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试卷分为卷(选择题)和卷(综合题)。考试时间100分钟,共100分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2、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 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4、下图为人体神经细胞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的数量会增多B、CD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用适宜的强度刺激图中的轴突中间一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进行双向传导D、D只能由BC作用于E细胞,而不能反过来进行,是因为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6、根据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B递质的释放过程是主动运输 C2中不可能有抗体 D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3电位变化7、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该抗体与神经-肌肉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最终导致A. 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 B 全身出现性过敏反应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 D 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提高8、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B C D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B神经调节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两种调节方式同等重要D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神经调节10、 2008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下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中反射弧共有2个突触结构B若该图只有为沉默突触,刺激不能引起e的电位变化,同时也不能检测到反应C.若该图中所有突触都是沉默突触,刺激a点时,在b点、d点、e点都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 沉默突触产生原因可能与突触小泡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与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有关11、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12、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13、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食用糖后的时间(min)0306090120150180血糖浓度(mg/dL)7512511090757575A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C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14、对两只小兔作如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 ) 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甲免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D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15、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A形成渴觉,发出喝水的指令 B合成并分泌某些激素C合成并分泌某些递质 D感受某些刺激,形成冲动16、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表现出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胰岛素能降血糖浓度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17、 肾小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若流经肾小管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提高,超过了肾糖阈,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 )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不确定18、下列对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因此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如果破坏实验鼠的大脑,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该鼠体温仍能维持恒定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A B C D19、人体发生酒精过敏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如颈部)出现红肿,原因是细胞释放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并且促使 ( )A.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减少 B.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增加C.葡萄糖渗出,组织液增加 D.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减少20、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至升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C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D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21、如果测得尿中含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是糖尿病 B.肯定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C.肯定存在着糖代谢紊乱 D.肾小管肯定不能将糖全部重吸收22、某种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一种蛋白质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体对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鼠疫杆菌合成、释放类毒素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该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C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23、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关系是 ( ) A基本相等 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不确定24、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25、过敏原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的区别主要是 ( )A化学成分不同 B分布部位和作用机理不同 C基本特性不同 D形成的过程不同26、(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它们依次属于 ( )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A B C D27、下图细胞、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 ) 细胞细胞物质E物质FA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促甲状腺激素受体B效应T细胞病原体抗体抗原C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D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28、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B若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性腺,则 d应该是促性腺激素C如果该图中的a为大脑皮层、b为脊髓、c为膀胱,则失去a的控制, 排尿反射不能完成D若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c为T细胞,则该过程可表示细胞免疫感应阶段29、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30、防控甲型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是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初次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的人体内,下列哪种细胞最先增殖分化 ()A骨髓造血干细胞 B记忆细胞 CB淋巴细胞 D浆细胞31、研究表明,长期忧虑会使进入循环系统的T细胞数量下降,进而导致机体() A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容易产生过敏反应C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D在抗原入侵后不能产生抗体32、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子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 D果实增多而且增大33、在市场上看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均)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末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无种子的子房一定不能发育成果实C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34、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35、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请分析图中a至f的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ab、c=d、e=f B.ab、c=d、efC.ab、cb、c=d、ef36、用燕麦幼苗做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实验。甲组: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紧贴在的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乙组: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将直立生长 B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将向左弯曲生长C的右侧生长素多,右侧生长快 D的两侧生长素浓度不相等37、下列哪一项是通过降低生长素的积累量而发生的()A. 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更枝繁叶茂B. 在枝条适当部位环割,去掉树皮,伤口处容易生根C. 将未成熟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D. 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38、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某同学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对此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a B.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C.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abc)/3D. 处理迎春花插条时间要相等,插条上侧芽数目要相同3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B“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C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40、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如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迁入率大于迁出率C性别比例发生变化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41、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42、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目的是破坏该害虫种群的(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个体数量43、种群的J型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 )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44、生态学家高斯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K值。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他培养条件下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相近D.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有可能不同45、某种群死亡率如右图中,出生率如图中,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Aa Bb Cc Dd46、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调查的是 ()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47、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A.100只 B.400只 C.300只 D.200只48、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 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49、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 )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 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密度最大50、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当地、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人口密度是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 C影响人口数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生理基础,而与社会制约因素无关 D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卷:综合题(50分)51、 (每空2分,共16分)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激素是_,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 。靶细胞感受激素的“受体”的结构基础是_。(3)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 (4) 观察右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A B若A细胞内部己经侵入了麻风杆菌,B细胞与A细胞 密切接触,使A细胞裂解死亡,则B是 细胞。若A、B表示内环境组成的两部分,且A可渗入某结 构形成B,但B不能形成A,则B表示 。 52、(每空2分,共20分)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问题: (1)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图1所示(单位:株/m2 )。图1图2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_。 (2)图2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_。(3)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调查中,调查范围为2 km2,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0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只/km2,此方法为 ,该方法适用于 。(4)图3为调查小组调查的某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坐标曲线,回图3答下列问题: 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后,应使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店日常活动方案
- 构造艺术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水平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病菌快走开卫生习惯情景模拟课
- 妇幼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 物流运输计划模板含成本分析与时间规划
- 企业安全培训计划实施与记录表单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版
- (正式版)DB15∕T 3666-2024 《灌木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400-2024 《沿黄灌区盐碱地种植耐盐碱植物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3360-2024 《饲草大麦裹包青贮技术规程》
- 人力资源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工商业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投资分析
- 地铁轨道安全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征信题库及答案
-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高中必修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一 完整版课件PPT
- 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评审报告
- DB35∕T 2023-2021 生猪无抗饲养技术规范
-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 全
- 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防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