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蔓海聃摄飘译s h a n g L n i J t J H r n a lo fT r a n s n l o r sf o rS c l e n c ea n aT P c hn t o g 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准确性 王桂莲 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 0 0 0 9 3 摘要 本文从翻译标准入手 探讨了文化与语言以及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旨在通过这些分析使读者明了文化差异对翻 译准确性的影响 从而能对英汉互译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文化背景 文化差异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 H3 1 5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0 一6 1 4 1 2 0 0 4 o l 一0 0 3 9 一0 3 人类以自己的情感 技能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 文化 更新着自己的文化 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 的 其关系可从三方面来表述 1 语言是文化的一 收稿日期 2 0 0 3 0 3 川 部分 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 而语言则是人类 作者简介 王桂莲 19 6 6 一 女 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鹋气c 电 S o 弋e 气e 气c 世 心 e 代c 心 7 e c 眇o o 气e 气e e 心 翼 气e 气c 代c 飞c 气 譬o t o 气e 神 啦 a n dt of i m 打o H 耶P 如P sf of 矗a f 现在 我非常荣幸地宣布会 2 V e r c h u e r e n J u 2 出H f n d 砌gP r g d 加s M B e i 一 议开幕 就我们将要在这次会议讨论的各项主题而言 危险j i n g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T e a c h i ga n dR e s e a r c hP r e s s 最大的莫过于听信高谈阔论 坐而论道 w i t hE d w a r dA m o l dL i m i t e d 2 0 0 0 在本句中 w h i c h 原来是定语从句 而在译文中则根据 3 G r i c e H P 5 fz f d i P 57 f Pw 则 w D 耐s c B e i j i g 中国人的习惯改为了 我非常荣幸地宣布 这一主句 此外 F o r e i g nL a g u a g eT e a c h i n ga n dR e s e a r c hP r e s s w i t h 译文中还运用了 高谈阔论 坐而论道 这两中文成语 既 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 2 0 0 2 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又让人觉得亲切而便于理 4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 M 上海夕卜语教育出 版社 解 由此可见译者的功力 1 9 9 9 5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综论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 6 结论社版 1 9 9 7 6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语言中的模糊信息是一个普遍 6 张乔 模糊语义学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存在的现象 是交际者在交际活动示意和释义过程中出现的 1 9 9 8 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 对其正确掌握和处理对于翻译工作者 7 赵振宇 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基础与应用 M 清 来说 是尤为重要的 本文仅仅分析了其中若干的现象 提出华大学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 9 6 了一些处理的技巧 在口译工作中 译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况 8 何自然 再论语用含糊口 外国语 2 0 0 0 1 7 13 对表达者的意图进行恰当的翻译 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一笔 9 吴世雄 陈维振 中国模糊语言学 回顾与前瞻 J 外 丰富的财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语教学与研究 2 0 0 1 1 714 口译中碰到的种种问题 1 0 张乔 模糊语言学论集 c 大连出版社 19 9 8 参考文献 1 1 孙志祥 合同英译理解过程的 合法 前提和 求信 标 1 z a d e 帆 A Q 删黝i u PF z 剁s n 如 J i nI n 一 准 J 中国翻译 20 0 1 5 f o r m a t i o nS c i e n c e s 19 7 1 3 o nH o wt oH a n d l et h eF u z z yM e s s a g ei nI n t e r p r e t i n g C H E NZ h e n d o n g H U A N GY i n g D e p t o fE n g l i s h S h a n g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o fF i n a n c e8 E c o n o m i c s S h a n g h a i2 0 0 43 3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s t a r t sf r o m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f u z z yf e a t u r eo f1 a n g u a g e a n dd i s c u s s e st h eh i d d e ns e m a n t i cf u n c t i o n c o m m o n l ys e e ne x p r e s s i o n sa n dt h es c o p eo ft h ef u z z ym e s s a g eu s e di nE n g l j s h M e a n w h i l e t h ea u t h o r sa l s op o i n fo u tt h eu n s y m m e t r i cf e a t u r eo ft h ef u z z ym e s s a g ei nE n g l i s ha n dC h i n e s e a n ds u g g e s ts e v e r a ls p e c i f i c a n s l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o ff u z z y m e s s a g e i n c l u d i n gp r e s e r v i n gf u z z ym e s s a g e o m i t t i n gf u z z ym e s s a g ea n dt r a n s l a t i n gf u z z ym e s s a g ei n t op r e c i s ei n f o r m a t i o n A b o v ea l l t h i sp a p e rs e r v e sf o rb e t t e ra n dm o r ea p p r o p r i a t eu s eo ff u z z ym e s s a g ei nE n g l i s ha n dC h i n e s e K e yw o r d s f u z z ym e s s a g e s e m a n t i cf u n c t i o n u n s y m m e t r i cf e a t u r e t r a n s l a t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 3 9 万方数据 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 得的一套知识体系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人 类思维的工具 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 反映人类社会 文化生活的工具 3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人类学家 S a p i r 在其 语言论 中曾说 语言有个底座 说一种 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 也就是说 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 个群 语言 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 总体 束定芳 庄智象 19 9 6 一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 的 受地理环境 生活习俗等的影响 随着社会历史 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而文化的差异性是由所从事的 物质生活方式以及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 造成的 由于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不同 文化起源不 同 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模式与特征也各不相同 特别 是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等均有很大的差 异 正因为如此 美国人会提出 天才的普希金为名 誉而牺牲是否值得 的疑问 而西方人对中国人的 谦虚美德也不甚理解 这便是文化差异的渊源 要使译文达到 信 或 忠实 则要求译者能准确 的理解原文 前提是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 我 们不妨看下面的例子 T h ew e d d i n gr i n gi sw o r no nth et h i r df i n g e r o ft h el e f th a n d P e o p l eb e l i e v et h a tav e i nf r o m t h et h i r df i n g e rr u n sd i r e c t l yt ot h eh e a r t C o Z Z P g P E 以g Z 5 zF D sL j s f P 2 7 g5 我们都知道结婚戒指是应该戴在无名指上的 那么这句英文为什么却用了 t h i r df i n g e r 呢 难道 是英文有错误吗 事实上 这里就有了一个不同文化 的差异问题 汉语中的第三指是中指 而英语中大拇 指称之为 t h u m b 其余的四个手指才叫 f i n g e r 并依次排名为 f i r s tf i n g e r s e c o n df i n g e r t h i r d f i n g e r a n df o u r t h o rl a s t f i n g e r 所以在这个句子 中 t h i r df i n g e r 就是无名指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 们可以看出 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对等 交换 如果译者对所翻译材料的文化信息不熟悉的 话 恐怕就要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如果在翻译时 只照字面的意思翻译 而忽略文 化信息 那么这样的翻译必然是缺损的翻译 如 I nt h ee v e n i n g a f t e rah u g et e a o f t e ni n c l u d i n gab i gC h r i s t m a sc a k ec o v e r e dw i t haf r o s t i n ga s s w e a ta sc a n d ya n da ss m o o t ha sp u d d i n g t h ef a m 一 4 0 l l yw i l Ip r o b a b l ys l tr o u n dt h ef i r ee a t l n gn u t s s w e a t sa n df r u i t t a l k i n go rw a t c h i n gt e l e v i s i o n o r p l a y i n gp a r t yg a m e s 学生译文 在晚上先喝浓茶之后 常有一只圣诞 大蛋糕 蛋糕土的糖霜甜如糖果 滑如布丁 然后 全 家人可坐在篝火旁 一边吃干果和水果 一边聊天看 电视或做集体游戏 译文看起来通顺 达意 但是如果对照原文 便 会发现译文不能传达作者的意图一一展现一幅美国 人过圣诞节的生动画面 这主要有两点不妥 1 t e a 不能译为 茶 而应译为 茶点 虽然一字之差 却 反映了它们所代表的不同文化 请看 t e a 的英文解 释 S o m e t h i n gc a l l e da f t e r n o o nt e a e s p i nE n g l i s h m a yb eas m a l lm e a lo fb r e a da n db u t t e ra n dc a k e s e a t e nb e t w e e n4 P Ma n d5 P M 而中国的茶文化中主 要是茶 少有点心 更不必说大蛋糕 2 f i r e 不能译 为篝火而应该译为壁炉 因为即使是高科技的今天 美国人仍保留着传统习惯 在客厅内设一个壁炉 f i r eo rf i r e p l a c e 学生之所以将其译为篝火 主要 是缺乏文化意识 故原句应译为 晚上 是一顿丰盛的茶点 茶点中常有一只圣诞 大蛋糕 蛋糕上的糖霜 甜如糖果 滑如布丁 用过茶 点 全家人可能会围坐在壁炉旁一边吃干果 糖果和 水果 一边聊天或看电视或做集体游戏 大学英语 I 教参 如果上面的例句需要译者的一般英语文化知识 的话 下面的翻译则要考验译者的英语谚语知识了 I th a sl o n gs i n c eb e e ns a t i s f a c t o r i l v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a tah i g he x e c u t i V ed o e sn o th a v eal a r g eV o c a b u l a r ym e r e l yb e c a u s eo ft h e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o fh i sp o s i t i o n T h a tw o u l db ep u t t i n gt h ec a r tb e f o r et h e h o r s e 大学英语精V 学生译文 长久以来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一个 高级职员拥有大量的词汇并不是因为他拥有了高级 的职位 那就是把马车放在马前面 每次请学生翻译完这句话 学生都会对自己的 译文云里雾里 莫名其妙 这种译文就是学生只顾翻 译语言文字而没有顾及到文化信息 P u t t m gt h e c a r tb e f o r et h eh o r s e 其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如何把 这层意思转化到汉语译文中来 使其也具有类似的 汉语言文化内涵 这就是译者应该时刻注意的问题 所以如果这句话译成下面的文字就会比较贴切了 长久以来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 一个高级职员 拥有大量的词汇并不是因为他所在职位的关系 如 万方数据 果那样认为的话就是本末倒置了 在这里我们把 P u t t i n gt h ec a r tb e f o r et h e h o r s e 译成 本末倒置 即用汉语习语来对接这句 英语习语 使两种文化的内涵均得到了体现 所以 王佐良先生曾说 翻译应该 一切照原作 雅俗如之 深浅如之 口气如之 文体如之 王佐良 1 9 9 4 二 文化差异是译文准确的关键 不言而喻 翻译的内容不是语言符号本身 而是 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是一 项高层次的综合思维活动 它要求译者要有深厚的 双语文化素养和综合的知识功底 充分吸收和消化 原文的语言文化信息 然后再通过感受 分析和整理 成译者的文化信息 反之 即使译者掌握再多的翻译 原则 理论和技巧 倘使没有很好的语言文化功底 依然不能译出很好的作品 这个观点也就解释了为 什么像巴金 傅雷等许多翻译家并没有学过任何的 翻译理论 却依然能翻译出优秀作品的道理 当然在漫长的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因其共 有的喜 怒 哀 乐等感情意念使得各民族 各种族的 文化有了其共通性 如 L i k ef a t h e r l i k es o n 有其父 必有其子 F a i l u r ei st h em o t h e ro fs u c c e s s 失败是成功之 母 Af a l li n t oap i t ag a i ni ny o u rw i t 吃一堑 长 一智 在这些谚语中 英汉两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几乎 是一样的 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文化信息在里面 然而 在很多时候 各个民族 各个种族之间的差异性还是 非常明显的 这种文化的差异性来源于不同民族 不 同种族的文化习俗 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 我们不妨 看下面的例子 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 受过中国文化教育 的人都知道这个中国谚语说的是众人智慧出奇招 而非三个皮匠做的活计超过诸葛亮 但如果读者对 于中国文化一无所知 看到这样的译文 T h r e ec o b b l e r st o g e t h e rh a v em o r ew i tt h a nZ h u g eL i a n g 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 诸葛亮是何许人 第二 为什么要用臭皮匠与诸葛亮来比较 其实这里就有一个中国文化信息内涵在里面 皮匠在中国的古代是一种不懂多少知识 只通晓技 术的手艺人 而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满腹智慧的代表 人物 这个谚语的文化内涵是指人多智慧多 另外 由于汉语的韵律 匠和亮具有相同的韵音 故才选择 了皮匠 所以上面的译文如果是给中国读者看尚可 但如果是给外国人看 倒是应该用 T o oh e a d sare b e t t e rt h a no n e 更容易理解一些 即使用第一种译 法也应该附加注释 再比如 三个和尚没水吃 有汉语文化背景的 人都能理解这句汉语习语的内涵 也绝对不会认为 这句话是在讨论三个和尚没水吃 如何才能弄到水 的问题 所以如果将这句话直译为 T h r e em o n k s h a v en ow a t e rt od r i n k 汉语原有的深刻内涵就完 全损失了 这种翻译不仅造成了翻译的信息障碍也 彻底否定了翻译本身 把翻译变成了胡译 乱译 如 果我们把这句话译成 T O Om a n yc o o k ss p o i lt h e b r o t h s o u p 亘宅 E v e r y b o d y sb u s i n e s sj sn o b o d y s b u s i n e s s 就比较符合英语习语的内涵了 也使得译 文的读者容易理解多了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文化差异的 存在随时随地 熟悉和重视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是 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不能传递文化差异的翻译有 时就会变成无效的翻译 译者不能仅凭字面的意思 来翻译 而应该多考虑一下两种文化的内涵差异 译 者不仅应使两种语言对接成功 更是要使两种文化 的内涵对接成功 只有这样翻译方能成为一个优秀 的翻译 翻译的目的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要想达到这个 目的 深入地理解原文是首要条件 同时从跨文化的 角度来审视和思考其文化背景和内涵也是必不可少 的 只有这样才能使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自如的 转换 使译文臻于完美和准确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 奈达论翻译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 19 8 4 2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数学一理论 实践与方法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 9 6 3 赖余 常用英语谚语 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 9 8 2 4 王佐良 新时期的翻译观 A 杨自俭 翻译新论 c 19 9 4 2 8 52 9 0 5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社 商务印书馆 香港 有限公司 19 9 1 6 董亚芬 大学英语 精读I V z 上海 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19 9 5 7 N i d aEA 7 P7 P o L v 以 dP r d f P 扩7 r s 肠f i o r M I e i d e n B r i l l19 6 9 8 s n e l l H o r n b y M a r y 了1 r 胛s 如f j o 胛S f f d i P s A 胛 对f P g 4 P d 却户r o d M A m s t e r 1 a m P h i l a d e p h i a J o h n B e n j a m i n s 19 9 8 d 1 万方数据 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准确性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准确性 作者 王桂莲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093 刊名 上海科技翻译 英文刊名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 2004 1 被引用次数 10次 参考文献 8条 参考文献 8条 1 谭载喜 奈达论翻译 1984 2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数学理论 实践与方法 1996 3 赖余 常用英语谚语 1982 4 王佐良 新时期的翻译观 1994 5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 1991 6 董亚芬 大学英语 精读 1995 7 Nida E 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 8 Snell 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1998 相似文献 10条 相似文献 10条 1 期刊论文 英汉翻译与英汉民族文化差异探讨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8 6 语言与文化本身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 翻译应体现这一关系 英汉翻译应充分考虑英汉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 首先 由于东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涉 及文化背景差异的 不能直接翻译 只能意译 其次 涉及浓重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的词汇 应注重母语本意并保持其原汁原味 其三 有关成语 谚语的翻译 应照顾汉语的文化背景 当然 翻译应在上述原则基础上 创造性地实现英汉语之间的对等转换 2 期刊论文 王文良 文化差异与英语课堂教学小议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6 4 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语言模式和内涵 如何让学生掌握英语及其相关文化是困扰着英语教师的难题 该文从 创设英语文化氛围 挖掘教材文化背景及比较词汇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 提出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的若干实践和体会 3 期刊论文 张炜 郝向利 浅析语言交际中习语意义转变的文化背景 海外英语 中旬刊 2010 4 该文从语言交际中使用的英语习语意义改变实例入手 分析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时代文化背景 4 期刊论文 王文良 文化差异与英语课堂教学小议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6 2 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语言模式和内涵 如何让学生掌握英语及其相关文化是困扰着英语教师的难题 该文从 创设英语文化氛围 挖掘教材文化背景及比较词汇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 提出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的若干实践和体会 5 期刊论文 刘学丰 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辽宁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8 6 各民族 国家 地域由于种种原因必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不同民族 国家 地域的文化又都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产生着不 可避免的影响 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6 学位论文 王隽 解析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 2006 文化 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 习惯和制度等等 语言 所反映的是某一社会特定时期的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 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必须借助于语言 而语言受文化的影响 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和促进 所以我们说任何一种形式的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失误 进而帮助我们了解英汉 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取向 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解释别人的言语行为 防止语用失误 从而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简要概述在跨文化交际中 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失误的重要性 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研究范围和总体结构 第二章论述了语用失误的含义 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 产生语用失误的实质及其原因 指出文化差异是引起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文化 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并论述了它们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文化是如何造成语用失误的 第五章总结全文并指出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 而且也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 敏感性 提高社会文化能力 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 7 期刊论文 王文良 WANG Wen liang 文化差异与英语课堂教学小议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2006 5 2 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语言模式和内涵 如何让学生掌握英语及其相关文化是困扰着英语教师的难题 该文从 创设英语文化氛围 挖掘教材文化背景及比较词汇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 提出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的若干实践和体会 8 期刊论文 刘莉芳 LIU Li fang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16 9 涉外商务谈判的各方来自不同国家 文化背景是一个对谈判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这是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各方不同的思维方式 他们的谈判风格 技 巧 行为特征等也因为受到文化的影响而不尽相同 进一步说 文化差异影响表现在他们对谈判的定义 谈判人员的选择 以及在礼节 沟通方式 时间 合同形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在涉外商务谈判中 应该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 并努力去跨越这些差异达到相互理解 9 学位论文 蒋雪娇 不同文化背景下渠道关系质量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 2008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 企业面临着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 企业间竞争也日益激烈 对销售渠道的掌握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性因素 单个企业 要具备能支持其竞争优势的所有要素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现在或未来的企业机会可能转到思考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上来 对于开展出口贸易的中国企 业而言 由于在产品研发 资金 人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如何与国外中间商建立稳定的渠道关系 形成有效的营销渠道就更为重要 但是 企业在与 国外中间商建立稳定的出口商 中间商关系的过程中 需要双方进行跨文化的沟通 增强彼此的信任 进而增加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钽铌镧还原冶炼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多膛炉焙烧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钽铌冶炼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妆品制造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全国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题库与答案
- 重冶备料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机关新能源汽车购置计划实施方案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评估指标考核试题(附答案)
- 真空制盐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管备品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2002363
- 《普通逻辑》全册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含原题)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01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 高二年级开学学生大会年级主任的讲话[001]
- 校企合作讲座精品PPT课件
- 煤矿电缆与电缆敷设标准
- T∕CATCM 008-2019 阿胶质量规范
- 以内加减法口算100题可直接打印
- 增员-再从亮剑谈增员之道
- 锚杆锚索框架梁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