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doc_第1页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doc_第2页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doc_第3页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doc_第4页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学生版2017西城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何以知其然耶?吕氏春秋云:邾之故,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若以组。”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人有伤之者曰:“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以组也。”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邾君有所尤也。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凡听言不可不察。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文侯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堵师赞曰:“其子且食之,其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则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有所亏者,所自窥之异也。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讵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是知天下是非无所定也。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是非者,孰是孰非哉?夫忘家殉国,则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卫公子开方、吴起、乐羊三人是也。若私其亲,则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穰苴杀庄贾是也。故传曰:“欲加之罪,能无辞乎?”审是非者,则事情得也。 (节选自反经忠疑)【注】邾,古国名。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毁之则疏,誉之则亲 毁:破坏B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 悖:谬误C人有伤之者曰 伤:中伤 D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 累:妨碍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何以知其然耶 其谁不食B为甲裳以帛 乐羊以我故C不若以组 若私其亲D于杯则亏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官为甲必以组(邾君)命有关的官吏制作甲裳一定要用丝带连缀B窥面于盘水则圆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C所自窥之异也自己能看出水中面影的区别罢了D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指挥军队时就该忘掉自己的父母11.下列诗句阐释的哲理和作者的观点“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接近的一项是(3分)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13本文对“听言”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给你的启示。(6分)2017东城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明年,从之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子之服亲丧者,为爱之也,而尚可以赏劝也,况君上之于民乎!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蛙,乃为之式。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韩昭侯使人藏弊裤,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裤不以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收藏之未有予也。”(取材于韩非子)注:式:通“轼”,在这里是凭轼致敬之意。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罚严而必必:坚决B比降北之罪北:北方C被濡衣而走火者被:通“披”,穿着D韩昭侯使人藏弊裤弊:旧的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11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死敌之赏和战死在敌阵的奖赏相同B 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吴起)就倚靠着一辆战车到北门外发号施令C为其有气故也因为它有勇气的缘故D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皱眉有皱眉的缘故,笑有笑的缘故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1)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2)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13选文讲述了许多赏罚这事。阐述赏罚与政事的关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针对不同的进谏方式给予不同赏赐:“ ,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对赏罚的见解:“不宜偏私, ”。(4分)14选文第一段、第二段分别讲述了越王与吴起的故事,你更赞许谁的做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5分)2017海淀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袁先生传薛季宜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尝举进士,免贡,避地州西山中。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后移居蜀之富顺。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谒之,薛翁慢骂不应。先生固己疑之矣。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曰:“子学已博,然寡要。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付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未几而及难。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徙家人避之。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独将妻子聚保山后。已而,前山果没。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首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客如先生计,恇恇仅能发箭。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瓯浦薛某曰: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置数子,以弱为强。外舅强先生弈,则曰:“先人尝以弈为废事,所不忍违。”走从问义理之辨,先生曰:“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走请终身诵服斯语。(有删改)【注释】本文是南宋哲学家薛季宣为其师袁溉所作的传记。免贡:没有考中。剌:名帖,名片。恇恇:害怕,惊恐。薛某:“某”与下文的“走”,均为谦辞,指作者。废事:耽误做事。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莫而归莫:傍晚B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遁:逃跑C天下兵荒甫起甫:始,刚D如四山伏如:到去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于是不与邻里往来,没有人了解他的行迹B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幕府里没有圆滑机巧的人,灾难可以免除了C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窃取敌人的口令进入,并在首领的帐下过夜D圣人之学不可夏见,走于先生焉取焉(如果)圣人的学说不能再见到,我到先生那里学习什么呢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走请终身诵服斯语。13根据第二段内容,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薛翁这一人物的特点。(3分)14文章写了袁溉的哪些过人之处?请概括回答,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5分)2017房山一模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上方山记(明)袁宗道一毗卢顶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高。一老僧说,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谓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走,捷若猿猱,至此,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少顷,僧供黄茅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满饮。黄昭素题名石壁。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羸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内,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数十步,又忽闭塞。过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石钟、鼓楼,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惊起龙神,亟呵止。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石砚。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其过昆山灵壁也。二从云水洞归,诸公偃卧榻上。食顷,余曰:“陡泉甚近,曷往观?”皆曰:“佳。”遂相挈循涧行。食顷至。石壁跃起百余丈,淡黄色,平坦滑泽,间似五彩。壁上有石,若冠若柱,熟视似欲下堕,使人头眩。壁腰有一处,巉巉攒结,成小普陀,宜供大士。其中泉在壁下,泓渟清澈,寺僧云:“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至诚忏谢,复涌出如常,故相传称圣泉。”余携有天池茶,命僧汲泉烹点,各尽一瓯,布毡磐石,轰饮至夜而归。 (节选自袁宗道上方山记,有删改) 【注】毗卢顶:上方山(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一座山峰。趺(f)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双足交叠而坐。巉巉(chn chn):险峻的,陡峭的。渟(tng):水停止不流动。8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A同游虽至羸者 羸:瘦弱 B烛之不见顶 烛:照亮 C遂相挈循涧行 挈:搀扶 D至诚忏谢 谢:辞谢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但指其住处B. 予尾之行 其孰能讥之乎 邻之厚,君之薄也 D.C.乃得入穴惆怅而返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吾尝跂而望矣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我便摘下巾帽脱去长衫,带着诸位友人前行。B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 大家沿着山路曲折而行约有一顿饭的功夫,共上下坡四五次。C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和尚拿起石块,左右敲击,一类发出钟声,一类发出鼓声。D往有用此水熟腥物者,泉辄伏以前有人用这水煮腥臭的东西,泉水就消失了。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摘星岭的山路陡峭难行,一位山僧却能像猿猴一样攀援藤条,疾速奔走。B后来作者常常拿出石砚给客人看,客人无不因我到过昆山灵壁而惊叹。C选文以作者与朋友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游览上方山的所见所闻。D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具有形象生动、晓畅易懂的语言风格。12.请概括原文一、二部分的主要景观。(2分)13. 本文作者在第一部分第三自然段中用了大量笔墨记山洞游览,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只有“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寥寥数句记后洞游览。二洞有什么相似之处?行文的详略为什么如此不同?(5分)14. 请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断句。(4分) 口 舌 代 心 者 也 文 章 又 代 口 舌 者 也 展 转 隔 碍 虽 写 得 畅 显 已 恐 不 如 口 舌 矣 况 能 如 心 之 所 存 乎 故 孔 子 论 文 曰 辞 达 而 已 达 不 达,文不文之辨也。(取材于袁宗道论文)2017朝阳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说难韩非子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此不可不察。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注】选自韩非子说难,有删节。说难(shunn):游说进言的困难。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见下节而遇卑贱 下节:节操低下B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 显:显赫C人间往夜告弥子 间:抄小路D柔可狎而骑也 狎:戏弄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说之以厚利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B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武公怒而戮之C因问于群臣我欲因之梦吴越D厚者为戮,薄者见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大凡游说进言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让自己的说法适合他B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那么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C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这人原本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D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所以对君主有爱时,就显得智慧并且更加亲近君主1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2分)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分)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12第五段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二人”指的是和。(2分)13上文三个寓言故事对游说进言的人有何启示?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概括,并加以评价。(6分)2017丰台一模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5题。灵岩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即其处也。山腰有吴王井二:一圆井,日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已不知化为何物。其问挈军持瓶钵而至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悲哉!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或曰即玩华池也。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绝境。山上旧有响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佩钗钏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僧瞠目不知所谓。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碧镱缃钩,宛然石髬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米氏砚史云:“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即此石也。山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搜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嫁之姊妹,仲父云无害霸;蜀国无倾国之美人,刘禅竞为俘虏。亡国之罪,岂独在色?向使库无湛卢之藏,潮无鸱夷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取材于袁宏道集笺校)【注】银床素绠:指井栏与井绳。小奚:即“小奚儿”,小童儿。碧镱缃钩:青色鞋缘和浅黄色鞋扣。歙溪:地名,所产石砚石质优良。齐国有不嫁之姊妹:指齐桓公好色。仲父:即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湛卢:宝剑名。这里指越王献给吴王的宝剑。鸱夷:皮革制成的鸱囊。这里指伍子胥进谏被吴王所杀,裹在鸱囊扔进江中一事。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细腻无驳蚀驳蚀:因风化而受损害B亦区内无绝景绝:绝妙C吴王所以囚范蠡也所以:的原因D刘禅竞为俘虏竞:显终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一圆井,日池也吴宫美人种香处也B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色之于人甚矣哉C若受具戒乎望之若在山足D宛然石髬中然在今搜伐殆尽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有一砚池,干旱之年也不枯竭B僧瞠目不知所谓 山僧瞪着眼睛不知该往哪里去C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 即使是个铁石心肠的人,能不魂飞心死吗D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 幽居之士和隐逸高人,仍然为寂寞美人的足迹而伤心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灵岩,别名砚石山,因其出产著名砚石而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宫殿馆娃宮。B灵岩半山腰有两井,因其形状不同而以“日池”“月池”命名,水井周围的石头光亮如镜,泉水四季常清,晶莹透澈。C作者从西施洞出发,然后经过囚禁范蠡的石室,又来到东西画船湖,沿笔直的十里采香径前行下山,一路可谓风景如画。D作者记述游览灵岩山的过程,借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并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常人“女色误国”的思想,颇有新意。1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2分)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2分)14第二段写景富于变化,充满情趣。请结合本段内容,仿照句的形式,将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方框内。(4分)太湖诸山,;响屧松林,;西施履迹,碧镱缃钩画石髬。15作者在结尾处为什么说“亡国之罪,岂独在色”?请结合文章加以解说。(4分)2017石景山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孝昭幼冲,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取材于汉书循吏传)注释:榷:专营,专卖。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反秦之敝 敝:陋俗B.外攘四夷 攘:驱除C.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罢:废除D.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 质:验证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天下晏然必知其所以然B.不至于严,而民从化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C.通于世务兴于闾阎D.以经术润饰吏事辄以玺书勉厉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事简易,禁罔疏阔凡事都从简而行,禁例法规也大为放宽B.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此时正值长年征战之后,四海之内消耗很大C.至于始元、元凤之间,匈奴乡化到了始元、元凤年间,匈奴回到故乡D.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他)认为太守是管理百姓的根基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13.“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后为史书所沿用。请根据本文内容,解说“循吏”一词。(4分)14.孝宣时,良吏多的原因是什么?促成良吏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请概括作答。(5分)2017顺义一模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7题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今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莫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此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此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于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于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特立杰出者如芝草,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注释】札:铠甲上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叶片。三九:即三公九卿,执掌中央政权的高级官员。鹿独:颠沛流离的样子。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或因家世余绪 余绪:前代遗留下来的B.则假手赋诗 假:虚假C.非复曩者之亲 曩:从前D.自美于矿璞 矿璞:未经磨莹的金玉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此销日 长成以后 B.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 为将则与孙武、吴起同术C.求诸身而无所得 生而知之者上 D.施之世而无所用 不师古之踪迹1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笔则才记姓名 提笔也就能写写姓名 B.塞默低头 闭口不语,低着头(以掩饰窘迫)C.特立杰出者如芝草 特异、杰出的人像芝草一样(稀少)D.犹蒙被而卧耳 犹如蒙着被子睡觉一样(舒服) 13.以下各组语句,全都属于不学无术者丑态的一组是(3分)讲议经书 射则不能穿札 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傅粉施朱 望若神仙 触地而安A. B. C. D.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强调人要有所专本,以此立足。B.士农工商,没有高低,应平等相待。C.饱食终日,安于享受,必遭人耻笑。D.作者认为孙武、管仲等人属于天才。15.本文末段作者的学习经历引发了你哪些共鸣和思考?请作简要说明。(5分)16.文中以金玉、木石为喻,论述后天学习的重要,荀子劝学中也有以金、木为喻强调学习重要的句子,请写出该句。(3分) 故,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7.用“/”为下面一段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2分)陈宗训事母尽孝,每 饮 食 亲 友 家 遇 时 新 品 味母 未 尝 必 托 以 疾 忌 不 下 一 箸。翌旦,必入城市,买以奉母。或远方难得之物,可怀者必怀归,母心乐之,至老不衰。(取材于明陆容菽园杂记) 2017门头沟一模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邽主簿。长寿中,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魁首,处其居人而还。蛮夷荷恩,立碑颂德。时恒州鹿泉寺僧净满为弟子所谋,密画女人居高楼,仍作净满引弓而射之,藏于经笥。已而诣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