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2. 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的概念。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用以分析同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分为四个方面:(1) 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2) 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互相转化4. 五行是什么?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5. 何谓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6.、何谓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7、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什么?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8、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什么?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9、心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汗液和主神志,开窍于舌,在体为脉,其华在面。10、肺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11、何谓先天之本、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12、脾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主肌肉及四肢,开窍在口,其华在唇。13、肝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和藏血,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14.、肾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肾的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主水及纳气,且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二阴。15.、何谓“木火刑金“? 木火刑金又称肝火犯肺,是由于肝郁化火,循经上炎,克犯肺气,肺失清肃,出现呛咳、咯血,胁痛、易怒等症。16、气的含义是什么? 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17、试诉气的分类?(1)元气:元气又称为“原气”“真气”,它是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2)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称为“气海”。(3)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气。故常营血并称营气和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又称“营阴”。(4)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的气。故又称“卫阳”。18、气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1)元气主要功能:元气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2)宗气主要功能:一是有促进呼吸运动的作用,并与语言声音的强弱有关;二是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调节心律、心率的作用,并与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及活动能力有关。(3)营气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化生血液,二是营养全身。(4)卫气主要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19、气的功能有哪些?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20、血是如何生成的?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血的生成是以水谷精微、营气和精髓作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肺、心、肾、肝等脏器的功能活动而完成。21、血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功能:血行全身,内到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营养和滋润的作用。(濡养和化神)22、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23、经络的概念是什么?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干线,大多循行于深部。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还显现于体表。经络是也能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24、经络系统的组成由哪些?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1)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成“十二正经”。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2) 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别。别络有十五支。25、试述督脉、任脉的生理功能及其主病。督脉生理功能:(1)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汇于大椎,督脉对阳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督脉为“阳脉之海”。(2)反应脑髓肾的功能。 任脉生理功能:(1)总任一身之阴经,对阴经之气血有调节作用,故任脉“阴脉之海”。(2)妊主胞胎。26、试述督脉的主病 督脉主要病症:脊柱强直、角弓反张、癫痫、小儿惊厥等。27、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表现为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及调节人体各部分功能等方面。28、何谓病因? 病因,即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等。29、何谓正气? 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及抗病能力,简称“正”。30、何谓邪气? 所谓“邪气”,是指致病邪气,简称“邪”。31、何谓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32、六淫致病特点是什么? 致病特点:(1)多与气候、居住环境有关。(2)六淫既可单独使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相互影响,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以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称“外感六淫”。33、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1)风为百病之长。(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3)风性善行而数变。(4)风性主动。34、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4)寒自内生。35、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3)暑多湿邪。36、燥邪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1)燥邪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3)内燥多由热盛伤津,或过用温燥功伐,或因失血过多,或由久病,重病精血内夺等原因所致。37、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耗伤津液。(3)生风动血。(4)易致肿疡。(5)内火主要是由脏腑阴阳偏颇所致,其中阳盛者为实火,阴虚者为虚火。38、实火与虚火的区别? 实火可见口苦、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咯吐黄痰或脓血、便秘、尿短赤等。虚火多见于肝、肾、心、肺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失眠盗汗、两颧潮热、舌红少津等。39、何谓疠气? 疠气是指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40、疠气致病特点是什么?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41、何谓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42、七情致病的相关脏腑有哪些?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43、饮食致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饮食致病的原因主要有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三方面。44、痰饮的概念是什么? 痰和饮是集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也是第二致病因素。痰和饮虽常混称,但实则有别,一般的说,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45、淤血病症的特点有哪些? (1)疼痛。(2)肿块。(3)出血。(4)望诊:面色黛黑,唇甲青紫,舌质紫暗等症。(5)脉象:多见于细涩或结代。46、望诊的内容有哪些? 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全身情况(神、色、形、态),望局部情况(头面、五官、躯体、四肢和皮肤等),望舌(舌质、色苔及齿龈),望小儿指纹,望病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47、何谓诊法? 诊法是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又称“四诊”。48、正常舌相有哪些特征? 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通常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49、试述淡白舌的主证。 淡白舌 主虚证、寒证。50、试诉红舌的主症。 红舌 主实热证、阴虚证。51试诉絳舌的主证。 絳舌 主内热深重、阴虚火旺证。52、试诉紫舌的主证。 紫舌 主淤血,寒证。53.、白苔何证? 白苔 多主表证,寒证54、黄苔何证? 黄苔 主热证,里证。55、灰黑苔何证? 灰黑苔 主里寒证或里热证。56、小儿指纹三关分部如何划分? 小儿食指的掌面纹分“风、气、命”三关。合称为“虎口三关”。57、何谓自汗、盗汗、绝汗、战汗? 自汗 昼日静止时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 盗汗 入睡后汗出,醒后即止。 绝汗 病危情况下,见大汗不止、汗如油如珠,甚则可以导致亡阴亡阳。 战汗 见全身战栗,继而汗出。58.、外感头痛的特点?内伤头痛:痛有间歇,每伴眩晕。59、何谓外感脉象? 血液在脉管中,由心气的推动运行,而形成脉动,“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的现象。60、试述沉脉、迟脉、数脉的特点及主病。 沉脉:轻取不易,重按即得,如石沉水底。主里症,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 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主寒症,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主热症,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61、何谓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通过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大类症候归纳,以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的一种辩证方法。62、八纲辨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表证 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象浮为主。可见头身疼痛,骨节酸痛、咽喉痒痛,咳嗽等症状。 (2)里证:仅对表症相对而言。如发热不恶寒、口渴喜饮、腹痛便秘、腹泻呕吐、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沉等。(3)寒证:恶寒喜暖,肢冷蜷卧,面色恍白,小便清长,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紧。(4)热证:发热喜凉,面目红赤,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宁,吐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5)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气短自汗,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或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细数。(6)实证:身热面赤,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胸闷不适,脘腹疼痛拒按,大便秘结,里急后重,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实有利。(7)阴证: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口渴咽干,心悸失眠,舌洪少苔,脉细。(8)阳证: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倦卧嗜睡,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尿少,面色恍白,舌质淡胖,脉沉迟无力。63、亡阴、亡阳鉴别要点?亡阴:汗热味咸,四肢温和,肌肤灼热,喘息短气,口渴喜冷饮,舌红干,脉细数或疾。亡阳:汗冷味淡,四肢厥冷,肌肤不温,气微息弱,不渴,喜热饮,舌苔白润,脉微细欲绝,或浮数而空。64、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等。65、肝气郁结临床表现?精神抑郁,胸闷叹息,胁肋或腹胀痛,穿痛,脉眩,或眼部涩感,或颈部瘿瘤,或胁下,少腹结块。66、肝胃不和临床表现?胁肋及胃脘胀满疼痛,或呃逆嗳气,嘈杂吞酸,烦躁易怒,纳食减少,舌红苔薄黄,脉弦。67、何谓六经辩证?将外感并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复杂征候,以阳明为纲,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分为太阳、阳明、少阳等三阳病症和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病症,是论治伤寒病的辩证纲领。68、何谓卫气营血辩证?卫、气、营、血,即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不同证候类型,用以概括和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四个阶段及其变化规律。69、何谓三焦辩证? 三焦辩证是外感温热病的辩证纲领,它把外感热病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上焦病症是初期阶段,主要包括肺和心包络的病变;中交病症是中期阶段,主要为脾胃的病变;下焦病症是后期阶段,主要为肝、肾、膀胱、大肠的病变。70、何谓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性和味。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71、造成中药变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受潮 (2)虫蛀 (3)长时间日晒或见光 (4)氧化72、何谓配伍?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叫做配伍。73、中药的配伍关系有哪些?(1)相须 (2)相使 (3)相畏、相杀 (4)相恶 (5)相反74、解表药有何特点? 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作用,故又称发汗药。因在表之邪有风寒风热之分,故要有辛温辛凉之别。75.、解表药为何不宜久煎? 主要是治疗外感疾病的发散药物,味辛芬芳,多含挥发油等有效成分。故不宜久煎,久煎则损失药效,致发汗、镇痛、消炎的功能减弱。76、概述解表药性能? 大多具有辛温或辛凉的滋味,芳香,主入肺,膀胱经。发散、宣泄是这一类药的特性,最适宜邪在肌表的病症,还兼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亦可促使癍疹诱发;兼有利尿、行痹止痛之作用。77、使用大黄应注意什么?(1)泻下通便,宜生用,缓下宜制用,常用量为3-12g,止血姨炒炭用,用量一般3-5g。(2)胎前、产后及经期慎用。哺乳妇女忌用。(3)煎煮方法:泻下通便,应后下或用沸水泡汁,否则药性会减弱。(4)配伍与剂型对大黄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配行气药,可增强消痞除满的作用;配甘草,可缓和和泻下作用。78、为什么附子要先煎?附子所含的毒性成分为乌头碱、不耐热,能在炮制加热时受到破坏,降低毒性,所以附子一定要通过炮制后使用。凡是配有附子的汤药,应将附子先煎40-60分钟,以进一步破坏乌头碱的毒性作用。79、肉桂为何不宜久煎?肉桂含挥发油等有效成分,久煎后会损失药效,故配有肉桂的汤药,肉桂必须后下,以保证药效。80、简述三七止血的特点?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化瘀,具有止血而有不留瘀的特点。81、三七的功能?三七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对血小板减少症、冠心病亦见良效。82、常用的诊法有哪八种? 常用的治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泻八法。方剂的组合有主(君),辅(臣)、佐、使。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解决主要矛盾的药物。 臣药是协助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的作用有:(1)协助主药治疗兼症或次要症状。(2)制约主药毒性或烈性。(3)反佐作用,用于因病势拒药,须“从治”者。使药的作用:(1)引经作用。(2)调和药性。例如: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标实证的方剂,方中麻黄为君,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用以治疗致病之因,以治主症;桂枝为臣,增强发汗之功效;杏仁为佐,助麻黄宣肺平喘,以治咳嗽的兼症;甘草为使,具调和诸药之功。83、何谓“正治”?“正治”法亦称“逆治”法,是逆疾病征象而治的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治法。例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84、何谓“反治”?“反治”法亦称“从治”法,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实际上仍是针对病症本质的“正治”之法。85、煎药用具选用何种器皿为佳?煎药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器皿次之。因为此类器皿性质比较稳定,能避免在煎煮过程中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一般不用铁锅、铝锅煎药。86、煎药用水放多少为宜?主要从药量、药质及饮药三个方面来考虑。一般而言,加入的水量应以浸过药物2-3cm左右为宜。对一些吸收性较强的药物,可适量多加些水,放水宜多不宜少。还可根据服药者的病情而定,如吞咽困难或水入水即吐的患者,水量则宜少。87、简述煎药的方法及要求?煎药时,将药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浸泡30-60分钟后进行煎煮(先煎、后下、包煎等均应按医嘱处理)使药物充分湿润,有效成分溶解煎出。先用急火煮沸后改为微火,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88、哪些药宜“武火”煎煮?“武火”即“急火”,一般而言,解表药或攻下药宜用武火煎煮,如麻黄、桂枝、菊花、连翘、大黄等。89、哪些药宜“文火”煎煮?“文火”即“慢火”,一般而言,补益药宜文火煎煮,诸如:党参、黄芪、山药、扁豆、龟板、鳌甲等。煮沸后,需文火煮30-60分钟。90、哪些药需先煎?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药物的毒性较大;二是矿石、介壳类。91、为什么有些药物需先煎?先煎可消除或降低药物中的有毒成分,如蝎子、蜈蚣、川草乌等。矿石、介壳类药物质地坚硬致密,有效成分不宜煎出,往往需先打碎,先煎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如珍珠母、磁石、石决明。92、哪些药需后下?为什么?味芳香的药物是借其挥发性取效的,故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如药,再煎4-5分钟即可。常用药如薄荷、钩藤、砂仁、白豆蔻、肉桂等。93、为什么有的药需包煎? 包煎,即用纱布将药物包裹后再行煎煮之法。包煎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煎药后药液浑浊及减轻对胃肠道、药后的不良刺激,如:赤石脂、海金砂、滑石,若不进行包煎,则使这些细小的绒毛混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康复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 2025年大学刑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三定时训练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士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
- 教育展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麦油炸零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杂粮方便食品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小麦产业大数据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水养殖广告宣传策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无人机野生动物保护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面审答辩(中医骨伤科)副高面审模拟试题及答案
- 招投标审计课件
- 14.3角的平分线(第2课时)(教学设计)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 街道物业管理办公室职责
- 2025年保健产品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反洗钱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贵州省药品上市后变更备案管理实施细则
- 膝关节鹅足炎诊断
- 植物的身体说课课件
- 2024年司法协理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烧结工艺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