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主要养殖虾蟹类 一 对虾科 第一腹节侧甲向后覆于第二腹节侧甲 步足前3对为钳状 其余为爪状 一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 1 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Osbeck 分布 我国渤海 黄海沿岸 朝鲜半岛西岸等海域 属 对虾属中仅有的几种耐低温种类之一 习性 耐温 耐盐范围广 肉质鲜美 是我国北方地区 的主要养殖种类 中国对虾在人工条件下容易成熟产卵 苗种来源有保证 我国养殖业发展盛期时产量高达近 20万t 棕黄色 齿式为7 9 3 5 第一触角上鞭长为头胸甲长的11 3倍 一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 2 日本对虾P japonicusBate 分布 印度 西太平洋区域及地中海区域 我国主要分 布于江苏省以南各省沿海 习性 耐低温 耐干力强 可以销售活虾 价值较高 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养殖种类 对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 低蛋白饲料往往难以获得理想养殖结果 上缘8 10齿 下缘1 2齿 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 尾尖为鲜艳的蓝色 第一触角鞭短于头胸甲 一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 3 斑节对虾P monodon 分布 印度 西太平洋地区 包括非洲东部 东南部 印度 巴基斯坦 东南亚和我国海南 两广地区及台湾南部 日本南部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及澳大利亚北部等沿岸水域 是世界虾类养殖产量最高的种类 习性 个体大 是对虾类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之一 耐低 盐 生长快 饲料要求低 是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主要养殖种类 斑节对虾在人工条件下不易成熟 难以形成稳定集中产卵 亲虾培育技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额角上缘7 8齿 下缘2 3齿 体色呈草绿色 称为草虾 体色由暗绿色 深棕色和浅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 游泳足浅蓝色 一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 4 长毛对虾P penicillatusAlcock 分布 印度 西太平洋海域 我国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 及福建地区 主要在南方地区进行养殖 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对象 近年来 北方地区已引进试养 但因生长适温期短商品 规格小于南方 额角上缘7一8齿 下缘4一6齿 棕黄色 第一触角上鞭与头胸甲等长 一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 5 墨吉对虾P merguiensisdeMan 分布 印度 西太平洋海域 我国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 是南方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 也是我国传统的养殖虾类 额角上缘8 9齿 下缘4 5齿 第一触角鞭与头胸甲大致等长 一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 6 南美白对虾P vannameiBoone 分布 西半球东太平洋 我国没有自然分布 习性 耐粗食 摄食低蛋白饲料生长速度也较快 齿式为7 9 1 2 浅青色 无斑纹 步足白垩色 尾端浅红色 一 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分布 7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 分布 印度 西太平洋地区的斯里兰卡至马来西亚 泰 国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日本南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水域 在我国分布于海南 广西 广东 福建及台湾地区 习性 耐低盐 耐干力强 养殖对虾主要环境要素的适宜范围是选择养殖品种 评价养殖工艺技术 健康管理 对虾健康状态的主要指标 中国对虾 斑节对虾 日本对虾 凡纳对虾 适应盐度范围 ppt 最适盐度范围适宜生长温度 C 基本不摄食的下限饲料蛋白质要求维生素 2 4015 2824 28730 45 2 3210 2826 301836 45 15 3524 3024 28845 60 1 3610 2826 301825 40 B1 B2 B3B5 B6 B12 mg 饲料矿物质营养要求钙2 磷1 5 镁0 2 钠0 6 钾0 9 铁0 1 铜35mg锌0 1 锰50mg硒1mg钴10mg脂类的要求4 8 必须脂肪酸0 5 3 不饱和脂肪酸0 5 1 磷脂1 2 胆淄醇0 2 1 DHA 花生四烯酸 亚麻酸 亚油酸 二 真虾类 第一腹节侧甲后缘为第二腹节侧甲所覆盖 步足前2对为钳状 1 罗氏沼虾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 淡青色 间有棕黄色斑纹 比对虾粗短 腹部较小 第二步足钳状 特别粗大 雄的淡蓝色 2 日本沼虾 青虾 罗氏沼虾日本沼虾额角较长 前端向上弯较短 向上平直延伸第二步足无斑纹 呈蔚蓝色 呈灰蓝色有白色斑纹 均呈深灰色头胸甲两侧数条黑色斑纹数条黑色条纹与身体与身体呈平行状态呈垂直状态 三 长尾类 分龙虾类 螯虾类 龙虾类 世界上最大的一类甲壳动物 不具额角 第二触角粗壮 其上有摩擦发声器 5对步足形状相似 爪状 腹部较短 腹肢十分退化 尾肢宽阔 龙虾类里还有 螯虾类 多筒形 第1步足粗壮成螯状 末端粗大成钳形 全为海产常见为克氏原螯虾 四 异尾类 腹部多退化 折于头胸甲之下 第一对步足特别粗壮 腹肢一般退化 有梭子蟹属 绒螯蟹属 青蟹属 黄道蟹属 滨蟹属 异尾类里还有 蛙蟹亚派 绵蟹亚派 尖口亚派 尖额亚派 虾蟹类养殖概况 世界养殖甲壳类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超过70万吨 其中海产虾类约占83 5 淡水虾类约占9 3 其他甲壳类约占7 2 淡水虾类主要养殖品种是罗氏沼虾 日本沼虾 海水虾类主要养殖品种是中国对虾 南美白对虾等 一 体壁虾类具一硬质外壳 称之为甲壳 其主要成分为几丁质 蛋白质复合物 以及钙盐等 具支撑体形及保护内部器官和防御的功能 体壁 外骨骼 膜层 结缔组织层 柱状上皮细胞层 上表皮层 外表皮层 内表皮层 部分甲壳突入体内形成 内骨骼 结缔组织中有壳腺和色素细胞 第三节虾蟹类内部器官 二 消化系统 虾蟹类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及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 食道 胃 肠以及肛门组成 贲门胃中有几丁质结构的胃磨 幽门胃内有复杂的几丁质刚毛和骨片 过滤食物爬行虾类在胃壁的前侧方两侧各有1胃石 用于蜕皮时提供钙质 4 有肝胰腺 多级分枝的囊状胆管组成 能分泌消化液入胃且食物糜能直接入腺体消化 三 呼吸系统 虾蟹类的呼吸器官是鳃 由其位置不同分为侧鳃 关节鳃及足鳃 侧鳃直接生在身体左右侧壁上 关节鳃生在胸肢基节与身体相连的关节膜上 而足鳃则生在颚足或步足的底节上 鳃的结构有枝状鳃 丝状鳃或叶状鳃 对虾类为枝状鳃 其他虾蟹类为丝状鳃或叶状鳃 每个鳃由中央的鳃轴及两侧的鳃瓣 鳃丝组成 鳃轴中有入鳃血管和出鳃血管 三 呼吸系统 1 鳃腔是由头胸甲侧甲和胸部体壁组成的2 蟹类的鳃腔相对封闭 由出 入水孔与外界相通3 虾类潜底时有呼吸管 第一触角 第二触角 大额及第一小额 与外界相通 四 循环系统 1 开管式循环 血液在流动中经开放的血窦完成循环 2 血窦 是虾蟹类的静脉系统 由组织来的血液在身体各部的血窦汇合然后输回心脏 2 血蓝蛋白 为含铜的呼吸色素 非氧合状态下为白色 氧合状态下为蓝色 五 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 包括精巢 输精管及贮精囊等组成 雌性 包括卵巢及输卵管和纳精囊 精荚 包被精子的豆荚状鞘 由豆状体和瓣状体组成 生殖孔 开口于第5步足的底节基部 交接器 由第一游泳足内肢联合组成 雄性附肢 第二游泳足内肢内侧小突起 真虾类无 开放式 封闭式纳精囊 结构 骨片 甲壳褶皱凸起 刚毛 链状神经系统 各体节神经节多有合并现象 由 后 脑向后发出一对粗大神经形成围咽神经 在食道后下方与咽下神经节相连 触觉感受器 各种刚毛 绒毛和平衡囊 第二触角鞭 检测振动 眼 复眼 由许多小眼组成 如中国对虾约55000个 斑节对虾约80000个 每个小眼由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细胞 基膜及色素组成 每个小眼均可感知光线并形成影像 并列影像 由各小眼分别感知的像点联合形成的物体总影像叠加影像 由若干小眼接受的光集中形成的影像 六 神经系统 七 排泄器官 虾类的排泄器官为小颚腺和触角腺 小颚腺多见于幼体 成体大多仅存触角腺 触角腺位于第二触角基部 触角腺分为腺质部与膜质部两部分 腺质部包括一致密的腺体及通向膀胱的排泄管 膜质部为一膨大的膀胱 有尿道开口于第二触角基部的乳突上 虾蟹类排氨类动物 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大部以氨的形式 通过鳃以气体交换的形式排出体外 触角腺的功能是渗透压调节及离子平衡 八 肌肉系统 虾蟹类的肌肉分为躯干肌及附肢肌 以及内部脏器中的肌肉 属横纹肌 其收缩与伸展运动控制虾蟹类身体运动 附肢动作及内部脏器运动等 各肌肉群内肌肉作用往往相互拮抗 完成不同的运动 如伸肌和屈肌 外展肌与内收肌等 七 内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x 器官 窦腺及后接索器 围心器等 非神经内分泌系统 y 器官 大额器官及促雄性腺等 x 器官 窦腺位于眼柄基部X 器官分泌蜕皮抑制激素和性腺抑制激素 MIH GIH y 器官分泌蜕皮激素y器官的活动受x 器官分泌物调控 第四节虾蟹类的繁殖 一 繁殖方式对虾类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对虾类卵在水中发育 孵化 其他虾类则抱卵于腹肢上 蟹类 体内受精 体外发育 交配后精荚贮于母体内的受精囊中 卵产出过程中与受精囊中释放出的精子相遇受精 再产出体外 后被抱持于母体腹部的腹肢上发育孵化 二 配子 精子 精子无鞭毛 不能活动 顶端有刺突精荚 精子成熟后 通过输精管下行至精荚囊 在输精管中相互聚集 外被薄膜形成簇状精子团块精荚 由豆状部和翼状部组成 交配时 豆状部被置入纳精囊中 而瓣状部在水中伸展 卵子 多呈圆形 卵黄丰富 对虾类的卵比重略大于水 其他种类的卵以卵群形式存在 三 性腺发育 性腺发育 形成期 从组织切片中可见背大动脉两侧各有一团直径小于10um的细胞群 增殖期 多次分裂 进行数量的增殖小生长期 细胞暂不分裂 细胞核不断增大 细胞质增多 卵巢体积逐渐增大 大生长期 卵黄积累时期 卵径不断增大 卵巢体积迅速增加 颜色不断加深 成熟期 卵黄积累终止 卵进入成熟分裂 恢复期 雌雄性腺发育速度 有些同步成熟 交配后很快产卵 有些则不同步 如中国对虾雄性秋季成熟 雌性要来年4 5月份成熟 影响性腺成熟的因素 温度 饲料种类 数量 内分泌腺 四 交配 交配时间 夜间 一般自日落之后至子夜过后交配 交配时机 大多在生殖蜕皮之后 河蟹则进行硬壳交配 交过尾的虾不再蜕皮 直至卵巢成熟 产卵 交配后精荚储存时间 不一 精荚的瓣状体在交配后2 3天脱落 五 产卵 产卵时间 多在夜间 产卵盛期过后 产卵时间逐渐延至后半夜 持续时间随种类而异 对虾类一般持续数分钟 产卵过程 临产卵时 游向表层 在游动中产出 呈雾状由生殖孔喷出 腹肢划动使卵分散于水体 抱卵种类产卵时 弯曲腹部 经腹肢及刚毛的作用移向腹部 有些还仰卧水中 产卵次数 可多次产卵 但仅需一次交配产卵数量 虾类 10 100万 经济蟹类 数百万粒 六 受精 1 精子附着 1个卵子可附着约20个精子 刺突 2 初级顶体反应 顶体囊出现胞吐现象 与卵子表面结合 3 凝胶排出4 次级顶体反应 释放顶体丝 5 精卵结合 形成雄性原核 6 受精膜举起对虾类和河蟹等为完全卵裂 真虾类多为表面卵裂 七 胚胎发育 对虾发育时间 16 24h孵化时幼体在膜内不断转动 以身体附生之刺和刚毛刺破卵膜 然后幼体摇动身体 甩掉卵膜而进入水中 八 幼体发育 1 无节幼体 具3对附肢 为游泳器官 体不分节 不摄食 卵黄营养 一般分为6期 后期体节增加 出现其他附肢的雏芽 对虾类的初孵幼体为无节幼体2 溞状幼体 分为头胸部与腹部 分节明显 出现复眼 额足双肢型 是其运动器官 后期尾肢生出 形成尾扇 浮游生活 开始摄食 多为滤食性 后期初具捕食能力 蟹类的初孵幼体为溞状幼体3 糠虾幼体 腹部发达 出现腹肢 胸肢双肢型 捕食能力强 龙虾 海螯虾的初孵幼体为糠虾幼体4 后期幼体 具全部体节与附肢 改为底栖生活 蟹类的后期幼体又称大眼幼体 螯虾类及某些淡水蟹类的初孵幼体即为后期幼体 对虾类 无节 溞状 糠虾 后期幼体 蟹类 溞状幼体 大眼幼体 龙虾类 叶状幼体 后期幼体 螯虾类 后期幼体 叶状幼体phyllosoma系龙虾属和扇虾属之幼体 原先认为是成体 故曾用该名作为属名 体形大 扁平 呈叶状 透明如玻璃 第五节虾 蟹的生长 摄食 一 生长模式阶梯式生长模式 两次蜕皮之间基本维持体长不变 主要是物质积累和组织生长替换出体内的水分 完成真正的生长 二 蜕皮过程 蜕皮后期 吸水后续期 新壳硬化蜕皮间期 组织生长蜕皮前期 吸收旧壳 形成新壳蜕皮期 大量吸水 旧壳破裂 三 蜕皮分类和调控 蜕皮分类 发育蜕皮 生长蜕皮和生殖蜕皮蜕皮的调控 受激素调控 受温度 光照影响蜕皮意义 生长 变态 去掉甲壳上的附着物和寄生虫 四 生长 影响因素 种类 种间差异显著 性别 多数雌性生长速度快 蜕皮次数 对虾类多数半月蜕皮1次 龙虾 鳌虾 蟹类等则每年蜕皮8 12次 蜕皮后体长 体重增加程度 温度 多数虾的适温范围为20 32度 盐度 广盐性种类 低盐下生长速度快 光照 影响不大 五 自切与再生 自切的原因 遭遇天敌相互争斗中受困附肢有机械损伤再生 新生的附肢由上皮形成 折叠在表皮下 当再次蜕皮时 新生的附肢就伸展开来 六 食性与饵料组成 摄食时间 夜间食性 多数为杂食性 少数肉食或植食性饵料种类 碎屑 微生物 植物及动物碎屑 植物碎片 有机颗粒及微生物聚集而成微生物 占比例较少 植物 微型藻类 大型藻类 高等水生植物动物 甲壳动物 软体动物 多毛纲动物 小型鱼类等 幼体到成体食性转变 由植食性到动物食性 由滤食性到捕食习性 由浮游食性到底栖食性 成虾主要以底栖甲壳动物为食 喜食贝类 七 摄食 觅食方式 诱捕或追捕 以嗅觉和触觉为主摄食方式 幼体阶段滤食 后转为底栖并具捕食习性 八 生活史 亲虾在近岸水域或深海产卵 胚胎 各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质量面试材料:土木工程面试问题库
- 新闻传播职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学喝茶懂礼貌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不定方程习题(含答案)
-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的旅游产业政策环境优化策略分析报告
- 学会合作课件
- 下沉市场消费金融信贷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烘炉、熔炉及电炉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民用航空机场建设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家居建材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 DB23∕1270-2019 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浅谈地下室底板无梁楼盖设计
- ISO14001内部审核检查表
- 立柱桩施工汇总
-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管理会计知识点整理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
- 工程进度款支付申请书
- 我国常见的草坪草
-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