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 诗五首教学内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理清诗歌思路,了解诗歌大意。 2、通过分析,探究,体悟诗歌的主题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习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培养学生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一个合格的现代中学生。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法学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第 2 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课时流程:一、导入新课:我国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唐朝,更是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当时一位诗人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对哪位诗人作出的评价?二、出示学习目标三、自学提纲1、了解每首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听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3、读懂诗意,把握诗歌主旨4、通过揣摩、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四、(一)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初识草堂好诗我来读出示朗读要求,听示范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本诗 ,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 (将学生分成四组,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2、 走进草堂好诗我来解孩子们,通过朗读我们初识了草堂,那么,这草堂的情形又如何呢?诗歌描写了四个精彩画面, 请用你最生动的文字来描述这四个精彩画面,并将其凝炼成四字小标题。将诗人在每个画面中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凝炼成一个字 3、 结识堂主雨夜听心一首诗就是一颗心,它载着一千多年前作者的心声飘到我们耳畔,让我们听到了一颗 的心的呐喊。(学生答: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赏析诗人另外一些表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佳作。(春望石壕吏等)4、研读赏析品堂主佳作边读边赏边读边赏,领会美点(可从词语推敲、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设计目的: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领悟文学作品独有的文字魅力,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5、拓展延伸千古绝“畅”情思飞扬 假如你能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一份油然而生的敬意;一份发自内心的关怀; 一片穿越时空的祝福与告慰;(二)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三)、学习己亥杂诗活动一:展示自学,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zu),字璱(s)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学者、文学家和爱国主义者。 2、写作背景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3、体裁: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活动二:诵读经典,理解诗句意思请同学们认真听诗歌的朗诵录音,然后大声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既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己亥:己亥年,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2、疏通诗意诗句: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译文: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诗句: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活动三:吟咏涵诵,赏析诗句意境请同学们吟咏涵诵诗歌,仔细品读诗句,自主赏析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点拨:这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点拨:这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活动四:小组合作,探究重点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重点问题。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感情?点拨:“浩荡”本指水势浩大,比喻愁。写出了“愁”的深广,强调了对京城的眷恋、惆怅、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交代了时间,勾勒出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情景,渲染了作者离京时的怅惘、失落、孤独的情怀,隐喻了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吟鞭东指即天涯”运用夸张手法,抒发了诗人离京时的复杂情怀,既有离别时的满腹离愁,也有脱离樊笼时的轻松愉快,有回归后的美好憧憬。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含而不露,动人肺腑。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怎样的哲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点拨: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反应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现了诗人虽脱离官场,仍然关心国家命运,决心为国效力的崇高精神。总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的无尽愁绪,也表达出诗人虽已辞官,仍决心为国效力、奉献终生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着挚爱之情。五、达标练习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 2、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4、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 B第一节五句,诗人寓情于客观描写之中,表现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C第二节五句,是对第一节的补充,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D“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5谈谈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_ _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_ _六、课堂小结一千多年过去了,流逝的时光淹没了苦难的岁月,却淹没不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高亢呼声。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岑参、龚自珍那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忠心,如日月照千古,如苍穹闪星辉,永驻我们心中。作业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 公司火灾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数学(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全运会足球运动员代表资格协议书5篇
- 公司法课件收费
- 公司母亲节课件
- 月度工作汇报排版
- 2025租赁续租合同模板
- 公司旺季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新课标数学低学段案例解读
- CJ/T 180-2014建筑用手动燃气阀门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素质的课件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构词方式
- 中国宠物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医院转诊合同标准文本
- 新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第4版)》思政素材-第4章 混凝土工程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