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页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件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国共的十年对峙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得出的教训是什么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想一想 一 南昌起义 背景 时间 领导人 经过 结果 意义 大革命失败 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南昌的敌人兵力比较薄弱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南昌起义 南下广东 损失严重 分为两部 朱 陈入湖南 另外进入海陆丰 起义成功 南下失败 打响了武装反抗中国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 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27年8月7日 汉口 1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2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3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絮乱 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 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时间 领导人 经过 意义 湘赣起义 攻打长沙损失严重 决定放弃 改向敌人防守薄弱山区进军 1927年秋收时节毛泽东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新的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的正确革命道路 1928年4月 朱德 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一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 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会师 会师后 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毛泽东任党代表 朱德任军长 思维扩展1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最终失败 我们得出什么教训 城市中心论 不符合中国革命实际 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 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b 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 受王明 左 倾错误影响d 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2 在八七会议上 中共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a 表明中共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b 主要是为了配合夺取大城市的武装起义c 是毛泽东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d 是中共独立开创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开端3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 井冈山 两件宝 历史红 山林好 说井冈山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是 a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b 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c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 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b b b 三 工农武装割据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内涵 在中共的领导下 把 和结合起来 这就是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 其中 最重要的条件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 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是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的建设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的 三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1 内容 2 意义 发动群众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 开展土地革命 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 经济上分到了土地 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思维扩展2 中共问什么要领导中国根据地军民开展土地革命 其目的是什么 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 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 最可靠的同盟军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直接目的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根本目的 使农民支持共产党和革命战争 三 工农武装割据 根据地建设 1 经济建设 2 政权建设 毛泽东领导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 努力发展生产 这些措施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巩固了红色政权 1931年冬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制定了宪法大纲 定都瑞金 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三 工农武装割据 武装斗争 从1930年10月起 毛泽东 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对各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大规模 围剿 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 三 工农武装割据 成果 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到1930年夏 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分布在十几个省 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革命的星星之火 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 1 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 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充分体现这一原则的是下面哪项措施 a 开展土地革命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b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c 根据地经济建设d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2 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a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c 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d 第五次反 围剿 斗争的失利3 1931年毛泽东在给江西省苏维埃政权的信中指出 过去分好的田地算是他私有 别人不得侵犯 以后一家的田 一家定业 生的不补 死的不退 租借买卖 由他自由 田中出产 除交税外 均归农民所有 这段话表明当时根据地的土地制度是 a 土地国有制b 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c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a d b 四 红军长征 背景 1 1933年秋 蒋介石调兵百万对各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 以50万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 2 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掌权的 左 倾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左倾冒险主义 同敌人死打硬拼 3 红军苦战一年 未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 围剿 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原因 由于 左 倾错误 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长征实质 四 红军长征 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 初期状况 红军损失过半 处于危险中 四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短片 1935年1月遵义 1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 左 倾错误 2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4 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 结束了 左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 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3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四 红军长征 过程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与当地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 与前去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七律 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思维扩展3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要克服哪些困难 长征胜利完成的原因有哪些 困难 党内的左倾错误 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 自然险阻 原因 正确的理论指导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党和红军发扬不怕困苦 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党和红军代表人民利益 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四 红军长征 意义 1 粉碎了国民党的 围剿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 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的巨大动力 3 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 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思考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乐于吃苦 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 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 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 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1 1934年10月 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的目的是 a 北上抗日b 保存革命力量 实现战略转移c 将革命推向全国d 实现中国革命重心的转移2 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 围剿 且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 敌我力量比较悬殊b 红军尚无作战方针c 军事指挥严重失误d 敌军采用碉堡战术3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