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傲慢与偏见doc.doc_第1页
外国文学论文:傲慢与偏见doc.doc_第2页
外国文学论文:傲慢与偏见doc.doc_第3页
外国文学论文:傲慢与偏见doc.doc_第4页
外国文学论文:傲慢与偏见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的文化探析董凤(班级:中文系04级4班 学号:040104053 指导老师:陈传芝)摘要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通过四对年轻人的婚姻多侧面地思考了女子的婚姻观问题。她既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世俗婚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婚姻观。关键词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 婚姻观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对婚姻观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在择偶的过程中,是注重金钱还是看好爱情?当然,这是一个历来为人类争论不休的话题。关于这个问题,早在18世纪末,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就作出了回答。简奥斯丁是英国古典主义写实女作家。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她揭示了当时英国人对待婚姻的态度。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生动反映19世纪初英国中上层阶层道德 价值观念以及对爱情婚姻观的态度。小说围绕班瑞特太太一家,描述了四起不同的婚姻。有感情为基础的达西与伊丽莎白,宾格莱与简,以金钱为前提的婚姻:柯林斯与夏洛特,韦翰和莉迪亚则是一味追求情欲和金钱的婚姻。四起婚姻中笼统的来说是两类婚姻,一类是以金钱为基础的,另一类是爱情至上。在作品中,她批判了当时社会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婚姻观,也提出理想的婚姻观,一定要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婚姻才能美满幸福。奥斯丁的作品主要是关于婚姻观的阐释。奥斯丁笔下的爱情和婚姻,在大多数情况下纯粹是个经济问题,生存问题。婚姻不是作为爱情结果而存在,而是作为经济需要而存在。显然不涉及感情,而纯粹是生存问题。如:柯林斯与夏洛特的结合。这样的婚姻显示了经济关系在人们婚姻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并且说明了金钱,地位,权力决定着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她并不是用笔来描写当时伟大宏观的战争场面而是描写了生活中的婚姻现实。在她笔下,太太小姐们每天醉心于舞会,串门喝茶,家宴和纸牌,以及数不清的散步闲谈。在这样一个琐碎轻松的世界里面,没有战争的惊心动魄,但是通过这些社交场面,我们看见了一个由金钱主宰生存竞争的世界。柯林斯是班瑞特先生的远房亲戚。后来受到伽苔琳夫人的提携做了汉斯福教区的牧师。因为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不能继承家里的财产,而班瑞特先生有五个女儿没一个儿子,因此浪博恩的家产只能由他的远房亲戚柯林斯来继承。所以需要娶一位太太,柯林斯在给班瑞特写信的表示要到浪博恩来的时候就写到“因为继承了她们的产权而感到十分抱歉” 1-1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在几个表妹中选择一个作为夫人的原因,这纯粹是物质利益的交换,这样来换得他内心的愧疚之情,而接受他们家的财产也就心安理得了。他来到了之后首先把目标锁定于伊丽莎白,在向伊丽莎白求婚的时候他就明确阐述了他的结婚理由:“我认为凡是象我这样生活宽裕的牧师,理当给全教区的树立一个婚姻的好榜样;其次,我深信结婚回大大促进我的幸福;第三(这一点或许我应该早点提出来),我三生有幸,能够侍侯上这样高贵的一个女施主,她特别劝告我结婚,特别赞成我结婚。”1-2却遭到伊丽莎白明确拒绝,而拒绝的原因也很简单,伊丽莎白认为这样的物质婚姻是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是不明智的选择,她看不起这样的交换。柯林斯在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之后便立即毫不迟疑的把结婚对象转向了夏洛特小姐,因为在柯林斯牧师看来,结婚只是在完成达西姑妈给他布置的项任务,认为“有钱的单身汉需要娶一位太太。”1-3只要结婚了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结婚对象是谁,是否有感情这些并不重要。而且夏洛特明明知道“柯林斯是个自高自大,喜爱炫耀,心胸狭窄的蠢汉” 1-4,且知道“ 柯林斯先生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爱,他对她的爱也一定是空中楼阁” 1-5,然而她却依然要同意。因为夏洛特看来“结婚到底是她一贯的目标:大凡家境不好的女子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尽管结婚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算给她自已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致挨饿受饥。1-6”从这里,我们看到夏洛特与柯林斯的结合完全是为了财产打算,正是这样的选择便决定日后不幸的婚姻生活。当伊丽莎白去拜访柯林斯夫妇时,发现“柯林斯先生往往说些让他太太实在难为情的话” 1-7 “夏洛特一般都是明智地不去听它” 1-8而夏洛特只要能忘记柯林斯她便能觉得是一种快乐,而且她显然很愿意忘掉他,经常不把他放在心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对完全以金钱财富维系的夫妇的婚姻是多么的不幸啊。这样的婚姻完全是个人追求屈从于社会利益的表现,作者对他们表示同情和批判。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是夏洛特为了生存成必然的选择。这里涉及一个妇女问题。18世纪的英国没有财产又受过教育的妇女在当时只有三条出路:做家庭教师,嫁人,呆在家里终身不嫁。而简奥斯丁在爱玛中感叹,做家庭教师的命运还不如被贩到美洲的黑奴。因为做家庭教师就意味着低微的收入和地位的低下,所以,绝大多数未婚女子选择了为生活为金钱为财产而结婚。她既不漂亮而且年龄也不小了,最重要的是她没有财产,对于这样一个处境,能找一个储藏室是再好不过了。而在她身边,柯林斯正是这样一个不二的选择。夏洛特认为“婚姻生活能否幸福完全是个机会问题,是靠个人的运气而已,所以尽量少了解对方的缺点”。 1-9于是二人各自机带着自己的木的而圆满的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家庭。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夏洛特与柯林斯的婚姻,夏洛特嫁的是汉斯福牧师的财产,她的婚姻不在于与丈夫相伴,而在于住宅,郊区,家禽,柯林斯要的只是一个作为主妇的女子,他的婚姻不在于与妻子沟通了解,而在于讨好伽苔琳夫人,两个人说不上是相敬如宾,却称得上是相安无事,在这根本不需要爱的婚姻中自得其乐。然而,这也是英国社会的一种现象,金钱对于婚姻非常重要,更不要说美满的婚姻了。这种现实是作者无能为力的,而且也是必须接受的现实。不光是柯林斯夫妇的婚姻中充满了金钱的味道,在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身上也体现了金钱的诱惑力。当宾格莱以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出现时,且每年有四五千英镑的收入,他立刻成了婚姻的走俏货,班瑞特夫妇和威廉爵士夫妇等左邻右舍都前去拜访宾利,而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嫁女儿,找个有钱的女婿。“有钱的单身汉一旦搬到一个地方,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个女儿理所应得达到一笔财产”。 1-10 班瑞特太太在看待柯林斯与伊丽莎白的婚姻时认为,虽然柯林斯有财产可是“比起彬格莱的尼日菲花园来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1-11。韦翰打算带着是十五岁的达西小姐私奔,幸好达西小姐把达西看作父亲般对待在私奔前告诉了达西,以至于私奔未果,而韦韩“主要是看中了达西小姐的三万镑财产” 1-12后来又对金小姐表示好感,因为她有一万镑的意外巨款。后来又是为了钱,他被达西“贿赂”娶了与他私奔在外的莉迪亚。“咖苔琳德包尔夫人的女儿德 包尔小姐将来会承受到一笔很大的财产,大家都相信她和她的表兄达西将来会把两份家产合并起来” 1-13就算是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真正爱情中,也不免掺杂着达西一年拥有一万英镑的收入而且当伊丽莎白和舅父舅母一起去彭伯里旅行时,当看见彭伯里这样一个庄园时,“伊丽莎白顿时不禁觉得在彭伯里当个家庭主妇还不错吧” 1-14。而且当嘉丁纳太太知道韦韩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对伊丽莎白说:“跟这种没有财产作为基础的人谈恋爱,实在非常莽撞。” 1-15 这些数字就在公开场合被人议论着,让人觉得到处都是交易,而他们的身价也随着这些数字起伏,特别是女性的地位更是如此。宾格莱小姐虽然出身商家,但她的财产被认为有资格攀上一门好亲;夏洛特虽是爵士的女儿,但因她身无分问而无人问津;而才貌不出众的的金小姐因意外获得一万镑的财产于是追求者甚多;聪明美丽的伊丽莎白因为没有财产而遭到柯林斯的看不起。总之,金钱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决定着婚姻的可能与否,这是那个时代的通病,在这里,她以极其严肃的认真的态度关注人的生存本质,探索现实人生的价值。尽管她排斥单纯的为金钱财富而结婚,但同样也指出了金钱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说在马克思以前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了。”2为什么18世纪末,19世纪初妇女那样重视对方的金钱财富呢?因为这是奥斯丁时代“典型心理特征”3造成的。当时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时代,男女不平等,妇女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法律规定,女性不拥有财产继承权,家庭生活被认为是妇女最适合的天地。妇女要生存,要获得生活上的保障和“财政保证”,4婚姻是捷径也是唯一出路。因此,对于女性来说,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婚姻至关重要。所以,在这里,婚姻不仅是爱情问题,而且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个事关生存的问题。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夏洛特的选择了。在当时,这也是个家庭问题,当莉迪亚同韦翰私奔的时候,大家都认为班瑞特府上倒了大霉,而在简和伊丽莎白结婚后,班瑞特府上有被大家认为“天下最有福气的一家人了” 1-16。她们找了个好归宿,自然会给另外两个妹妹带来机会和希望。在作品中,作者再三强调,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决不会幸福的。婚姻的花儿应该是爱情培养的,而不是金钱浇灌的,在那一个金钱崇拜的时代,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婚姻观。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没有爱情,结婚难得美满。而在当时的社会里,婚姻必须门当户对,必须讲究身价地位。这对于当时想要幸福的年青人来说相当困难,必须进行坚决的反抗,所有的这些问题,作者都通过富有反抗性的伊丽莎白和新兴资产阶级出身的达西之间的结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伊丽莎白是作品中的中心人物,她极其聪明,并且活泼大方,有思想,有主见,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和独立人格的新女性。她首先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后来又拒绝达西。拒绝求婚的理由反映她个人的婚姻观:爱情至上!当自命不凡的柯林斯牧师怀着胜券在握的心情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伊丽莎白是看透了柯林斯向她求婚的本质,如果他们结合,那只是柯林斯为了更加心安理得的接受她们的庄园。她讨厌柯林斯这样一个蠢汉,更讨厌他企图用婚姻来作为继承的交换,所以伊丽莎白断然拒绝了他,而柯林斯后来的表现让伊丽莎白觉得她的选择是正确的。伊丽莎白明确的告诉他:“你不能使我幸福,而且我相信我也绝对不能使你幸福。” 1-17 柯林斯认为他的表妹拒绝他的求婚实在是太不明智了,“尽管你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不幸的是你的财产太少,这就把你的可爱,把许多优美的条件都抵消了。”1-18就算是这样,伊丽莎白在感情上也是不能接受柯林斯的求婚的。在这里,显然,金钱,社会地位等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是打不动美丽的伊丽莎白的芳心的,因为在她眼里,真正的爱情才是婚姻最坚实的条件和基础。奥斯丁推崇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理想婚姻。伊丽莎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美丽大方,而达西不仅有钱有势,而且相貌英俊,身材魁梧,举止优雅,是许多女孩子的理想丈夫,想来这二人的结合必定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的美满姻缘,然而他们二人的婚姻之路却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可以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而“达西为人兼有傲慢,含蓄和爱挑剔的性子”。1-19起初他对伊丽莎白并不在意,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达西就表现了十足的傲慢之气。当达西以每年有一万镑的收入出场时,引的男女都对他称赞不已。可后来,发现他为人骄傲,看不起人,巴结 不上他,因此对他起了厌恶的感觉,他那众望所归的极盛一时的场面才黯然失色。而他对伊丽莎白更是不屑。当宾格莱让他请伊丽莎白跳舞时,他认为“她还可以,但还没有漂亮到能够打动我的心,眼前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受人冷眼看待的小姐。”1-20而伊丽莎白成了达西的意中人是在第二次见面时,他发现她那双乌黑的眼睛美丽非凡,使她的整个脸蛋儿显得极其聪慧。而此时的伊丽莎白还被蒙在骨里。一点也不知情。其中的有些事情原本是损害了伊丽莎白在上流社会人物眼里的形象,而在达西看来更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当简在尼日菲庄园生病时,伊丽莎白顾不上下雨,徒步三英里去看望病中的姐姐时,达西对他的感情又深了,她敢于冲破当时人们的世俗观念,渐渐地,达西为她那独特的女性魅力所着迷,而达西一方面深深地为伊丽莎白所吸引,另一方面又紧紧抱着陈腐的封建门第观念不放“决不要流露出任何爱慕之情,免得激起她的非分之想” 1-21倍受焦虑和不安的折磨,他“实在撑不住了” 1-22最终在罗辛斯向伊丽莎白求婚了。尽管他认定伊丽莎白缺少上流社会的风度,嫌伊丽莎白的低微出身,看不起伊丽莎白的家庭及其社会地位,并认为自己能向伊丽莎白求婚已经是降低了要求,违背了自己的意志,理智甚至是违背人格来做的。然而当他满怀希望地向伊丽莎白袒露爱慕之情又展示了其傲慢自以为稳操胜券却激起了伊丽莎白的怨恨,并且伊丽莎白说:“你的举止行动,就使我觉得你十足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看不起别人哪怕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愿意嫁给你。” 1-23 达西的第一次求婚场景是男女主人公关于道德门第,两性地位不同价值观念的直接交锋。达西的求婚与愚蠢的柯林斯的求婚一样,实质上是小说开篇这样一条公理的反映:“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其潜台词是“没有钱的未婚女子总要嫁有钱的单身汉”。 伊丽莎白不幸在俗气,低微的家庭出生长大,既没有贵族的背景,又没有资产阶级的财富,有的只是低贱的穷亲戚,加之社会地位的被动性,因而伊丽莎白和姐妹们在婚姻市场上处于劣势。但是伊丽莎白之所以能够吸引达西的求婚,当然还在于她气质上的不俗,聪敏的头脑,活泼独立的个性。虽然财富对中产阶级的未婚女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但是她认为婚姻中必须有情感,良好的道德,以及人格的平等。所以拒绝了柯林斯和地位高,收入高,人也英俊的达西的求婚。这里表现的是爱情对于婚姻的崇高意义:哪怕你再富有,再英俊,在你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另一方时,那两者也就很难产生爱情,而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可以的!伊丽莎白在第一次见到达西时,就对他表现出来的傲慢极为不满,尤其是当听到达西那样评价她时,她觉得那是对她的侮辱。而后来的交往中,更是对达西产生了诸多误会。当她听韦翰滔滔不绝地表现自己,中伤达西先生“哈福德郡根本就没有人喜欢他,他那副傲慢的气派没哪一个见了都讨厌,你绝不会听到人家说他一句好话。”1-24而韦翰的片面之词在当时的伊丽莎白眼里都是正确的,完全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她为韦翰抱屈,心里责怪达西:“怎么竟如此对待你这样一个青年,光凭你一副脸蛋儿人家准会知道你是个和蔼可亲的人。”1-25由于听信了韦翰的谗言,加之伊丽莎白获悉姐姐和情人分开的原因竟然是由于达西的挑唆,对达西的恨和对姐姐不能得到幸福的苦痛完全主宰了伊丽莎白的头脑。同时断定是达西对自己的姐姐有偏见和想把达西小姐许给宾格莱先生的自私想法导致了姐姐和宾格莱的分手。她恨达西毁了自己姐姐的终身幸福,剥夺了韦翰幸福生活的权利。达西的傲慢基于他不屈不挠的性格,由于他出言中伤伊丽莎白,引起她的偏见;也正是由于伊丽莎白的自爱才产生了她对达西的偏见,傲慢和偏见都达到了最高峰。伊丽莎白拒绝达西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以外,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而达西呢,作为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贵族,“小时候起就学会了他们的傲慢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教我看不起天下人”。1-26从小就受了这等教育,难怪觉得自己向伊丽莎白求婚是屈尊。而伊丽莎白对此是不买账的,不喜欢就是不接受,不会像夏洛特那样纯粹为钱而结婚。因为伊丽莎白是一个知识分子,喜欢读高雅生活小说,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这里也是,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要反抗当时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两个人在一起必须要有感情才行。这是伊丽莎白一直坚信的原则。求婚失败的达西渐渐有所醒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接受了伊丽莎白的指责,真诚的改正了傲慢自负的特点,而真正促使伊丽莎白思想转换的是达西求婚失败后给她写的信。达西在信中坦承了自己之所以拆散简和宾格莱是因为他误认为简对宾格莱并没有真爱;而韦翰的所作所为更是令人不耻。这信件在伊丽莎白心中宛如一枚定时炸弹,炸毁了她心中种种障碍和芥蒂。伊丽莎白重新思考,冷静的审视了自己,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以往未免太盲目,太偏心,而且是不近人情。她说:“我的愚蠢并不在恋爱方面,而是在虚荣心方面。”1-27而恰恰是虚荣心使她对达西产生了偏见。关于虚荣心,曼丽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可以骄傲而不虚荣。骄傲多半不外乎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估价,虚荣却牵涉到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看法。”1-28而此刻,伊丽莎白对达西长期存在的偏见和无知,蒙蔽心智的薄纱终于被揭开。新的正确的自我认识帮助伊丽莎白走出误区,消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而达西也因伊丽莎白激昂的谴责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对自己以前的言行举止进行了新的认识和改造。而伊丽莎白同舅父舅母在彭伯里旅行看到的达西是“彬彬有礼,态度这般谦恭,谈吐这般柔和”, 1-29 伊丽莎白此刻发现“他无论在个性方面和才能方面,都百分之百的最适合她的男人,他的见解,他的脾气和她自己不是一模一样,可是一定能够叫她称心如意”她后悔了第一次拒绝。我们说真爱到底是什么呢?爱应该包含关心,责任,尊重,了解这四个要素,并且是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若是成熟的感情,那么他就应该了解伊丽莎白置身于那样的家庭背景下的苦衷,应当尊重他,接受她的全部。而这些,在后来达西对伊丽莎白所付出的一切都能够体现出来。在莉迪亚同韦翰私奔的消息传出之后,达西没有耻笑她,反而一一种积极的方式继续着对伊丽莎白的爱情。而在当时的的英国,这种私奔是一桩极为可笑的丑闻,而达西却一直关注这件事情,主动帮助寻找那对私奔的男女的下落,并且多次找韦翰和莉迪亚谈话,希望二人能够结婚,除了帮助他还清了债务以外,又另外给她一千镑,还给韦翰买了个官职。在这里韦翰同莉迪亚结婚,莉迪亚能够回来,并保全了人格,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达西,而达西所做的这些又都是因为他对伊丽莎白的爱。他们之间的误会全部解除了,可是谁也没有勇气再去谈起这件事。要不是愚蠢的伽苔琳夫人来当面羞辱伊丽莎白,阻止二人的恋爱,二人可能还没那么快在一起,而正是伽苔琳夫人的阻挡使二人的心终于贴在了一起,坠入爱河,从而缔结了美满姻缘。对于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她母亲以商人的眼光看待这桩婚姻,满意地说这是一宗不坏的买卖;而对女儿的聪明一直非常赞赏的父亲却可能没料到,他给予她的教育在婚姻市场具有极高的交换价值。从伊丽莎白与达西二人的情感风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偏听其言造成误会和偏见,而最终又是公正的认识使二人获得了爱情。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达西不从伦敦来,那不愿按当地习俗嫁给随便哪个有钱人的伊丽莎白,一定会以老处女身份终老在浪搏恩,就像她的作者。因为在她的身上有一股叛逆的性格,要她折服不容易。后来,简在劝说妹妹时说,“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要结婚”,1-30这里再次强调了幸福美满的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无疑是“奥斯丁推崇的理想模式” 5,并且也映证了恩格斯的那句名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6 奥斯丁认为婚姻应该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爱情和婚姻不可分割,爱情是婚姻幸福美满最基础的条件,良好的面容纵然能给人很好的印象,但是只有具备了自己的个性和很好的品格才能产生恒久的魅力。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正是作者所推崇的理想婚姻。尽管奥斯丁的时代已经远离我们了,但奥斯丁的婚姻观仍会给当今的青年人的婚姻带来些许启示。纵观全书,奥斯丁就是在向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