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研究.pdf_第1页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研究.pdf_第2页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研究.pdf_第3页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研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4 卷3 期 2 0 0 6年 9月 贵 州 科 学 GUI Z HOU S CI ENCE Vo 1 2 4 N o 3 S e p 2 0 0 6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方法研究 程逸宇 郑建秋 迟卉 王幼芳 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2 0 0 0 6 2 摘要通过对组培接种室空气中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发现曲霉 A s p e r g i l l u s 毛霉 Mu c o r 青霉 P e n i c i l l u m 木 霉 T r i c h o d e r m a 根霉 R h iz o p v s 等常见茵为组培的主要污染真菌 抑茵环实验表明次氯酸钠与制霉菌素抑菌效 果较好 5 0 m g L酮康唑 5 0 m g L制霉菌素 0 1 次氯酸钠组成的混合杀菌荆 抑茵效果好 对植物伤害小 是良 好的防真茵污染添加荆 关键词组织培养 真菌污染 杀菌剂 中图分类号Q 9 5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3 6 5 6 3 2 0 0 5 0 4 0 0 4 0 04 P REVENTI ON OF THE F UNGAL CONTAM D ATI ON I N PL ANT TI S S UE CULTURE C H E N G l y u Z H E N J i a n q i u C H I H u i W A N G Y o u f a n g L i f e S c i e n c e C o U e g e o f E a s t C h i n a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i 2 0 0 0 6 2 C h i n a ABS T RACT By t h e s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i d e n t i fic a t i o n o f t h e e p i p h y t e i n t h e a i r o f t h e p l ant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l a b A s p e r g i l l u s Mu c o r P e n i c i l l u m T r ic h o d e r ma R h i z o p u s w e r e f o u n d t o b e t h e ma i n i n f e c t i v e f u n g i i n p l a n t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T h e e x p e Hme n t o f my e o s t a t i e l o o p h a d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s o d i u m h y p o c h l o r i t e a n d n y s t a t i n are g oo d f u n g i s t a t s Th e mi x t u r e o f 5 0 mg L k e t o c o n a z o l e 5 0 mg L n y s t a t i n 0 1 s odi u m h y p o c h l o fi t e i s t h e b e s t a d d i t i v e t o p r e v e n t t h e f ma g a l c o n t a mi n a t i o n i n p l ant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a n d h a s s l i g h t d am a g e t o p l a n t s KEY W ORDS t i s s u e c ult u r e f t mg a l e o n t a mi n a t i o n f u n g l s t a t 植物组织培养是上世纪初开始 以植物生理学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项植物繁殖技术 经过近一个 世纪的发展 这项技术 已在科学研究 和生产上得 到 广泛应用 但它的技术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 微 生物污染是组织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培养基 中添加杀菌剂已成为防治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得到 广泛运用 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防治细菌污染方 面 对真菌污染较少顾及 韩美丽等在绿巨人组培 中实验了青霉素钠 先锋霉素和大庆霉素对继代培 养中细菌污染的抑菌效果 本实验小组在组培 过程中发现 接种室环境中存在大量真菌孢子 常规 方法很难避免真菌污染 且真菌污染有着爆发突然 感染面积大等特点 一旦爆发会导致全部材料报废 对一些珍贵的材料来说是很严重的威胁 故本实验 对组培过程中易污染的真菌分离与鉴定 并进行一 些杀菌剂的抑菌实验 以期能找到有效降低真菌污 染的方法 1 实验材料 1 1 培养基 M S 基础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收稿 日期 2 0 0 5 0 9 2 3 作者简介 程逸宇 1 9 8 3 男 华东师范大学2 0 0 2级在读本科生 通讯作者 王幼芳 1 9 5 3一 女 教授 E m a i l y f w a n g b i o e e n u e d u c n 维普资讯 3 期 程逸宇 等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方法研究 4 1 1 2 组培材料与杀菌剂 1 2 1 组培材料 烟草 华东师大生物站种植 1 2 2 杀菌剂 医用抗生素 制霉菌素 灰黄霉素 酮康唑 实验室常用杀菌剂 次氯酸钠 2 实验方法 2 1 污染真菌的收集与鉴定 2 1 1 收集 将5 个 M S 培养基平板开盖后放置在超净工作 台上 静置2 0 m i n 后 盖上培养皿 放人培养箱 2 5 C 下培养 3 5 d 形成明显的菌落以便分离鉴定 2 1 2 分离与鉴定 使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对收集到的真菌进行 化线分离 纯化培养 直至形成单菌落 通过形态学 特征鉴定真菌 2 2 抑菌试验 已从鉴定的真菌中每属选取 1 个代表种为材 料 使用滤纸片法测定各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 2 2 1 从真菌培养物中提取孢子 稀释至 1 0 c fu m l 将孢子悬浮液以每付平板 0 5 m l 的量加入到 5 0 左右的M S 培养基中 混匀后倾到平板 2 2 2 用无菌镊子取半径 0 5 c m 的圆形无菌滤纸 片 分别浸泡在经过滤灭菌的不同浓度的制霉菌素 灰黄霉素 酮康唑 均分为2 0 0 m g L 5 0 m g L l O m g L 3 个浓度 及次氯酸钠溶液 分2 0 5 0 1 3 个浓度 中1 m i n 等距置于混有真菌孢子的培养基 表面 每组设 6 个重复样本 2 2 3 于 2 5 2 培养 5 d后观察结果 如有抑菌作 用 则滤纸片周围无菌生长 形成抑菌环 根据抑菌 环大小 判断抑菌效果 2 3 混合杀菌剂检验 由于杀菌剂有其抑菌谱 无一种杀菌剂对所有 真菌都有效 且长期使用单一品种抗生素易使真菌 产生抗药性 故从 试验抗 生素 中选 出 3种抑 菌谱 广 抑菌效果好 的杀菌剂 按 正交试验设计 原理 L g 3 配成 9 组浓度不同的混合杀菌剂 对同时混 有上述5 种真菌的M S培养基进行抑菌环试验 每 组设 6个重复样本 2 4 混合杀菌剂在组培中运用 从9组混合杀菌剂中选出3 组抑菌效果好且浓 度水平低的组合作为培养基添加剂使用到组培中 将烟草嫩叶用 0 1 升汞表面消毒 5 m in后 在普通 实验环境下 无任何消毒措施 接种到分别加入上 述 3 组杀菌剂的M S培养基及 1 组无杀菌剂 M S 培 养基中 再严格按照组培消毒要求处理 在超净台 上接种同一材料到 1 组无杀菌剂 M S培养基中作为 对照 每组设 1 0个重复样本 光照培养箱中 2 4 h 光照 2 5 C 培养 3周后观察愈伤组织生长情况及 污染状况 3结果与分 析 3 1 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通过对空气中污染真菌的分离纯化 共获得 9 种真菌 其中曲霉属 A s p e r g i l l u s 2种 毛霉属 M u C O l 2种 青霉属 P e n ic i l l u m 3种 木霉属 一 c h o d e r ma 1 种 根霉属 R h i z o p u s 1种 这些均为常 见真菌 它们的孢子在空气中分布广 含量大 易造 成污染 且其在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繁殖旺盛 较短 时间内就会威胁到植物的生存 组培中需对这些真 菌重点防治 3 2 不同浓度杀菌剂抑菌效果 比较 从表 1中可知 高浓度次氯酸钠对这 5种真菌 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而低浓度 0 1 则无作用 在 3种 抗 生素 中 制 霉 菌 素 抑菌 效 果 最 明显 在 5 0 m g L 水平上对 5种真菌都有作用 且 效果 与 2 0 0 m g L 相似 但 l O m g L水平抑菌作用较差 灰 黄霉素的抑菌效果不理想 对根霉与毛霉无任何作 用 所以选用次氯酸钠 制 霉菌素和酮康唑进行混 合抑菌试验 3 3 混合杀菌剂抑菌试验结果 从表 2中可知 第 3 6 8 9 组抑效果较好 其 中第 9 组效果最好 培养皿内无菌生长 但考虑到高 浓度的抗生素对组培材料有强杀伤作用 选取第 3 6 8组进行组培试验 维普资讯 4 2 贵州科学 2 4 卷 注 表中 代表培养皿中无真菌生长 代表抑菌环直径3 c m以上 表示抑菌环直径 1 3 c m 一 表示 无抑菌效果 表 2 混合杀菌剂正交试验 L 3 T a b 2 T h e o r t h o g o n a l t e s t o f mi x e d f u n g i s t a t s L g 3 注 表中 代表培养皿 中无真菌生长 代表抑菌环直径3 c m以上 表示抑菌环直径 1 3 c m 一 表示 无抑菌效果 表 3 组培试验 Ta b 3 Th e p l a n t t i s s u e c u l t u r e e x p e r i me n t 注 本表数据去除细菌污染的情况 维普资讯 3 期 程逸宇 等 植物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防治方法研究 4 3 3 4 组培试验 由表3可知 在未消毒情况下使用杀菌剂的组 别真菌污染率明显低于无杀菌剂组 且与严格灭菌 情况下污染率相近 杀菌剂组的愈伤组织生长状况 差于无杀菌剂组 第 8 组抗生素浓度最高 组培材料 全被杀死 第 3 组中次氯酸钠浓度较高 植物生长 状况差 杀菌剂浓度最低的第 6组 杀菌效果好 植 物生长状况也仅稍差于无杀菌剂组 是组培 中防治 空气污染真菌 良好的培养基添加剂 4 讨论 本实验共从接种室中获取 9种真菌 其中曲霉 属 A s p e r g i ll u s 2种 毛霉属 Mu c o r 2种 青霉属 P e n i c i l l u m 3种 木霉属 T r i c h o d e r m a 1种 根霉属 R h iz o p u s 1种 利用 杀菌剂防治植 物组织培养污 染 可大大降低污染率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这 5 属真菌的抑菌环实验发现4种杀菌剂中次氯酸钠 与制霉菌素抑菌效果最好 用 5 0 m g l 酮康唑 5 0 m g l 制霉菌素 0 1 次氯酸钠组成的混合杀菌 剂 抑菌效果好 对植物伤 害小 是 良好 的防真菌污 染添加剂 本实验筛选 出的杀菌剂组合 已能得到与常规消 毒类似的效果 如将该杀菌剂和常规消毒手段一 同 使用 则可达到预防真菌污染这一 目的 在用某些 珍贵的植物材料进行 组培时 可使 用此杀 菌剂预防 真菌污染 从而得到更多更健康的愈伤组织 此外 抗生素一般不稳定 只能用过滤灭菌法灭菌 把抗 生素应用于组培上 必然会增加工作量 增加成本 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所以有必要寻找稳定 能耐高 温高压的抑菌剂 可以考虑使用一些防腐剂或农 用杀菌剂来代替 目前使用的抗生素 其应用有待进 一 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俊辉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1 9 9 9 1 2 4 6 4 7 O 2 韩美丽 陆荣生 黄华艳 等 绿巨人组培苗继代过程 中玻璃化苗及细菌污染的消除方法研究 J 广西林 业科学 1 9 9 9 2 8 1 1 6 1 9 3 T e n g W L T i ff a n y S T e n g M C E x p l a n t p r e p a r a t i o n a f f e c t s c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