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ppt课件.ppt_第1页
创伤ppt课件.ppt_第2页
创伤ppt课件.ppt_第3页
创伤ppt课件.ppt_第4页
创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蒲萍二零一四年九月七日 创伤病人的评估与救治 新桥医院神经外科 恐怖事件 核泄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交通事故 水灾海难 创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创伤是目前全球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 1 35岁USA死亡 我国继肿瘤 心 脑血管病之后第四位重要死因死亡及伤残人群75 是青壮年最主要的原因 交通伤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致伤约1500万 致死约70万 1990 年美国平均每天有115人死于交通事故我国1960年的致伤18637人 致死5762人2002年致伤56万 致死11万 相当于每天因交通事故致伤1534人 致死301人 创伤的概述 概述 其中 即刻死亡 数秒 数分钟 50 早期死亡 2 3小时 30 后期死亡 伤后数周内 20 创伤 44岁以下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城市居民第四位死亡原因农村居民第五位死亡原因 WHO 概况 创伤的概述 重视创伤急救刻不容缓 降低创伤死亡率的关键 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规范院内救治流程积极开展创伤救治与预防 创伤的概述 处理方案 呼吸道问题 立即剖腹止血 处理颅脑中枢损伤 处理泌尿系损伤 最后处理骨折 车祸致多发性损伤 现场发现该伤者同时存在窒息 脑血肿 尿道断裂 肝破裂伴腹腔内大出血 股骨开放性骨折 病人血压低 脉细速 请问 急救时首先要处理什么 以后依次序如何处理 怎么做 创伤的概述 目录CONTENTS PartOne创伤的概况 PartTwo创伤的评估 PartThree创伤的急救 创伤的概况 1 战伤 在战斗中由武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损伤及因战斗或战争环境造成的机体损伤 创伤 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概念 创伤的概况 突发 急骤 无法预测多发创伤 复合伤的发生率高病情复杂严重 治疗上涉及到多个科室严重创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 创伤的特点 创伤的概况 伤口类型 开放性 闭合性损伤致伤部位 颅脑伤 胸外伤 腹外伤 脊柱伤等致伤因子 火器伤 复合伤 烧伤 冻伤 兵器伤 冲击伤 化学伤 放射性损伤 挤压伤等受伤器官的多少 单发伤 多发伤严重程度 危重伤 重伤 中等伤 轻伤 创伤的分类 创伤的概况 开放性损伤 切割伤 砍伤 刺伤 火器伤 支气管断裂 贯通伤 盲管伤等闭合性损伤 撞击等引发的肝脾破裂 血胸等 创伤的概况 按伤口类型分类 颅脑 神外胸部 胸外腹部 普外盆腔 泌外 体表 烧伤四肢 骨科骨盆 骨科脊柱 骨科 创伤的概况 按致伤部位分类 撕裂伤 laceration 挫伤 Contusion 撕裂伤 laceration 创伤的概况 按致伤因子分类 火器伤 Firearminjury blastinjury Landmineinjury 创伤的概况 挤压伤 crushtrauma 是指肌肉丰富的部位较长时间压迫或挤压后所造成的严重而复杂的创伤 挤压综合征 crushingsyndrome 指在挤压伤基础上发生休克 受压组织变性坏死 并出现以肌红蛋白尿 高血钾等特点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它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 多发生于工程塌方 交通事故 强烈地震等意外伤害中 发生部位多在四肢 创伤的概况 多发伤 multipleinjuries 同一致伤因素使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创伤复合伤 complexinjury 两种以上致伤因素造成同一解剖部位的创伤 创伤的概况 按受伤器官的多少分类 创伤的评估 2 快速伤情判断 黄金10分钟A检查生命体征和意识水平B评价解剖创伤C评价有证据的损伤机制D基础情况 创伤的评估 一 创伤评分系统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traumascaling 以计分的形式来估算创伤的严重程度 即应用量化和权重处理的病人生理指标或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 经数学计算以显示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方法 创伤的评分系统 按病情评估作用 量化系统 预后 比较系统 按数据依据来源 生理 解剖 综合评分 按使用场合现场急救和后送的医院前评分院内救治工作和创伤研究的医院内创伤分类 创伤评分系统分类 创伤的评分系统 一 医院前创伤分类法 院前评分 定义 指在受伤现场或在到达医院明确诊断之前 医务人员对伤员迅速进行伤情严重度定量判断的创伤评分方法 以决定该伤员是否后送 特点 参数均为直观定量指标 评判简便易行有一定的敏感性 适合急救特点适合大量伤员及时分类 转运 收治缺点 不够精确 不能作为研究和判断预后之用 创伤的评分系统 院前指数 灵敏度高 修正创伤记分CRAMS评分法病 伤严重度指数 常用评分 创伤的评分系统 院前评分 胸腹部有穿通伤者在PHI分值上加4分为最后分值 院前指数 PHI 创伤的评分系统 修订创伤记分 revisedtraumascore RTS RTS是较常采用而简便的院前评分收缩压 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 GCS 3个变量组成总分为0 12分 评分愈低伤情愈重 11轻伤 11重伤 12送到创伤中心 创伤的评分系统 二 医院内创伤分类法 院内评分 院内评分 指患者到达医院后 在急诊室 ICU和病房内 根据损伤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对伤情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用途 预测预后 比较各医疗单位救治水平常用方法 AIS ISS系统和APACHE系统 创伤的评分系统 1 简明损伤定级法 AIS 定义 以解剖学损伤为基础 对器官 组织的损伤进行量化损伤严重度评分法 由诊断编码和损伤评分两部分组成采用六区法诊断编码 损伤评分组成 记为 XXXXXX X 小数点前6位为损伤诊断编码 分别代表体区 解剖类型 受伤器官代码 损伤类型 性质和程度 小数点后1位为伤情评分 分别为轻 中 较严重 严重 危重 致死性 不明确 AIS1 6 9 AIS编码可以在AIS 90辞典中检索以解剖学损伤为依据 每一处损伤都应有一个AIS评分 AIS是对损伤本身以严重度分级 仅用于单发伤 创伤的评分系统 2 损伤严重度记分 ISS 用于多部位 多发伤 复合伤人体分成六个区域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公式 ISS maxAIS2 2rdAIS2 3rdAIS2范围 ISS的有效范围为1 75分值越高 创伤越严重 死亡率越高ISS 16者为轻伤 16者为重伤 25者为严重伤如 胸部两处伤 伤情为2 3 创伤的评分系统 头颈 包括颅 脑 颈部 颈椎和颈脊髓 面部 包括五官和颌面软组织与骨骼 胸部 胸壁软组织和骨性胸廓 胸内脏器 膈肌 胸椎和胸段脊髓 腹部和盆内脏器 腹壁 腹腔和盆腔脏器 腰椎和腰部脊髓与马尾 四肢 骨盆和肩胛带的损伤 包括扭伤 骨折 脱位和断肢 但不包括颅骨 脊柱 肋骨架损伤 体表伤 包括皮肤撕裂伤 挫伤 擦伤 烧伤等 注意 ISS分区与AIS 90不一致 与AIS 85版本一致 ISS区域编码 创伤的评分系统 ISS评分举例 创伤的评分系统 3 新损伤严重度评分 NISS NISS是身体任何区域包括同一区域 3个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多数研究结果显示NISS优于ISS 特别是在生存判断参数角度比较时 在某些方面两者具有等效性 有替代ISS的可能 创伤的评分系统 4 急性生理学及既往健康评分 APACHEII 用于ICU 病死率预测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客观评价危重病人面临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的危险 还广泛用于评价治疗措施 医护工作质量和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等指标 12个常规生理参数 APS 年龄 B 慢性健康状态 CPS 理论上可得71分 实际上 55分以上没有 20分为重症点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分值越大 伤情越重 死亡危险性越大 20预测死亡率50 35分以上高达84 创伤的评分系统 1 严重创伤度评分 ASCOT 法以生理和解剖指标相结合的预后评估法以AIS为基础 但采用解剖要点分区法取代ISS 它把身体分为A B C D四个部分 对这四部分的全部严重伤 AIS 2 都给以应有的权重 使同一区域内多发伤得到体现 年龄分段也比TRISS细ASCOT与TRISS比较 严重创伤度评分 ASCOT 法 精细 合理 但实施较复杂TRISS评分法 方便 较简单 5 创伤严重度ASCOT与TRISS计量法 创伤的评分系统 2 TRISS评分法 预测存活概率 Ps 将生理指标 GCS 血压 呼吸 解剖学指标 AIS ISS 损伤性质 闭合性或开放性 和年龄因素相结合来预测伤员的Ps以Ps 0 5作为评估结局的标准 Ps 0 5预测生存可能性大 Ps 0 5预测生存可能性小 Ps越低 存活概率越小已广泛用于创伤伤员的预后估计和治疗指导不足之处是 对不同的开放伤 贯通伤 多发伤不够合理 年龄分段过于简单 创伤的评分系统 1 初级评估定义 指快速有序地检查伤员 以确认有否存在致命性问题并加以处理 认定明确及潜在的伤害 判定照料伤员的优先次序 并根据以上评估而实施恰当的救护程序 以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 改善预后 要求在2 5分钟内快速有序地完成评估 病情评估与判断 二 病情的评估与判断 目的 确认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并需要处理 明确潜在的损伤 判定处理伤员的优先次序 根据评估实施恰当的救护 以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 改善预后 初级评估可分为首阶段评估和次阶段评估 可用以下ABCDEFGHI口诀以助记忆 初级评估 病情评估与判断 1 首阶段评估 要求快速有序地完成评估 除处理气道阻塞或进行心肺复苏外 不应因处理其它伤害而停止检查 A airway 气道 检查气道同时保护颈椎B breathing 呼吸 确保有效呼吸C circulation 循环D disability 能力丧失E exposure 暴露 病情评估与判断 A airway 气道 保护颈椎 置颈托或检查已置颈托是否合适保持伤者气道的通畅 首先测试能否发声及有无气道阻塞如昏迷者抬颌法或托颌法打开气道必要时插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甚至气管插管或环甲膜切开 病情评估与判断 B breathing 呼吸 暴露伤者的胸部 观察呼吸 胸壁情况有效的呼吸支持 纠正和改善呼吸功能障碍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的准备伤口处理紧急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病情评估与判断 C circulation 循环 通过检查大动脉搏动 血压 外出血 皮肤颜色和温度 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判断病人的循环状态若正常 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输入温暖NS若出现休克 马上建立两路静脉通路 抗休克若无脉搏考虑心搏和呼吸骤停 即心肺复苏术若复苏无效 应协助商讨何时停止抢救若情况许可 抽血作常规检查和配血 病情评估与判断 D disability 能力丧失 评价伤者的神经系统情况用AVPU法快速判断清醒程度检查手指和脚趾对感觉和活动表现评估瞳孔的大小 形状及对光反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 GCS 若伤员清醒欠佳或有肢体瘫痪 可在次级检查中进行详细的检查 及早颅脑CT MRI检查等严密监测病情和评分变化 评估并遵医嘱及时处理病情的急性恶化 病情评估与判断 D disability 能力丧失 评价伤者的神经系统情况用AVPU法快速判断清醒程度检查手指和脚趾对感觉和活动表现评估瞳孔的大小 形状及对光反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 GCS 若伤员清醒欠佳或有肢体瘫痪 可在次级检查中进行详细的检查 及早颅脑CT MRI检查等严密监测病情和评分变化 评估并遵医嘱及时处理病情的急性恶化 病情评估与判断 E exposure 暴露 病情评估与判断 将伤者完全暴露以便无遗漏地全面检查清伤情 特别是主要伤情 2 次阶段评估 定义 首阶段评估后 尝试找出全部伤情并采取相对应治疗与护理措施 F followup 跟进 G Givecomfort 关怀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配合医师进行诊断性操作 允许家属陪同伤员 语言安慰 缓解疼痛 照顾好病人的情绪 病情评估与判断 2 次阶段评估 最后详细而全面的体检 以防漏诊 如遇病情恶化 需重复按ABCDEFGHI顺序再评估 找出原因 进行干预 H history 病史 I inspect 检查 对清醒病人或目击者追问主诉 受伤史 既往史 过敏史 正在服用的药物 最后饮食时间和事故经过 注意细节 病情评估与判断 2 重点评估 釆取其它治疗措施前 应再进行重点评估 重点及详细检查受伤的身体部位或系统 以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及优先次序 重点评估时 若病情和条件允许 应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具体情况 可选择血液 毒理检查 X线检查 内窥镜检查和可疑损伤部位的超声 CT MR检查等 二 病情的评估与判断 病情评估与判断 重点评估 1 颅脑外伤意识状态 瞳孔 头面部体征 肢体运动与感觉情况 辅助检查等 2 颈部外伤特别应注意排除有无颈动脉损伤和颈椎损伤 3 胸部外伤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和颅脑损伤死亡人数占创伤死亡1 4 2 3死在运送途中早期诊断 体检 胸部X线 CT检查和胸腔穿刺 病情评估与判断 关键是确定有无腹内脏器损伤实质脏器或大血管的损伤引起严重内出血及休克而腹膜炎较轻空腔脏器的损伤导致严重腹膜炎评估时注意腹部损伤的位置 直肠指诊 腹腔穿刺 影像学检查评估和判断腹部外伤的重点是决定是否需要剖腹探查 其次才是具体哪个脏器损伤 凡是有腹膜炎表现的一般均需剖腹探查 4 腹部外伤 病情评估与判断 以男性尿道损伤最多见 肾 膀胱次之大多是腹部 腰部或骨盆严重损伤的合并伤主要表现 出血 血尿 排尿困难和尿外渗导尿是简单而实用的诊断方法应早期做超声 CT或膀胱镜等检查常有强大暴力外伤史 常伴有严重合并症如休克骨盆变形 骨盆分离试验及骨盆挤压征阳性X线检查可确诊 CT更为明确 5 泌尿系统损伤 6 骨盆骨折 病情评估与判断 评估的关键是注意是否伴脊髓损伤疑脊柱损伤 不能随意改体位 不可盲目搬动检查脊柱时用轴线翻身法侧卧伤员最严重的并发症 脊髓损伤评估时要详细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X线 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局部表现 血管和神经损伤 筋膜间隔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 7 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 8 四肢损伤的评估 病情评估与判断 危重伤员 呼吸心跳骤停 深昏迷 严重休克 大出血 血气胸严重呼吸困难者 立即抢救 重伤员 脑外伤 内脏损伤 骨盆骨折 脊柱骨折伴截瘫 开放骨折 大面积烧伤或严重软组织损伤 挤压伤 尽快手术并预防感染 破伤风 坏疽 挤压综合征等 轻伤员 一般软组织损伤 现场处理后可参加一线抢救 创伤伤员的检伤分类 病情评估与判断 伤员分类 危重伤 红色 中重伤 黄色 轻伤 绿色0致命伤 黑色救护分区 四类伤员抢救区分别插相应颜色彩旗 伤员的分类与救护分区 保持镇定抢救积极忙而有序通力协作 病情评估与判断 创伤的急救 3 挽救伤病员的生命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减轻伤病员的痛苦降低伤残和死亡率 创伤急救目的 创伤的急救 急救原则 先救命后治伤 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 创伤的急救 创伤急救的内容 现场急救平时 事故现场战时 火线抢救后送途中急救医院急诊科 室 急救 创伤的急救 创伤救护的特点 1 创伤的死亡3个高峰时间第1死亡高峰 伤后数分钟内 约50 黄金1小时死因 多为严重的脑或脑干损伤 大出血等第2死亡高峰 伤后6 8h内 约30 死因 主要为颅内血肿 血气胸 肝脾破裂等第3死亡高峰 伤后数天至数周 约20 死因 主要为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 创伤的急救 第2死亡高峰受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救治影响较大 2 新黄金时间 指把重度创伤患者从院外转运至急诊科 到出现生理极限之前的一段时间 其终极目标是缩短创伤至手术时间或被送到ICU的时间 实现 早期确定性救治 创伤的急救 创伤救护的特点 3 创伤救治链 定义 指将有关创伤救治的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联系在一起 一般包括早期到达基础生命支持 早期高级创伤生命支持 早期确定性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四个环节 创伤的急救 创伤救护的特点 重要原则是救治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同等重要的 缺一不可 它的有效性不能仅通过评价某一环节的好坏来确定 要通过评价整个系统来确定 创伤急救的关键 伤情判断无论在现场 途中和医院都是列为首位的和至关重要的徒手查体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快速创伤判断小组 大型灾难现场急救 分组分步进行综合判断 创伤的急救 创伤急救的 三快 快抢 快救 快送争取时间减少并发症快抢从交通 生产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现场中 迅速将伤员抢救至安全地带要求争分夺秒 避免继续或再次受伤 创伤的急救 快抢 快救 快送快救根据伤情 轻伤就地治疗 中重伤迅速转往大医院治疗在转送之前要全力抢救患者生命 确保呼吸 循环功能稳定注意关注 沉默者 快送经过急救处理 待伤情稳定 出血控制 呼吸好转 骨折固定 伤口包扎后 由救护车和专人陪同送到医院进行处理搬运中注意不得加重损伤 保持有利体位 争取迅速 创伤的急救 急救护理措施 1 现场救护 2 运送途中的护理 3 急诊室救护 创伤的急救 现场救护 1 尽快脱离危险环境 放置合适体位 迅速 安全 搬运时动作轻缓2 现场心肺复苏 CPR 3 解除呼吸道梗阻 最基础 最主要的急救措施 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是死亡主要原因 原则 先重后轻 先急后缓优先抢救的是心搏呼吸骤停 窒息 大出血 张力性气胸和休克等 创伤的急救 4 处理活动性出血5 处理创伤性血气胸6 保存好离断肢体7 伤口处理8 抗休克 迅速临时止血 输液扩容 必要时抗休克裤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9 现场观察 创伤的急救 现场救护 VIPCO抢救程序 V ventilation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气和给氧I infusion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抗休克P pulsation 监测心电和BP 发现和处理休克C controlbleeding 控制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 手术止血 O operation 急诊手术治疗 手术是严重多发伤的决定性措施和控制出血最有效的措施 创伤的急救 创伤的急救 创伤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 初期主要工作 基本生命支持 BLS 初期主要措施 1 复苏2 止血3 包扎4 固定5 搬运 1 复苏 创伤的急救 1 Ventilation 通气和给氧 1 复苏 创伤的急救 2 Infusion 输液 输血以扩充血容量大静脉通道的建立晶体 胶体溶液碱性药物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1 复苏 创伤的急救 3 Pulsation 监测心泵功能 血流动力学监测 创伤的急救 2020 1 30 79 可编辑 创伤的急救 延迟复苏 在院内救治中适应证 未控制出血轻度低血压 避免再出血缩短受伤至确定性止血的时间避免大量输液导致的体温下降 加重休克导致的脏器损害 优点 危害 2 止血 创伤的急救 3 Pulsation 监测心泵功能 血流动力学监测 出血的临床表现 头昏 眼花 面色苍白出冷汗 四肢发凉呼吸急迫 口唇紫绀 心慌等重者休克 创伤的急救 2 止血 出血特点 动脉鲜红喷射危险大静脉暗红涌出可压迫止血毛细鲜红渗出危险小出血种类 外出血自创口流出 可见 易辨别易发现内出血体腔内出血 据临床表现及体征来诊断 出血量判断 5 可自行代偿 20 面色苍白肢体湿冷早期休克 40 面色青紫脉搏快弱测不到血压可导致死亡 创伤的急救 止血方法 1 一般止血法2 指压止血法3 填塞止血法4 抬高肢体止血法5 强屈关节止血法6 止血带止血法 创伤的急救 创口小 出血少 生理盐水冲洗 消毒纱布 绷带包扎 可就地取材 干净布料 覆盖或填塞伤口中 创伤的急救 一般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以拇指压迫出血管的上端 近心端 压闭血管 阻断血流 现场急救 短时间 创伤的急救 常见指压止血法 上颞动脉耳前对着下颌关节中面动脉下颌角处左右两侧下颈动脉颈根部气管外侧搏动的血管向后向内 创伤的急救 1 锁骨下动脉锁骨上凹处向下向后2 肱动脉肱二头肌内侧3 肘动脉肘关节前摸到搏动的血管加压4 桡 尺动脉双手拇指压迫桡尺动脉搏动 脉搏处 常见指压止血法 创伤的急救 常见指压止血法 1和2 股动脉大腿根部中间屈曲外展外旋向髋关节加压3 腘动脉腘窝处双手拇指4 胫动脉紧握踝关节 拇指及四指分别压迫胫前及胫后动脉 创伤的急救 常见指压止血法 面部出血 颞部出血 颈部出血 创伤的急救 腋窝和肩部出血 前臂出血 手掌和手背出血 常见指压止血法 创伤的急救 常见指压止血法 大腿出血 足部出血 创伤的急救 肢体关节弯曲处加垫绷带环形或8字形包扎痛苦大 不作首选 创伤的急救 强屈关节止血法 创口填塞纱布或棉垫绷带或三角巾等包扎用于小动 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不可靠 效果不佳仅作临时用 创伤的急救 填塞止血法 加压包扎 抬高肢体止血法 用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 加压包扎或指压不能有效止血时 作为最后方法 类型气囊止血带有弹性橡皮管 橡皮带无弹性 布带或绷带等 创伤的急救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方法 肢体抬高2分钟局部加衬垫叠层加压至不出血部位 上臂上1 3 大腿上2 3 前臂及小腿无效注意点 1 伤口上方近伤口处2 松紧合适至不出血即可3 放松1 2 1min h 毁损肢体可不松 4 明显标记 时间及部位 5 严禁用铁丝 电线 绳索等作为止血带6 迅速转运气囊止血带 效果好 但需专用设备 现场不易准备 创伤的急救 止血带是控制大出血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JTrauma 2012 72 86 93 院前使用止血带可以有效控制出血 JTrauma 2008 64 S28 S37 严重创伤大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 R1 对于需要紧急外科手术止血的患者 应尽量缩短受伤至手术的时间 1A R2 开放性四肢损伤存在威胁生命的大出血 在外科手术前推荐使用止血带 1B R3 对于没有脑疝征象的创伤患者 推荐开始机械通气时采用正常的通气量 1C 创伤的急救 目的保护作用 伤口和创面 压迫止血减少污染和疼痛固定作用 骨 关节 敷料和夹板等 创伤的急救 3 包扎 包扎 包扎要求轻 快 准 牢先盖再包 干净敷料 不可过紧或伤口上打结尽量暴露肢端 创伤的急救 材料绷带 三角巾和多头带就地取材 毛巾 包袱 衣服等 创伤的急救 绷带包扎法 1 环形绷带包扎法伤处环绕数周 全层层叠 用于胸腹和四肢等粗的部位2 螺旋绷带包扎法螺旋上升 每一周压住前一周的1 3 2 3 粗细相差不多处 掌握 三点一走行 绷带的起点 止点 着力点 多在伤处 和走行方向顺序 创伤的急救 3 螺旋返折法环形法固定一端 螺旋法包扎 每圈反折 拉紧 适用粗细不匀处 小腿 前臂 创伤的急救 4 8字法一圈向上一圈向下 下圈在正面与前圈相交 压盖前圈1 2 适用肘 踝 肩 膝 创伤的急救 5 回返绷带包扎法从中央开始 来回反折 环形包扎固定 适用头及肢体残端 创伤的急救 三角巾包扎法 可折成条带状 燕尾巾 连双燕尾巾等形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包扎面积大 创伤的急救 1 三角巾头顶部包扎法底边的正中放在眉间上部 顶角拉到枕后 将两底边角经耳上拉到枕后交叉 两底角再经耳上缘向前拉紧到额部打结 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或用安全针固定 创伤的急救 2 头部风帽式包扎法三角巾顶角打结 套住前额 底边中间打结放在枕后 然后将底边两端拉紧向外返折 再绕到前面交叉 将下颌包住 最后绕到颈后打结 创伤的急救 3 三角巾面部面具式包扎法三角巾顶角打结 套住下颌 底边拉向头后 底角向后上拉紧 然后左右交叉压住底边 再经两耳上方绕到前额后拉紧打结 包扎完后在眼 鼻 口处提起布巾剪洞口 创伤的急救 4 胸 背部包扎法底边在下 贴于胸前 底角拉向后侧于背部打结 顶角绕一侧肩上向后 以连接带和底角结再打结 创伤的急救 5 燕尾三角巾包扎肩部 创伤的急救 6 三角巾包扎下腹部 创伤的急救 7 三角巾包扎臀和下腹部 1 创伤的急救 7 三角巾包扎臀部 2 创伤的急救 7 三角巾包扎臀部 3 创伤的急救 8 三角巾包扎上肢 1 创伤的急救 8 三角巾包扎上肢 2 创伤的急救 9 三角巾包扎手 足 创伤的急救 创伤的急救 材料各种夹板外固定架就地取材伤员胸壁和健肢担架绷带 布带 衣服等 目的避免进一步损伤减轻疼痛便于搬运 4 固定 真空夹板 充气夹板 创伤的急救 充气夹板 创伤的急救 脊柱固定 创伤的急救 其它固定设备 头部固定器 长背板 创伤的急救 其它固定设备 创伤的急救 现场急救时 四肢骨折脱位的固定需用特制的木夹板 如现场没有 可就地取材 使用硬纸板 木板条 竹竿 树枝等 其它固定设备 创伤的急救 上肢骨折固定法 先用小夹板固定臂或前臂骨折处 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创伤的急救 下肢骨折固定法 腿骨折临时固定 用一块从足跟到腋下的长夹板 置于伤肢外侧 另一块从大腿根部到膝下的夹板 置于伤肢内侧 绑扎固定 创伤的急救 下肢骨折固定法 小腿骨折临时固定 用两块等长夹板从足跟到大腿内 外侧绑扎固定 若现场无夹板亦可将伤肢同健侧绑扎在一起 创伤的急救 颈椎骨折固定法 颈椎骨折临时固定 先于枕部轻轻放置薄软枕一个 再用软枕或沙袋固定头两侧 头部和肩部再用布带与担架固定 创伤的急救 胸腰椎骨折固定法 胸腰椎骨折临时固定 将伤员平卧于有薄软垫的板床上 腰部骨折可在腰部垫软枕 若需长距离运送 固定要确切 上 腰部骨折在腰下垫以软枕下 忌头颈部垫高枕 创伤的急救 骨盆骨折固定法 创伤的急救 固定注意事项 先救命后治伤不整复 不冲洗 不涂药超关节固定衬垫暴露肢端 由上至下上肢屈 下肢伸 原木 原则 脊柱骨盆长骨干 开放性骨折 先止血包扎 后固定打结时避开伤口处 松紧适度 创伤的急救 目的 1 脱离危险区2 把伤员送到技术条件较完善的医院 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创伤的急救 5 搬运 方法 1 担架搬运法2 徒手搬运法 创伤的急救 1 搬运伤员最佳方法 重伤员长距离运送应采用此法 2 没有担架可用椅子 门板 梯子 大衣代替 也可用绳子和两条竹竿 木棍制成简易担架 3 运送伤员应将担架吊带扣好或固定好 伤员四肢不要太靠近边缘 以免附加损伤 4 运送时头在后 脚在前 担架搬运法 创伤的急救 担架的种类 1 帆布担架2 绳索担架3 被服担架4 四轮担架 创伤的急救 担架搬运的方法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