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提升训练试卷D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2019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提升训练试卷D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2019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提升训练试卷D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2019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提升训练试卷D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提升训练试卷D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婴幼儿的“认声”现象通常出现在( )。A.3-6 个月B.6-12 个月C. 1-2 岁D. 2-3 岁2、下面几种新生儿的感觉中,发展相对最不成熟的是( )。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3、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种做法符合保教结合原则B有些幼儿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吃水果是保育,上课是学习知识地唯一途径,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一日生活地整体功能原则C为了安全起见要求幼儿园地所有幼儿尽量一起活动,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地启蒙性原则D幼儿园培养特长儿童地做法符合培养精英地教育原则 4、2-6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的先后顺序通常是( )。A.动词,名称,形容词B.动词,形容词,名称C.名词,动词,形容词D.形容词,动词,名词5、对于0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A.手工、绘画材料B.用手穿的大木珠C.色彩鲜明的小球D.不倒翁、拨浪鼓6、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7、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出现了(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8、当一个3岁的孩子在纸上乱涂乱画的时候,教师准确的做法应该是( )。A.提供纸张让儿童自由涂抹B.问他画的是什么,告诉他要画得像C.把画纸收掉,免得他浪费纸张D.问他想画什么,教他怎样才能画得像9、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10、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 )。A.筛选、排队B.教师反思性成长C.提高保教质量D.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2、简述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幼儿口吃的心理原因和矫正的重要原则。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为了解中班的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教师选择了“狗、人、船、鸟”四张图片,需求幼儿从中挑出一张不同的。很多幼儿拿出了“船”,他们的理由分别是: 狗、人和鸟常常是在一起出现的,船不是,狗、人、鸟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狗、人,鸟是会长大的,而船是不会长大的。问题: (1)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 (2)基于上述材料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如何实施教育。2、材料分析: 萱萱今天是公共汽车的小司机,她见自己车上没有乘客,于是就大声嚷道:“快来乘车,我要开到动物园去了。”此时,娃娃家的妈妈推着娃娃来乘车,刚想上车,砚砚走来对娃娃家妈妈说:“这辆车不能乘,没有消过毒。”小司机听到了,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到积木箱前拿出一块绿色圆形积木,告诉他们:“我这辆车已经消过毒了,这是消过毒的标记。”经她这么一说,砚砚和娃娃家的妈妈都乘上了这辆公共汽车,小司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结合上面的材料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请以“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的活动方案。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参考答案:A3、【答案】B【解析】A,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种做法符合发展适宜性原则.C,为了安全起见要求幼儿园地所有幼儿尽量一起活动,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教育地独立自主原则.D,幼儿园培养特长儿童地做法不符合教育地基本原则,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地人,幼儿教育也不例外.B,有些幼儿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吃水果是保育,上课是学习知识地唯一途径,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一日生活地整体功能原则,幼儿园要实现教育游戏化,游戏教育化,幼儿地活动要具有教育性,上课只是幼儿学习地一个途径.4、C5、C6、D7、C8、A9、C 幼儿在1-3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10、D,对幼儿发展状况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切入;(2)以平等的态度和方式沟通;(3)应尽可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向家长提出的问题尽可能有助于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和特点;(4)与家长一起制订观察研究孩子的具体计划,全面系统地收集研究资料。2、答案如下: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具体包括五个方面:1、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3、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4、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社会。5、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做的事6、解放儿童的眼。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1)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则是由于心理原因所致。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岁是儿童开始说话的年龄。说话是一种发音的言语流,语音一个接一个地发出。这里包含着发音的连续动作,又要求发音之间有恰当的间断。23岁儿童的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儿童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即在发音系统还没有完成说话的准备时,他已发出了发音的冲动,造成先发出的语音和后来应该发出的语音的脱节,也就是发音连续动作的不恰当的停顿和割裂。导致这种现象的情况可能有两种:一是儿童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语言信息,说话时回忆语言模式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说出语言的速度相对较慢,二者的时间差造成了言语流的脱节;二是儿童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的语词去继续表达。两种情况都使儿童出现过度激动和紧张,这种激动和紧张状态使发音系统受到抑制,发音器官发生很细微的抽搐或痉挛,于是出现了发音的停滞和重复。多次的发音停滞和重复,将使儿童形成条件反射,以后,每次遇到类似的说话情景或类似的语词时,即发生同样的抑制现象,造成口吃。幼儿的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据北京某医院统计,某年参加口吃矫治的44人中,30人有幼年模仿口吃的历史。幼儿的好奇心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觉得口吃“好玩”,加以模仿,不自觉地形成习惯。在幼儿园,口吃有时似乎像一种“传染病”,迅速蔓延。(2)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特别是4岁以后,幼儿已经出现对自己语言的意识如果对他的口吃现象加以斥责或过急要求改正,将会加剧其紧张情绪,使口吃现象恶性循环。甚至由此导致儿童避免说话,或回避说出某些词,难以纠正口吃。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还将对儿童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孤僻等性格特征。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分类能力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4岁之前基本不能分类,中班幼儿分类能力受其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约束,主要按照颜色、形状、大小分类到逐渐发展成按照事物属性、及事物自身隐蔽的内部特点来进行分类。如何实施教育:1有意识的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和方法;2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3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其分类能力;4在学习中发展幼儿分类能力;5通过提问等方法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事物的异同;6在幼儿探究物体时,成人要给以语言支持。2、答案如下:儿童的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游戏伴随着儿童成长。儿童通过游戏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如在爬攀登架的过程中能体会到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干与湿、玩积木的时候能体会并认识到大小、形状、颜色等。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会不断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这些感官刺激有助于培养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游戏能够激发儿童创造力和思考力。儿童的创造力在游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游戏,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在游戏中,他们首先学会发现自我,他们了解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别人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反应、自己会对别人有什么样的反应等。(2)游戏有利于儿童隋绪的发展。通过游戏使儿童能够解决一些情绪问题,在试验性的、没有恐惧的情境中学习对付焦虑和各种冲突。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往往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显露出自己的真正本性。游戏是儿童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在当代,有许多心理学家或教育家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治疗儿童的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3)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锻炼和成长。它有助于儿童身体的成长。在童年的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也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形式。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可爱的小动物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小动物的外貌特征与生活习性。2.情感目标:引导幼儿要有爱心,学会爱护动物,珍惜生命,3.行动技能目标:学画各种小动物,并学会与小伙伴合作。活动准备1.制作介绍小动物的PPT。2.准备色卡纸、剪刀、彩笔若干。3.准备关于小动物的谜语。活动方法1.实战法,2.观察法。活动内容1.回忆教师引导幼儿回想生活中见过的小动物。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幼儿畅所欲言。2.提问教师提问:如果让你变成一个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想变成什么动物呢?(让幼儿回答)3.播放PPT带着幼儿不同的愿望,教师播放PPT,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从而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认出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