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方言(宜兴片区)副词研究.doc_第1页
无锡方言(宜兴片区)副词研究.doc_第2页
无锡方言(宜兴片区)副词研究.doc_第3页
无锡方言(宜兴片区)副词研究.doc_第4页
无锡方言(宜兴片区)副词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分类号:密 级:毕业设计(论文)无锡方言(宜兴片区)副词研究WU XI DIALECT(YI XING AREA) ADVERBS RESEARCH学生姓名张轲学院名称人文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涉外秘书)指导教师张敏年月日 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本人完全了解徐州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徐州工程学院所拥有。徐州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徐州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是祖先数千年来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方言,是指老百姓平时所说的地方话。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方言是一个地方的语言名片,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宜兴方言,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生动地展现了宜兴的历史、地理、民俗和人文特色,是蕴藏宜兴悠久地域文化的宝库。副词研究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在副词属于实词还是虚词的问题上。因此,宜兴方言中的副词研究就显得更有深刻的意义。本文是从与普通话中副词的对比中研究宜兴方言副词的特色,揭示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有很强的代表性。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宜兴人的“母语”,对我们保护和传承多姿多彩的宜兴方言文化,更好的推进宜兴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宜兴;方言;副词;研究,Abstract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of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language we are using now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our ancestors labor wisdom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 is very precious immateri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Dialect refers to the different language where people usually say words. The language of different places sounds different. Dialect is a local language card and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egional culture. Yi Xing dialects, with its unique language style, vividly show the history, geography, folk and humanistic features of Yi Xing. It is a thesaurus that contains long regional culture of Yi Xing. Research of adverbs always exists great controversies, especially on the issue that whether the adverb belongs to real word or empty word.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adverb in Yi Xing dialect displays more profound mean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its of adverbs in Yi Xing dialect through the contrast with adverbs of mandarin and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a very strong representative. The systematic collection, sorting and research of Yi Xing peoples mother tongue have very important sense to protect and impart colorful culture of Yi Xing dialect,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 of Yi Xing,.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Keywords Yi Xing dialect adverbs researchIII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 录1 绪论11.1 宜兴方言概总11.1.1 宜兴概况11.1.2 宜兴方言的现状11.1.3宜兴方言研究成果概览21.2副词的研究成果32宜兴方言特色副词32.1语气副词32.1.1【险答答】又【翘翘股】32.1.2【胜如】又【赛过】42.2程度副词42.2.1【齐巧】又【齐头】42.2.2【蛮】52.2.3【回来数】62.3范围副词62.3.1【一招勒海】又【一塌括子】、【夯勃朗当】62.4时间副词72.4.1【随手】72.5情态副词72.5.1【特为】73结论94致谢105参考文献11111 绪论1.1 宜兴方言概总1.1.1 宜兴概况“宜兴位于江苏省最南部,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徽省广德县接壤,东为太湖,北临常州市武进区(原为武进县,后改为武进市),西北是金坛市,西部则与溧阳市紧靠。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流域,古称阳羡,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陶都,太湖风景区的旅游城市,素有中国著名陶都、环保之乡、教授之乡的美誉。”(宜兴县志) 宜兴,拥有2100余年城建史和7000多年制陶史,以陶瓷工艺闻名。宜兴,雅称“洞天世界”。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宜兴,同时还以茶叶、毛竹生产基地著称。境内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有“竹海”之美称。近几年来,宜兴旅游业发展迅速,构筑并形成了蜚声海内外的五大景区:阳羡古城文化旅游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竹海山林旅游区、太湖风景区、茅山风景名胜区。 宜兴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250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在长三角独占螯头,发展成为产业门类众多、内外贸易发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古称阳羡,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陶都,太湖风景区的旅游城市”,素有中国“著名陶都”、“环保之乡”、“教授之乡”的美誉。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古称阳羡,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陶都,太湖风景区的旅游城市”,素有中国“著名陶都”、“环保之乡”、“教授之乡”的美誉。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古称阳羡,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陶都,太湖风景区的旅游城市”,素有中国“著名陶都”、“环保之乡”、“教授之乡”的美誉。1.1.2 宜兴方言的现状“宜兴历史上是个移民地区,宜兴方言内部并不统一,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和桥镇的闸口、周铁镇的分水、万石镇的南漕等接近武进区的人群,操武进口音;徐舍镇的西部地区,受溧阳方言影响;新建、杨巷等镇属于西乡口音;周铁镇的沙塘、港口等地属东乡口音。另外浙江的温州和平和、河南的开封、江苏的北部、山东、安徽、湖北均有移民定居宜兴,他们在居住地同时用原籍话和宜兴话交流,从而形成了宜兴方言区内的方言岛。”(宜兴县志)宜兴方言属于吴方言的一种,宜兴地处沪、杭、苏、锡、常的边缘处,听到最多的方言当然是吴方言。吴方言对宜兴话的影响非常频繁,如“小孩”,宜兴、武进、溧阳话统称“小佬”,无锡话叫“佬小”,只是把两个字前后调换,两个地区的人基本上能听懂其中的语意。由此可见,无锡话与宜兴话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宜兴方言与无锡方言的差异在于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由于方言本来就是靠口口相传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语调不同,势必会给两地的人们交流上带来一些阻碍。总得来说,宜兴话与无锡话是属于同一种地域方言的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语言分支。 宜兴方言的词义、发音(语音的音韵)、语法(口语也有语法)以至词形和普通话词汇相比较差别是很大的。宜兴话综合方言、歇后语、行话、谚语等混在一起使用,外地人一下子听不懂,也学不会,只得把其中的“难懂语”搁在一边,待日子长了慢慢“消化”。但有些宜兴话如“消地光”、“滥半”、“戈半”、“杂脉天勒”等等,外地人无论如何也悟不出宜兴人怎么会造出这么难懂的语言。他们称宜兴是个“特异语言的王国”。“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普通话推广的强大作用下,方言的作用在日益缩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方言的确日渐式微,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方言资料流失现象。由于时代的变迁,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习俗的逐渐淡出,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宜兴的普通话教学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的同时,宜兴方言也已经不再在宜兴人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宜兴本地一些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有的已不能使用纯正的宜兴方言。一些年轻人甚至听不懂宜兴方言中的部分词汇,再翻阅一些宜兴的报刊,中小学生的作文也变得不像宜兴当地人写的,因为里面缺少地方方言所独有的智慧与幽默。大哲学家罗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参差多态的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缩减。”(宜兴方言) 1.1.3宜兴方言研究成果概览 事实上,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二者并不矛盾,国家语委的负责人也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只是方言作为强势的语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交通的发展,大规模移民的流动,影音媒体的传播,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拢,从而使语言环境日益缩小。宜兴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组织编写出版宜兴方言一书,可谓在庄重严肃的普通话旁又开启了鲜活生动、充满江南生活情趣的宜兴方言一幕。“研究宜兴方言并非一件易事,需要综合运用音韵学、语言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偶有学者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编纂宜兴县志的需要,相关部门的学者较系统地搜集、研究了宜兴方言,并在志书中设方言一卷,共设3章7节,约3.5万字,分别从语音、单词和词汇、俗语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当时邀请了南京大学语言研究所的专家参加。研究以宜城方言为代表,因为宜城历代为县政府驻地,其语言影响遍及全市。研究表明,宜兴方言的语音特点是,有29个声母(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为21个),有清、浊声韵的分别,如冻和洞,在汉语拼音中都读dng,而在宜兴话中读音不同。多数地点没有zh、ch、sh,只有z、c、s等。宜兴话中韵母有42个,比汉语拼音方案多出16个,由于发声方式多样而独特,致使宜兴方言既难听懂,又难学习。至2010年,全市有14个乡镇完成了镇志编纂工作,其中有9部乡镇志设方言编纂研究。”(宜兴方言)纵观编志中的方言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语言研究、所搜集的词汇及谚语仍是初步的。一是语音研究只有1990年版的宜兴县志作了初步探讨,例字收的不足,虽有注音,但仅注明发音方式;二是方言的词汇、谚语收得太少,只有方言局部,难以窥其全貌;三是14个乡镇志中有9部乡镇志虽然设了方言卷(或章、节),但由于多种原因,均未有对语音方面研究的收录,在方言词汇和谚语的收集整理上,绝大多数为共性的,缺少个性特色。对宜兴方言区内的方言岛的研究,概未涉及。由于词汇、谚语是动态和变化的,词汇、谚语蕴含着方言中的精华,因此,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在宜兴方言的编纂出版中,侧重在宜兴方言的词汇、谚语及方言探源上进行收集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可弥补地方志编纂中的某些不足。 1.2副词的研究成果 在介绍宜兴方言的副词之前,先介绍一下普通话中的副词研究成果,这样在做比较的时候就一目了然了。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副词的语法特点是只能作状语,少数还可以做补语。在现代汉语学上一般将副词按照其主要义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表示程度,如:很、最、稍微等;表示范围,如:都、总共、只等;表示时间、频率,如:已经、曾经、刚刚等;表示处所,如:处处、四处、随处等;表示肯定、否定,如:必须、必定、的确等;表示情态、方式,如:肆意、忽然、连忙等;表示语气,如:难道、究竟、简直等。一些常用副词的语义相当复杂,个性也特别强,因此需要一个一个地掌握。对于副词在语义表达上的作用,人们的认识是统一的。但对于副词的语法类属,长期以来却众说纷纭,各执一方。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语法学界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赞同主要依据句法功能标准划分词类。由原教育部统编的三部在国内颇有影响的高等学校文科现代汉语教材(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和张静主编新编现代汉语)都依据这条标准把副词划归为实词。2宜兴方言特色副词2.1语气副词2.1.1【险答答】、【翘翘股】几乎,差点儿。例1:这次考试真难,险答答/翘翘股没及格。例2:这个袋子也不绑牢一点,险答答/翘翘股半路上掉了,幸亏我发现的及时。在这个例句中的语义及语用和“差点”、“几乎”是一样的。但“险答答/翘翘股”在方言的运用中显得生动形象,更具有趣味性。“险答答”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翘翘股”对于不熟悉宜兴方言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就显得较为晦涩了,更显方言的地方特色。但在以上例句中不能用“几乎”替换“险答答/翘翘股”这个词,因为在普通话中没有“几乎没及格”这一用法,但可以说成“差点没及格”。所以这三个看似相近的词语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另外,“差点”表示不希望的事情接近发生而没有发生,有庆幸的语气。例1:他不懂装懂,硬想逞能,差点没闹出笑话。例2:你大晚上的坐这,也不开个灯,差点没把我吓死。在这个例句中,如果要用“险答答/翘翘股”替换,在宜兴方言中一般会说成“险答答/翘翘股闹出笑话”,把中间的“没”去掉。之所以可以说成“险答答/翘翘股没及格”,主要取决于“没”后面跟的词语的色彩义,如果是褒义就可以带“没”,反之就不能加“没”。例1:他不懂装懂,硬想逞能,险答答/翘翘股闹出笑话。例2:你大晚上的坐这,也不开个灯,险答答/翘翘股把我吓死。同样,当“几乎”表示某种情况差点发生而没有发生时,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但意思都是否定出现这种情况。在肯定句中,用法与以上方言词一致,但在否定句中,跟否定词连用,只否定不希望出现的事时,用方言词替换也要把“没”去掉。例1:在翻越冰山时,陡坡又滑,他一不小心来个趔趄,几乎没摔下山崖。例2:在翻越冰山时,陡坡又滑,他一不小心来个趔趄,险答答/翘翘股摔下山崖。2.1.2【胜如】、【赛过】在宜兴方言中,表示好像、简直的意思,但并不像字面上所表示的那样具有比较意义。例1:这孩子跟他爸爸长得真像,胜如/赛过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例2:这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他妈妈辛辛苦苦养育他,他却这样回报她,胜如/赛过白眼狼。但在普通话中,“赛过”作动词用,有更进一层的意思,“胜如”中“胜”表更胜一筹,“赛过”中“过”表超过,整个词中包含一个比较的过程,表示“比更好”。例3: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你的技艺已经赛过你的师傅了。例4:这次比赛,我一定要赛过你,等着瞧吧。例1、例2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例1还比较容易理解:形容父亲和孩子长得很像,就像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有些人可能会把例2中的“胜如/赛过”理解为“超过”,理解成:那个孩子比白眼狼还没有良心。在普通话中这样解释完全行的通,放在本地方言里却只能理解为把孩子比喻成白眼狼的修辞手法。2.2程度副词2.2.1【齐巧】、【齐头】刚好,恰巧。“齐巧/齐头”中含有正好,巧合的含义,将普通话中“刚好”、“恰巧”的语义浓缩为一个词,显得简练而又恰如其分。“齐头”形象地展现出一幅齐头并进的画面,更便于对该词的理解。例1:齐巧/齐头一斤,勿多勿少。例2:这么巧在这遇见你,我也齐头/齐巧到这。例3:这是你的苹果,一斤,齐头/齐巧好。例1表示数量上的程度,例2表示时间上的程度,在语义上都可以用“刚好、恰巧”替换。但在例3中的用法就属于方言词的特殊用法,在普通话中没有“刚好好”、“恰巧好”的用法,这种说法,不符合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法规范。“齐头/齐巧好”这一用法,其实是一种省略用法,“好”在这里作形容词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这么用,只有“好”这个字才有这种的用法,使“齐头好/齐巧好”这个短语独立成句,或成为句中的插入语,单独使用。但是“刚好”还有一个与“齐巧/齐头”截然不同的用法,就是可以将首字重叠变成“刚刚好”,语义、语用与“刚好”基本一致,只是比“刚好”更加口语化,在一些日常的对话中比较常见,在本地方言中 “齐头/齐巧”则不能将首字重叠使用,这不符合本地方言的规范。2.2.2【蛮】很;挺(一)表示程度深。(二)表示达到相当大的限度。例1:他举办的独唱音乐会蛮好,受到音乐爱好者的热烈欢迎。例2:这孩子跳得蛮高,很有培养前途。“蛮”在方言的日常生活运用中,多有“蛮的”的固定格式。例:你妈妈做的菜蛮好吃的/你的衣服洗得蛮干净的。“蛮”还可以作形容词用,表粗野;凶恶;不通情理。例:蛮不讲理/胡搅蛮缠在普通话中与“蛮”意思接近的副词是“很”,它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互换、通用。例:这种理想主义确实非常美妙,然而很不实际。 这种理想主义确实非常美妙,然而蛮不实际的。另外,程度副词“很”还可以做补语,这只有“很”、“极”等少数程度副词才能这么用。例1:我这么大了,不用你再操心生活上的琐事,我一个人也过得好得很。例2:这幢老房子比我儿时印象中的大得很。“蛮”和“很”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蛮”不可以做补语,“很”也不能作形容词,而只能作为一个程度副词来修饰形容词,“很”也没有“很的”的固定用法。总的来说,它们之间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蛮”应该是吴方言中一个代表性的方言词,很有吴侬软语的意味。2.2.3【回来数】大概,大约。例1:烧饭米不称,舀则回来数。(煮饭的米不称,大约舀一些。)例2:帮孩子买衣服没带尺寸,只能买则回来数(帮孩子买衣服没带尺寸,只能按照大概的尺寸买一件)“则回来数”的宜兴方言颇多,意思都是不讲究、不顶真、不计较、马虎点、将就点、大约摸。其中的“则”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着”,由于吴方言中没有翘舌音,因此在读音上用平舌音的“则”代替。“则回来数”表示当时不数,“回来数”,实际并不数,说说而已。有的也说成“完来数”。意思是一样的。与“回来数”类似的副词有“大概”、“大约”等。例1:旅长头上冒着汗气,大概他跑了很多山头。(杜鹏程保卫延安)例2:他口里不说,心里却捉摸个大概,就匆忙走可了。例3: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了。(鲁迅阿Q正传) “回来数”与“大概、大约”仅仅在语义上相近,语法结构各不相同。从以上例句中不难看出,“回来数”多用于句尾,即“则回来数”这个固定格式中,而“大概、大约”的在句中的位置则比较灵活,若要当作独立的插入语,在口语中,放在句尾也可以用,“大概、大约”的范围比“回来数”要大的多。例2中的“大概”也是位于句尾,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用“回来数”替换。“回来数”多指具象的东西,抽象的东西不可数,所以在上述例句中,无法用其代替使用。2.3范围副词2.3.1【一招勒海】、【一塌括子】、【夯勃朗当】表全部在内。【一招勒海】表具象的东西全部囊括在内,用普通话中语义相近的词语替换时,一定要构成“在内”的结构。“一招”是全部的意思,“勒海”在方言中是“在内”的意思“海”只是这个方言的语音读法,本没有与海相关的实际意义,但“海”的本义给人以一种范围很广阔很博大的感觉,跟表“全部”语义的程度副词很贴合,因此,在宜兴方言这本书方言词汇的搜集中,写成“一招勒海”。既符合方言词的语音,又切合其语义。例1:卖猪的钱,卖稻的钱,再加我打工的钱一招勒海全年收入三万多块。例2:我们队本来人就少,再减掉两个伤员,剩下的一招勒海也组不成一队跟人家抗衡,我看这场比赛还是算了吧。【一塌括子】一般用于说话人最后总结,在句中多扮演独立的插入语的角色。例1:你之所以能考上大学,一塌括子,是你高三变得比以前上进了。 例2:我们学校今年高考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一塌括子,是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夯勃朗当】即以达如先生文中所举的“夯拨浪当”为例,这个词也有写作“亨博郎当”或“罕墨郎当”的(宜兴作家徐朝夫在他的一篇作品里多为“夯博郎当”),意应为“全部、统统、总共”。这句方言原是广州话里的,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传入宜兴,沿用至今。例1:这是我一年打工的所有工资,夯勃朗当三万块,你先拿去急用吧。例2:今年田里收成不好,夯勃朗当就收到五石稻子。【一招勒海】和【夯勃朗当】有其相似之处,在语境中有时可以相互替换,但与【一塌括子】这个词相比,在语用上各有自己的特色,并不是在所有的语境中都能随意应用,各自都有自己管辖的范围,不可逾越。在上述【一招勒海】与【夯勃朗当】的例句中,两个词可以互换使用,而不影响句意得表达,但不能将这两个词替换到【一塌括子】所使用的语境中,这是不符合宜兴方言的语法规范的,同样【一塌括子】这个词也不能在前两个词的语境中使用。2.4时间副词2.4.1【随手】(一)顺便、顺手(表示不特意去做,随带着就把别的事做了),情态副词。(二)马上,时间副词。例1:随手儿把骆驼和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老舍骆驼祥子)例2:你吃完夜宵,随手写作业去。例1中的用法,在普通话中也比较常见,不属于宜兴方言的特色。对于此处“随手”的理解,可以将“随手”这两个字拆开来解释,理解为跟随着手的动作,这样就可以一分为二,具像地理解为顺手,抽象地理解为伴随着手的动作马上进行下一步动作,也就是例2中的用法。我们不可以把例2理解为:吃完晚饭,顺手把作业做了,“做作业”是一个需要动脑、需要很认真地去完成的动作,用“顺手”修饰“写作业”似乎显得对该动作的态度不够端正。正确的理解应该把“随手”后面的“写作业”看作一个紧接的动作,这样就不难将其解释为“马上”义了。例1:你妈妈叫你放完学,随手回家,不要在外面贪玩。例2:听见妈妈回来的开门声,他随手把电视机关了,假装在学习的样子。2.5情态副词2.5.1【特为】特别、特地、特意,表示专门为着某种目的而行动。例1:为了发展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县人民政府特为拨了一批款,并派专业干部进行指导,扶贫致富。例2:区委书记刘清同志,一个作风正派、威信很高的领导人,特为跑来探望他,同他促膝谈心,(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在普通话中与“特为”相近的词汇有“特地”、“特意”等,都表示有特意、专门的意思。“特为”和“特别”相对来说差异比较明显,“特为”和“特别”都有表特地的意思,但“特别”还有表非常、格外,尤其的语义,“特别”甚至还能做形容词用,表示与众不同、不普通的意思。例1:她特别盼望招弟能来。招弟漂亮,有人缘儿,到处一奔走,必能旗开得胜。(老舍四世同堂)例2: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斯大林)例3:他的脾气很特别。 “特为”则没有上述例句的用法,它在方言中的语义比较单一,没有“特别”那么复杂。另外,“特为”还有一种只属于本方言的特殊用法,加上“娘佬”这个后缀,可以单独成句,表故意。“特别”一般只能用于句中,没有这种语用。例1:他是在装哭,向他奶奶撒娇,为了拿零花钱买玩具,特为娘佬。例2:我今天要去镇上买点东西,路过你家,特为来看看你有什么需要我帮你带的。3结论根据研究对比,我们发现宜兴方言中的副词在普通话中,能找到基本对应的词。但并不是所有的语义都完全等同,在语用上也各有千秋。没有一个词语可以替换成另一个词,有一些生动活泼,俏皮幽默的方言词更显出本地方言的特色。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方言依然在这社会的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有其必然性。乡情能把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而乡音是乡情的血脉。如果宜兴话消失了,宜兴地域情节与宜兴地方文化将不复存在。根据这一点,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今天不重视“抢救宜兴话”,任其消亡,我们将成为宜兴方言传承中不可饶恕的罪人。大而言之,中华文化,也是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