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 近代中国对民主理论的探索1 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1 主张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2 特征 托古改制 三世说 用孔子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和合理性 2 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 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起来 2 把 伸民权 与 广民智 联系起来 3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 背景 戊戌变法的失败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内容 形成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其中民权主义最能体现他的民主思想 对西方民主政治加以改造 形成 五权分立 方案 民族 民权 民生之间联系密切 主张将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毕其功于一役 3 评价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 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仍带有较大局限性 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基本内容 1 主权在民 2 采用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制和责任内阁制 3 国民一律平等 享有人身 财产等自由 人民负有纳税 服兵役等义务 2 影响 1 它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2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体 从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捍卫民主共和制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法律依据 三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历程1 维新变法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于1898年发动了 百日维新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实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 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 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广大人民掀起反抗清政府的斗争 民主革命蓬勃发展 为了挽救清朝危局 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而进行 2 新政 改革官制 兵制和学制 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 新政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 实行过程中大量增加捐税 更加促使人民不断起来反抗 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3 预备立宪 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颁布 钦定宪法大纲 到1911年 皇族内阁 的出台 暴露了清王朝借 立宪 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 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的实质所在 清朝专制统治陷于空前孤立境地 3 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 捍卫共和的斗争 为维护共和 防止专制独裁 孙中山先后领导了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和 护法运动 使反对专制 倡行民主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四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 坚持抗战 反对独裁 1 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制造的 皖南事变 坚决回击 重建新四军 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2 1941年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 推动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 3 针对国民党发表的 中国之命运 和武装挑衅 中国共产党发表文章揭露其反动实质和阴谋 开展反战运动 4 1945年中共 七大 指出 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并制定了政治路线 2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 1 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制度 内容 凡年满十八岁 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 不分阶级 民族等 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表现 参议员对人民负责 人民有权监督 罢免 抗日民主政府的各级主要领导由各级参议会选举 罢免 对各级参议会负责 2 三三制 政权 三三制 原则 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 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 非党的左派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 三三制 政权 由中共领导并与其他抗日党派真诚合作的民主制度 3 意义 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调动了各抗日阶级 阶层的抗日积极性 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五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史料研析 1 陈独秀的民主思想材料所谓立宪政体 所谓国民政治 果能实现与否 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 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 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 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 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 民 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 无永久厉行之保障 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 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 而不以生命拥护之 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 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 多数国民之自动 惟日仰望善良政府 贤人政治 其卑屈陋劣 与奴隶之希冀主恩 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 无以异也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 皆伪共和也 伪立宪 也 政治之装饰品也 与欧美各国之共和立宪绝非一物 摘编自陈独秀 吾人最后之觉悟 1916年 探究1 根据材料 概括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提示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多数国民须自觉居于主人地位 具有主动精神 自觉参与建设政府 制定并维护宪法 探究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评陈独秀关于实现民主政治的主张 提示 从思想文化层面反思清末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 认识到民众觉悟才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 要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 发展了民主思想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2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材料近年来 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 如既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何后来会发生袁世凯复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否真正巩固了革命成果 为什么后来又出现新文化运动呢 辛亥革命研究资料汇编 探究3 你是否同意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的说法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提示 观点一 同意 理由 用法律手段巩固成果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新文化运动兴起 从思想根源反对专制等 观点二 不同意 理由 袁世凯复辟说明君主专制势力强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没有真正实施 尊孔复古说明专制思想依然占统治地位等 史论总结 一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 强国之路过程的特点1 探索具有广泛性 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 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 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 2 具有普遍的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特点 只有义和团例外 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使其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看到了西方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 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从学技术到学经济政治 从学立宪到学共和就有许多层次 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 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4 具有继承性 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 师夷长技 的思想 又有一定的发展 但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而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 他们既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 又发展为学习西方政治和经济 这就是质的飞跃 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专制 而是反对封建专制 二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民主政治1 苏维埃政府逐步健全了民主与法制 中央执行委员会相继颁布了 宪法大纲 苏维埃组织法 选举条例 等一系列法规 健全民主制度 2 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 三三制 原则 即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 这一政策容纳了各方面人士 调动了各阶级 阶层抗日的积极性 壮大了抗日力量 也为后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 3 解放战争时期 在新老解放区的农村 建立起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在城市 一般先邀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