南,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当然,我们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在很多情况下,领土的问题协商谈判是解决不了的。由于这些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与压力,使得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稳中取胜”过于保守的外交理念,秉持一种更为主动、更为积极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所以有专家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要有打一场适度战争规模的准备。当然,中国是和平主义者,但是战争的准备是要有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大国崛起的基本经验。近现代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经济发展是前提,战争是最有效的证明手段。我们来看,近现代历史上,西班牙打败过葡萄牙,法国打败西班牙,德国打败法国,英国打败德国和法国,美国一战、二战都赢了。强国地位、霸主地位是打出来的。我们的邻居小日本,也是通过战争奠定它的强国地位。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尽管中国已经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是当时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老大还是中国。但是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不行了,输了,从此,东亚的政治格局和军事格局就完全扭转了。1905年,日本和俄罗斯打了一场日俄战争,日本又赢了,两场战争就彻底奠定了日本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强国地位。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资源是有限的,战争实际上是为了争夺利益,争夺资源。所以说,面对全球能源的争夺战,中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指出“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要求。就国内环境来说,制约发展的障碍很多,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国不强,民不富,市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得到改变。污染问题尤其严重(举例:滇池)市场本身的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美国。说到创新能力有人说,中国宇宙飞船航天技术多好,但这是国家下巨资攻关的项目,美国也有啊,但是一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不在于国家的行为,主要在于社会本身市场本身,像美国ibm、微软不是国家攻关出来的,是市场本身发展的需要创新的结果。这对教育也是一个思考: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也是目前这种教育体制要突破的瓶颈。国有企业的问题也是经济改革发展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从政治方面,权利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从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不能不说明权利监督形同虚设,这是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文化方面。各种社会思潮复杂多样,价值观领域乱象迭出,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网络上,各种观点,稀奇古怪,发牢骚的,抱怨的,有些思潮是明显偏激的,是要进一步认识和批判的。(东莞扫黄,本是做了该做的事,网上却一片调侃)综合当前改革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问题,表明改革到了又一个关键的时刻。改革发展有几个关键时刻,78年改革大幕拉起,一个关键时刻;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创新体制,中国驶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那个是一个关键时刻;又过了21年,中国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也就是中国现代化又到了一个新的瓶颈期,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时期,处在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处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向中级迈进的关键时期。如果能破除各种障碍,中国现代化建设就会推上一个更高的水平,实现质的突破。过不了这个节点,现代化就会成为一个烂尾工程,不可能最后成功。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报上有这么一段话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二、微认识:教育改革,当多啃硬骨头 那么,身为教育人,我们要关注的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该啃的硬骨头是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有关教育的内容约700多字,很多政策都直指制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我试着做了这样的梳理:1、 减负破困局,各方有责任决定指出要“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013年全年,全社会对“减负”的关注始终热度不减。先是年初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再到年中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如何走出减负困局”,避免“越减越重”之怪现象的连续关注,之后,还有年终的教育部“重拳出击”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再次让“减负”成为公众热议的“关键词”。 要说“减负”,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长期以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受到社会各领域的高度关注。但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减负举措,这一沉疴却始终未能得到根治,甚至出现“越减越重”的尴尬局面,久而久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竟然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大难”问题。减负之难,并非难在无解,而是牵涉利益主体诸多,问题纷繁复杂,是一个牵扯社会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难题究竟该如何破解?首先,应该从教育内部入手,向课堂要效率、让老师提水平、让学校强管理。从作业量、上课小时数、考试次数这些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内容管起,真正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完善考试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走出一条稳健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选拔方向。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呼唤理性的社会价值观和用人观,营造教育回归本真、科学育人的文化氛围,从而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再次发生。将孩子从课业负担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努力的,有学校、有家庭,更有政府。2、 育人应重道 师德须从严 决定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立德树人”的说法古已有之,最开始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有识之士把人生目标看成三条:立德,就是要有高尚的品德;立功,能为国家、为人民立功;立言,有自己的思想言论。常言,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修身养性是一辈子的事情。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教师,自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2013年,一些学校毒打学生、校长性侵学生的恶性事件,引发了社会各方关注,师德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之一,令人痛惜;课堂授课浮皮潦草、课下有偿补课劲头十足;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屡禁不止。师德是人心,更是良心,塑造高尚的师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提高职业准入的门槛,严格管理手段之外,还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还要给广大教师更多的理解和体贴,比如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政治待遇,让他们在社会上真正有一定的职业优越感。3、 幕课汹涌至,学习将变革 决定第一次提到“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不久前,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平台正式发布。依托这一中文MOOC平台,包括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在内的中国首个名校联盟九校联盟(C9)有望实现学分互认。尽管早已预料这一天终将来临,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我们还是无法不惊诧于它来的竟是如此迅猛。2013,一场有关“教育模式”的大变革在全球蔓延开来,这就是大规模在线教育“幕课”。如果说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他的人工智能课程放在网上,吸引了19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人注册收看还是“无心之举”,那么,包括斯坦福、普林斯顿在内的33所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建立在线免费课程就已是谋划良久了。就在国外在线教育风起云涌的同时,在中国,在线教育也是生机勃勃。大学视频公开课、大学资源共享课、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视频课程”陆续推出,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等高水平大学高调加入国外“幕课”平台。一瞬间,我们突然发现,学习也正因互联网而改变,教学模式变革的一场“数字海啸”即将来临通过“幕课”,学习已逐渐不再受到身份的限制。学习著名高校的课程,聆听著名学者的教诲,只要你有一台电脑和不那么慢的网速,就可以实现。在高校内,在线学习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已被采用,教育界一直倡导的“翻转课堂”将真正有可能实现。未来,课堂的功能不主要是知识的教授,而是评价与交流。多年前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以后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质量最佳的授课内容,这些内容比任何单一的大学都强。”2013年,这一预言几近成真。4月4日,一场“微课程”教学研讨将在我校举行,“微课程”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课程模式,追求的是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或许我们将要迎来一场教学的革命。4、“一考定终身”有望破坚冰决定: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考试招生改革,对教育改革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2013年,高考录取“最强”的一次改革开始布局,这最为民众所关注,也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焦点。北京教育考试院等单位正在就2014年北京高考内容改革进行研讨。教育部负责人表示,高考改革分两个方面,一是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二是改革高考科目。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探索高考“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大学招生录取改革也分两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同时,小学升初中,将推行九年一贯制直升或学区化升学;初中升高中,将实行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据了解,教育部已经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4年上半年,国家可能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将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可望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5、破解就业难打好组合拳决定: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2月6日,教育部在京召开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2013年,“大学生就业难”再度成为年度民生话题的“热词”。这一年,一边是创下历史新高的毕业生规模,699万人,较2012年增加19万,再次刷新纪录;一边是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走出校门就失业,也成为许多本应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面对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群体,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部同相关部委努力调整和完善就业政策,出台新的就业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从开发更多的岗位、到关注重点群体、再到全力实施大学生就学就业“万人计划”,各地也纷纷通过举办重点行业网络招聘会、大中型企业与毕业生网上双选月等形式提供就业岗位,引导毕业生积极、理性就业。但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症结在于“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许多大学生不愿到国家需要的重点行业和偏远地区就业,一方面是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匹配。因此,除了通过政策、观念来引导大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之外,调整大学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组织用工合同范本
- 租地种植苗木合同范本
- 2025年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学期模拟试卷
- 货物购销合同补充协议
- 网店租赁合伙合同范本
- 烟酒购销合同合同范本
- 烘焙行业加盟协议合同
- 灌溉机井使用协议合同
- 灵活用工销售合同范本
- 社保局终止合同协议书
-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专题强化一:受力分析和整体法与隔离法专题 (原卷版)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认知行为疗法》课件
- 15个小测试-测测您家孩子注意力是否达标
- 《阴极保护原理》课件
- 西南大学《模拟电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
- 汉语拼音默写表及拼读专练
- 风电项目审批、开发、建设、运营所需手续全流程
- 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泰山杯”山东省网络安全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