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习计划表.doc_第1页
研究学习计划表.doc_第2页
研究学习计划表.doc_第3页
研究学习计划表.doc_第4页
研究学习计划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 学院(所) 日本研究所 年 级 2011级 专 业 世界史 研究方向 日本思想史 指导教师 陈秀武 姓 名 李鉴和 填表日期 2011年11月28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填表说明:1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7学分,课程学习计划须根据硕士生所在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2本表中的“初拟论文题目”是指学位论文选题的大致范围,介于研究方向与最终论文选题之间。3本表应在硕士生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填写,并于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4本表填写字数不限,可自行添加附页。5本表一式三份,经指导教师审核后由所在学院(所)研究生秘书、硕士生本人、硕士生导师各存一份。6本表作为硕士生毕业审核材料之一。(打印,5号宋体,1.5倍行距,不要手写)一、学习计划1.课程学习计划(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并在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发展需要基础上列出拟修读的课程、时间安排及要达到的目标。)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课 程类 别课 程编 码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目标公共基础课100020001001马克思主义理论春季603良好100020001002-x基础外国语春季秋季804良好学科基础课204020402001日本通史秋季603良好204020402002史学理论与方法秋季402204020202003学位论文写作秋季402专业主干课204020403001日本史学史秋季402良好204020403002专业日语秋季402204020403003日本史研究方法论秋季402发展方向课专业方向课204020404001日本思想史春季402良好204020404002中日关系史春季402204020404003日本国家意识问题研究春季402204020004003国际法秋季402204020004004大国政治与外交秋季402公选课、跨专业课学生应根据专业方向课的选修情况来选修此部分课程,只要发展方向课达到8学分即可。2.文献阅读计划(结合本专业必读经典文献列出所读文献书目、进度安排及达到的目标)1朝尾直弘 編:岩波讲座日本通史,岩波書店,1993-1996年。2遠山茂樹:日本近代史学史,岩波書店,1992年。3永原慶二:20世紀日本歴史学:吉川弘文館,2003年。4長尾龍一:日本国家思想史研究: 創文社,1982年。5日本歴史学会編:日本史研究新視点: 吉川弘文館,1986年。6佐藤弘夫編集委員代表:概説日本思想史: 書房,2005年。7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8中江兆民:三醉人经纶问答,商务印书馆,1990年。9新渡户稻造:武士道,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村上重良:国家神道,商务印书馆,1990年。11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12坂本太郎:日本修史史学, 至文堂,1958年。13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现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5约翰惠特尼霍尔:日本从史前到现在,商务印书馆,1997年。16梅棹忠夫:何谓日本,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8王桂编:日本教育史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7年19. 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日) 徐锡龄 黄明皖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20. 刘新科: 国外教育发展史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二、研究计划初拟论文题目日本明治初期小学教科书启蒙思想教育1研究现状和意义: 明治时代初期小学教科书的研究,我国与日本相比,无论从人数还是研究成果来说,都非常的不足,在中国这一领域似乎还是一个冷门。在我国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屈指可数。谭建川在他的日本文化传承的历史透视里稍微的涉及了一点明治时代初期的小学教科书问题,但是其书的主要内容还是研究明治前期启蒙教材。所以谭建川的研究并不在这个领域。在我国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还是在日本的教育史的附带论及,比如南开大学臧佩红副教授的日本近现代教育史的第三章中就提及了一点教科书的内容。王桂编著的日本教育史,也都是如此。 在日本对于这一领域研究已是如火如荼,成果丰富。如 日本讲谈社出版的日本教科书大系。把日本历史上的教科书收集起来,整理出版。虽不愧为一部鸿篇巨制,但是日本教书大系仍只是简单的教科书的集合。它并没有深入的分析教科书与启蒙思想的关系。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梶山雅史,他在近代日本教科书史研究中详细的分析了日本教科书制度的由来,变化。并通过教科书检定制度的成立和崩溃揭示出近代日本教科书的来龙去脉。但是这部书没有论及教科书与启蒙教育教育的关系,这是十分遗憾的。 下面是中日两国关于明治时代初期的小学教科书的著作和论文前人研究成果。 中文著作;臧佩红.日本近现代教育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谭建川.日本文化传承的历史透视-明治前启蒙教材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刘新科.国外教育发展史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外文著作:日本教科书大系M.东京:讲谈社梶山雅史.近代日本教科书史研究M.东京:書房,1988.小林哲也 徐锡龄 黄明皖译.日本的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中文论文;1刘山.小学校令的颁布及其对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34-137.2谢觉一.明治教育改革与日本近代化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2;140-1523贾莉.明治教育改革之特点及成功原因浅析J.日本问题研究,2004(4);51-54 4杨雅芩.日本教科书制度之探讨J. 5金子治.日本近代化与教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4):153-156 6罗志梅.试论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0(3);17-21 外文论文: 1田中智子. 官立学校輪郭J. 人文学報第99号(2010年12月)研究意义:明治初期小学教科书的研究在我国研究者甚少,大多数研究者只在研究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少量的涉及明治时代初期小学教科书,大多属于一笔带过,并没有深入的分析。笔者研究的明治初期小学教科书及启蒙思想教育详细考证了明治时代初期小学教科书分类,版本及内容。和小学教科书对日本近代思想启蒙教育的 影响。笔者的研究初步探索了教科书与启蒙教育的关系,为我国小学教科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2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及进度安排 研究目标:通过对明治初期小学教科书的研究,揭示出小学教科书与启蒙思想的关系,进一步探索小学教科书对明治时期社会思潮的影响。 (一) 研究内容; 一日本文教体系的重建1明治教育改革2教育敕语的颁布二,明治初期小学教科书1传统启蒙教材2新式小学教科书的出现三小学教科书中的启蒙思想1启蒙思想对个人的影响2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四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当今中国启蒙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二)研究方法 本文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本出发点,坚持文献学与史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拟从文献学和史料应用的角度对日本明治时代初期小学教科书进行研究,联系当时社会背景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