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蚕姑娘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1教时备课人:黄惠芳 上课人:徐玉英 授课时间:2010年3月11日【教学目标】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技能: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能力: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情感:激发学生观察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后鼻音。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修改:谁来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请小朋友把这个字的音读准。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古时候的人们把蚕称作天虫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我们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宝宝”而这里小作者亲切地把它称作“蚕姑娘”谁亲切叫它一声?(指名读)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它一声“蚕姑娘”(齐读)二、初读指导修改: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听后交流。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出示要求)再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要求。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房蛾从此(3)读顺课文。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字词:蚕桑叶从此瘦钻出换上卵茧(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先请学生讲,然后老师作补充说明)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蚕卵:蚕蛾产下的子。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蛾:(看图)蚕的成虫。从此:从这时起。(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2、反馈:1出示词语(带拼音)修改:蚕卵 桑叶 蚕床 脱下 蛾姑娘 又白又嫩茧子 渐渐 长胖 吐出 旧衣裳 又黄又瘦老师把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请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如果有读错的,请你帮他纠正一下。重点朗读词语蚕卵又白又嫩旧衣裳蚕床(5)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读后师生相互评价,再分组读、赛读。三、描红指导1提示注意点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钻: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第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盖:上下结构。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2学生练习描红。四、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2、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第一题。3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4、给课文的生字口头扩词,说给同学或父母听。课题:2、蚕姑娘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2教时备课人:黄惠芳 上课人:徐玉英 授课时间:2010年3月12 日【教学目标】知识:继续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技能:理解课文第一到第五自然段,并能正确朗读。 能力:会背诵第15自然段。情感:通过小节内容的对比,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抓住“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等描述蚕在四个不同时期外形、颜色的词语,掌握四次蚕眠的有关情况,了解蚕的成长过程。【教学准备】挂图 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默写词语。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 换上从此暖洋洋盖新房2指名读课文。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1第1自然段。(1)指名读。(2)想一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4)齐读第1自然段。修改: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用( )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 )来说一说。 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2第2自然段。(1)指名读。(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修改: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4)齐读第2自然段。3第3自然段。修改:过渡:第一次蚕眠,黑姑娘变成了黄姑娘。(画面显示:又黄又瘦的蚕图)黄姑娘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蚕的一生到底要眠几次呢?轻读三五节。这三节在句式结构上与第二节基本相同,但有个别的词、句改变了,请把改变的地方划出来,多读读。(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4第4、5自然段。(1)指名读。修改: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修改:总结:师小结:到这里为止,我们了解了蚕的整个生长过程。(画面显示:整个生长过程图)指生上台看着图介绍。学了课文,不知道大家现在有什么感受?师: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可爱的昆虫,它们各自有着神奇有趣的生长过程。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生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得到无穷的乐趣。三、指导背诵1、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又_又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动,脱下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2、 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又_又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_。四、课堂作业1、完成天天练上的作业。2、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课题:2、蚕姑娘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3教时备课人:黄惠芳 上课人:徐玉英 授课时间:2010年3月15日【教学目标】知识:继续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继续理解课文第6和第7自然段。能力: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情感:通过小节内容的对比,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实物投影一、检查复习指名背诵第1-5自修改: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穿-() 新-() 嫩-()瘦-() 黑-() 晴-()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1第6自然段。(1)指名读。(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新房)修改:在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学生读)(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板书:吐丝结茧)(5)齐读第6自然段。修改:板书:“吃爬吐盖”2第7自然段。(1)指名读。(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5)齐读第7自然段。修改: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学生读)3、背诵第6和第7自然段。(1)老师引背。(2)分两大组,一组背,一组听,再交换一次,评议。(3)各人背。(4)指名背。三、总结课文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从_里钻出来的又_又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又_;第二次变得又_又_;第三次变得又_又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它吐_结_,最后_开了窗,飞出了_姑娘。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4、背诵全文。修改: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四、课堂练习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1)各人自读,体会。(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公厕合同(标准版)
- 2025-2030中国卫生陶瓷产业营销策略探讨及未来发展前景规划报告
- 2025普通逻辑自考试题及答案
- 鼠疫竞赛试题及答案
- 单位竞赛试题及答案
-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报告
- 2024年雄安新区安新县公共服务局招聘专项岗位人员真题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产品运营岗位说明书
- 产品销售管理制度文本
- 【2025年】黄淮学院招聘事业编制硕士专职辅导员20名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整合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新编实用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
- 阴式子宫全切术
-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
- 某大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清单报价
- 2023年兴文县中医院康复医学与技术岗位招聘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阿联酋法律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