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闲钱处置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闲钱处置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闲钱处置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闲钱处置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闲钱处置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当代大学生理财情况调查报告摘 要:理财贯穿于人的一生。大学时代应该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在引领理财时尚、改善理财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的金钱观、消费观、理财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关注大学生的理财方式、理财行为特点,了解大学生的理财方式、理财行为特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理财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理财的方式及比例,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在理财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做出了一定的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更合理、有效地理财。关键词:大学生;消费;闲钱处置;理财;价值观。一、前言(一)调研背景理财的目的在于学会赚钱、花钱和管钱,使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对于没有收入来源(大多数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的理财培养只是训练和演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一种理财的习惯,而不是看重输赢结果的比赛。因此,在大学阶段的理财训练包括养 成良好的心态、成熟的心智;培养全面的专业素质;获得人生和工作的经验、职业技能的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生涯的规划。系统的进行理财训练,将帮助大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受用终生。在大学时代,应培养主动理财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财常识。目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承受应试教育的压力,致使一些不正确的个人理财观念形成。高校存在的娱乐消费、虚荣消费、攀比消费、恋爱消费、高科技产品消费等告诉我们,研究大学生个人理财情况并给出合理建议是很有必要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理财观,也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客观需要,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理财现状,总结大学生理财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当代大学生合理、有效地理财。(三)调研方式1.调研地点:互联网2.调研时间:2015年6月 3.调研对象:各高校在校大学生 4.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5.样本数量:1006.具体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法:在互联网上随机调查了100名不同城市、性别、年级、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通过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他们的理财状况。调查问卷请见附件。(2)文献查阅法:通过文献查阅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理财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具体请见参考文献部分。二、调查结果的分析(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理财情况,调查者在网上发布了调查问卷,随机邀请了100名不同城市、性别、年级、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并筛选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男生43人,女生 57 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的人数分别为30、34、20、16,财经类专业21人,非财经类专业79人。以下是被调查大学生的每个月闲钱金额数据分析:接收频率累积 %100元以下22.00%100-2001921.00%200-300829.00%300-4002049.00%400-5001059.00%500-6002685.00%600-700388.00%700-800290.00%800-900595.00%900-1000095.00%1000元以上5100.00%平均424.45标准误差25.73351中位数415众数500标准差257.3351方差66221.34峰度3.251927偏度1.377364区域1450最小值50最大值1500求和42445 由基本的数据分析可知,被调查大学生每个月平均有400元以上的闲钱,大多数人每月闲钱可达500元左右,而最多的可达到1500元。因此,了解同学们是否能够合理的使用这笔资金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重视对闲钱合理安排。(二)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及分析1.被调查大学生对理财方面的认知情况(1)被调查大学生关注财经类信息的频率(2) 被调查大学生对自身财富敏感程度(3)被调查大学生接受有关理财方面的教育或指导的情况(4)被调查大学生尝试过的理财方式第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中,关注财经类信息的频率普遍较低。其中从来不关注财经信息的财经专业学生仍占5%左右,而非财经类学生占了25%左右。而且经常或偶尔关注财经信息的大部分是财经专业类的学生,非财经专业类学生普遍对财经信息的关注度较少;第二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对自身财富的敏感程度普遍集中在中等水平上,占46%左右,而只有16%左右的被调查大学生对自身财富很敏感;第三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中,接受过有关理财方面专业指导的仅占17%左右,偶尔听身边的家长或老师提起过的也只有70%左右,还有将近13%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接受过理财方面的教育或指导;第四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中将近一半的人都尝试过余额宝等小额互联网金融产品,而尝试过投资股票、基金、债券等传统金融产品和黄金、宝石、古董、字画等收藏品的共占20%左右。通过这四项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对理财方面的认知情况普遍不是很高。除了财经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于财经方面的了解情况比较多一点以外,其他的大学生中并没有太多人会经常关注财经信息,对财经方面的认知情况比较少。这跟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灌输应试教育的知识,而对社会上的事物了解地特别少,久而久之也就没了兴趣,也认为没有关注财经信息的必要。而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自身的财富并不是特别敏感,这可能是由于很多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是来源于家长,自己对挣钱的难度没有什么概念。当代大学生接受有关理财方面的教育或指导的情况也是不够的,很大学生甚至从来没接触过理财方面的指导。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虽然他们没有太多的财富,但对他们开展理财方面的教育是相当有必要的,学校和有关方面应该多举办这样的讲座,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当代大学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尝试过购买余额宝这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因为它接收小额份额,收益率比银行存款高,而且风险比较小,因此大学生愿意投资。而股票、基金等风险比较高的大学生投资的比较少。黄金、宝石、古董、字画等需要投出比较多的收藏品大学生接触的也比较少。2.被调查大学生平时处理钱财的情况(1)被调查大学生平时的消费方式(2)被调查大学生每月的闲钱占可支配金额的比重(3)被调查大学生平时处置闲钱的方式第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的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在自身支付能力范围内偶尔消费一些时尚高端物品,21%的同学只消费生活必需品,仅有4%的同学会不考虑自身经济状况而随意消费;第二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每月的闲钱占可支配金额的比重在5%以下的为20%左右,在5%-20%的为30%左右,在20%-40%的为40%左右,在40%以上的为10%左右;第三项调查结果显示,将近20%的被调查大学生平时不对闲钱作任何处置,40%左右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把闲钱存在银行里,20%左右的被调查大学生选择将闲钱存在如“余额宝”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中,10%左右将闲钱用来投资股票、基金等市场金融产品,很少有人用闲钱来做生意。通过这三项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平时的消费基本上都是在自身支付能力范围内消费一些时尚高端物品,很少的人只消费生活必需品或不考虑自身经济状况随意消费,在当今的社会中,大学生的这种消费方式是值得推崇的。而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闲钱占可支配金额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做好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平时处置闲钱情况还是不能达到预想状态的,大部分大学生将钱存在银行里,而有一部分大学生对闲钱不作任何处置,这又说明了我国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理财能力方面的缺失。3.被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理财方式的评价及倾向(1)被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理财方式来源的评价 (2)被调查大学生对自身理财方式安全性的评价(3)被调查大学生更倾向的处置闲钱的方法第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5%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理财的行为是有计划、理智的,17%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理财的做法是跟随周围的同学,而将近38%的人认为他们理财的做法是随意的;第二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中有58%左右的人认为他们的理财方式是相当安全的,而35%左右的人认为他们的理财方式是具有一定风险的;第三项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中有64%左右的人更倾向于保本保息即使预期收益率较低的处置闲钱的方法,32%左右的人更倾向于保本不保息的理财方式,而只有4%左右的人倾向于不保本、不保息,但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方式。通过这三项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可知,相当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财行为是不经过思考的,也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大学生普遍倾向于保本的理财方式,是风险厌恶者。三、总结与建议通过对调查的分析与思考,总结了当代大学生不合理理财的原因并给出相应解决办法,希望能对当代大学生更合理、有效地理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家庭方面1.原因:(1)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从小养成了花钱如流水的坏习惯,消费欲望膨胀。(2)因为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理财教育贫乏,对优化财富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几乎空白,这就造成了学生从小就缺乏投资意识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大学都没有得到改善。2.解决办法:父母的理财理念和理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因此,父母应注重自身的示范效用,应对子女言教身教相结合,予以正确引导。家长们还可以采用零花钱管制、鼓励储蓄、设立积蓄奖励等方法培养子女的理财习惯,慢慢形成其独立理财能力。(二)社会方面1.原因:(1)社会上不良消费风气(如“借贷”、“信用”、“透支”等消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其中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市场引导也助长了大学生的高消费、浪费消费的心理。(2)社会上合理投资、正确理财的风气没有树立起来,取而代之的反倒是投机取巧、追逐一夜暴富的不良氛围,这种浮躁、肤浅的理财理念对许多大学生的理财观造成了负面影响,进一步导致理财能力的良性培养过程中断。(3)在现行的教育体制、社会体制影响下,大学生缺乏独立理财的环境。换而言之,大学生创造更多经济来源的可能性不大,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让学生有很好的理财观,更多的只是纸上谈兵。2.解决办法:(1)加大鼓励合理投资、反对投机行为的宣传力度。可巧妙运用媒体,播出一些理财指导与互动的电视节目,也可在各大报刊中开办理财专栏和专版,传授正确的理财知识,普及全方位的理财知识,促进全社会理财意识的形成。(2)积极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适度消费的观念,减少对大学生消费构成威胁的广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为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三)高校方面1.原因:(1)高校对学生的理财意识不够重视,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够深入。(2)只注重理论传授,不重视理论的实践应用等。2.解决办法:(1)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向。加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教育的力度,使学生学会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2)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设与理财有关的课程、讲座,介绍一些理财理念、理财方法、最新的金融产品、及其在理财活动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使学生的理财知识能够与时代同步。(3)多举办一些有关理财方面的实践类课程(如个人资金帐户管理,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证券投资实战模拟等等)以增加学生的理财实践经验,锻炼个人理财能力。(四)学生自身因素1.原因:许多学生自身没有树立起理财意识,虚荣心或攀比心使之对财富的利用不够理性,再加上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投资观念缺失,必然导致理财能力低下,形成高校中人数众多的“月光族”。2.解决办法:(1)端正自己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理财观。(2)注重自身理财知识的积累,将个人理财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活学活用,把学到的理财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可以采取多参加网络虚拟投资、进行模拟投资操作等,从模拟系统中积累了一定的投资经验。 综上,理财的目的不仅是满足物质财富的需求,更应该注重实现精神财富。理财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理财习惯,而且可以改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价值观,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作为肩负未来民族振兴的青年一代,当代在校大学生的理财目的还应该充分体现社会价值,要有益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代大学生们应该尽早做好理财规划以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四、参考文献1吴利明对当代大学生加强理财教育的思考N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2罗丽榕加强大学生的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N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第7卷第1期3周雨风当代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道德引导 N商场现代化2007年1月(中旬刊)总第491期4王有幸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理财 J科园月刊2010年第15期附件:关于当代大学生理财情况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此问卷是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的理财情况而设计的,请您仔细阅读此问卷并填写。此问卷匿名,资料绝对不会外泄,请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